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保;田恒进;王志勇;盛辉;张治家
目的:研究上海市重点优抚对象的慢性病类型分布情况、目前健康状况、精神心理方面情况,以便干预.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来本院短期疗休养的重点优抚对象的健康资料为调查目标进行调研,收集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1200名,其中市区组620名,郊区组580名.结果:重点优抚对象慢性病情况为,市区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90.2%,前三位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郊区组慢性病总患病率为83.6%,前三位的是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肾囊肿;血吸虫肝病患病率郊区组为16.7%,市区组为0;罹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市区组为60.1%,郊区组为50.2%.重点优抚对象精神状况为,市区组焦虑症患病率为10.3%,抑郁症患病率为10.2%;郊区组焦虑症患病率为8.9%,抑郁症患病率为9.1%,均为轻度障碍.结论:重点优抚对象慢性病总患病率市区组高于郊区组,慢性病的种类及分布市区组和郊区组有差别,第一位均为高血压,第二、第三位有区别,与年龄、不良饮食习惯、运动、吸烟、饮酒等有关.重点优抚对象罹患多种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市区组高于郊区组.郊区组血吸虫性肝病患病率高与当年郊区血吸虫病流行有关.重点优抚对象的精神状况异常者市区组略高于郊区组.
作者:俞左英;姚传明;杨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康复过程中采用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的护理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7例肠胃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康复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康复组予以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情况比较,两组护理前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护理后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康复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康复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肠瘘患者予以系统体能锻炼联合营养支持进行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也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且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理念在神经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神经科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按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基础护理常规组(40例)、人性化护理干预组(40例),判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满意率和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神经科护理中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并实施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7例,依据患者化疗期间护理方式差异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9例,针对肿瘤化疗患者身体状态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在化疗1个月后对比营养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清蛋白、淋巴细胞总数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有着明显改善效果,增强患者机体健康素质,提高化疗期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殷湘洁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采取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操作手法.方法:随机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采取中医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2例,回顾分析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2例患者中完全治愈50例,显效18例,好转8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7%,并且治疗后没有复发患者.结论:采取中医正骨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一鸣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脓毒血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治疗的68例脓毒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样抽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浆中的PAF浓度进行检测,对入ICU病房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数据进行收集,分别计算入ICU患者24h内的序贯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SAPSⅡ)评分、慢性健康与急性生理Ⅱ(APCHEⅡ)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脓毒症各亚组血浆SOFA评分、APACHEH评分、PAF水平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血浆PA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李俊伟;韩海芬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新型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及新型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98.34%)高于对照组(87.58%),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及新型护理模式,可促使患者身体功能早日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芬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治疗方法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20例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乙组22例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同时,甲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优于常规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建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我院门诊接诊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成红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经临床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显示,两组患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盆腔检测结果未见异常,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TAH及LAVH均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TAH优于LAVH,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黎米米;周国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与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就诊的13C呼气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HP抗体双阳性的患者100例(HP阳性组),与同时期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健康者100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Hp阳性组的TC、TG、LDL-C、Apo B、HbAlc和FB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组的TC、TG、LDL-C、Apo B、HbAl.和FBG升高应该与Hp感染有关.
作者:贾向东;郭长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新疆某医院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病例病原菌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新疆莱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病例291例.结果:共分离出291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44.67%(130/291)、泌尿道21.99%(64/291)、消化道16.15%(47/291)和皮肤组织12.03%(35/291),其他部位5.15%(15/291),2011-2015年各年份的感染部位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1.67,P>0.05).分离出革兰氏阴性菌191株(65.63%,191/291),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79株(27.15%,79/29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尿肠球菌、粪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21株(7.22%),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2011-2015年各年份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构成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5.50,P>0.05).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需加强临床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
作者:沙蕾;王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按患者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实施常规组护理,试验组患者(50例)实施护理干预,评价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疾病缓解率(94.0%)高于对照组缓解率(7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作用显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增强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并对患者治疗后的状况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人员全方位的护理,患者的出院率为8.94%,患者在一周之内上消化道不再出血的概率为69.64%,两周之内上消化道不再出血的概率为14.19%;患者的死亡率为7.14%.结论:医院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盖纳;董青苗;仇新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抛硬币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低血糖产生的原因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及时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低血糖复发率.
作者:殷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腹泻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患儿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经护理后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泻患儿于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改善临床指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力腾格日来;苏友丽才次克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中所收治的80例患有宫颈糜烂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发现,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患者组间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颈糜烂患者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出血症状,提高子宫创面愈合效率,临床应用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曾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早期炎症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行传统手术方式,观察组患者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早期炎症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不但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术后炎症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建伟;高杰;周亚;常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临床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尿液检验的患者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了解影响结果有效性的因素,分析导致临床尿液检验结果异常的因素.结果: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因素可以分为临床和实验室两大部分,实验室包括葡萄糖、蛋白质、亚硝酸盐、隐血和样本选错5种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室因素占56.67%;临床因素占43.33%,其中药物影响占20.00%,收集方式也会影响尿液检验结果,占13.33%,人为因素占10.0%.结论:在尿液检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实验室因素、药物影响、采集方式和标本处理等影响因素,减少尿液检验的误差,提升检验效力,为临床诊断做好基础保障.
作者:蒋志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槐耳颗粒在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其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2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35例,予槐耳颗粒联合FOLFOX4方案,对照组患者37例,予FOLFOX4方案.探讨槐耳颗粒在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中的疗效、毒副作用、生存质量影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67.57%(x2=4.59,P<0.05);在化疗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Ⅰ+Ⅱ度、Ⅲ+Ⅳ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槐耳颗粒联合化疗可提高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槐耳颗粒联合化疗是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星;史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