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硝唑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肖艳

关键词:甲硝唑片, 老年性阴道炎, 雌三醇软膏,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甲硝唑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应用甲硝唑片治疗,试验组应用甲硝唑片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复发率为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0%和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片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稳定、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就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化疗、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CA19-9水平、生活质量、疼痛评分、毒副反应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EA、肿瘤标志物CA19-9水平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结果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低,可推广应用.

    作者:杨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临床治疗进展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属于甲状腺癌的一种且较为常见,其发病率较高,儿童及40岁以下年轻女性是本病的主要发病人群.甲状腺微小乳头腺癌与其他甲状腺癌相比具有较为典型的临床特征,且随着现代外科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又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刘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缬沙坦结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和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内诊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9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3例,A对照组用缬沙坦药物治疗;B对照组用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试验组由这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比3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和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血糖和血压均有下降,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率明显高于两对照组,血糖和胰岛素下降率也明显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缬沙坦结合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比单独用某一种药更具疗效.

    作者:汪海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改良组实施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两组患者切除操作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手术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和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颈部麻木、吞咽不适、切口粘连和颈前区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颈部麻木、吞咽不适、切口粘连和颈前区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切除操作时间、切口平均长度、手术平均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常规切口,可减少出血,切口小,可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世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鼻鼾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鼻鼾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切除的治疗方式,试验组实施扁桃体、腺样体联合切除术,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69.56min(s=9.05)、术中出血量76.58ml(s=5.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切除扁桃体或者腺样体,实施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能够明显提高儿童鼻鼾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其治疗价值更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蓝俊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调查及健康干预需求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大学生的艾滋病高危行为、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态度,并且观察给予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9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内容调查,针对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及其高危行为进行评分,就评分结果进行分析,给予艾滋病健康知识讲座后,再次组织问卷调查,对比干预前后的结果.结果:经健康干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态度、高危行为评分均显著改善,干预前后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高危行为以及态度均不容乐观,但是给予健康干预后效果良好,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干预,提高防范意识,避免感染艾滋病.

    作者:闫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神经衰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神经衰弱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6年8月前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2016年8月及后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且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以上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神经衰弱入院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心理,而且临床疗效显著,并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幼聪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两种术前肠道准备研究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两种术前肠道准备的方法,并观察其对术前肠道清洁度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行吻合器直肠下端黏膜环切术(PPH)的患者行不同术前肠道准备,并对比清肠之后两组患者肠道清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肠道清洁度等方面.结果:PPH术前肠道准备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剂配合清洁灌肠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更适合临床采用.结论:采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恒康正清)并配合清洁灌肠,是一种比较好的肠道准备方法,它相比于开塞露加以清洁灌肠不良反应少,且肠道清洁度高,更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胡芬;李光曙;刘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本次针对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间歇导尿,共有患者28例,实施过程中依据患者的残余尿量对导尿次数进行了调整.结果:对本次所有的患者实施了间歇导尿,患者的排尿功能得到改善.结论:通过对间歇导尿的实施,泌尿系统的感染症状减少了,保护肾脏功能.对脊髓损伤患来讲,护理效果非常理想.

    作者:陈瑶;张达慧;吴淑卿;曾凡彬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甲硝唑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应用甲硝唑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应用甲硝唑片治疗,试验组应用甲硝唑片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复发率为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0%和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甲硝唑片联合雌三醇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稳定、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AF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近年我院收治的37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予以AF内固定系统治疗;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经X线测量Cobb角及椎体高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评价,其中1例A级无变化,B~D级的37例患者均提高1~3级,全组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38例患者术后的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较术前得以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F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有利于脊柱序列的恢复及稳定性重建,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作者:农奔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及传统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外科病房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并随机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采取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方案,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分数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VAS评估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临床疗效确切,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志勇;邓朝东;和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坦洛新联合间歇性导尿防治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

    目的:分析坦洛新联合间歇性导尿防治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导尿管拔除和处理,研究组给予坦洛新联合间歇性导尿.比较两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代表第一次拔除导尿管后的量)、导尿平均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导尿时间、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洛新联合间歇性导尿防治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膀胱残余尿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尿潴留和尿路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的对象;依据患者收治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联合美托洛尔,研究组则采用冠心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35/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 (2/4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24/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1/40);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朱从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探讨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中抽取4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含的指标有:年龄、血肿量、中线移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硬膜下血肿等指标,以进一步探讨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神经外科颅脑创伤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多因素间也会产生相互作用,其中GCS是影响大的因素.结论:关于神经外科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很多,多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就应给患者做科学治疗,给予其针对性措施,以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

    作者:阚宏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使用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需使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1.7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应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着较高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吕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护理途径对冠心病植入术患者术后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护理途径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术后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不同的护理途径,前者使用CCU护理路径,后者为常规护理途径.对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的比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而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CU护理途径可以减少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能有效地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许春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低体温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术中发生低温的患者60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发生低体温容易引发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等并发症,对发生低体温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海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与半髋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全髋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大于半髋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与半髋组的16.67%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组的优良率91.67%,显著优于半髋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祁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整体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患者股骨近端骨折PFNA内固定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整体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整体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月、3月的Harris评分.结果:整体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整体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术的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朱江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