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临床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

刘叶;覃建芳

关键词:护患, 沟通技巧,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临床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内科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护理基础上使用临床护患沟通技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护患沟通技巧对内科外科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拥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大大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配合率,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5231例婴幼儿眼底筛查分析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0~3岁是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然而此期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不能准确表达发现视觉异常,儿童时期一些眼病的发生发展,会导致后期的斜视弱视,屈光不正,甚至危及生命.视觉的异常发育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身心健康.婴幼儿眼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郭宝;张德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西医法进行治疗,包括沐舒坦、头孢唑肟及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鲜竹沥口服液与金荞麦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丹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彩超对宫内早孕和异位妊娠宫内膜改变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彩超对宫内早孕和异位妊娠宫内膜改变的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宫内早孕与异位妊娠患者各45例,均行彩色B超检查,同时回顾性分析与比较两组子宫内膜改变的情况.结果:宫内早孕者与异位妊娠患者行彩超检查时,在子宫内膜厚度、内膜局限性血流信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超观察女性子宫内膜改变,可以准确、客观地诊断宫内早孕与异位妊娠.

    作者:张新平;布祖拉.阿不都克力木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大鼠早期BRB功能破坏及玻璃体腔内注射rHu-EPO对BRB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lood-retinal barrier,BRB)功能破坏情况,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BRB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DM2、4、8治疗组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仅和DM2组同时测定BRB功能,DM组采用链-脲佐菌素注射法建立动物模型,DM治疗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rHu-EPO进行治疗,每周治疗3次,在预定时间段采用伊凡思蓝(Evans blue,EB)渗漏法测定BRB功能.结果:DM2、4、6对照组标准化EB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DM4对照组标准化EB含量高于DM2对照组(P<0.05),DM6对照组标准化EB化疗高于DM4对照组(P <0.05);DM2、DM4、DM8三治疗组EB标准化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内比较,DM2、DM4、DM8治疗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大鼠BRB功能出现破坏,随着时间延长,破坏加重,玻璃体腔内注射rHu-EPO对BRB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永红;张晓湄;韦笑一;唐柳苹;刘代华;凌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运用效果.方法:在本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改进的内容主要涉及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过程监控、反馈与改进、安全保证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1~6月和2014年7~12月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果:2014年7~12月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明显优于2014年1~6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改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分析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择本市城区5所小学562名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龋齿病儿童220名,未患龋齿病儿童342名.两组儿童患龋病相关因素、两组龋病患儿干预前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情况.结果:患龋病组患儿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明显高于未患龋病组,每日刷牙次数≥2次、定期检查牙齿明显低于未患龋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控糖、饮食营养、口腔卫生等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明显高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龄儿童龋齿影响因素包括: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每日刷牙次数≥2次、定期检查牙齿,加强健康教育可改善患儿的健康生活方式,应进行推广.

    作者:刘晓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CBL教学法在甲状腺外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趣味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差,缺乏横向思维.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发展而来的全新教学模式,已有学者广泛应用于妇科[1]、儿科[2]、心血管疾病[3]及内分泌疾病[4]的临床实习带教中.

    作者:苏艳军;杨婷婷;张建明;程若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和分析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有效性及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采取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同步IMRT,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方案上选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IMRT,观察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总有效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和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化疗副反应的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NPC)患者选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同步IMRT方案治疗,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无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徐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36例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行鼻中隔偏曲手术的3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情况和需求选择黏膜下切除术、改良黏膜下切除术、成形术和内窥镜手术,比较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具体的预防并发症的对策.结果:36例患者中,除1例黏膜下切除术患者外,其余35例均有效改善通气症状,治疗有效率为(97.22%);黏膜下切除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71.43%),内窥镜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6.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治疗鼻中隔偏曲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针对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处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高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在小儿科当中的哮喘病的症状施以健康教育的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按照随机的方式,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哮喘病的儿童,共80例,之后将这80例患儿依然按照随机的方式来分成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每组包括患儿40例,对参照组进行比较传统的常规护理的方法,对实验组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同时对患儿以及患儿的家人进行比较全面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对两组患儿的病情复发情况以及其父母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当中的患儿症状控制得非常好,病情发作的次数也有明显的降低.结论:针对小儿科当中的儿童哮喘病的病症使用健康教育的方法来进行辅助治疗,能够让临床的症状有所缓解,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黄丹;胥崟崧;邬君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的应用意义探究

