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卫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8: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2 nm.[结果]水杨酸在1.00~20.00μg/mL(r=0.9992)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6.76%,RSD为0.72%(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检查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游离水杨酸.
作者:尧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及其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69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37例,治疗组自入院始至d5静滴乌司他丁10万单位,3次/天.两组患者分别于d1、d3、d5抽血做生化检查(电解质、肝功、肾功、心肌酶谱、胰淀粉酶、血糖等),并记录生命体征及血、尿常规;于入院时及入院后4 h查血气分析;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多脏器损害发生率等临床疗效,观察血气中的PaO2、PaCO2、SaO2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多脏器损害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PaO2、Sa02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0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及其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米令飞;谢桂安;黄渊旭;王瑞金;谭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常规行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2005年诊治的299例BTCC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BTCC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发生率为3.0%(共9例).其中4例(44.4%)在IVU上被发现,另有一例在IVU上怀疑存在上尿路肿瘤,后被证实为输尿管结石.BTCC瘤体距输尿管管口小于2 cm,可能增加伴发上尿路肿瘤的危险性.[结论]BTCC患者没有必要全部常规行IVU,但瘤体位于输尿管管口附近的患者应行IVU,而且多发或复发的患者应进行此项检查.
作者:陈小楠;吴斌;卜仁戈;闻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的氧化应激状态及其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以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共喂养16周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主动脉血管紧张素受体-1(ATl-R)的表达,内参比法RT-PCR定量分析p22phox mRNA在主动脉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SO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主动脉ATl-R及p22phox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①动脉粥样硬化时体内活性氧升高;②活性氧升高的机制可能与血管ATl-R及p22phox表达增强有关.
作者:张娟;孙明;周宏研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癀片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7年11月至2005年11月经治的80例SAT的临床资料.根据就诊时间将病人分为两组.单纯西药治疗43例为对照组(甲组),加口服新癀片的37例为治疗组(乙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为83.7%.[结论]新癀片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AT疗效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肖旭平;周建波;李云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索丹参对改善妊娠期高粘血症的作用.[方法]150例高粘血症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观察组(A组)予丹参及扩容治疗,B组以不加丹参行扩容治疗及对照组(C组)不予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A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高及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均有降低(P<0.05或P<0.01);B组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ET-I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新生儿体重增加,羊水过少及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妊娠期高粘血症的治疗,关键在于降低ET-1的释放,改善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丹参能有效地降低孕妇的血粘度,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张中芳;李冰;刘小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院1988~2005年间其共诊收治FAP18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柳佳奇;龚发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fformin)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4例PCO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 mg,3次/天,连续3个月,采取自身对照,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睾酮(T)、雄烯二酮(A2),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月经恢复率为60.7%(51/84),排卵率42.9%(36/84),妊娠率25%(21/84),用药后空腹胰岛素和雄激素水平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降低血中雄激素水平,并能一定程度恢复生育功能.
作者:祖月娥;李爱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人工流产手术操作比较简单,需时短暂,但疼痛是这些手术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无痛人工流产术近年来在临床已广泛应用,麻醉方式的选择、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还有待探讨,本院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以来采用瑞芬太尼、笑气(50%氧化亚氮和50%氧气的混合气体)、利多卡因用于门诊4 462例人工流产患者实施不同的镇痛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副反应、手术时间、镇痛费用.探讨一种好的无痛人工流产的方法.
作者:喻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经阐明在真核细胞中,DNA复制是由严格的细胞周期控制的.而Cdtl(CdclO dependent transcript 1,CdclO依赖性转录因子1)是细胞周期相关因子之一,是DNA复制执照蛋白,其功能在细胞周期G1期活跃,在S期后受到抑制.
作者:孙燕平;万伍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是围术期节约用血的一项有效措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等度的血液稀释不仅不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反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甚至出现深静脉栓塞的可能.而在全麻病人的血液稀释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变化是否受麻醉本身的影响还不清楚.
作者:黄绍华;黄芙蓉;杨柳;黄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氨碘酮在老年人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维持量.[方法]氨碘酮0.2 g,每天三次,控制后逐渐减量至0.1 g隔日一次,每周用三次维持3个月至1年半,观察其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胸片、眼科检查.[结果]6例在起始阶段未控制,未进入继续用药;其余心律失常控制好,其中6例氨碘酮改为0.1g,每天一次,每周用5 d,2例FT4偏低,其余与服药前无变化,对肝、肾、肺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碘酮极小剂量维持,在老年人中应用是安全的.
