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清华;崔华;江洋深;梁波
LC1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微梗塞,病变的血管直径多为100-400 μm的深穿支[1].随着人口老年化及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临床报告文献日益增加,我们对60岁以上的LC1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向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通过观察两种不同给药方式的止痛效果,探讨骨科病人术后应用度冷丁止痛的良好途径,缓解疼痛问题.方法:采用VAS判断持续缓慢静滴度冷丁与肌肉注射度冷丁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进行比较,并加强护理观察.结果:静脉滴注度冷丁疼痛程度比肌肉注射度冷丁疼痛程度明显降低,且用药总量减少近一倍.护理观察发现,静滴度冷丁避免了术后剧烈疼痛的发生以及血管吻合术后因疼痛而产生的血管危象,提高了病人休息的质量.结论:骨科手术后采用持续缓慢静脉滴注度冷丁预防性用药是一种有效、适用的止痛方法.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患者,男,29岁,农民,以消瘦,乏力1年,伴腹痛前来就诊,行大肠镜检查循腔进镜90cm,达回盲部,肠腔清洁度差,盲肠内粘膜光滑,回盲瓣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
作者:韩秀文;贺杰;郭英慧;候福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大剂量生脉+安体舒通+卡托普利+倍他乐克)在治疗冠心病并心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给予短期应用生脉及安体舒通,同时应用小剂量卡托普利及倍他乐克,共治疗3个月,以自身作对照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评估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3周有效率63.9%,3个月有效率81.1%.结论:四联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曲少贤;苏红军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女常见疾病.近年研究表明,机体免疫学的变化在该疾病的病理及生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EMS患者体内的表达,我们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42例EMS患者的血清进行EmAb的检测,并以正常妇女组和妇科良性疾病组作对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长杰;张元浩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不安腿综合征又名Ekbom综合征,临床上并不罕见,多发生于孕妇.主要表现有小腿深部的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如麻木、发胀、酸痛及刺痒等.症状多半发生在休息时,夜间为甚,按摩叩打及下床活动可使症状暂时缓解.以往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或病史询问不详,常按睡眠障碍予以处理而投以镇静催眠剂治疗无效.现将笔者诊治的妊娠合并不安腿综合征168例报告如下.
作者:丁萍;刘鼎伟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人流术是计划生育的一种必要措施.目前有三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传统的不用任何药物行人流术,病人比较痛苦;二是选择药物流产,连续服药3天后自然流产,但成功率仪占90%,仍有部分病人再受清宫的痛苦;三是在麻醉医师的帮助下行无痛人流术,现麻醉药物较多,一般选择起效快、维持时间短、苏醒迅速而完全的药物.异丙酚符合上述特点,故我科采用了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复合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的方法,随机选择患者各30例对比观察单纯应用异丙酚与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凤英;贺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了解我区集居儿童铅中毒状况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法测量微量血中铅及钙、锌、铁的含量,对不同幼儿园的铅中毒情况及铅中毒儿童的钙、锌、铁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调查的集居儿童铅中毒发生率6.55%;单位自办幼儿园中铅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非单位自办幼儿园(P<0.05);铅中毒儿童体内钙元素明显缺乏(P<0.05),锌、铁元素缺乏不明显.结论:家长与幼儿园保教人员齐抓共管,从多种渠道杜绝儿童与铅的接触,是预防儿童铅中毒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亚娜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设计一种在重叠色谱峰解析中自动选取小波变换基的方法,实现中药复杂体系色谱分离中小波基的自动筛选.方法:建立用于提取重叠色谱中组分信息的理论公式,通过此公式实现小波基的自动选取,并将它应用到对肝得宁片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时所获得的重叠色谱峰解析.结果:齐墩果酸重叠色谱峰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分离范围内,当相邻色谱峰峰宽相近时,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结论:本文设计的小波基自动选取方法能够降低色谱分离条件的要求,提高检测准确度,减少分离工作量,化学计量学与HPLC相结合将为复杂中药分析提供一种快速手段.
作者:袁海龙;雷长海;肖小河;李仙义;赵艳玲;蔡光明;贺承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结核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尤以肺结核为常见并为人们所重视.然而,肺外结核也不少见,但其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常造成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收治的肺外结核102例分析如下,仅供同道参考.
作者:梁书奇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的又一大症侯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故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自1997年-1999年10月我们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成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广大城市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罪魁祸首.其中以老年人心律失常逐年上升显得尤为突出.现将本人收集的132例心律失常的老干部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病情及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加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管伟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睾丸扭转在临床上少见.由于种种原因,容易被误诊、漏诊、常导致睾丸萎缩、坏死.1985年1月-2003年3月,我们共收治睾丸扭转14例,其中误诊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韩景林;赵飞;方云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白念珠菌临床感染的不断增加,以及以氟康唑为主的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唑类耐药现象亦随之增多,并成为困扰临床念珠菌感染治疗的难题之一.出现耐药可能的原因包括:①编码药物靶酶羊毛甾醇14 α去甲基酶的ERG11基因的过度表达和点突变导致真菌细胞膜上的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发生异常;②药物外流泵相关的基因有ATP结合盒转运子基因-CDR1、CDR2和主要易化子超家族基因的过度表达导致药物在真菌细胞内有效浓度的减少.氟康唑耐药的发生可能同时出现不同的机制.
作者:贺志彬;廖万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方法:用MMF治疗传统疗法无效的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18例,平均治疗时间4个月,观察血常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的变化.结果:24h尿蛋白从治疗前的4.25±2.75g/24h降至1.93±1.24g/24h(P<0.05),血肌酐水平从治疗前的155.0±88.6umol/L降至131.4±63.8umol/L(P>0.05),18例中9例病人细胞尿消失.结论:MMF联合激素治疗传统疗法无效或反复发作的Ⅳ型LN,能有效控制LN活动,减少蛋白尿和血尿,使肾功能改善或稳定,且副作用小.
作者:何敏华;叶任高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其发病后多造成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本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治宏;张燕;邓卫星;李元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4例肛门直肠神经症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的讨论,明确肛门直肠神经症的诊断,其治疗方法主张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
作者:白清华;崔华;江洋深;梁波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唯尔本注射液用于67例老年慢性肺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唯尔本注射液,疗程3个月,另有32例用常规治疗做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咳、喘、痰等临床症状及发作次数明显好转和减少,而无毒副作用.结论:在治疗老年慢性肺部感染中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智斌;田锐锋 刊期: 2003年第19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因阵发性呼吸困难3个月,胸闷、憋气、咳嗽、咯痰3天于2003年3月1日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血压130/100mmHg,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向左略扩大,心率114次/min,律齐,于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抗感冲剂具有抗病毒、解热镇痛、抑菌、消炎,提高人体免疫的功能.主治风热,清热解毒;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和普通感冒.中国中医研究院研制,我方引进试产,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进行了3次小试和2次中试,产品经上级部门复核,全部合格.现将试制工作,作一小结.
作者:廖先怀;王元吉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