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血吸虫病的肺部影像表现

刘进清

关键词:血吸虫病/诊断, 急性病, 肺疾病/诊断
摘要:[目的]提高对急性血吸虫病的肺部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急性血吸虫病的肺部影像表现.[结果]61例患者中,其中肺部有改变者41例,占病例总数的67.2%.37例患者肺部可见粟粒状阴影;粟粒性病变合并肺纹理增粗、增强、模糊者29例;粟粒性病变合并肺门影增大者7例;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伴小片状边缘模糊阴影者4例.[结论]急性血吸虫病的肺部影像表现无特征性,应结合疫水接触史提示诊断肺部血吸虫病感染之可能,以指导临床医师制定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案.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以血液系统表现首发的骨髓转移癌36例分析

    [目的]了解以血液系统表现首发的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6例骨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及骨髓特点.[结果]36例患者症状以骨痛(99.4%)、贫血(69.4%)、发热(36.1%)常见,骨髓涂片尾部或边缘见转移癌细胞,24例患者(66.7%)找到原发肿瘤,以肺癌(22.2%)、乳腺癌(13.9%)、前列腺癌(11.1%)多见.[结论]对于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发热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骨髓转移癌可能,应及时作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

    作者:祝焱;程英妮;万智;张新华;谢俊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卵巢肿瘤117例的临床分析

    卵巢肿瘤发生在各年龄段,卵巢恶性肿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妇女[1,2],为此本文对117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因卵巢肿瘤住院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刘健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Pirh2、p53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新研究表明[1,2],Pirh2(for p53-induced protein with a RING-H2 domain)通过自身相互作用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的作用负反馈调节p53.而p53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在整个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认识也是比较清楚的一个抑癌基因.

    作者:张超杰;唐利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冠心病、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变化及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痛、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及相关因子与发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2002~2004年在北京铁路总医院筛选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Hcy浓度、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质量浓度、血糖、血脂测定,观察各组与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痛组、脑梗死组血浆Hcy浓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冠心病组、脑梗死组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质量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脂、血糖升高患者中血浆Hcy浓度与血脂、血糖正常患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唐莹;郝志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自体脾组织移植在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脾组织移植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26例行脾大部分或全脾切除术,另B组34例行脾大部分或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感染、术后腹腔引流量、血浆免疫球蛋白和Tuftsin蛋白浓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血浆免疫球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感染、腹腔引流量与血浆TuFtsin蛋白浓度均有明显差异,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能明显减少术后感染,是治疗严重外伤性脾破裂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颜奇志;黄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缺氧损伤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细胞活力及分化潜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建立缺氧损伤模型,观察缺氧损伤对神经干细胞活力及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吹打、无血清悬浮培养,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建立缺氧模型,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的细胞类型,MTT、LDH等方法比较缺氧培养后神经干细胞的变化,并观察缺氧培养1、2、4、6、8 h后神经元分化的比率.[结果]新生大鼠海马可分离出的大量细胞Nestin染色阳性,证实为神经干细胞,分离出的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类型;95%N2、5%CO2比率的缺氧气体培养6 h后神经干细胞MTT值由缺氧前0.368±0.104降至0.268±0.071(P<0.05),LDH漏出量由缺氧前10.369±0.379 unit/(ml·min)增加到13.987±1.240 unit/(ml·min)(P<0.05);神经元的分化比率稍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大鼠海马内提取的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缺氧培养6 h后可以建立神经干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短时间缺氧培养对细胞分化的类型无明显改变.

    作者:刘锋;胡红鹃;余华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外伤性脑脊液耳鼻漏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脊液耳鼻漏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本科10年间对56例颅底骨折伴耳鼻漏患者进行保守治疗的观察与护理的体会.[结果]通过医务人员周到细致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停漏,伤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此类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意识、瞳孔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保持患者的合理体位,注意伤口周围及流出道局部的清洁,采取措施预防颅内压的增高,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消除其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各项治疗.

    作者:鲍慧;杨慧;杨梅;王丽;韩迎星;万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导乐陪伴结合吸入笑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结合吸入笑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分娩方式、产程干预、母儿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住院拟经阴道分娩的正常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行导乐陪伴加活跃期吸入笑气镇痛分娩.对照组行传统分娩.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镇痛对母儿的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程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产程中缩宫素应用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母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导乐陪伴结合吸入笑气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程干预,对母儿无影响,是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罗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Integrinβ1、EGFR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观察β1整合素(Integrin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腺样囊性癌(ACC)中的表达及在肿瘤侵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0例ACC,根据病理学诊断分为侵袭组和非侵袭组,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Integrinβ1、EGFR在A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Integrinβ1、EGFR在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25%(33/80)、73.75%(59/80);②Integrinβ1和EGFR表达在侵袭组和非侵袭组间均有差异(P<0.05);③Integrin[31和EGFR表达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ntegrinβ1、EGFR表达与ACC的侵袭有关.