作者:王国华;廖湘海;邱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6年至2006年间,本院治疗的408例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保守治疗成功.368例手术治疗,其中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38例,围手术期病死率3.6%;胃大部分切除和溃疡局部切除223例,围手术期病死率1.3%.胃局部切除7例.[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是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应该掌握手术适应证,以便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病死率.
作者:詹德铿;文武魁;邱淑珍;郑海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方法]对26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4例行急诊手术,2例行择期手术.[结果]治愈23例、死亡3例.26例中单纯修补10例,其中有3例再发穿孔,姑息性胃切除9例,胃癌根治7例,Ⅱ期胃癌手术7例.术后随访16例,其中4例穿孔修补存活时间2~8个月,平均6.3个月;5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存活时间8~22个月,平均14.3个月;7例胃癌根治存活时间14~38个月,平均31.5个月.[结论]胃癌穿孔多见于晚期,一般情况差,术中应提高警惕,术中常规病理活检可避免胃癌漏诊,早期治疗和选择正确术式和手术时机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坚;黄明德;李志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反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Nudt6基因在小鼠内耳的表达.[方法]采用初生乳鼠内耳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后获得小鼠内耳细胞eDNA,根据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通过PCR产物分析和DNA测序确定Nudt6是否在小鼠内耳细胞表达.[结果]采用小鼠内耳组织总RNA,RT-PCR扩增出Nudt6基因部分编码区,扩增产物测序证实小鼠内耳中有Nudt6基因的表达.[结论]Nudt6基因在内耳有表达,为Nudt6与bFGF蛋白在内耳的互作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Nudt6可能与bFGF在耳聋的预防、治疗中起作用.
作者:朱纲华;陈勇;姚茂金;谢鼎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本院应用Codman钢板系统治疗颈椎疾患28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男20例,女8例,平均年龄41(24~58)岁;颈椎外伤8例,按ASIA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2例,D级2例,脊髓型颈椎病19例,颈椎肿瘤1例.
作者:曾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术式选择.[方法]2001年9月至2007年1月,本院对135例输卵管妊娠根据妊娠部位及患者生育要求及意愿行输卵管切除术70例,输卵管开窗术65例.[结果]输卵管切除术组手术时间:(30.5±8.7)min,术中出血量(15.7±4.5)ml,术后住院时间:(3.5±0.5)d,术后血β-HCG 7~14 d降至正常,无并发症;输卵管开窗术组手术时间:(60.8±10.3)min,术中出血量(78.5±3.8)ml,术后住院时间(7.5±0.8)d,术后血β-HCG 7~14 d降至正常,术后并发持续性异位妊娠1例,12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输卵管切除术组60例,无再次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开窗术后65例,术后行输卵管造影响检查,42例通畅,25例宫内妊娠,3例同侧输卵管再次妊娠.[结论]输卵管切除术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并发症少是治疗输卵管妊娠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秋花;周永来;金波;杨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CO2激光切割术不同术式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级的效果.[方法]对183例经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病检为CINⅡ级的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切除组织全部行病理学检查,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CKC组(55例)取材满意率100%,治愈52例(治愈率94.5%),术后复发3例(5.5%);LEEP组(71例)取材满意率97.2%,治愈66例(治愈率93.0%),术后复发5例(7.0%);激光切割组(57例)治愈37例(治愈率64.9%),术后复发20例(35.1%).CKC组与LEEP组比较治愈率及取材满意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激光切割组与CKC组及LEEP组之间比较治愈率和取材满意率均具显著差异(P<0.05).LEEP组和激光切割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优于CKC组(P<0.05),LEEP组与激光切割组相比,激光切割组术后再出血比例显著高于LEEP组(P<0.05).[结论]三种诊治方法中,LEEP效果可靠且具许多优点,为临床CINⅡ级患者的首选诊治方案.
作者:李青华;吴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已越来越成熟,从单纯腰椎管减压原位后外侧植骨融合到现在的椎弓根系列器械复位内固定加椎间多种植骨方法融合术,但其植骨融合方法各有利弊.
作者:陈龙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卵巢肿瘤发生在各年龄段,卵巢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1,2],为此本文对117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因卵巢肿瘤住院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健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