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崔霞;朱宗红

关键词:卒中/护理, 康复, 生活质量, 运动试验
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对比两组康复锻炼干预1、2周后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肌力水平在3级以上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干预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利于改善患者肌力水平,患者运动功能及神经缺损情况均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透患者不同血管通路抗凝治疗及血栓并发症监测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通路选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和抗凝治疗情况.[方法]本院进行MHD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血管通路选择的不同分为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组(CVC,n=10)与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n=78),比较两组抗凝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本组选择 AVF通路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患者居多,CVC通路则以糖尿病肾病居多,且 AVF 组总透析时间长于 CVC 组(P<0.05);②CVC组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剂所占比例高于 AVF组(P<0.05),但两组抗凝药物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CVC组血栓并发症发生率高于 AVF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VF 组血管通路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 CVC 组(P<0.05);④AVF 及CVC组出现血栓并发症患者普通肝素(UFH)抗凝剂使用剂量均高于出血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采用CVC血管通路 MHD患者其血栓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抗凝治疗以 LMWH 为主,药物使用剂量规范性、标准性欠佳,需进一步规范抗凝药物治疗.

    作者:张文强;石祖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治疗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80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 HFHD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0%(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22/40)(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24hUPr)、β2微球蛋白(β2-M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Hb)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P <0.05).[结论]HFHD可提高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和炎症反应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育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桂林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和分析桂林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病情况,为儿童弱视防治工作提供本地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桂林市城区22所幼儿园301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屈光、眼位等检查,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视力低常、弱视的患病率及不同弱视类型的分布比例.[结果]3014名受试儿童中,共检出视力低常362名(12.01%),弱视发生率为2.39%;不同性别视力低常、弱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弱视儿童屈光不正类型以远视性为主,占72.22%,弱视类型以屈光不正性为主,占86.11%,其弱视程度以中度弱视为主,占72.22%;不同屈光不正类型儿童弱视程度比较、不同弱视类型儿童弱视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4岁、6~7岁儿童视力低常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儿童弱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桂林市城区学龄前儿童弱视发生率及漏诊率均较高;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强调定期视力筛查,是做到弱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关键.

    作者:伍雪云;钱锦芳;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ofilin-1基因在人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粘附中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Cofilin-1基因在人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及细胞粘附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 RNAi技术干扰人胶质瘤细胞系 SHG-44细胞中 Cofilin-1基因的表达.Real-time PCR及 Western blot检测验证 Cofi-lin-1干扰效果;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粘附作用实验检测细胞粘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 ICAM-1及胞质和胞核中 NF-κB p65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RNAi干扰可降低SHG-44细胞中 Cofilin-1的表达水平;Cofilin-1表达干扰抑制 SHG-44细胞迁移、侵袭及粘附能力,降低细胞中ICAM-1的表达,下调胞核中 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论]干扰Cofilin-1表达能够抑制胶质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及粘附,可能通过调节 NF-κB通路活化发挥作用,Cofilin-1可能成为胶质瘤的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赵云东;孙冬弢;陈振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乙型肝炎患者HBV-M、HBV-DNA检测及其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关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检测水平及其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检测本院收治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 阳性情况及平均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α-L-岩藻糖苷酶(AFU)、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HBsAg(+)组 HBV-DNA阳性率为75.93%(164/216),显著高于 HBsAg(-)组17.65%(6/34)(P <0.05);HBsAg(+)、HBeAg(+)、抗-HBc(+)组的 HBV-DNA 阳性率为98.86%(87/88)、HBV-DNA 平均含量为4.31×107copy/mL,HBsAg (+)、HBeAg(+)组的 HBV-DNA阳性率为93.75%(30/32)、HBV-DNA含量为2.49×107copy/mL,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其中抗-HBs(+)组 HBV-DNA 阳性率低为0;随着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含量水平的升高,ALT、AST、AFU 以及 ALB 水平逐渐升高,TBIL、A/G 逐渐降低,不同HBV-DNA水平组主要肝功能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 <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 HBsAg(+)组 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 HBsAg(-)组,患者 HBV-M、HBV-DNA含量与其肝功能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苏晓明;黄雪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浓度高渗盐水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颅内高压的影响

