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英;黄新芳
开颅术后并发远隔部位颅内血肿,在有外伤史时多是因为存在颅骨骨折、脑挫裂伤或术中减压过快,血管损伤或血管调节功能障碍所导致,而在肿瘤切除术后并发远隔部位血肿,其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行后颅窝肿瘤切除术485例,对其中并发幕上血肿15例作一分析,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作者:许刚柱;贺晓生;章翔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分析20例糖尿病的护理,通过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生机理、危险因素;对糖尿病足的评估和全面护理,防止患者足受伤等方面来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护理取得了重大进展.
作者:贺增喜;马艳萍;冯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本文通过对16例儿童及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J)患者的治疗,初步体会到:少年儿童TMDJ患者的致病因素明确,多由简单的错(牙合)所致,如个别牙错(牙合)、内倾性深覆(牙合)等.经简单的正畸治疗后,全部病例矫正了主要错(牙合),TMDJ的关节症状完全消失或逐渐缓解,经一年后加访,均未复发.因此及时防治简单的错(牙合)畸形,不仅有利于发育和美观,更有利于咀嚼器官的发育.使口颌系统从异常功能状态恢复到平衡、协调的正常功能状态,防止难治性TMDJ的发生.
作者:刘赛蓉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评价利福平对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法对84例急性菌痢进行疗效观察,其中42例使用利福平作为观察组,42例使用常规抗生素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3日治愈率达94%,明显商于对照组38%(P<0.01),且在平均退热时间、粪镜检和粪培养阴转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利福平具有高效、速效、口服方便、价格低兼等优点,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株所致急性菌痢的治疗.
作者:候世全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本文就1999年-2002年4年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给予弥可保与肌氨肽苷联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长国;苏荣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病例:患者,男,28岁,诉胸痛1周.患者缘于2003年11月6日肌注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1针(1.0ml,浙江天元产),1周后无其它明确诱因晨起出现胸闷、胸胀痛、无放射、尤以深吸气时明显,无发热、盗汗、无咳嗽、咳痰、无恶心、呕吐、无返酸、嗳气,无心慌、呼吸困难.午后症状逐渐减轻,次日晨起再次出现胸痛.此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无外伤史、吸烟史、无结核史、无胸骨、肋软骨炎史、无心脏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清,咽无充血,扁桃核不大、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异常、心、肺、腹未见阳性体征.化验血象正常,查抗核抗体、抗链0、抗dsDNA、CRP等免疫学标志物均未见异常,胸片及CT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经局部温水热敷、配合微波治疗,20日胸痛症状消失,11月22日肌注第二针,肌注局部出现硬结、肿胀、疼痛,25日肌注部位硬结、肿痛自行消退,再次出现上述胸痛症状,经局部贴伤湿止痛膏3天,症状无明显改善.后进行温水热敷,配合微波治疗,胸痛逐渐好转,12月7日胸痛症状完全消失.
作者:程科传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经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分析,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比较,肝纤维化指标相关参数分析,从中看出早期肝纤维化检测HA、Ⅳ-C较为实用与经济,当LH与DSP显著升高已系肝病晚期,DPV随着病程而增加,B超检测无创伤性,且乐于被患者接受,配合超声检测门静脉、脾静脉内径是可行实用方法.
作者:张策;吴汉民 刊期: 2004年第19期
1一个病人患多种疾病或多处求医诊治经调查1036名离休干部,患有三种以上疾患的占61%,两种以上的高达87%,大都到多个医院诊治,接受多位医生的治疗.各医院使用的药品同一药商品名不同,可能造成重复用药.有的专科医生看病只看专科,多科诊治多科用药,也易造成重复用药,并可能增加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甚至增加毒副作用.
作者:丛湘娟;邱贞琴 刊期: 2004年第19期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其发生率为10.2%-14.5%[1],对其诊断治疗在外科领域仍是一个难题.我科自1982年-2003年底共收治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手术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阳;曾克;田海军;赵俊;兰颖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观察硬膜外低浓度布吡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施行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心脏毒副作用,尿潴留情况.方法腹部手术病员12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布吡卡因125mg加芬太尼0.4mg加氟哌利多2.5mg),B组(罗哌卡因125mg加芬太尼0.4mg加氟哌利多2.5mg).采用负荷量加维持量加自控量.结果低浓度布吡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PCEA中效果都好,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面、心脏毒副作用、尿潴留情况方面均没有显著差异.
