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国;苏荣
细胞外质基(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动态网状结构,主要有胶原、糖蛋白、葡萄糖氨基糖苷及蛋白聚糖四大类构成.ECM在维持正常组织功能和结构以及细胞生长、分化、增殖等生理过程和肺瘤的侵袭与转移、血管形成等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系统在EDM合成和降解的代谢平衡调节中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功能异常同许多疾病有关,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fen angle glaucoma,POAG)翼状胬肉[1]、动脉粥样硬化[2]、淀粉样变性[3]、慢性溃疡等有关.本文就其在青光眼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马宝峰;施明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经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分析,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比较,肝纤维化指标相关参数分析,从中看出早期肝纤维化检测HA、Ⅳ-C较为实用与经济,当LH与DSP显著升高已系肝病晚期,DPV随着病程而增加,B超检测无创伤性,且乐于被患者接受,配合超声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是可行实用方法.
作者:张策;吴汉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难取或断裂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常规取IUD失败60例,先采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定形,经阴道取器.结果 60例中59例经阴道取环成功.一例异位于膀胱的开腹取器.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应用,不仅可对难取或断裂IUD精确定位、定形,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又可提高困难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赵敏;杜晓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及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调查分析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对有效提高医疗保健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解博乐市孕产妇死亡情况,同时反映边远地区的预防保健、医疗卫生状况.本文对1989年-2003年间的25例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主要差异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韩英;黄新芳 刊期: 2004年第19期
2002年我院对516名中老年知识分子进行体检,发现被检人群中血压超过140/90mmHg者占29.1%,血胆固醇≥5.2mmol/L者占22.5%,心电图异常者占37%.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各年龄组阳性率为:40-49岁组1.5%,50-59岁组3.8%,60-69岁组6.0%.提示中老年知识分子心肌缺血潜在危险性不容忽视,对于这样的冠心病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治疗,不能疏忽,防止心脏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范梅贞;丁福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近年,钙对于妊娠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钙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素.妊娠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对钙的需要量增加,但孕期由于血容量的增加使血钙水平相对降低.国家卫生部推荐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钙的摄入量为1200-1600mg/d,是需要补钙量高的人群,我院对400例孕妇孕20周以后进行补钙观察,发现孕中晚期补钙对一般缺钙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明显,而且降低了妊高征发病率,报道如下.
作者:孔双芝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早在18世纪时,阿司匹林就作为镇痛消炎药应用于临床,到20世纪70年代发现它能通过抑制血小板内血栓素A2(TXA2)的合成而起到抗凝作用,遂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等血栓栓塞性疾病,其抗栓治疗的疗效已为大量国际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所肯定.从其药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阿司匹林的血浆半衰期很短,15-30分钟,而血管栓塞性疾病多发生在夜间,因此许多医生常建议患者在睡前服用阿司匹林以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的.
作者:白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剂量为0.1mg/(kg·d)加入10%葡萄糖30-40ml内静脉滴注,疗程为5-7d.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有效率9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发生.
作者:乔小平;乔艳梅;张青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临床观察翁沥通胶囊在治疗成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慢性前列腺炎(CP)上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单用翁沥通胶囊(34例)、翁沥通胶囊加抗生素(64例)、单用抗生素(22例)治疗的12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并应用美国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治疗结果作比较.结果120例患者CPSI总评分平均降20.2±6.6(与治疗前比较P<0.01).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有效率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分别达到76.5%、79.7%、71.4%,总有效率达75.5%,三组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翁沥通胶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尤其是对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较为明显.
作者:刘敏;庄人通;颜伟;陈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通过对487例婴幼儿进行电生理检测的护理操作体会,对检查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小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VEP)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彩娇;龙时先;胡穗曦;吴德正;文峰;梁炯基;江福钿;关天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1资料患者,男,71岁,汉族,住院号3275,以睡眠差、多疑、嫉妒30余年之主诉,2003年3月9日入院.患者平素性格固执、内向,30余年前渐起睡眠差,坚信妻子有外遇,争吵、跟踪,不许妻子接触异性,独自外出时锁门.由于争闹逐步升级而入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生命体征正常,体格检查:心肺(-),神经系统(-),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全,未查及幻觉,嫉妒妄想明显.情感相对协调,智能记忆可,无自知力.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胸片:心肺隔未见异常征象.心电图:窦性心律、B超、肝胆脾肾正常影像.血气分析、肝动、肾功、尿十项均在正常范围.诊断:偏执性精神病.予氯氮平片25mg,一日二次口服治疗,至14日日服氯氮平片125mg,未再加量.16日患者血压24.1/12.3kpa,未处理,观察.18日脉搏45次/分,复查心电图示:房颤伴缓慢心室率(43次/分),长QT间期.即停用氯氮平片口服,给予能量合剂静点及口服硫酸阿托品片0.6mg一日二次,治疗一周,心率波动化45-68次/分之间,于25日出院.
