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及相应心理治疗对策

王娟;王忱

关键词:消化道癌症, 相关因素, 支持性心理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癌症不同阶段患者心理状态,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单纯生物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对148例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变化及表现.结果在癌症的不同治疗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发展、转归有密切相关,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对策,有助于疾病的生物治疗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进行顽固性气胸裂口粘合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进行顽固性气胸裂口粘合术治疗气胸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对16例顽固性气胸裂口进行粘合治疗及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进行顽固性气胸裂口粘合术成功率为100%(16例/16例).结论用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进行顽固性气胸裂口粘合术治疗气胸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

    作者:黄月爱;徐宝珠;李素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2例84眼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分类、对视力的影响及并发症等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外伤性前房出血在眼外伤中较常见,也常引起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结论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保护和恢复视功能.

    作者:周振江;杨顺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清α-L-岩藻糖苷醇(AFU)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世纪中叶以来,AFP作为HCC的相关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诊断,但40%的早期肝癌和15%-20%的晚期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是正常的.

    作者:任孔建;叶显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非好发部位成人继发型肺结核53例临床分析

    回顾分析53例非好发部位成人继发型肺结核临床资料;结果显示非好发部位继发型肺结核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但抗结核治疗后病灶吸收快、预后较好.

    作者:孙秀凤;王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期血肿低场MRI表现

    急性期脑内血肿的CT表现在高场MRI及超低场MRI表现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而低场MRI报道的不多.本文收集经临床或CT检查证实的急性血肿10例,就其MRI表现进行分析.

    作者:刘素清;任振峰;廖军;刘子文;张运福;丰汇;刘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探讨(附3例典型病例分析)

    甘露醇为一种脱水剂,多年来广泛用于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脑瘤等疾病引起的高颅压的脱水降压治疗,但近年来有关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例时有报道,本人自1997年以来使用甘露醇过程中,也碰到10余例引起肾功能损害的病例,现将较典型的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3例作以总结分析,以提高用药的警惕性,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孔繁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的并发症

    自1979年以来,胸大肌肌皮瓣在修复颌面部缺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院自1990年-2001年共行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19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建强;孙云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及相应心理治疗对策

    目的探讨消化道癌症不同阶段患者心理状态,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单纯生物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方法对148例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变化及表现.结果在癌症的不同治疗阶段可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因素与恶性肿瘤的发展、转归有密切相关,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采用相应的心理治疗对策,有助于疾病的生物治疗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娟;王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抑癌基因PTEN与消化道肿瘤的研究

    PTEN基因(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 又称 MMAC1 (mutated in multiple advanced carcinomas 1) 或 TEP1 (TGF- β -regulated and epithelial cell-enriched phosphatase)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编码具有磷脂酶活性产物的抑癌基因.

    作者:吴蓉;吴小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谈肛肠用药的误导

    当前治疗疾病给药途径不外乎口服给药、肛肠给药、肌肉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滴注、外用药等.其中口服给药常用且方便、相对安全,但是对有消化道炎症、溃疡病的患者,有些药物要慎用或禁用.对不影响药效的可改为餐后服用,特别是抗生素和抗风湿类药物,如口服可直接对胃肠产生刺激,引起恶心呕吐、饮食欠佳等症状.

    作者:魏保平;祝小会;张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面积烧伤创面应用络合碘致接触性皮炎4例报告

    由于络合碘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对各种细菌及甲乙型肝炎病毒能有效杀灭,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基层医院已作为中小面积烧伤创面处理的常用药[1],在关于其副作用的报道不多.本文报道了4例小面积烧伤创面外用络合碘后致接触性皮炎的病例.

    作者:唐家训;倪福生;易文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式青木村夫(AO KI)术在紧急门奇断流术的应用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是目前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首选术式[1,2].它直接消除了出血范围内的出血灶和所有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出血的可能性,笔者自1995年2月以来采用改良式(AOKI)术对22例食道静脉血管破裂大出血的病例行门奇紧急断流术,仅死亡1例,再出血1例.

    作者:黄长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心脏疾病中镁离子的临床应用

    目的了解镁离子在心脏疾病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参阅相关文献,综述镁盐在治疗心脏疾病中的一些方法.结果镁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因子,对心脏的治疗机制是多方面的.结论镁盐在临床治疗中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作者:包丽丽;薛光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种植转移临床分析(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头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种植转移的致病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本院在1990年-2002年收治发生于头面部的基底细胞癌56例,其中3例发生邻近组织种植转移,男1例,女2例.均为60岁以上农民.原发灶位于下睑1例、耳前2例.分析种植转移的致病因素、发生发展规律及转归.结果3例均在首次治疗后1年左右发生种植转移,2例一处转移,1例多处转移.2例随访至今无复发或再转移,1例于再次放射治疗加化疗后1年死亡.结论头面部基底细胞癌种植转移发生率低5.36%(3/56),死亡率高33.33%(1/3).主要致病因素是手术种植、放射线刺激和不良生活习惯所致.

    作者:彭家琪;张学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TTM与DCG对心律失常监测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院外心电集群监测系统(TTM)与动态心电图(DCG)对心律失常的监测已应用于临床,成为心脏病心律失常无创伤性检查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90例心律失常的TTM与DCG监测,比较两者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旨存评价TTM与DCG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韦海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当前的心胸创伤

    据估计[1],创伤死亡25%源于胸伤,且另外50%的死亡亦与胸伤有关.孤立性胸伤死亡率4%-8%,另一系统受累增至13%-15%,两上以上系统可达30%-35%,近年死亡率仍在10%-11%.70%胸伤为钝性伤,汽车事故(MVA)占70%以上.少见的大血管和膈损伤死亡率高,分别为50%和38%.大多数胸伤并不需要开胸而是通过控制气道与胸管引流处理[2].

    作者:郑志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疗法的效果.方法口服可达龙,首始剂量0.2g,3次/日,5天后改为0.2g,1次/日,维持,心律失常控制满意后改为0.2g,1次/日,服5天,停2天长期维持.结果本组显效占59.3%,有效占34.3%,总有效率为93.6%.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可达龙药物半衰期长,有抗心肌缺血、扩冠、降压作用,小剂量运用方法安全、有效,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极低.

    作者:吴宗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早期溶栓是抢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手段,随着在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溶栓后并发颅内出血的危险性也越来越大.本文收集了我院自1996年12月-2003年7月间的3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予溶栓治疗的患者,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赵丽宏;侯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尿液白细胞计数在诊断泌尿系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泌尿系统感染的实验室检验方法有多种,以尿培养菌落计数及尿沉渣镜检为常用.但由于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大量广泛应用,以及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已治疗,因此,相当数量的泌尿系感染者常常尿液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000/ml或无菌生长.

    作者:刘雷;田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预防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预防措施.方法对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麻醉前建立静脉通道,合理的液体输入,采取合适的体位等护理措施.结果100例产妇的血压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仅5例有血压下降,发生率为5%,其中4例应用麻黄素升压药后血压平稳.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确保围手术期的母婴安全.

    作者:何惠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主管:北京市医学情报所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