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泽森;韩莉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舒芬太尼.方法:通过对儿童的喉镜产生的心血管回应、胸外科手术、对麻醉诱导和苏醒的影响等的回顾性调查.结果:经过多种不同的研究,舒芬太尼在粗多方面确实优越于芬太尼,尤其吸收和清除率有较大优势,这样可减少成瘾性.
作者:蒋琼涵;梁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科经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伤口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方法:将顾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阴道分娩产妇48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产后均已静脉应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经阴道分娩产妇480例作为观察组,不应用抗生素.两组均排除全身性痰病者,会阴完整、产程长、胎膜早破超过12h未临产者,重度贫血、阴道助产、产后出血、阴道炎和(或)会阴严重撕裂伤等产妇.结果:对观察组及对照组产褥感染率、产后低热、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出现了会阴撕裂或者实施了缝合手术,不赞成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应该坚持不用、少用抗生素的原则.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的关键是在针对引起阴道分娩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综合性措施.
作者:刘仙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外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本院外科护理中发生的71例护理缺陷、差错事件,分析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在2013年-2014年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改进.分析改进前后护理缺陷、差错发生率及发生原因变化.结果:教育培训、沟通因素、工作任务重、环境设备是造成外科临床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x2 =2.797 ~10.135,P<0.05,P<0.01);实施护理质量改进质量后,护理缺陷与差错发生率(0.030%)、人为性因素(61.54%)均明显低于护理质量改进前,非人为因素明显高于护理质量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4.186 ~233.397,P<0.01).结论:外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较多,通过制度建设、分层管理、技能培训等措施,可降低外科临床护理风险.
作者:田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根据我校学生的现存问题,以及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和口腔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提出教、学、用相结合的口腔医学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导向,通过加强临床见习、临床前的技能培训等,从心理和操作上加快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变.
作者:梁锐英;徐艳丽;吴文慧;赵艳萍;孟贺;李金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的气腹压力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妇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术中C02气腹压力分为高、中、低气腹组.比较患者术后6h血清D-乳酸水平,观察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3组患者腹腔镜术后血清D-乳酸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血清D-乳酸水平[(13.28±3.98)mmol/L比(9.57±1.26) mmol/L比(5.81±1.59) mmol/L,F=3.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力组、中压力组、低压力组术后肠鸣音首次出现时间[(32.87±5.37)h比(22.57±4.51)h比(10.94±3.28)h,F=3.286],肛门排气时间[(36.81±5.83)hVS(25.62±4.78)h比(13.86±3.49)h,F=3.542]逐渐减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气腹压力对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存在影响,在保证术中视野清晰情况下,降低术中气腹压力有助于减少胃肠功能损伤.
作者:张红;侯英欣;张金圈;谷永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明确DNA倍体定量分析检查在宫颈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宫颈疾病患者情况.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3月至2014年1 1月30日共1016例门诊健康体检超早期宫颈癌筛查进行回顾分析,采用TBS诊断分类.结果:1016例中820例正常范围占80.7%;有异样细胞196例占19.29%.其中异常细胞1~2个145例,占异常细胞人数的73.097%;异常细胞≥3个51例,占异常细胞人数的26.02%,全部人员进行活检结论:超早期宫颈癌筛查DNA倍体定量分析,可替代传统宫颈涂片检查(PaP Smear)法,比TCT在宫颈疾病普查中更具有优势,是先进、准确、更可靠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电脑阅片,克服人为因素(诊断水平和视觉疲劳),定性、定量诊断区别,单个细胞的生物学指标早期提示,提前3~5年查出早癌,检出率高等优势.
作者:胡荣巧;陈杏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在消化道肿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7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随机分组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病例.对照组为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其中有19例患者为冬泽全产品组,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营养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营养指标改善效果例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内营养组中,冬泽全产品组的体重指标和白蛋白两方面优于非冬泽全产品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可改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骏;许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接触红外线额温计是否能完全替代水银体温计.方法:随机选择300例入院时不发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非接触红外线额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并记录体温数据.结果: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所得结果显示,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x)±s)]为36.22±0.24;使用非接触红外线额温计体温(℃((x)±s))为(36.18±0.20),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接触红外线额温计可以取代水银温度计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作者:赵树坤;李灿林;张琨梅;王灿花;黄甜;李碧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8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误漏诊原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例全部手术探查证实,治愈16例,合并十二指肠瘘1例,十二指肠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死亡2例,病死率11.1%.结论:早期剖腹探查,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是救治十二指肠损伤的关键;综合治疗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征,但其临床病状和体征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不仅有可能漏诊和误诊,手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也很高.我们的2002年1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收缩的18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并总结汇报.