    目的:评价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的应用意义,观察提升运动神经元病病患诊断精准性的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05月至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诊治的32例运动神经元病病患(试验组),同时选择32位健康人为参考对象(对照组),均选择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给予检测,观察2组检查情况.结果:试验组有29例病患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发现正锐波以及纤颤电位,对照组中则没有发现异常情况(P<0.05).结论: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中下胸段脊旁肌肌电图的应用意义非常突出,是提升运动神经元病诊断可信度的重要保障,可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像学表现以及消融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患者57例,分析其临床治疗前后的MRI以及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子宫肌瘤消融前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低信号,T2WI像依据肌瘤内部组织病理成分不同,信号差异较大.如肌瘤囊性变呈高信号,未变性肌瘤呈低信号,红色变性瘤呈高低混杂信号等.超声多表现为等低回声,如黏液性变性或者水样变性呈水样低回声表现.超声造影部分血供丰富肌瘤内部见多彩血流信号.消融后,子宫肌瘤MRIMRI平扫表现为T1WI呈等高信号,T2WI像消融完全肌瘤呈高信号.超声多表现为等高回声,超声造影显示原血供丰富肌瘤内部多彩血流信号消失,部分患者可见肌瘤周边环绕血流信号影.结论:子宫肌瘤消融前后MRI与超声影像学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依据其特征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准确评估子宫肌瘤的临床消融效果.

    作者:冯玉梅;刘玉涛;郑和艳;侯宏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较好地控制血糖,并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中胰岛素泵的应用,又叫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是符合人体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的胰岛素输注方式,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尤其效果显著,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剂量容易调整,血糖容易观察,护理方法简单易学.

    作者:张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为了方便对比和研究,随机将患者划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50例)主要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而乙组(50例)主要采取中药熏蒸疗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经过治疗后,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8%,而乙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是96%,乙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且乙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也比甲组患者低,两组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熏蒸疗法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有效减轻了霉菌性阴道炎对患者的影响,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贾忠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三黄紫花酊治疗Ⅰ期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三黄紫花酊在治疗Ⅰ期压疮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外带Ⅰ期压疮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用加强翻身拍背,保持床单整洁,受压部位解除压力,加强营养,合理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等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我科自制中药三黄紫花酊按摩压疮处皮肤,每天三次,比较两组患者压疮治疗有效率和压疮治愈时间.结果:中药三黄紫花酊治疗组治愈率87.6%,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压疮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紫花酊能缩短Ⅰ期压疮治疗的时间,显著提高Ⅰ期压疮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秀鹤;苟彩霞;王丽;危绍喜;杨崔丽;李碧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此次研究选定护理人员20人,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观察组为2014年3月~ 2015年3月,采用品管圈活动进行护理质量管理.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护理人员所负责的患者护理改善效果、基本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好,患者满意度达到8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于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高秋琴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调查

    目的:研究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了解具体情况后探查影响口服避孕药的因素,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10所妇产医院64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认知及态度情况,对认知错误、认知水平、年龄、学历以及使用结果等影响因素进行对比调查.结果:调查显示,6名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有认知理解错误、态度消极、不科学,导致其错误指导、延误、忽视指导口服避孕药,其余妇产科医生都能够正确劝导、安排宣讲口服避孕药具体的应用表现.结论:妇产科医生对口服避孕药的应用认知和使用态度直接关系、影响着成人女性有效避孕、安全避孕情况,在素质考核与培训中,应增强对医生相关业务的培训.

    作者:邢琪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吸烟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影响对术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治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外科及妇产科手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患者患肢部分功能或者是完全丧失而致残,还会发生致命的肺栓塞[1].

    作者:谭伟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观察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发展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择取2014年8月到2015年2月这半年间前来我院就诊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24例,观察其病情变化,总结变化特点,行以精心护理.统计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死亡患儿1例,病情缓解后转移到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的患儿15例,痊愈出院的患儿8例.结论: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变化特点选择对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状况,使患儿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陈巾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阑尾炎手术病患的围术期行以综合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的阑尾炎手术病患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对参照组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干预组行综合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病患的围术期治疗之后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病患在治疗之后的身体恢复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少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病患的围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加强病患的康复效果,减少病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阑尾炎手术的治愈率,因此,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作者:周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