学术投稿

固定性瞳孔夹持手术复位

唐恺;侯忠敏;荣运久;刘菲;张巍

关键词:瞳孔夹持, 固定性, 人工晶体, 复位
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性瞳孔夹持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者行手术分离虹膜后粘连,扩大后房,复位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人工晶状体均复位,视力提高2-5行.继发性青光眼均已控制.结论:固定性瞳孔夹持手术复位成功率高,无明显并发症,是理想的处理方法.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32例老干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广大城市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其中以老年人心律失常逐年上升显得尤为突出.现将本人收集的132例心律失常的老干部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加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管伟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药复杂体系重叠色谱峰分析中变换小波基的自动选取

    目的:设计一种在重叠色谱峰解析中自动选取小波变换基的方法,实现中药复杂体系色谱分离中小波基的自动筛选.方法:建立用于提取重叠色谱中组分信息的理论公式,通过此公式实现小波基的自动选取,并将它应用到对肝得宁片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时所获得的重叠色谱峰解析.结果:齐墩果酸重叠色谱峰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分离范围内,当相邻色谱峰峰宽相近时,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结论:本文设计的小波基自动选取方法能够降低色谱分离条件的要求,提高检测准确度,减少分离工作量,化学计量学与HPLC相结合将为复杂中药分析提供一种快速手段.

    作者:袁海龙;雷长海;肖小河;李仙义;赵艳玲;蔡光明;贺承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飞行员颈椎病旋颈试验TCD检测结果分析

    为探讨颈椎病飞行员旋颈试验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笔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技术,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40名颈椎病飞行员和40名地方颈椎病患者进行旋颈试验前后的TCD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刚林;沈嘉平;夏一青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重复膀胱超声误诊1例

    患者,女,23岁,因在外院B超检查发现左侧附件区一大小约6.2 × 6.0cm囊性包块遂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左附件区扪及拳头大小包块,质软,欠活动,有压痛,子宫、右附件无异常.

    作者:李燕;李华斌;李玉友;王东;廖军;何俊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附18例报告)

    婴幼儿外伤性脑梗塞临床上比较少见,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特点还不完全清楚,易误诊误治.我科自1990年-1999年共收治18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孙刚;赵翠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的又一大症侯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故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自1997年-1999年10月我们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痔上粘膜结扎法在环状混合痔中的应用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手术的佳方法,提高疗效,减少损伤及并发症;用痔上粘膜环形间断结扎辅以外剥内扎治疗环状混合痔57例.通过术后观察及46例1-3个月的随访表明;该法创伤小,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短,治愈率100%.痔上粘膜结扎治疗环状混合痔可有效减少术中肛周组织的损伤,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于俊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肝癥口服液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阻断作用

    目的:探讨肝癥口服液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阻断作用.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给予大鼠二乙基亚硝胺((DEN)35mg/kg,灌胃,2次/周,共16周,预防组同时给予药物预防,16周后所有实验组停用DEN,各药物预防组继续用药至20周末实验结束,于第12周、第20周末分批处死大鼠,分别进行①肝组织切片常规HE染色,观察形态变化;②第12周,肝组织切片做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组化染色,对GGT阳性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实验第12周,B组大鼠肝细胞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消失,假小叶形成,可见大量异常肝细胞构成的不典型增生结节及卵圆细胞.各药物预防组肝细胞异型性增生灶和卵圆细胞明显少于B组,异型性较轻.第20周,B、C、D和E组大鼠肝癌发生率分别为88.8%、23.08%、30%、33.33%.C、D、E组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或P<0.01);②B组肝组织GGT酶组化染色单位切面病灶数、单位面积内病灶面积、病灶平均面积三项指标显著高于各药物预防组(P<0.05或P<0.01).结论:肝癥口服液和苦参碱均能有效地预防大鼠肝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发生.肝癥口服液中药大剂量预防组优于苦参碱组.