    [目的]比较3%和23.4%两种浓度的高渗盐水(HS)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5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颅内高压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 A、B两组,每组各26例.在持续监测颅内压(ICP)的情况下, A组、B 组分别给予233.3 mL 的3% HS、29.9 mL 的23.4% HS.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 IC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钠(Na+)、钾(K+)、渗透压、肌酐(Cr)、尿素氮(BUN)等值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治疗半年的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后30 min时 ICP低于治疗前、MAP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 ICP、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240 min、300 min时 ICP显著低于B组,120 min、240 min、300 min、360 min时 MAP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 d、6 d血 Na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d、3d、6d的渗透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 K+、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同期各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A组病死3例(11.5%),预后不良7例(26.9%),预后良好16例(61.5%), B组 A组病死4例(15.4%),预后不良10例(38.5%),预后良好12例(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9,P=0.299>0.05).[结论]3%和23.4%两种浓度的 HS均能迅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 ICP,均有明显的扩容效果,安全有效,但3%HS持续时间更长.

    作者:齐亮;郑金玉;韩辉;陈中俊;孙远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脑梗死后抑郁与梗死灶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脑梗死后抑郁症(PSD)患者梗死灶部位分布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7年8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其是否存在抑郁将其分为 PSD组(n =40)和无抑郁症组(PSND组,n=38).所有患者均行 MRI扫描,分析两组脑梗死灶分布部位,并分析脑梗死灶分布部位与PS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PSD 组梗死灶位于额颞顶叶皮质区、枕叶皮质区、脑干及小脑所占比例显著高于PS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PSD组梗死灶部位与左额极、右额极距离分别为(2.47±1.33)cm、(2.94±1.55)cm均小于PSND组的(3.28±1.46)cm、(3.14±1.41)cm,其中PSD组梗死灶部位与左额极距离显著小于PSN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3<0.05).从相关系数大小分析,各指标与 PSD相关性从大到小顺序是脑干及小脑>额颞顶叶皮质区>枕叶皮质区>左额极距离>多发性梗死>海马杏仁核>左额叶>脑后部>右额叶>右额极距离>放射冠区>脑前部>基底核区.[结论]当脑梗死灶位于脑干及小脑、额颞顶枕叶皮质区以及病灶与左额极距离小等情况时易出现早期PSD,提示早期PSD与梗死灶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陈宇;吴明祥;陈文娇;邹良玉;龚静山;李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胰岛素、高敏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PN)、空腹胰岛素(FIN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并分析APN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128例(观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轻度组)89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组)39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妇68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孕妇的血清 APN、FINS、hs-CRP 及空腹血糖(FPG),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分析APN与FINS、hs-CRP及IRI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轻度组与重度组患者血清 APN水平显著降低,hs-CRP、FINS水平、IRI升高(F=8.712、12.314、10.698、7.383,P =0.045、0.023、0.039、0.049),与轻度组对比,重度组患者的血清APN水平显著降低,hs-CRP、FINS水平及IRI显著升高(t=6.938、8.756、10.318、5.964,P =0.045、0.029、0.014、0.047);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PN与 FINS、hs-CRP 及 IRI 均呈显著负相关(r =-0.289、-0.472、-0.675,P =0.034、0.029、0.013).[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 APN表达水平降低,且其与 FINS、hs-CRP及IRI呈显著负相关.

