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跃进;陈明光
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端粒、端粒酶与细胞衰老和癌变的关系密切,从而为肿瘤学和抗衰老学的研究提供了获得新的进展的希望.具体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端粒的结构和功能及衰老的关系,端粒酶结合蛋白的分离纯化,端粒酶的激活机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端粒酶基因及其变异的研究,寻找端粒酶的专一性抑制及其在抗癌中的应用等.探讨中草药对端粒酶的调节作用与衰老和抗癌作用的关系是笔者的研究方向之一.
作者:韦耀东;张树球;农嵩;卢彩珍;曹聪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我科2002年5月-2004年3月对15例口腔恶性肿瘤病人采用胸大肌带蒂皮瓣移植术,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口腔功能,提高了口腔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而护理的配合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5例病人我们给予了精心的护理,14例皮瓣全部成活,l例部分存活,全部康复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牟莲芝;邢金莲;刘业惠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医院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场所,集各类病人,医务工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于一体,其环境极容易被病源微生物污染.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虽然说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但有时也是危险疾病的集散地.因此医院长备不懈地做好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试就医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作简要的概述.
作者:范杉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无禁忌证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经手背静脉推注2mg/kg异丙酚诱导麻醉,待病人意识及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麻醉师全程监护.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采用传统人流方法操作.观察两组病人R、BP、HR及SpO2变化情况、麻醉效果,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R、即、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术中呼吸加快、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两组术中SpO2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患者术中较对照组安静,无痛苦手术操作时间短(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方法简单、麻醉效果好,术中呼吸循环功能稳定.
作者:张丽君;吴栓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低分子肝素(LMWH),具有抗凝血酶作用弱、抗血栓形成强,出血副作用小的特点.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2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霞;陈勇伟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率逐年升高,由于老年人AMI症状不典型,发病率高,为进一步了解老年人AMI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现对本院近10年(1992年-2002年)住院的30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情况作如下分析.
作者:于霞;陈勇伟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彩超引导经皮穿刺注射酒精(Percutaneous alcoholinjection,PAI)治疗卵巢囊肿,是利用超声装置显示病灶,并在其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直接插入卵巢内病灶后抽取病灶内的液体,然后注入酒精,通过囊壁细胞胞质脱水,蛋白质凝固变性坏死,达到治疗目的.该技术操作简便,疗效好,创伤小,费用低廉,是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一种有效新方法.我院自2003年3月开始应用PAI治疗28例卵巢囊肿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此项技术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孙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2001年11月-2003年5月,我们应用期普林对照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60例,取得一定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6-72岁,平均54岁,其中肺癌21例,乳腺癌16例,胃癌15例,胰腺癌2例,鼻咽癌3例,均有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Ⅲ-Ⅳ期.
作者:修光宏;李宏彦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老年人右室流出道增宽与心脏退行性变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流出道增宽者共153例,其中《65岁者有62例,≥65岁者有91例,占同期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老年人的49%,并将右室流出道增宽者分为A组(《65岁),B组(≥65岁),分析两组人群与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关系.结果A、B两组间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所患疾病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组较A组右室流出道有显著增宽(P《0.01),右室内径增大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右室流出道增宽可能提示一种退行性心脏改变.
作者:刘云兰;黄涛;刘志;曾照丽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1年-2004年收治的114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采用HBO治疗为主,统计其有效率.结果HBO治疗总有效达98.2%.结论轻度病人症状消失,促进昏迷病人清醒,降低迟发性脑病及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刘莹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患者,男,19岁,因发热、咳嗽伴胸痛8天于2004年2月5日入院.入院前8天受凉后逐渐出现咳嗽,咯黄色脓痰,量较多,胸痛,高热,体温39-40.8℃.经当地医院予以青霉素800万U静滴,2次/天,共4天,以及其它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而入本院.
作者:严炜;刘彦山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统计分析9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频电的使用方法和切除的技巧.结果99例病人共切除113枚大肠息肉,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气体爆炸、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巧,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郑东萍;易明兰;付俊芳;周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了解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9例CO2激光联合5-氟脲嘧啶外敷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47.6%)与对照组的治愈(13.3%)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此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少勇;阳吉明 刊期: 2004年第18期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患者中常见的现象,由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肾脏疾患,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均有关系,故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关于血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应从三方面进行阐述:①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性: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其是高血压及冠心病发展的预测因子,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可以增加冠心病的死亡率.血尿酸升高的机制:尿酸生成过多,肾脏排泄尿酸减少或肾小管阴离子交换系统受抑制而致尿酸的分泌减少,均可致血尿酸升高.③高尿酸血症促进冠心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尿酸的生成伴随着许多氧自由基的生成,而后者可造成血管内膜的炎性反应.血尿酸亦可通过升高三酰甘油及胆固醇,并促进胆固醇的过氧化,导致盐依赖性高血压,加重肾功能损害,从而促进冠心病的发展.同时血尿酸及其结晶亦可直接激活血小板,进而激活凝血系统,加重冠状动脉狭窄.
作者:丛涛;胡健;郎九立 刊期: 2004年第18期
影响患者适应全口义齿行为,影响患者对义齿评价的有关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情绪、期望和个性.
作者:冯颖;张颖;郑南;关亮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颌间距离降低的牙缺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访两年,观察义齿的戴用情况,包括咬合关系,咀嚼功能,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食物嵌塞、美学评价等.结果46例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颞下颌关节不适,食物嵌塞以及面部外形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对存在颌间距离降低的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比普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好.
作者:许咏梅 刊期: 2004年第18期
患者,女,35岁,住院号:82095,因左颈前肿物2个月,于1995年6月13日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原发灶3cmX3cmX2cm,质硬,无红肿,术后病理为甲状腺髓样癌.术后1个月在我院行左颈淋巴结功能性清扫术,术中见左甲状腺叶已切除,左颈内静脉旁、颌下副神经组及锁骨上淋巴结散在肿大,直径0.5-2.0cm,质韧、硬不一.术后病理,清除淋巴结(2/13)查见转移性腺癌,来自甲状腺.
作者:韦光胜;朱慧 刊期: 2004年第18期
目的根内复合树脂固定黏结折裂牙.方法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折裂面涂粘接剂,复合树脂分层固化.结果术后患牙出现胀感,2周后胀感消失,12个月内,临床无任何症状.结论复合树脂根内固定是保留患牙的途径之一.
作者:仇成豪;于晓萍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自2001年开始,国家教委发布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通知,本院开设了心理学课,所用的教材是师范院校普通课通用教材,同学们学习以后认为不切实际,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不紧密,同学们也没有什么兴趣.
作者:朱晓峰 刊期: 2004年第18期
药品检验所是国家对药品质量实施技术监督检验的法定机构.其接受受检单位的委托并执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交办的药品监督任务.在各级药监机构逐步健全、完善并充分行使其对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权力的今天,市级药品检验所的任务更趋向专一的质量检验.在保证检验能力及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如何为受检单位和药监管理部门提供更全面、真实、准确并有价值的药品质量检验数据,充分体现检验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药品检验所业技室合理安排检验项目是关键,实际工作中,我们根据检验目的、检品类别、性质、生产日期等因素安排适当的检验项目.
作者:张艳 刊期: 200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