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敏
呼吸道病毒感染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既可以表现为抗凋亡作用,也可以表现为促凋亡作用.研究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及凋亡的可能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生、发展及转归机制,为感染的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作者:杭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心肌型肌钙蛋白(cTnI)-mRNA在监测病毒性心肌损伤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于BALB/c小鼠腹腔接种1×108 TCID50柯萨奇病毒B3(CVB3)液诱发心肌损伤发生,分别在CVB3感染后第3、6、9、12、15、18和21天采集外周血后处死小鼠,留取鼠心脏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心肌及外周血中cTnI基因的表达状态.结果 CVB3感染后,鼠心肌组织及循环血中cTnI-mRNA均表达增加,且与心肌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核固缩及碎裂、变性、坏死、钙化等组织学改变相关.cTnI-mRNA基因扩增,心肌组织全数阳性;外周血阳性率在对照组及感染后第3、6、9、12、15、18和21天分别为0、0、0、16.7%、40.0%、71.4%、83.3%和87.5%.结论 病毒性心肌损伤时cTnI-mRNA上调表达并释放入血,循环血cTnI-mRNA为监测心肌损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灵敏基因标志物.
作者:吴玮;姚登福;朱建华;高增栋;吴信华;邱历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对我国新分离乙脑病毒02-76株进行全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了解乙脑病毒基因组结构及毒力特性.方法 设计乙脑病毒全基因组扩增引物,RT-PCR扩增片段,PCR产物直接测序,拼接后获得全基因序列.通过Clustal X(1.8)、DNASTAR、GENEDOC(3.2)等生物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病毒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新分离乙脑病毒02-76株全基因组全长10 977个核苷酸,从96位到10 391位,共10 296个核苷酸编码一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432个氨基酸.与我国1949年分离的Beijing-1株相比较共存在248个核苷酸差异,16个氨基酸差异.与GenBank中选择的29株乙脑病毒全基因序列比较发现,其核苷酸总体差异率为0.6%~15.1%,氨基酸总体差异率为0.2%~4.6%.通过PrM/C区段、E区段、3'NTR区段及全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均显示该毒株属于基因3型乙脑病毒.结论 新分离的乙脑病毒02-76株属于基因3型,与中国分离株SA-14进化关系接近.
作者:王环宇;潘晓玲;付士红;王雷;李铭华;Ichiro KURANE;梁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999年8月至2003年8月本研究应用抗病毒序贯疗法联合胸腺肽对33例应用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CHB)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伟;姜红;李淑琴;郭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针对西尼罗Ⅲ重组融合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西尼罗Ⅲ重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并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筛选,所获得的单抗经间接ELISA、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结果 共获得了3株能稳定分泌针对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4F7、6H3和8E4,其单抗亚类鉴定分别属于IgG1、IgG1和Ig2a.这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重组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日本脑炎病毒无交叉反应,并且,8E4和6H3识别同一抗原位点,4F7识别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另一抗原位点.结论 本实验成功研制出针对西尼罗河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我国建立西尼罗河病毒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并与日本脑炎病毒进行鉴别诊断提供了技术贮备.
作者:陈义平;杨艳菊;吴晓东;王志亮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Z-HL16C建株后对其性质和应用的研究.方法 将该细胞传代冻存再复苏、扩大应用,进而对其性质进行鉴定.结果 类上皮细胞,形态均一、界限清晰、有立体感.经传代、培养、冻存至今已10年,复苏率90%以上.该细胞株对脊髓灰质炎,柯萨奇A-B,艾柯病毒,甲、乙型流感病毒,1~3型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腺病毒(2,3,7,11型),1~2型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巨细胞病毒均敏感,经鉴定为癌变细胞系.结论 Z-HL16C为稳定的、对病毒广谱敏感的癌变细胞系.
作者:陈杰鹏;李洁;赵素兰;田金英;叶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数量及表型的改变,并对其与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 检测37例慢性乙肝患者和21例健康人肝功能及血清HBV DNA水平,并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促使其发育成DC,计数其数量并检测膜表面分子的变化.分析DC数量及表型与肝功能、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且其膜表面分子CD83、CD86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在慢性乙肝患者中,DC数量、DC膜表面分子CD83和CD86与血清HBV DNA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肝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体内存在DC数量减少及成熟障碍,这种改变与肝内炎症反应程度不相关,但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复制水平呈负相关,提示DC参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的清除.
