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皮肤瘙痒症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报告

谢延军;窦颖;皇艳杰

关键词:
摘要:老年瘙痒症是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疾患之一,尤以男性为多,目前病因不清楚,尚无较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常规治疗加中药外洗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在卵巢囊肿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卵巢囊肿破裂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发病常见有腹腔内出血,临床症状及体征与其它急腹症不易鉴别,极易误诊.本文根据我院58例确诊为卵巢囊肿破裂的资料来探讨B超在卵巢囊肿破裂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韩阳;王梦醒;齐倩;肖玉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肛门直肠神经症诊治(附2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4例肛门直肠神经症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的讨论,明确肛门直肠神经症的诊断,其治疗方法主张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

    作者:白清华;崔华;江洋深;梁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高龄老年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13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临床并不少见,但高龄老年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993年-2003年收治的13例病人报道如下:病人年龄均超过80岁,其中男8例,女5例.患者预后极差,全部因MOF死亡.

    作者:马纪冬;王与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疤痕子宫宫颈妊娠误诊为宫腔妊娠2例诊治体会

    宫颈妊娠是一种较少见的异位妊娠因其临床表现与宫腔妊娠酷似,临床医师对此缺乏了解,故常将其误诊为宫腔妊娠而行吸宫术,导致大出血.现将我院疤痕子宫宫颈妊娠误诊为宫腔妊娠的2例做一分析.

    作者:赵麦娟;樊丽萍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药复杂体系重叠色谱峰分析中变换小波基的自动选取

    目的:设计一种在重叠色谱峰解析中自动选取小波变换基的方法,实现中药复杂体系色谱分离中小波基的自动筛选.方法:建立用于提取重叠色谱中组分信息的理论公式,通过此公式实现小波基的自动选取,并将它应用到对肝得宁片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时所获得的重叠色谱峰解析.结果:齐墩果酸重叠色谱峰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分离范围内,当相邻色谱峰峰宽相近时,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结论:本文设计的小波基自动选取方法能够降低色谱分离条件的要求,提高检测准确度,减少分离工作量,化学计量学与HPLC相结合将为复杂中药分析提供一种快速手段.

    作者:袁海龙;雷长海;肖小河;李仙义;赵艳玲;蔡光明;贺承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布氏杆菌病误诊2例分析

    布氏杆菌病(brucelosis)又称马尔他热(Moltafever)或波浪热(undulantfever)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作者:王启海;蔡习利;赵玉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25例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其发病后多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治宏;张燕;邓卫星;李元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目的:明确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治疗消化性溃疡上腹痛、返酸、上腹烧灼感等症状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6月期间,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多所医院共收入903例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病人,波利特10mg早餐前一次顿服,共6天,分别记录0、1、2、3、6天的症状缓解情况、发作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波利特治疗后上腹痛、返酸、上腹烧灼感等消化性溃疡症状的计分及总积分明显下降,症状的发作频率明显下降,治疗天数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而且有效缓解率有随时间延长而明显上升的趋势.903例受试者中共有22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程度均较轻,其中50%很可能与药物有关,均未采取任何针对性措施,自行恢复.结论:波利特可较快缓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作者:李鹏;张澍田;陆星华;于中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的对比与分析

    免煎颗粒剂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在饮片基础上发展的新剂型,但能否作为饮片的替代品.本文从颗粒剂的直接冲服和饮片剂的煎煮、配伍、有效成份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免煎颗粒不能代替中药饮片.中药免煎颗粒(又称免煎剂、配方颗粒、浓缩颗粒)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在饮片基础上发展的新剂型.

    作者:赵葵;王江;孙峡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青藏高原地区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965例救治研究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尤以唐古拉山地区为突出,而2000km青藏线主要运输工具为汽车,车祸致严重多发性创伤为常见病,因伤后下送来院时间长(3h以内占46.5%,4-8h占43.4%,8h以上占11.1%),来院时休克者占59.8%,昏迷者占36.7%,加之高寒缺氧等地理环境因素,大多伤者来院时处于危重状态,给救治工作带来诸多难题.针对以上特点,对此类伤者的救治进行了长期的临床研究,结合地区特点,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救治手段,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俞祥海;向凯;叶平安;胡湘林;俞媛;张永刚;崔国华;尹根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国产降纤酶与进口抗栓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降纤酶与进口抗栓酶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2年1月住院的110例脑梗塞病人,分别给予进口抗栓酶与国产降纤酶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比较疗效.结果: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国产降纤酶治疗脑梗塞与进口抗栓酶有同样的治疗.

    作者:尧碧鳌;陈细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西藏藏汉民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调查分析

    我院地处西藏林芝地区,海拔高于3000米,担负着对该地区体系部队,地方藏汉民族以及过往部队人员的预防、体检救治任务.为了解该地区血清胆周醇、甘油三酯水平,现将2002年4月-8月,我科对269人进行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感冒通致过敏性紫癜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68岁,以头痛头晕伴心悸2个月,加重伴双下肢皮疹3天为主诉入院,1月前因头痛加重自服感冒通1日3次,每次1片,2日后发现双下肢出现皮疹,追忆4个月前因感冒口服感冒通4片后双下肢出现同样皮疹,1个月后方完全消失,查体温37.6℃,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25/14kPa,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脾不大、双膝以下足背皮肤,散在紫癜,略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血常规血小板肝功肾功均正常,心电图示左室肥厚,诊断:①原发性高血压;②药物过敏性紫癜,给予口服心痛定、地塞米松,扑尔敏及止血敏,5天后皮疹转为褐色色素沉着,停药、住院12天,血压正常,症状消失,继续服用心痛定,维持血压1个月后,紫癜完全消失.

    作者:依尔格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益米乐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105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105例病人应用益米乐注射液疗效评价.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加用阿魏酸钠0.4g静滴.结果:治疗组尿蛋白定性及定量明显减少,且白蛋白上升时间缩短.结论:益米乐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有一定疗效.

    作者:陈飞;张金黎;沈颖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后出现体像障碍2例报告

    体像障碍多见于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后,但我科曾遇2例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后出现体像障碍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小花;宫旭海;夏圣梅;李丹枫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0.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高危病人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

    我院近年来对70岁以上同时并发多种疾病的高龄病人施行髋关节置换术24例,均使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取得了很好的麻醉效果,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钱俊;李幼琴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86例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的CT与临床

    LC1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微梗塞,病变的血管直径多为100-400 μm的深穿支[1].随着人口老年化及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临床报告文献日益增加,我们对60岁以上的LC1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思路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思路研究进展及其意义.方法:查阅近2年的相关文献,对主要文献从九个主要方面进行综述评价.结果:干扰Aβ平衡、应用A β高亲和剂、免疫途径、分解A β、调节AD参与酶、调节sAPP分泌、Tau策略、葡萄酒微量元素、基因治疗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新思路.结论:这些新思路可能对于AD治疗及研究开发AD治疗药物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癸荣;高登莲;殷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甲状腺二次手术致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原因分析及防治

    甲状腺二次手术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普遍较一次手术者高,原因为第二次手术时因组织粘连、疤痕形成,术者操作粗暴等所致.预防主要是避免人为疏忽,严谨注意操作,积极引流,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治疗,补钙治疗.

    作者:王久善 刊期: 2003年第19期

  • 健康教育在血液光量子疗法中的重要作用

    血液光量子疗法(简称血疗)是经过专用的治疗仪,将患者的静脉血经体外抗凝、紫外线照射、充氧后立即经静脉一次性回输给患者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何晓滨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