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宁;温伟为;王玉
目的:探讨在CT检查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CT检查的40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00例,该组患者在CT检查的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200例,给予该组患者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T检查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促进护理工作的改进,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任学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动态颅内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前来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患有脑出血的患者204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不给予动态颅内压监测,采用与观察组相同的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治疗后30天、治疗后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治疗后30天、治疗后90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治疗脑出血的结果显著优于采用单一微量泵输注尼莫地平法,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江;宋立格;靳晓丽;张军良;李政荣;李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为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填充式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观察组给予平片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的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5.10±3.21)min、术中出血量(23.42±5.12)ml、术后恢复时间(3.45±0.5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5.00%)、复发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片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沈世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中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门诊的干眼症患者60例120只眼的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0例患者中,男18例,女42例,平均年龄(54.1±12.3)岁.其中确诊干眼症59例只眼,发病率74.1%.其中男性干眼症患者19例26只眼,发病率29.2%,女性干眼症患者40例63眼,发病率44.9%,男女性患者的发病率有着显著差异.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眼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干涩感(94.1%)、异物感(81.2%)、眼疲劳(69.8%).干眼症的发生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工作与生活环境、全身性疾病以及眼部的慢性炎症都会引发干眼症;屈光不正等原因也会导致眼部不适症状加重.结论:干眼症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年龄的增长会引发泪腺基础分泌量减少,导致泪膜缺乏较高的稳定性,同时,角膜上皮细胞的缺损程度增加.加强屈光学检查,有利于防止干眼症的误诊.
作者:朱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微型钛板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颌面部骨折患者65例,回顾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采取微型钛板治疗,分析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5例患者创口I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优良率为100%,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张口度恢复正常.微型钛板固定良好,骨性愈合恢复,未发生钛板、钛钉断裂或脱落等现象,无排异,术后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颌面部骨折患者采取微型钛板治疗,固定可靠,安全有效.
作者:陈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衰竭皮肤瘙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6分)的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4周,观察治疗后VAS评分及皮肤瘙痒程度的变化.并比较血肌酐、磷、钙、全段甲状旁腺(PTH)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熏蒸治疗4周后,患者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皮肤瘙痒程度减低.结论:中药熏蒸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龙红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我院ICU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36例医院获得性真菌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对我院ICU的36例医院获得性真菌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真菌培养共分离出36株,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8株,占50.0%;曲霉菌6株,占16.7%热带念珠菌5株,占13.8%;光滑念珠菌4株,占11.1%;丝状真菌3株占8.3%.治疗效果为:治愈2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36.1%,其中死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6例,感染性休克4例,原发疾病3例.结论:ICU容易发生院内真菌性肺炎,及早做痰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标本的真菌培养易得到阳性结果,早期给予经验型和针对性抗真菌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建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自护行为能力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结果:两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和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和满意度.
作者:田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使用缬沙坦的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结果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结果的总有效率为85.41%.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湘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1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处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可促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潘红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并肾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结石并肾积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结石并肾积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徐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泵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药物,试验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预后.结果:试验组治疗后FPG,2hPG及餐后高血糖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高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结局.
作者:孟海军;邹瑾;张政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2HRZE(S)/4HR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140倒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咳嗽、乏力、发热和盗汗的平均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平均改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痰菌阴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病灶吸收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空间闭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HRZE (S)/4HR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复治肺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田中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为使口腔学生正确认识口腔医学,培养专业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口腔医学专业的认知平台,我们在口腔医学本科二年级开设《口腔医学导论》,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初步的课程评价,结果显示该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的理解和热爱,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肯定.
作者:白朋元;刘建国;徐宇红;吴发印;柳红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抗凝在ICU老年患者CVVH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17例患者共进行CVVH治疗76例次.将4%枸橼酸钠抗凝剂用输液泵从透析管路动脉端泵前入,速度为200ml/h至300ml/h.用静脉推注泵将氯化钙从血滤管静脉端输入.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总结其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共进行CVVH治疗76例次,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并做到及时的心理护理、透析前的充分准备,透析中的严密观察,透析后的护理以及抗凝剂的合理使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魏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与肺炎支原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98例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进行咽拭子MP-DNA检测,若结果显示为阳性,则需要再用颗粒凝集法对血清MP-IgM进行检测.结果:98例患儿的MP-DNA阳性率为58.16%、MP-IgM阳性率为45.92%,不同年龄段的MP-DNA和MP-IgM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MP-DNA和MP-IgM阳性率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不同感染部位患儿检测MP-DNA和MP-IgM的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支气管炎MP-DNA和MP-IgM阳性率高,上呼吸道感染MP-DNA和MP-IgM阳性率低.结论: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存在密切联系,对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给予及时的MP-DNA和MP-IgM检测有利于尽早确诊、及时治疗.
作者:李文球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颈穴封在绝经后妇女取IUD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铯经后妇女取IUD74例作为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多卡因宫颈穴封以减轻患者不适,同时取76例单纯用米非司酮作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米非司酮组(P<0.05).结论:联合用药明显优于单纯用药.
作者:王华春;杜春秀;杨晓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以帮助产妇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36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并分析其临床分娩资料.结果:58例行阴道试产的产妇的成功率为89.66%,分娩后进行宫腔探查无子宫破裂现象,产时出血量为(281.2±35.4) ml,产程时间(9.76±1.65)h,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0.4)分,与随机选取的同期入院没有接受过剖宫产的自然分娩产妇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剖宫产的78例产妇中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为42例,社会因素19例.结论:在一定条件下行阴道试产可有效减轻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二次手术的疼痛与创伤,同时使剖宫产率降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董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抗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对患者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就诊的224例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给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抗感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性的增高(P<0.05).结论:抗感颗粒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较单纯匹多莫德治疗能更有效的增高患者血清维生素D3、IFN-γ、IL-10水平.
作者:徐青;刘广安;白静;吉冬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的血糖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糖浓度恢复者占98.0%,大于对照组(78.0%),微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82.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和护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管功能与血液微循环,缓解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疗效理想.
作者:王锋;王晓燕;杨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