作者:王凯;陈龙岩;王兵;韩利岩;侯云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西尼罗病毒感染是世界性流行的疾病西尼罗病毒于1937年首先在非洲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从发热患者血清分离到,因此得名,并因为该病毒可以引起发热而称西尼罗热.此后发现,库蚊、伊蚊、按蚊等40余种节肢动物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畜引起疾病,输血和器官移植等也可以造成传染.
作者:梁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嗜神经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症候群,为了有别于其他病原体所致的脑炎而统称为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症状严重、死亡率高、许多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作者:梁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对注册前的HIV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的质量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用不同的评价试剂检测440份健康献血员样品、300份HIV抗体强阳性样品以及264份HIV感染高危人群样品,并分别计算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17家注册前试剂检测300份HIV抗体强阳性样品的敏感性为100%;检测440份健康献血员样品的特异性为97.7%~100%;检测264份HIV感染高危人群样品的特异性为59.1%~100%,敏感性为70.3%~95.1%.结论 不同试剂之间存在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而且HIV感染的高危自然人群来源的样品有助于客观地反应试剂的质量差异.
作者:李秀华;宋爱京;王佑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全世界已经报道的病毒有5400多种,其中双链RNA病毒除了双RNA病毒科外,绝大多数都存在于呼肠孤病毒科.200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axonomy of virus,ICTV)第八次分类报告中正式公布在呼肠孤病毒科中增加一个新属,其英文名称为Seadornavirus.
作者:徐丽宏;梁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乙脑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各项生物学性质进行鉴定.方法 通过免疫、融合、克隆和筛选等方法制备乙脑单抗,使用ELISA、IFA、中和试验和Western blot等方法鉴定单抗的敏感性、特异性、种内反应广谱性以及中和活性.结果 终获得3株稳定分泌的乙脑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其滴度均超过106.3株单抗只与乙脑病毒反应,与其他9种虫媒病毒皆不反应.ELISA相加试验证明3株单抗的作用位点非常相近,选择其中的F12.37与10个代表性乙脑病毒株反应,F12.37能够敏感地检测到所有10个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株.F12.37还能够中和乙脑P3株(基因Ⅲ型)和SH03-103株(基因Ⅰ型),保护50%细胞不产生病变的稀释度分别为1:3.2×105和1:1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12.37与乙脑病毒E蛋白相互作用.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3个高滴度、高特异性的乙脑单克隆细胞株,其中F12.37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好的种内反应广谱性,能够中和两个基因型乙脑病毒,其作用位点位于乙脑病毒E蛋白.
作者:王雷;付士红;李雄;牛新玲;唐青;梁国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贵州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方法 选择贵阳、遵义、凯里、都匀慢性HBV感染者693例,其中无症状携带者(ASC)292例,慢性肝炎(CH)276例,肝硬化(LC)76例,肝细胞肝癌(HCC)49例.用S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确定基因型,比较主要基因型的地区分布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693例中,B基因449例(64.79%),C型233例(33.62%),A型6例(0.87%),D型5例(0.72%),未发现E、F基因型.B型的分布:凯里高(96.40%),遵义、都匀其次(78.79%、76.19%),贵阳低(53.66%).C型的分布,贵阳(45.68%)高于都匀(23.80%)、遵义(13.13%)及凯里(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型相比,C型感染者平均年龄大;ALT水平高;HBeAg阳性率低(P≤0.01).除ASC组外,B、C2种基因型在CH、LC和HCC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贵州存在A、B、C、D 4种HBV基因型,但以B型为主,C型其次,A型、D型仅占很小比例.B、C基因型在贵州不同地区的分布有一定差异.与B型相比,C型感染者肝脏损害的程度较重.
作者:丁静娟;张权;彭亮;刘悦晖;李忠;刘三都;胡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摸索以疱疹病毒4型(EBV)IgG/ZEBRA为捕捉抗原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条件,为大量人群普查奠定基础.方法 将纯化的ZEBRA抗原用于对鼻咽癌(NPC)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IgG/ZEBRA抗体的ELISA检测.结果 检测NPC患者血清288份,其中ELISA实验显示阳性262份,敏感度91%,检测正常人血清96份,其中阳性5份,特异度94.8%.其结果显示NPC组的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惠州5463份和广西桂平2017份血清进行检测,检出早期鼻咽癌患者5例.并将结果与免疫酶法检测IgA/VCA、IgA/EA、IgG/EA比较.结论 以EBV早期抗原ZEBRA为捕捉抗原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以用于大量人群的NPC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
作者:张晓梅;钟建明;汤敏中;张晓光;廖建;郑裕明;邓洪;曾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感染科自1999年4月起,选取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治疗组中:男34例,女18例,年龄5~14岁,平均年龄(10.8±5.2)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4~14岁,平均年龄(9.9±5.9)岁.