    作者:孙莎;袁克芳;高志敏;武丽蕊;李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Cys-C、尿Kim-1水平在预测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胱抑素-C(Cys-C)、尿肾损伤分子-1(Kim-1)对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 AKI 将患者分为 AKI组(n=45)和非 AKI组(n=105).检查比较各组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 Cys-C、尿 Kim-1水平,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 Cys-C 和 Kim-1相关性,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 Cys-C、Kim-1及其联合检测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术后6 h、12 h、24 h、48 h血Cys-C、尿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Cys-C 与 Kim-1呈显著正相关(r = 0.825,P <0.05).ROC曲线分析,Cys-C诊断 AKI曲线下面积为0.458,Kim-1曲线其面积为0.637,Cys-C 联合 Kim-1诊断 AKI 曲线下面积为0.857.[结论]心脏手术后 AKI患者血Cys-C、尿Kim-1水平明显上升;血Cys-C、尿Kim-1联合检测对心脏手术后 AKI预测有重要价值.

    作者:程宇;宁兴旺;尹晓清;程良昊;解鑫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音乐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排尿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联合人文关怀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排尿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行痔疮手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音乐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排尿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0级、Ⅰ级疼痛程度占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8%(P <0.01);术后自行排尿时间、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排尿完全通畅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1),因尿潴留行导尿术辅助排尿率5.17%,明显低于对照组17.24% (P <0.05);术后满意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8%(P <0.05).[结论]音乐干预联合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排尿障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春凤;齐晓燕;吴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病灶切除术治疗儿童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病灶切除术治疗儿童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患儿33例,术前根据 MRI 显示病灶与正常骨骺之间是否存在间隙分为有间隙组19例,无间隙组14例,所有患者采用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后评估患儿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33例患儿平均随访51(12~107)个月,病灶均无复发;2例患儿术后出现关节疼痛,4例患儿残留关节成角畸形;术后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者9例,部分改善者12例,无改善者12例.间隙组总有效率为84.21%,明显高于无间隙组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2).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和 MRI有间隙及术中能看到病灶边界者,患儿预后越好;发病类型与预后无关.[结论]半肢骨骺异样增殖症患儿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和 MRI增殖骨骺与正常骨骺有间隙及术中能看到病灶边界者,患儿预后越好.如果 MRI显示病灶与正常骨骺之间存在间隙,建议应早期行病灶切除术.

    作者:张涛;郭源;尤海峰;吕学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四种方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四种方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选取 CSP 患者13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 A组(n=32)、B组(n=30)、C组(n=35)、D组(n=33).A组采用单纯甲氨蝶呤治疗,B组采用甲氨蝶呤+清宫术,C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清宫术,D 组采用宫腔镜手术.比较 B、C、D 三组手术情况与 A、B、C、D四组恢复指标.[结果]A组阴道流血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病灶消失时间分别为(29.55± 5.20)d、(44.01±7.23)d、(50.21±6.34)d,明显高于B、C、D组(P<0.05);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阴道流血时间、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分别为(152.74±58.59)mL、(12.33±3.72)d、(26.18±4.08)d、(31.14±6.14)d明显高于C、D组(P<0.05).[结论]四种方案治疗CSP均有疗效,其中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方案和宫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小、病灶清除彻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对设备与技术要求较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作者:吕燕;韩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生存情况

    [目的]以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为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晚期 NSCLC 患者,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培美曲赛组(培美曲赛+顺铂,n=60)和紫杉醇组(多西紫杉醇+顺铂,n=60),两组患者均化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及 PFS.[结果]培美曲塞组 ORR、DCR 分别为41.67% (25/60)、80.00%(48/60),明显高于紫杉醇组的23.33%(22/60)、63.33%(38/60)(P<0.05).两组主要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培美曲塞组毒副反应以Ⅰ~Ⅱ度为主,紫杉醇组恶心或呕吐、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的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高于培美曲塞组(P<0.05).培美曲塞组、紫杉醇组PFS分别为(15.49±0.79)、(14.02±0.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相比,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可有效提高NSCLC患者的 ORR、DCR,延长PFS,且不会加重毒副反应.