    作者:高洪生;姚树坤;殷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变异型心绞痛发作及缓解1例

    患者,男,47岁.因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0min伴恶心、呕吐就诊.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嗜烟20余年.体检:急性痛苦病容,大汗淋漓.

    作者:高晓红;高卫东;郭慧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社区治疗

    由于人类社会的老龄化,使心力衰竭(CHF)特别是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的高危人群扩大,另外由于科技文明的发展和医疗保健事业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避免了过早死亡,寿命延长.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日益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CHF一旦发生通常会不断发展和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又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吴建民;姜海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95%酒精注射治疗腋臭引起破伤风死亡1例

    患者,男,22岁,6天前于单位卫生所皮下注射95%酒精治疗右侧腋臭.术后第3天局部感染,未处理.第5天出现头痛、乏力,相继出现咬肌酸胀、张口困难、头后仰和阵发性抽搐,以破伤风收治.查体:T38.6℃,P86次/min,苦笑面容,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全身肌肉呈不同程度的收缩状态.

    作者:王文杰;师龙生;唐增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关于新形势下医院档案工作的思考

    档案作为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在新形式下,作为医院重要基础工作之一的档案工作,应如何去适应这些变化呢?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作者:蔡蕾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经食管心房起搏终止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探讨

    目的:为探讨经食管心房起搏对房室结双经路所致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方法:共47例,比较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对心动过速的终止效果采用超速抑制,亚速抑制.结果:亚速抑制19例,成功11例,占57.9%,8例未成功改用超速抑制.超速抑制36例,成功34例,占94%,2例超速抑制、亚速抑制均无效,应用猝发脉冲后终止.结论:猝发脉冲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已经肯定.超速抑制与亚速抑制二者终止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效果观察,超速抑制终止效果明显高于亚速抑制(P<0.05),而该种心动过速比较容易用起搏终止,缺点为不能预防复发.

    作者:王桂芳;孙洪涛;呼日乐巴特尔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B超在卵巢囊肿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卵巢囊肿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发病常见有腹腔内出血,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其它急腹症不易鉴别,极易误诊.本文根据我院58例确诊为卵巢囊肿破裂的资料来探讨B超在卵巢囊肿破裂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韩阳;王梦醒;齐倩;肖玉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洛阳市涧西区2001年-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进一步减少麻疹发病,加速我区的麻疹疫情控制工作,现将涧西区2001年-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肖云荣;高新宽;周亚琴;张美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慢性肝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78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慢性肝病伴腹水病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在慢性重症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发生率达70%以上,病死率达50%[1].而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本文通过对我院78例慢性肝病伴腹水并发SBP的临床分析,旨在提出早期诊断要点及治疗措施,以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对本病例的重视.

    作者:罗文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调整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在内科常见诸病中的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流动中的物理问题,其基本问题是血压、血流阻力、血流量、血流速度等.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血液的粘滞性、聚集性、凝固性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因此也就兴起了一门新的学科;血液流变学,它是研究血液成分在血管中流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反映人体血液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的指标之一[1].

    作者:田丰仓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性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进行维持性血透,经过充分透析和超滤,尽管以达到干体重,并接受三联降压药物治疗,仍有持续性高血压.我院从2000年12月起至2001年6月份,我们采用自产回输液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持续性高血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业娟;韦凌云;陈小萍;钟小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固定性瞳孔夹持手术复位

    目的:探讨固定性瞳孔夹持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患者行手术分离虹膜后粘连,扩大后房,复位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3年,人工晶状体均复位,视力提高2-5行.继发性青光眼均已控制.结论:固定性瞳孔夹持手术复位成功率高,无明显并发症,是理想的处理方法.

    作者:唐恺;侯忠敏;荣运久;刘菲;张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七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高原红细胞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参七胶囊1. 8g,bid;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治疗前后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七胶囊能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善缺氧,保护大脑.

    作者:余军;巴焕玲;侯同川;李诗冬;刘玉江;程波;扎西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