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价值

米令飞;谢桂安;黄渊旭;王瑞金;谭冉

关键词:有机磷化合物/中毒, 胰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及其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69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7例,治疗组自入院始至d5静滴乌司他丁10万单位,3次/天.两组患者分别于d1、d3、d5抽血做生化检查(电解质、肝功、肾功、心肌酶谱、胰淀粉酶、血糖等),并记录生命体征及血、尿常规;于入院时及入院后4 h查血气分析;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多脏器损害发生率等临床疗效,观察血气中的PaO2、PaCO2、SaO2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aO2、Sa02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0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及其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长沙某社区老年人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关系探讨

    大量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2],与高脂血症亦密切相关.而体重指数常被作为判断是否肥胖的一个指标.

    作者:夏澍;谭茗月;蔡玲;于江南;成扶真;陶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喉罩通气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老年人全身麻醉时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60岁)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麻醉诱导后置入第三代喉罩;插管组:麻醉诱导后以气管插管维持通气.记录两组诱导前(TO)、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喉罩置入或气插管即刻(T2)、之后5 min(T3)、拔气导管或喉罩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在麻醉前、插管后5 min、术毕、拔管后5 min 4个时点抽取颈内静脉血标本,测定皮质醇水平.[结果]同插管组比较,喉罩组在插管后即刻、拔管后HR、MAP均低于插管组(P<0.05);两组术后皮质醇浓度较麻醉前均升高(P<0.05);拔管后皮质醇浓度插管组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同气管插管比较,喉罩通气用于老年人全麻可减轻应激反应、且使用简单、安全有效,是很好的通气方式.

    作者:喻晓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婴幼儿哮喘的气道阻塞程度与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婴幼儿哮喘的气道阻塞程度与临床症状评分的相关性,为婴幼儿哮喘的临床诊治提供客观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择本院儿科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住院及门、急诊治疗的婴幼儿哮喘患儿35例,健康对照组38例.哮喘组按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分度的诊断标准评分,同时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主要参数:每分通气量(MV),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kg),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TPEF),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VPEF),达峰容积比(VPEF/VE),潮气呼吸呼气峰流速(PTEF),25%,50%或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 25%,TEF 50%,TEF 75%),同时描绘出流速一容量环(TFV curve).[结果]哮喘严重程度临床评分与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临床评分与TPEF、TPEF/TE、VPEF、VPEF/VE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TPEF r=-0.491,P<0.00l;TPEF/TE r=-0.549,P<0.001;VPEF r=-0.356,P<0.05;VPEF/VE r=-0.628,P<0.001.[结论]临床评分可以反映婴幼儿哮喘的气道阻塞程度.

    作者:龚萍;贺湘玲;李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01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住院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病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01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住院资料.[结果]101例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病因构成依次为:心力衰竭40例(39.6%),感染27例(26.7%),消化道症状15例(14.9%),脑血管病变5例(4.9%),其他14例(13.9%).[结论]心力衰竭和感染是血透病人住院的主要病因.有效防治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

    作者:欧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氨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维持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氨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维持量.[方法]氨碘酮0.2 g,每天三次,控制后逐渐减量至0.1 g隔日一次,每周用三次维持3个月至1年半,观察其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胸片、眼科检查.[结果]6例在起始阶段未控制,未进入继续用药;其余心律失常控制好,其中6例氨碘酮改为0.1g,每天一次,每周用5 d,2例FT4偏低,其余与服药前无变化,对肝、肾、肺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碘酮极小剂量维持,在老年人中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王国华;廖湘海;邱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卵巢肿瘤117例的临床分析

    卵巢肿瘤发生在各年龄段,卵巢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1,2],为此本文对117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因卵巢肿瘤住院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健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依托必利与氟西汀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依托必利片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给予盐酸依托必利50 mg,3次/天,氟西汀20 mg,1次/天;对照组60例,给予依托必利50 mg,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I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4周后临床主要症状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除恶心、呕吐、和上腹部疼痛外,其他症状消失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为7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托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FD疗效满意,安全性好,是目前治疗FD的可行方案.

    作者:周秋涛;廖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两种融合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105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固定后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105例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手术治疗效果,其中59例行椎间融合术、46例行后外侧融合术.分别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综合评分.[结果]随访12个月至34个月,椎体间融合组手术时间少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接近,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综合评分,椎体间融合组高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优于后外侧融合术.

    作者:唐志辉;谢天喜;刘晓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检测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例EMs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腹腔液HGF和VEGF的浓度.[结果]①EMs患者腹腔液中HGF和VEGF浓度Ⅰ~Ⅱ期和Ⅲ~Ⅳ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但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HGF和VEGF浓度与r-AFS评分均无相关性(r=-0.348,P》0.05;r=-0.323,P》0.05).②EMs患者腹腔液中HGF浓度卵泡期与黄体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浓度卵泡期较黄体期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两因子浓度在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卵泡期腹腔液HGF和VEGF浓度在EMs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黄体期腹腔液HGF浓度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EMs患者腹腔液中HGF和VEGF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485,P<0.05);而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r=0.372,P》0.05).[结论]HGF和VEGF可能参与EMs的发生,且两者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EMs患者腹腔液HGF浓度可能与月经周期无关,VEGF浓度可能受卵巢激素周期性调节.