作者:魏永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和阐释超声雾化吸入这种模式下的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和临床实际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5月01日至2015年05月01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00例视为我们此次临床实践研究的主要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基本上称其为比较组和探析组,每一组包含50例小儿肺炎患者.比较组的50例小儿患者采用的是基础性较强的护理工作,探析组患者是在比较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基础之上添加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然后统计和分析这2组患者经过不同模式的护理工作之后的整体护理效果.结果:比较组和探析组患者均采用护理工作进行辅助治疗,经过两周的护理工作之后,比较组的50例小儿肺炎患者中各种症状完全消失的例数有28例,有效例数为12例,无效例数为10例;探析组的50例小儿肺炎患者中各种症状全部消失的例数为49例,有效例数为1例,无效例数为0例.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尤为突出,而且这种模式的操作比较简单、灵活,所以是一种值得被广泛运用于小儿肺炎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朱娜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的护理.方法:我科收入院的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用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左侧卧位中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1采用常规灌肠法,对照组2灌肠后体位改变,实验组灌肠后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同时辅以积极的护理措施,比较三组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的方法比较对照组1常规灌肠方法、对照组2常规灌肠后体位改变方法,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愈率.结论:中药灌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体位改变联合提肛肌训练,辅以积极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邓杰;黄法;黄桂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不育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成为影响育龄期男性生活和健康重要的问题.逆行射精是指性交时阴茎能正常勃起,达到性高潮后有射精感,但无精液从尿道口排出,在性交后的尿液中发现精子及果糖,可引起不育.
作者:方群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对选择不同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治屈光不正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准分子激光手术矫治屈光不正的100例患者(120眼),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别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观察组,60眼)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对照组,60眼)进行治疗,根据患者所采用的不同准分子激光手术,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通过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观察其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视力均有明显改善,角膜瓣对位良好,未出现角膜瓣移位、层间异物、角膜上皮内生、偏心切削等并发症,通过对其进行随访,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三个月裸眼视力≥1.0有57例(95%),≥0.6有60例(100%),对照组患者术后三个月裸眼视力≥1.0有55例(91.67%),≥0.6有58例(96.67%),此外,两组患者佳矫正视力比较无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两种不同的准分子激光手术对矫治屈光不正的疗效较为确切,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较为显著,且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较少,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于春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水微生物进行探讨,以加深对水中微生物的相关认识,方法:通过去水微生物的检验监测,严格处理生活污废水的排放,做到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以便做好微生物污染的防治工作.结果:通过取1毫升水源水质直接放在平板培养皿中,加入营养琼脂与水质充分混合,在37摄氏度的恒定温度下培养48小时,后计算细菌的总数.结论:每毫升水中细菌数量超过一百(CFU)就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同时要求每升水中的大肠菌群数目为零.
作者:刘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其病因病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常见的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诸多患者在西医对症病因治疗后疗效不能维持,常在临床中遇到此种情况.方法: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后,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通过中医辨治疗对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药简、便、实用、疗效好,便于基层医院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生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夜间护理是急诊病房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急诊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有鉴于此,本文围绕急诊病房夜间护理安全问题及其措施展开分析,首先阐述了做好急诊病房夜间护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急诊病房夜间护理安全问题,后讨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急诊病房夜间护理工作的安全开展和高效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王美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正确的儿童保健对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80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婴儿各有40例.对观察组婴幼儿进行正确的儿童保健干预;没有对对照组婴幼儿进行严格的儿童保健.对两组婴幼儿在出生后15个月的健康情况和智力发育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智力发育情况以及生长情况方面,相对于对照组婴幼儿而言,观察组的婴幼儿明显要优,两组婴幼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疾病发生次数方面,相对于对照组婴幼儿而言,观察组的婴幼儿明显要优,两组婴幼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的儿童保健可以将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提供给婴幼儿,对于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以及身体状况非常有利,而且还能够对婴幼儿的早期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石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出院保健指导是中医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方法:重点通过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出院后的保健指导、从情志的调护、环境舒适、动静结合、饮食护理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由西医整体护理模式逐渐向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将更利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治疗与康复.结论:旨在帮助护理人员认识中医整体护理.
作者:连晓虹;何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外感发热应用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疗法,观察组采用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患儿退热时间.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明显低于观察组9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为(34.28±8.27)h,明显短于对照组(48.67±10.47)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芦根银翘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明显,可快速有效退热,且安全可靠,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无缝隙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不良情绪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把本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诊内科患者划分成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和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轻,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内科中采用优质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张苗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