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临床护士应激能力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徐德颖;陈向韵

关键词:护士, 焦虑, 应激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应激能力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干预,为提高护士应激状态提供有效手段.方法针对SARS这一突发事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2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SARS期间护士(SARS病房与非SARS病房)的焦虑程度比常模有增高趋势,且SARS病房与非SARS病房的护士焦虑状况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护士对突发事件心理应激能力较差,应对护士进行应激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咨询,以降低对突发事件焦虑发生率,从而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护患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是病人的病,而且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而护患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日益突出,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思想更好地得到落实.

    作者:姚莉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创伤性前部下颌骨不连续缺损修复1例报告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46岁,因外伤后牙齿缺失及面部畸形影响美观及进食来院求诊.1.2病史一年前因车祸致头面颈部外伤,双侧锁骨及多处肋骨骨折,失血性休克,昏迷20余日,生命垂危,未及时处理颌面部创伤.脱离生命危险后,转至口腔科行自体骨移植术修补下颌骨缺损.手术失败.4个月后,手术行钛合金链连接双侧下颌骨断端.术后渐觉右下颌内倾,上下颌不能咬合,影响进食.

    作者:陈继军;杨峰;李丙恒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胸腔内注入榄香烯乳治疗乳糜胸

    乳糜胸是胸导管或其主要分支破裂淋巴液漏于胸腔内所致,其发病率低,多见于食管肺及纵隔手术后或创伤等.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目前常用方法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一要保证有效的胸腔闭式引流,二要使肺充分膨胀,尽可能使壁层胸膜与脏层胸膜发生粘连,缩小胸膜残腔,以达到封闭胸导管漏口或其分支漏口,治愈乳糜胸.我院近几年,应用胸腔内注射榄香烯乳治疗自发性乳糜胸5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曙亮;李宏彦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妊娠期口服乐力补钙的临床观察

    近年,钙对于妊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钙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但孕期由于血容量的增加使血钙水平相对降低.国家卫生部推荐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钙的摄入量为1200-1600mg/d,是需要补钙量高的人群,我院对400例孕妇孕20周以后进行补钙观察,发现孕中晚期补钙对一般缺钙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而且降低了妊高征发病率,报道如下.

    作者:孔双芝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出血热疫苗胸痛1例

    病例:患者,男,28岁,诉胸痛1周.患者缘于2003年11月6日肌注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1针(1.0ml,浙江天元产),1周后无其它明确诱因晨起出现胸闷、胸胀痛、无放射、尤以深吸气时明显,无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嗳气,无心慌、呼吸困难.午后症状逐渐减轻,次日晨起再次出现胸痛.此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无外伤史、吸烟史、无结核史、无胸骨、肋软骨炎史、无心脏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咽无充血,扁桃核不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异常、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化验血象正常,查抗核抗体、抗链0、抗dsDNA、CRP等免疫学标志物均未见异常,胸片及CT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经局部温水热敷、配合微波治疗,20日胸痛症状消失,11月22日肌注第二针,肌注局部出现硬结、肿胀、疼痛,25日肌注部位硬结、肿痛自行消退,再次出现上述胸痛症状,经局部贴伤湿止痛膏3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进行温水热敷,配合微波治疗,胸痛逐渐好转,12月7日胸痛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程科传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研究

    经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分析,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比较,肝纤维化指标相关参数分析,从中看出早期肝纤维化检测HA、Ⅳ-C较为实用与经济,当LH与DSP显著升高已系肝病晚期,DPV随着病程而增加,B超检测无创伤性,且乐于被患者接受,配合超声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是可行实用方法.

    作者:张策;吴汉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报道

    患者,男,26岁,主因发作性全身抽搐,意识不清15分钟入院.患者3天前从外地回家后感觉头痛、咽部不适、全身乏力,当日上午来我院乘电梯时,突然全身抽搐,嘴眼歪斜,口吐白沫,意识不清,持续约15分钟后自行缓解.发作后感觉头痛、恶心欲呕,全身极度乏力.查体:一般状况可,心肺腹无异常,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语言流利,视力粗测正常,双眼球水平、垂直运动均受限,口角向左偏斜,鼻唇沟右侧变浅,伸舌偏右,全身深浅反射正常,运动系统无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头颅CT(病后6小时)未见异常,脑电图示轻中度异常.

