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68例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赵连胜

关键词:前列地尔, 丹参川芎嗪, 急性脑梗死
摘要:目的:对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4例,随机的分成丹参川芎嗪组、前列地尔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68例。丹参川芎嗪组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静脉滴注,一次/d;前列地尔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一次/d;联合治疗组分别静滴前列地尔及丹参川芎嗪,剂量和用法同上。疗程2周,测定治疗前后梗死灶体积以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两周治疗后联合组梗死灶体积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5),神经功能评分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和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疗效。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男性代谢异常高血压患者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代谢异常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代谢异常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替米沙坦、二甲双胍联合应用组50例;B组:单独应用替米沙坦治疗组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分别测量体重、身高、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观察降压效果以及对心率、血脂、血糖的影响。结果:A组显效4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B组显效33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A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增高而B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代谢异常高血压治疗疗效理想,对心率、血糖无明显影响且有明显降脂和减轻体重作用,是治疗代谢异常高血压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久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压疮预防干预措施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压疮预防干预措施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213例在神经外科住院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225例在神经外科住院的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压疮预防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常规的压疮预防干预措施进行了部分改良。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各期压疮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25例患者中8例发生压疮,压疮总发生率3.56%,Ⅱ期以上压疮的发生率0.44%;对照组232例患者中22例发生压疮,压疮总发生率10.33%,Ⅱ期以上压疮的发生率3.76%。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及较为严重Ⅱ期以上压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取改良预防压疮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林丽美;蒋云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产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并进行临床诊治工作的总结。方法:选择2012年1月份到2014年1月份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症状特征,总结治疗的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的诊断以及实验室验查,所选患者中出现异位妊娠者36人,占总体的36.0%,出现输卵管卵巢囊肿者30例,占总体的30.0%,出现急性盆腔炎者16人,占总体的16.0%,出现出血性输卵管炎者14例,占总体的14.0%,出现子宫破裂者4例,占总体的4.0%,痊愈者76,痊愈率为76.0%,有效者22人,有效率为22.0%,无效者2人,无效率为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结论:针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及时的有效的临床诊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需要重视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谢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干预探讨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我院利用所收治的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采用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对肠梗阻患者心理负担的临床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翟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

    目的: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及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分别采用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TnT、aPTT、血小板聚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全面的临床检查检查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并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兰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哈萨克族孕妇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孕产妇其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总结205例哈萨克族孕产妇其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采用健康宣教,加强护理干预的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缺铁性贫血程度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收到满意效果。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注意孕期营养,及时补充铁剂;并对妊娠期各个阶段实施全方位的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

    作者:尉晓兰;任凤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80例患者均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4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与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赵媛兰;陈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某三甲医院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及人格特征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影响青年护士护士沟通能力的因素,为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护士沟通能力及艾森克人格问卷调查某省级三甲医院护士,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护士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共调查462人,其中护士沟通能力平均得分为(148.3±11.3)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和职称的护士沟通能力总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护患沟通培训是否足够与护患沟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现正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护患沟通培训是否足够、E问卷(外倾性)、N问卷(神经质)和 P问卷(精神质)是护士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注重护士沟通能力培训的同时也应注意其人格特征的培养,以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朱娟娟;何银银;吴丹;吴德全;任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应用甲氨蝶呤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治疗时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8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在应用甲氨蝶呤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治疗时,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曲春霞;彭玉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清前白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儿童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72例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非感染性疾病患者48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A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A值低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CRP值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 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为85.00%。CRP 细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83.75%。细菌感染组经抗生素治疗后,P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检测可以用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动态变化可用于患者的病情监测和用药指导。

    作者:龚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两种教学模式结合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校2012级检验核医学专业本科班6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3及检验核医学科本科班71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结合应用进行教学。观察并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综合考核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与以讲义教材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钱爱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观察选择丹红注射液完成治疗后对自身血管内皮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20例,B2组(对照组60例):西医常规治疗方法;B1组(观察组60例):西医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合并症患者完成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MSSS评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合并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B1组显著高于B2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P<0.05);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选择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改善,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提高,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凸显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庆东;张翠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实施普通胃镜检查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总结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来讲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工作重点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与普通胃镜检查相比其痛疼以及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有明显降低,但实施无痛胃镜检查需要更好的卫生护理条件。无痛胃镜检查与普通胃镜检查均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查标准实施科学的护理操作。

    作者:白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LC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 EBN,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BN有效促进LC患者术后康复,改善心理健康。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28例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索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特征。方法:对收治28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从今年l月至11月,有二十八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仅1例出血3500mL,行子宫切除,其余均保留子宫,捆扎子宫动静脉,缝子宫切口顶端,子宫动脉及卵巢动脉的结扎,宫腔修复整形,宫颈环扎术。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婴安全能构成严重威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为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和剖宫产出现率关键,应当加强孕期保健和监测工作,针对产后出血做好抢救准备能够尽量确保母婴生命的安全。

    作者:蒋艳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婴幼儿腹泻血清锌含量变化及补锌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血清锌含量变化及补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锌治疗,观察两组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止泻时间。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的总有效率(90.00%)、止泻时间(1.13±0.34)d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泻患儿的血清锌含量明显的降低,补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病程。

    作者:姜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云县2014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探讨云南省云县2014年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提供的云县2014年传染病疫情报告,统计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结果: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78.90/10万、21.10/10万,未发现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梅毒和风疹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结论:云县法定传染病疫情不容乐观,尤其是梅毒和风疹,应当加强监测和防控力度。

    作者:宋科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8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护理效果,探讨甲氨喋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异位妊娠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我院自2012年到2014年收治的符合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条件的68例患者,采用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连续5日用药保守治疗。结果:治愈66例,占97%,所有病人用药一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约是9±3天;血HCG恢复正常时间约是14±3天;B超包块消失时间约120±20天。结论: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高效、安全。在保守治疗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熊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及治疗措施

    本文主要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诊治原则。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分析,结合患者的临床观测和实践,得出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到我院进行脑出血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护理方法,给予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对护理效果总体满意率为83.3%,研究组对护理效果的总体满意率为96.7%;对照组的日常生活功能得分为(82.3±2.6)分,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为(93.8±2.7)分;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总体满意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得分均要由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秋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