    作者:张杨;孙立哲;刘宝刚;耿翠翠;董妙;李磊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经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筛查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261例,依据TOAST分类标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或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79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87例、脑梗死组95例,对未检出未破裂动脉瘤的患者再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未破裂动脉瘤伴发情况,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与未破裂动脉瘤的相关性.[结果]26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检出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检出率为4.98%(13/261);其中脑梗死组中共有10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中有1例,脑动脉供血不足组中有2例.13例伴发未破裂动脉瘤中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大脑中动脉 M1段末端动脉瘤2例,颈动脉起始部位夹层动脉瘤2例,囊性动脉瘤1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常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其中以脑梗死伴发未破裂动脉瘤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亦可伴发以小、中型动脉瘤为主的未破裂动脉瘤.

    作者:余孝君;王爱民;柳四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实验室常规指标、肾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难治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普钠和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比较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值(CTR)及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以及两组6min 步行实验(6MWT)、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水平,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P<0.05);治疗后观察组 HR、MAP 及 RR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CTR、NT-pro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T 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SCr、BUNL、U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和8.70%)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可有效改善难治性心衰患者实验室常规指标,保护其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鸿雁;熊鹿;张博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对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湖南省脑科医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116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2,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术中联合比伐卢定)和对照组(n=64,术前给予替格瑞洛,术中联合普通肝素).两组患者手术前均同时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术中观察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术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术后7 d、1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PCI植入支架数,术后7 d及1个月LVED、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前及术后TIMI 血流分级及抽吸血栓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个月MACE、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PCI术后观察组出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均为轻微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格瑞洛联合比伐卢定用于ACS患者急诊PCI治疗中,不增加30 d内血栓事件,并能有效减少出血发生.

    作者:游三丽;王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眶上外侧与经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经眶上外侧入路与经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经眶上外入路组(n=52)和经翼点入路组(n =44).随访术后3个月,评估近期预后,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入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瘤体残留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一例病死,经眶上外入路组恢复良好率高于经翼点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46% vs 84.09%,χ2=0.389,P =0.746).经眶上外入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经翼点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翼点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眶上外入路组术后无一例出现颅内感染、颞肌萎缩、面神分支损伤、脑脊液漏等入路相关并发症,经翼点入路组2例出现颅内感染,5例颞肌感染,1例面神分支损伤,其中经眶上外入路组颞肌萎缩发生率为0低于经翼点入路组11.36%,差异有显著性(χ2=6.234,P =0.042).术后复查显示,两组无一例出现动脉瘤残留.[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和经翼点入路治疗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急性期近期效果相当,但前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具有颞肌萎缩发生率低的优势.

    作者:张洁;艾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翼点和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翼点、额下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的38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其分为翼点入路组(n =17)和额下入路组(n =2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切除效果,记录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翼点入路组Ⅰ级切除、Ⅱ级切除率分别为76.47%、17.65%与额下入路组的71.43%、19.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0,P =0.905>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翼点入路组视力提高率为76.47%高于额下入路组的7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3,P =0.940>0.05).翼点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3/17)略低于额下入路组的19.04%(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0.05).[结论]根据肿瘤特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经翼点手术入路与额下手术入路均可获得同等的肿瘤切除效果,且在住院时间、视力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达健;陈鸿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在整形美容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本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切口缝合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和对照组(传统缝合法),每组各44例.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切口缝合质量、满意度和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均为Ⅰ期愈合,未见术后感染、脂肪液化.对照组41例(93.18%)Ⅰ期愈合,有1例(2.27%)术后感染、1例(2.27%)脂肪液化,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缝合优良率为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P =0.048<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26,P =0.035<0.05).[结论]在整形美容外科术的缝合中采用改良真皮内缝合法,可以有效改善切口缝合质量,提升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是一种较好的切口缝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韵;高飞;任忠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肺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化疗)与观察组(恩度+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VEGF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和患者生存期.[结果]①观察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 <0.05);②治疗前两组CEA、SCC、NSE、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③观察组总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肺鳞癌可提高疗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 VEGF水平,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郑瑄;蒋华;俞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