    作者:魏颖颖;方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新癀片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新癀片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7年11月至2005年11月经治的80例SAT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时间将病人分为两组.单纯西药治疗43例为对照组(甲组),加口服新癀片的37例为治疗组(乙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为83.7%.[结论]新癀片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AT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肖旭平;周建波;李云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双原发性肺癌的诊治

    双原发性肺癌(DPLC)是指在一侧肺或者两侧肺不同部位发生的原发癌,又称肺重复癌,自从1989年Billroth首次报道以来,文献中双原发性肺癌的报道逐年增加,正确认识和处置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海周;张春芳;王卫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剂量奎硫平联用舒必利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联用舒必利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奎硫平(单用组)及合并舒必利(合用组),疗程一年.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副反应评定量表(TESS)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DAS)评定疗效、副反应和社会功能.[结果]合用组病情恶化率8.57%,单用组病情恶化率14.29%,组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的社会功能均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改善,组内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服药依从性,合用组好于单用组.不良反应,合用组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单用组以头昏、多睡多见.[结论]小剂量奎硫平与舒必利联用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效果好,服药依从性好,副反应轻.

    作者:赵柳香;龚高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检测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经确诊的ACS患者114例3 h内取血测定IM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观察其变化水平并作比较.同时取100例健康体检者抽血测定IMA作为对照组,观察其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I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33.56,P<0.01),ACS胸痛病人在胸痛发作就诊3 h内抽血检测IMA阳性率达到86.0%;明显高于其他4种心肌标志物(χ2=442.775,P<0.01).[结论]IMA可对急性心肌缺血做出早期诊断,在ACS的早期诊断与排除诊断中比其他四个心肌指标更为敏感.

    作者:刘适;蒋洪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男性乳腺癌17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男性乳腺癌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1958~2005年内收治的1 516例乳腺癌中17例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发病年龄较高,病程长,病理类型以浸润癌多见,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加术后放化疗.[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癌组织以浸润癌多见,治疗上以改良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宜.

    作者:刘平;胡春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D-二聚体检测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D-二聚体(DD)是纤维蛋白单位经活化因子Ⅻ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简单的降解产物,是既能反应凝血功能又能反映纤溶功能的分子标志物.DD增加反映继发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作者:罗安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局灶亚低温治疗对大鼠脑损伤后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局灶亚低温治疗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水含量、钠、钾离子含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以探讨局灶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于伤后20 min开始以25℃水进行局灶亚低温治疗(31~32℃)或全身亚低温治疗,维持3 h;伤后d1、d3、d5、d7处死留取脑组织标本,采用干湿重法测伤灶脑组织含水量,以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检测脑组织中钠钾、离子含量,同时在各时间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外伤模型对照组相比,全身亚低温治疗组及局灶亚低温治疗组伤灶脑组织水、钠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5),两者呈正相关;脑组织中钾离子含量明显增高(P<0.05);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结论]局灶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伤灶脑水肿;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稳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效果优于全身亚低温.

    作者:李创华;刘运生;梁有明;屈洪涛;王光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护理体会

    由于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特点,术中体外循环的建立,导致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并发症多,围术期病死率比成人高,这就对术中的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院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共实施婴幼儿心脏手术56例,现回顾其术中护理特点,并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Kikuchi病16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Kikuchi disease(KD)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16例患者淋巴结活检病理确定为KD病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经对比研究发现KD临床表现有其特点,但明确诊断需病理确定.[结论]对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行淋巴结活检明确病理,以免误诊.

    作者:王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2005年诊治的299例BTCC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BTCC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发生率为3.0%(共9例).其中4例(44.4%)在IVU上被发现,另有一例在IVU上怀疑存在上尿路肿瘤,后被证实为输尿管结石.BTCC瘤体距输尿管管口小于2 cm,可能增加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性.[结论]BTCC患者没有必要全部常规行IVU,但瘤体位于输尿管管口附近的患者应行IVU,而且多发或复发的患者应进行此项检查.

    作者:陈小楠;吴斌;卜仁戈;闻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尼群地平对重症急性胰腺患者IL-1、IL-6和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中炎症介质IL-1、IL-6和TNF-α的影响.[方法]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B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方法外,加用尼群地平舌下含服.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中IL-1、IL-6和TNF-α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血、尿淀粉酶的变化及病情转归.[结果]SAP患者血中IL-1、IL-6和TNF-α的含量均升高,经治疗后均下降,其中加用尼群地平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加用尼群地平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少,病死率低(P<0.05).[结论]在SAP治疗中,使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可降低某些炎症介质水平,改善其预后.

    作者:高友兵;汪训实;刘伟;王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