    作者:杨美兰;曾亮;邓亚平;刘志红;陈森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01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住院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病因.[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12月至2006年11月期间在本科住院治疗的101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病人住院资料.[结果]101例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病因构成依次为:心力衰竭40例(39.6%),感染27例(26.7%),消化道症状15例(14.9%),脑血管病变5例(4.9%),其他14例(13.9%).[结论]心力衰竭和感染是血透病人住院的主要病因.有效防治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患者再住院率.

    作者:欧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新生儿HIE分观察组61例,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57/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38/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HIE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黄电红;黎建华;余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RP-HPLC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游离水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8: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2 nm.[结果]水杨酸在1.00~20.00μg/mL(r=0.9992)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6.76%,RSD为0.72%(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检查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中的游离水杨酸.

    作者:尧睿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丹参治疗妊娠期高粘血症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索丹参对改善妊娠期高粘血症的作用.[方法]150例高粘血症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观察组(A组)予丹参及扩容治疗,B组以不加丹参行扩容治疗及对照组(C组)不予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A组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高及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均有降低(P<0.05或P<0.01);B组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ET-I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新生儿体重增加,羊水过少及胎儿生长受限(FGR)的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妊娠期高粘血症的治疗,关键在于降低ET-1的释放,改善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丹参能有效地降低孕妇的血粘度,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张中芳;李冰;刘小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意象对话技术心理干预对新兵团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心理干预对新兵团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驻湘某部新兵集训的126名新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意象对话技术心理干预,对照组以常规干预方式,两组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埃森克个性量表(EPQ)进行评定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SCL-90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阳性项目数等得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干预后的各因子分比较,实验组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阳性项目数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干预后EPQ的E、L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意象对话心理干预有助于新兵心理的成熟和人格的重塑,有利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作者:朱强;姚晨姣;许其稳;李刚;宋晓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两种融合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105例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固定后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105例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手术治疗效果,其中59例行椎间融合术、46例行后外侧融合术.分别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综合评分.[结果]随访12个月至34个月,椎体间融合组手术时间少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接近,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综合评分,椎体间融合组高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优于后外侧融合术.

    作者:唐志辉;谢天喜;刘晓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irinotecan)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d1,d8,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2次/天,d1~14,治疗24例术后曾接受过OXA+5-Fu/LV,HCPT+5-Fu/LV方案化疗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结直肠癌,每3周重复,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全组共化疗108周期,平均4.5周期/例.24例化疗后完全缓解(CR)1例(4.2%),部分缓解(PR)10例(41.7%),疾病稳定(SD)10例(41.7%),疾病进展(PD)3例(12.5%),有效率(RR)45.8%.中位生存期1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62.5%)、迟发性腹泻(58.3%)、手足综合征(33.3%),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高,毒副作用可较好耐受.

    作者:邹文;马进安;邱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HRV)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对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65位中老年健康体检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24 h平均心率(AVGHR)、大心率、小心率,并以分析软件求取时域指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在大心率、小心率、平均心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其间期标准差、24 h内边疆每5 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差值均方的平方根以及两个相邻R_R间期互差》50 ms的心跳数占所分析信息间期心搏数的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心率变异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预测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兰平;李俊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霉酚酸酯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6例RNS患者应用MMF 1.5 g/d加小剂量强的松10 mg/d口服治疗.在治疗第8周观察24 h尿总蛋白,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不良反应少见.[结论]霉酚酸酯是治疗RNS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一例报告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是近年认识的一种主要发生于女性盆腔与会阴区域的软组织肿瘤[1],国内有少数报道[2-4],现将本院在外检中遇到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方;曹振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检测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5例EMs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组腹腔液HGF和VEGF的浓度.[结果]①EMs患者腹腔液中HGF和VEGF浓度Ⅰ~Ⅱ期和Ⅲ~Ⅳ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但Ⅰ~Ⅱ期与Ⅲ~Ⅳ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HGF和VEGF浓度与r-AFS评分均无相关性(r=-0.348,P》0.05;r=-0.323,P》0.05).②EMs患者腹腔液中HGF浓度卵泡期与黄体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浓度卵泡期较黄体期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两因子浓度在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卵泡期腹腔液HGF和VEGF浓度在EMs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黄体期腹腔液HGF浓度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EMs患者腹腔液中HGF和VEGF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485,P<0.05);而对照组两者无相关性(r=0.372,P》0.05).[结论]HGF和VEGF可能参与EMs的发生,且两者在EM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EMs患者腹腔液HGF浓度可能与月经周期无关,VEGF浓度可能受卵巢激素周期性调节.

    作者:魏颖颖;方小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