作者:彭华彬;杨志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具有血清和生长因子的依赖性,且具有异质性,用其进行体外研究血管生成结果难以分析.本实验拟用SV40转染鼠内皮细胞,为体外研究血管生成提供稳定内皮细胞株.
作者:贾俊;赵怡芳;张文峰;何三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基因分型方法,对广西HIV-1重组毒株env基因区进行亚型鉴定.方法 从HIV阳性样品中提取核酸,使用HIV-1 M组通用引物对env区进行第一轮扩增,第二轮则使用分别检测B'/C或C亚型和CRF01-AE亚型的二套特异性引物放入同一反应管中进行扩增,根据不同亚型扩增的目的带位置不同来判断亚型.将通用引物扩增出的所有样本均进行基因测序和系统树分析以验证结果.结果 50份样本中,经基因测序和系统树分析证实CRF08-BC样本3份(6%),CRF01-AE样本43份(86%),4份(8%)样本无法确定亚型.经亚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得出B'/C或C亚型样本3份(100%),CRF01-AE样本39份(90.7%),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10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经差异性检验显示x2=2.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一致者占92%.与基因分析结果吻合.重复实验显示CRF08-BC平均重复性为100%(10/10),CRF01-AE为93.8%(61/65).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的HIV-1毒株env基因区分型法,能够直接对广西HIV-1 CRF01-AE重组毒株进行鉴定.
作者:梁浩;罗皓;邵一鸣;刘伟;张志勇;邢辉;卢灿健;沈菁;麦志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材料与方法选取153例符合条件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5例,治疗前肝功能均异常,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HBVM)均阳性,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HBVM和肝功能等方面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别,均具有可比性.两组均给予保肝、降酶,退黄为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迈普新,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1.6 mg,每周2次,皮下注射,疗程均为3个月.用两点注(速率法)检测肝功能,用ELISA检测HBVM中HBeAg、用PT-PCR法检测HBV DNA.
作者:刘立亚;宏伟;杨文珍;万志军;谭彦芳;李荣权;汪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32例肾活检冰冻切片组织HBsAg和HBcAg蛋白和42例HBsAg阳性的肾活检石蜡切片组织及其部分血清HBV-DNA的检测.结果 HBsAg和HBcAg在IgA肾病肾活检组织的总阳性率为59.1%,在非IgA肾病中的总阳性率为63.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例肾活检组织中,仅发现有5例(11.9%)在肾活检组织中有HBV-DNA的存在.且5例均为大三阳患者,其病理诊断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轻微肾小球病变1例,基底膜病变1例,IgA肾病仅1例.血清HBsAg阳性的患者,同时进行了42例肾活检组织的血清HBV-DNA检测,其中大三阳患者为12例,其血清HBV-DNA均为阳性,而这12例血清阳性的肾活检组织中仅有5例HBV-DNA为阳性,其余30例血清及肾活检组织中HBV-DNA为阴性.结论 HBsAg和HBcAg蛋白在IgA肾病肾活检组织和非IgA肾病肾活检组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HBV感染与IgA肾病并无直接关系.
作者:张磊;金晓明;贺岩;迟继铭;班翔;黄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05年我国贵州、四川和湖北省三个监测点的乙脑流行情况.方法 收集三个监测点的乙脑流行状况、媒介蚊虫、宿主带毒水平.结果 2005年我国贵州、四川和湖北3个省的乙脑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总数的40.7%,其中贵州和四川省的病例数居全国前2位,发病率均超过1/10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报道病例中0~10岁儿童占报告病例90%以上;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乙脑病例主要集中于6~9月,而7~8月发病数多;蚊虫密度调查显示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主要蚊种.结论 三省监测点与全国乙脑流行规律相同.贵州和四川省乙脑病例居全国前2位.
作者:李艺星;尹遵栋;杨俊峰;陈园生;程均福;刘力;刘学成;周兴余;王昭孝;周敬祝;梁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