    作者:蒋国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1].护患间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亦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

    作者:黄彦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晚期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目的观察康士得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方法康士得治疗晚期PCa患者.结果①46例原发PCa治疗三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降至4.56±2.47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其中39例完全降至正常,7例下降>85%.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P<0.01).治疗12-18个月,2例出现反跳.②未行睾丸切除术4例,每日服用康士得150mg,可获得同样效果.结论康士得治疗晚期PCa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加强;孙文涛;王孟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15例临床治疗体会

    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50、60年代在我国较为少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新疆饮食习惯的差异,饮酒者在我区日益增多.酒中毒患者也逐年增加.自2000年7月以来,笔者用静脉注射低渗葡萄糖加胰岛素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1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琴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测定尿中糖、蛋白及潜血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验室检测尿糖,尿蛋白及潜血时,可因操作或多种物质干扰而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作者:刘倩;孙建萍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昆明地区乙脑的流行病学与临床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早是在1934年由日本学者发现,因此国际上称日本脑炎.它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虫媒传染病.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解放以来,国家大力推广预防接种,使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发病率明显降低,乙脑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规律发生了变化.1999年-2003年我院共收治乙脑患者1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禄;牛英;陈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非洲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及相关治疗

    根据专家估计,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00余万.在我国,艾滋病传播以经血途径为主,主要是吸毒,占63.7%(25828例):经性途径占8.1%(3292例):经采血(浆)途径占9.3%(3776例).因此,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和相应的治疗已经取显得非常重要.在非洲,由于受到医疗条件的限制,当地医务人员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有关实验室表现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积分方法诊断临床艾滋病.现介绍几种临床艾滋病的诊断及相关治疗方法.

    作者:李国慧;宋淑芳;周秀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心脑血管病人服用阿司匹林要的注意事项

    早在18世纪时,阿司匹林就作为镇痛消炎药应用于临床,到20世纪70年代发现它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抗栓治疗的疗效已为大量国际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肯定.从其药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阿司匹林的血浆半衰期很短,15-30分钟,而血管栓塞性疾病多发生在夜间,因此许多医生常建议患者在睡前服用阿司匹林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作者:白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HPLC法测定血清中全反式维甲酸浓度

    目的为了检测体内全反式维甲酸浓度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的需要.建立了血清全反式维甲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分析方法.方法血液离心后取上清加丙酮、乙醚,离心后取上清有机层,真空提取干燥后用甲醇溶解后采用HPL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该方法的THP低检出浓度为1.4ng/ml;血液标本浓度在0.1-1000ng/ml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回收率91.2%-97.2%变异系数,批内2.8%-6.2%,批间3.1%-11.8%.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重复系数好.

    作者:于美丽;方淑昌;陆伟;王瑞;耿德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弥可保与肌氨肽苷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

    本文就1999年-2002年4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给予弥可保与肌氨肽苷联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长国;苏荣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中老年人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多发性硬化(multipl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主要发病年龄段为青壮年.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多发性硬化患者37例,其中45岁以上的14例,现就中老年组临床、影像、脑电图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龙健中;陈春晓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利福平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2例

    目的评价利福平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对84例急性菌痢进行疗效观察,其中42例使用利福平作为观察组,42例使用常规抗生素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3日治愈率达94%,明显商于对照组38%(P<0.01),且在平均退热时间、粪镜检和粪培养阴转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福平具有高效、速效、口服方便、价格低兼等优点,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株所致急性菌痢的治疗.

    作者:候世全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56例探讨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区小横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经鞘腹股沟区小横切口行手术治疗.结果本术式切口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结论本术式较传统手术较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荣伦;魏保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 11年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变迁

    目的调查我院11年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变迁.方法 1993年-2003年从我院住院病人中分离2351株大肠埃希菌和1340株肺克雷白菌的耐药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亚胺培南等13种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性,用WHONET-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抗菌活性强的亚胺培南,且历年不减,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2003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7.9%和4.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1993年的12.6%和11.6%上升至2003年的37.5%和41.4%.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2000年的31.9%和36.8%降至2003年的18.3%和21.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ESBLs发生率分别为36.0%和28.4%.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从1999年的27.0%升高到2003年的46.6%,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叮敏感率很高,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产ESBLs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机制,我们应重视它们的检测.合理用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小江;徐英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