作者:周慧;任伯华;罗书恒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报告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和经验.方法全组6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男43例,女19例,年龄5-31岁,平均15.2±5.5岁.室缺大小为16-24mm,动脉干下型14例,膜周型48例.62例均有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前肺动脉压为47-109mmHg.心功能Ⅱ级51例,Ⅲ级9例,Ⅳ级2例.合并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7例,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中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11例.室缺均采取补片修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23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其中3例拓宽主动脉瓣环(Manougnian法)后行主动脉瓣置换,36例行主动脉瓣悬吊折叠成形术,3例行自体肺动脉瓣叶移植置换主动脉瓣叶.同期处理合并的畸形.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存活无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16年(平均6.7±3.4年),无晚期死亡,1例主动脉瓣悬吊折叠成形者有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采取瓣膜成形人造心脏瓣膜置换等技术处理,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梅举;丁芳宝;陆方林;唐昊;邹良健;郝家骅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其发生率为10.2%-14.5%[1],对其诊断治疗在外科领域仍是一个难题.我科自1982年-2003年底共收治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手术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阳;曾克;田海军;赵俊;兰颖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抗抑郁新药米氮平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日本岛津LC-10DVP高效液相色谱仪,大连依利特Sinochrom-C18分析柱,检测波长为292nm,柱温40℃,甲醇、磷酸铵缓冲液的移动相,流速为1ml/min,乙醚提取处理样本,以丙米嗪为内标.结果批内、批间试验:RSD<4.9%,回收率:100.0%-119.0%.低检测限:3ng/ml.线性方程:Y=133.4X-4.5,r=0.9999,线性范围:5-160ng/ml.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正确、适合临床药物治疗时血药浓度的监测以及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朱砾;蒋继承;翁毅仁;庄冬梅;林治光;李华芳;顾牛范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临床上用于治疗因局部组织受压形成的褥疮的方法比较多,但效果均不理想,自2000年12月-2003年4月,我院应用象皮粉外敷治疗褥疮19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军利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在气管切开术后,过去临床上多使用金属气管套管.自2001年我科使用国产聚乙烯一次性塑料气管套管后,在临床上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小美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临床上分轻度(青紫)窒息和重度(苍白)窒息两个阶段,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致新生儿死亡或留有远期后遗症.本文25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在治疗中应用654-2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姚秀丽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并可引起多系统的并发症,随着糖尿病诊治水平的提高,病人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生活质量亦有明显提高,但对老年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的预后情况仍不太乐观.
作者:张玉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硬膜外血肿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出血来源多因颅盖骨折引起脑膜中动脉出血为多见.出血速度快,病情变化迅速,必须紧急手术治疗.我院于1996年在CT的明确诊断下,我科共收住硬膜外血肿的病人29例,其中女3例,男26例,年龄10-78岁,入院时均呈深昏迷状,对光反射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均有7例,双侧瞳孔不等大的有8例,双侧瞳孔缩小的有5例.均施血肿清除术,术后死亡5例,存活24例,抢救成功率为88%.现将我们护理硬膜外-血肿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作如下介绍.
作者:黄启蕾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氧疗对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和血浆的内皮素-1的作用.方法 50例慢性阻塞性疾病并有肺动脉压和血浆内皮素-1增高的患者,分为氧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一年后分别测定超声心动图、血浆内皮素和血浆粘度,Hct,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氧疗组用双侧鼻导管家庭氧疗,氧流量0.25-2.5L/min,每日吸氧时间至少15h.结果氧疗一年后超声心动图显示,氧疗组PVPEP/AT较治疗前下降(P<0.002),血浆内皮素-1、血浆粘度、Hct一年后均有明显变化(P<0.01-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5).结论长期家庭氧疗确实降低肺动脉压力,内浆内皮素-1和血浆粘度,改善病人生命质量.
作者:车洪柱;庞剑;王扬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