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良;吴梅
目的:研究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校2012级检验核医学专业本科班6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3及检验核医学科本科班71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应用进行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综合考核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与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钱爱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食品理化检验指于实验室内通过物理与化学手段,借助专业测量工具及设备,对食品营养、安全与卫生实施常规进行检验,其中包括动物、植物性食品,以及调味品与食品添加剂等。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质量进行控制,是为提升食品检验其准确度,提高食品安全性,本文就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质量控制对策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质量控制提供一些建议。
作者:夏小平;占波;胡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腹腔镜是带有微型摄像头的临床医疗器械,能够深入患者体内探查病灶,确定发病严重程度。将腹腔镜运用在妇科手术中,可以通过数字摄像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诊治。但是随着妇科手术种类不断增多,难度不断增加,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本文就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邢艳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而试验组49例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79.6%,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为8.2%显著低于对照组26.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也较低,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朱君;张文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形态或机能异常,产生相应灌流区供血不足状态,为临床常见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传统中医疗法对该病效果显著,笔者自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针刺风池穴及手法松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晓鹏;鲁贵生;陈杰;张健;高朝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探讨临床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回顾性分析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颈动脉血管不稳定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通过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为临床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防止斑块脱落,避免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作者:桑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到我院进行脑出血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对护理效果总体满意率为83.3%,研究组对护理效果的总体满意率为96.7%;对照组的日常生活功能得分为(82.3±2.6)分,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93.8±2.7)分;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要由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秋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结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后术后组织学疗效。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对10例结肠癌患者行术前结肠动脉选择性灌注化疗,并与非术前10例结肠癌化疗病人术后标本行组织学对比研究。依据化疗组织学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术后组织学差异。应用t检验对两组差异进行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术前动脉灌注化疗10例病人肿瘤组织学疗效0级1,1级,4例,2级4例,3级1例,全组总有效率90%,本组7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效率为71%(5/7),对照组肿瘤血管周围无组织坏死。TNM分期与组织学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组结肠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有明显组织学疗效,并能有效降低淋巴结转移率。
作者:唐建伟;纪昌学;姚君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下采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1.78%,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6.87%,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极易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类现象,就会造成患者的康复效果大打折扣,无论是对身体健康还是对疾病的康复都会造成较为恶劣的影响,而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焦虑的心理,对患者的恢复有极大效果,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孙学军;牟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老年痴呆症、脑血管意外的患者以及神志不清的危重症病人,这些患者经常在无意识情况下将身上各种治疗用的管子拔除,若拔掉的是输液管、吸氧管,还无大碍,但如果是胃管、静脉置管、脑部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一旦被拔掉,则性命交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实用新型的固定手套,既有利于实现不同的治疗用途,又可以较好地规避了患者意外拔管造成的风险,同时可以减轻患者家属及陪护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作者:叶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院是保证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救死扶伤的地方,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的稳定与发展。可见,做好医院的相关医疗工作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妇科来说,其护理工作风险较高,将直接影响整体的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现今妇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了出现这些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安全隐患的相关对策。
作者:王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评价运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72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患者使用干扰素栓进行治疗,实验组36例患者使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宫颈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69.44%),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63.89%)和对照组(66.67%)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秦志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重症护理质量管理。方法:选取科室内10名护理人员未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进行评估,深入分析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的思维能力。结果:不同职称和学历的护士其重症护理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通过对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的评估,有助于提高重症护理质量并推进护理分级管理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史四季;王素枝;刘秀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更加合适的腹腔穿刺术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纱布覆盖组、3M 透明敷料组、青霉素瓶盖组、安普贴弹力绷带组,每组各20例。观察各组患者腹腔穿刺术后穿刺点渗漏液情况。结果:与常规纱布覆盖组相比,3M透明敷料组、青霉素瓶盖组、安普贴弹力绷带组患者渗漏液情况均明显减少,其中青霉素瓶盖组患者渗漏液情况减少为明显。结论:青霉素瓶盖法对腹腔穿刺术后腹水外渗情况的预防为有效。
作者:李贝贝;常晋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2014年长沙县24500名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结果,为该县以后针对妇女疾病制定针对性措施,研究符合我国国情和中国农村妇女的两癌筛查模式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将长沙县24500名农村妇女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对其开展“两癌”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对妇女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妇女的宫颈筛查主要以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相配合;妇女的乳腺筛查选取视诊、触诊、乳腺彩超和对应的乳腺钼靶检查进行。将调查资料和检查资料核对之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筛查妇女24500例,检出宫颈癌11例,检出率为0.04%;乳腺检查妇女2050例,检出乳腺癌3例,检出率为0.15%。结论:对农村妇女开展两癌筛查项目,有助于降低长沙县农村妇女两癌的发生率,提高当地妇女的健康水平,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长效机制将该项目继续开展。
作者:陆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孕产妇其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5例哈萨克族孕产妇其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采用健康宣教,加强护理干预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缺铁性贫血程度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收到满意效果。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注意孕期营养,及时补充铁剂;并对妊娠期各个阶段实施全方位的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尉晓兰;任凤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前往血站献血的800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的范畴中,所有对象均接受针对性的护理管理;以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800例样本作为对照,未接受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血液报废率和满意度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采血过程中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我院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前后数据调查,分析评价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对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方法:统计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前后的各项控制指标,评价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后的效果。结果: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所占比例,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等。结论:抗菌药物实行“量价挂钩、带量采购”,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的所占比例,能切实降低药品的虚高价格,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程全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层流手术室护士控制院感执行力的现状及对策。方法:监测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对统计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两者2012至2014年术后切口感染率逐年下降,下降的幅度显著(P<0.05)。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两者2012至2014年手术切口感染共发生93例,总发生率为0.41%,其中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32%和0.50%,两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有效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是加强手术物品的消毒隔离,保持层流手术室的整体洁净度,完善其管理措施。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抽取我院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作为研究组,同期接诊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分析支气管哮喘发病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对两组对象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可知,父母任何一方有哮喘史、母亲孕期使用过致敏药、过敏体质、被动吸烟史、感染、气候变化、长期居住空调房间及刺激性气体属于危险因素,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又以过敏体质、父母哮喘史为严重。结论:支气管哮喘属于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因素与体质因素属于为主要的因素,需充分做好健康宣教,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作者:孟祥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