作者:李林森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的全草,常以其注射液与其他西医疗法相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常用剂量为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约为1-3h.血塞通为脑血管疾病常用药,以8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3-4h.本文观察两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4h内的理化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聂忠江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1].护患间的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身状况,向患者提供正确的信息,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服务,减轻患者心身痛苦,创造佳心身状态的需要,亦是促进护患间理解与支持,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的需要.
作者:黄彦玲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硬膜外血肿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出血来源多因颅盖骨折引起脑膜中动脉出血为多见.出血速度快,病情变化迅速,必须紧急手术治疗.我院于1996年在CT的明确诊断下,我科共收住硬膜外血肿的病人29例,其中女3例,男26例,年龄10-78岁,入院时均呈深昏迷状,对光反射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均有7例,双侧瞳孔不等大的有8例,双侧瞳孔缩小的有5例.均施血肿清除术,术后死亡5例,存活24例,抢救成功率为88%.现将我们护理硬膜外-血肿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作如下介绍.
作者:黄启蕾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为了观察和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和发生率,对我院接诊的200例老年病人做了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金玉英;魏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患者,女,29岁,体重45kg,因早孕在妇产科手术间行无痛人流术.麻醉前思维清晰,言语应答清楚.常规无创监测肱动脉血压(NIBP)、心电图(EKG)及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鼻导管吸氧2-3L/min,开放静脉后缓慢(1min内匀速)静注异丙酚90mg,注药完毕后1min意识消失,行刮宫术并上节育环,手术时间6min.术中病人安静,无皱眉、呻吟、肢体扭动等反应.术毕轻拍肩头并呼名,病人睁眼、抬头约2钞钟后又熟睡,口吐白色泡沫,无四肢抽搐及骨强直.垫肩、头侧向一边,托下颌见口角有少量白色泡沫,听诊双肺无哮鸣音及啰音,胸廓起伏无异常;掐人中、眉间、呼名无睁眼,呼名应答含糊,有点头动作.仍困倦,思睡;睁眼后30min完全清醒,60min后在家人的陪护下步行离院.随访:病人术后情绪低落、抑郁,三天后好转.追问病史:病人术前因早孕反应,家庭关系不和等原因而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睡眠差,饮食尚可.既往史:半年前异丙酚麻醉行无痛人流术一次,术后意识恢复良好,否认有癫痫、糖尿病等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术前未用镇痛镇静类药物.
作者:张胜;朱道明;孙定铮;陈勇军 刊期: 2004年第19期
为解除人工流产给病人带来的痛苦,笔者2001年在山东淄博妇幼保健医院学习期间实施将异丙酚注射液用于早孕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止痛,其止痛效果较好.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老年患者由于组织的退行性改变,疾病反复、长期治疗等原因,血管一般较脆,弹性及充盈性差,较弯曲,穿刺时成功率较青壮年低,而在老年病科的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技术是护士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操作.在临床治疗疾病抢救患者生命中起重要作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也可以加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如何避免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失败,提高成功率,本文通过临床实践谈几点体会.
作者:佟志红;徐玉叶;卢欣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康士得治疗晚期前列腺癌(PCa)的疗效.方法康士得治疗晚期PCa患者.结果①46例原发PCa治疗三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降至4.56±2.47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其中39例完全降至正常,7例下降>85%.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前列腺体积明显缩小(P<0.01).治疗12-18个月,2例出现反跳.②未行睾丸切除术4例,每日服用康士得150mg,可获得同样效果.结论康士得治疗晚期PCa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加强;孙文涛;王孟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
通过对487例婴幼儿进行电生理检测的护理操作体会,对检查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小儿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VEP)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作者:刘彩娇;龙时先;胡穗曦;吴德正;文峰;梁炯基;江福钿;关天芹 刊期: 2004年第19期
目的调查我院11年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变迁.方法 1993年-2003年从我院住院病人中分离2351株大肠埃希菌和1340株肺克雷白菌的耐药性,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亚胺培南等13种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的耐药性,用WHONET-5.3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抗菌活性强的亚胺培南,且历年不减,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2003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7.9%和4.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1993年的12.6%和11.6%上升至2003年的37.5%和41.4%.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从2000年的31.9%和36.8%降至2003年的18.3%和21.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ESBLs发生率分别为36.0%和28.4%.大肠埃希菌ESBLs的发生率从1999年的27.0%升高到2003年的46.6%,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叮敏感率很高,而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明显高于非产酶株.结论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产ESBLs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机制,我们应重视它们的检测.合理用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张小江;徐英春 刊期: 2004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