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性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应用

赵群;薛敏;李志跃

关键词:子宫出血/药物疗法, 青春期, 性激素类/治疗应用, 子宫内膜
摘要:[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血激素治疗效果与子宫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1月到2007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43例青春期功血患者,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及出血量采用不同激素治疗.[结果]根据子宫内膜厚度不同采用不同激素治疗方案,有效率为97.9%.[结论]根据子宫内膜厚度,结合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激素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切入点.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技术处理急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急性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该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早期进行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方法.随访时间4个月至3年5个月.[结果]内窥镜手术解除神经根、马尾神经的压迫,疗效优良为86%.[结论]内窥镜手术能使急性神经根、马尾神经受压得到彻底减压,并在维持脊柱稳定性,减小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作者:臧晓方;刘洪;王丽玲;詹瑞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PPH+血栓清除+外剥内扎联合手术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35例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环状嵌顿痔Ⅰ期手术治愈的可行性及更为完善的方法.[方法]采取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为主,辅以必要时的血栓清除及外剥内扎术,施术35例患者.[结果]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无大出血,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随访3个月至2年,无一例复发.[结论]以PPH为主,辅以必要时血栓清除及外剥内扎术Ⅰ期治疗急性环状嵌顿痔疗效甚佳,安全可行.而且,这种现代和传统手术方法的结合使急性环状嵌顿痔手术更趋完善.

    作者:王劲;黎柏峰;祁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阿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TGF-β1、CTGF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阿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该病的机制.[方法]将43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19例)和糖尿病肾病组(24例),并纳入23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所有对象进入实验前及糖尿病肾病组治疗6周、12周和24周后取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CTGF水平,并留24 h尿,用磺柳酸比浊法测定24 h尿蛋白含量.[结果]①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及DN患者组血清TGF-β1、CTGF水平依次呈递增趋势;糖尿病无肾病组的尿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性比较无显著性(P>0.05),但其血清TGF-β1、CTGF水平却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N患者组血清TGF-β1、CTGF水平、尿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差异性比较,亦均明显升高(P<0.01).②经阿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血清TGF-β1、CTGF水平与尿蛋白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并逐渐趋于稳定.[结论]TGF-β1、CTGF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阿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CTGF的表达有关.

    作者:林英辉;黄小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2例报告

    [目的]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的诊治资料,采用输尿管狭窄段切除,下腔静脉前复位成形术.[结果]12例矫正复位术后6~12个月复查,肾及输尿管上段积水均减轻,肾功能良好,吻合口通畅,临床症状缓解.[结论]对无明显诱因的右肾及右输尿管上段积水患者均应考虑本病可能,IVU和逆行肾盂造影可明确诊断,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吻合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效果良好.腹膜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离断矫形术为本病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董培;杨罗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21例分析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989~2005年本院收治的21例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率为52.4%(11/21).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为66.7%(12/18).根治性手术7例,病理诊断为胆管腺癌及粘液癌.随访16例,根治组平均存活18个月,姑息治疗组平均存活8个月.[结论]胆管癌的发生与肝胆管结石有关,伴有结石的胆管癌疗效较差,应重视胆管结石的早期根治性治疗,以防止胆管癌的发生,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业宏;吕湖;汤建国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硫酸镁和冰块交替外敷治疗产后会阴肿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镁和冰块交替外敷治疗产后会阴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只用硫酸镁于产后当天立即湿敷会阴,实验组使用硫酸镁湿敷和自制冰敷垫冰敷交替进行外敷会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在会阴肿胀、产后疼痛程度后改善方面均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硫酸镁和冰块交替外敷会阴对于促进自然产后会阴肿胀及减轻疼痛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唐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干扰素γ诱导胸苷磷酸化酶表达对氟尿嘧啶抗胃癌活性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FN-γ)在胃癌MKN45细胞中对胸苷磷酸化酶(TP)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与氟尿嘧啶抗癌作用的关系.[方法]分别用RT-PCR和Westem blot检测不同浓度的IFN-γ和不同作用时间诱导后TP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MTT法确定氟尿嘧啶对胃癌MKN45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氟尿嘧啶和IFN-γ处理后的肿瘤细胞凋亡.[结果]IFN-γ可增强胃癌MKN45细胞表达TP,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6000 IU和48 h诱导表达效果好.IFN-γ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可使氟尿嘧啶半数致死量(IC50)显著降低(P<0.05),同时使MKN45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结论]IFN-γ通过诱导胃癌MKN45细胞表达TP增强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提示联合应用IFN-γ和氟尿嘧啶可能提高胃癌的化疗效果.

    作者:康安定;吴君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改良倒T形内固定术在儿童漏斗胸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改良倒T形内固定术在治疗2~4岁单纯对称性儿童漏斗胸中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本院60例2~4岁单纯对称性漏斗胸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切断胸骨和肋软骨加倒T形内固定术,B组采用改良倒T形内固定术(即不切断胸骨和肋软骨加倒T形内固定术)进行矫治.[结果]60例漏斗胸患儿胸骨畸形均得到满意矫正.两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上具有显著差异(P<0.01),B组均优于A组;而胸骨抬高高度、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取得相同的手术效果.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至2年,B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改良倒T形内固定术治疗2~4岁单纯对称性儿童漏斗胸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手术瘢痕小、并发症少、效果满意、住院时间短和住院费用低的特点,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曾德斌;刘平波;周文武;王敬华;陈仁伟;易立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儿童抗结核药物肝毒性反应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抗结核药物致肝毒性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儿童结核病合理化疗提供依据.[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门诊或病房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的760例确诊儿童结核病患者,对其致肝毒性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结核惠儿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毒性反应发生率为33.3%,肝毒性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年龄≤3岁、营养不良、使用含HRZ方案、静脉滴注INH等.[结论]儿童抗结核药物致肝毒性反应发生率高,3岁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同时使用HRZ及大剂量和静脉滴注INH等其肝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作者:罗如平;刘静;于四景;罗俊明;牟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82例肾上腺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肾上腺疾病的分布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1993年7月至2002年1月肾上腺手术患者282例的病案资料,经过整理后均以Excel形式录入计算机进一步分析.[结果]282例中,肾上腺皮质肿瘤161例,髓质肿瘤78例,间质肿瘤23例.[结论]肾上腺病变以醛固酮腺瘤多见,嗜铬细胞瘤次之.肾上腺意外瘤以无功能皮质腺瘤多见,嗜铬细胞瘤次之.影像学检查是肾上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胡晓强;李全民;李小凤;许杰;陈国昌;杜瑞琴;王熙然;田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老年特重度烧伤2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特重度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科收治的老年(>60岁)特重度烧伤26例,烧伤总面积50~95(71.3±10.8)%,其中Ⅲ度面积0~65(29.7±14.1)%.对所有患者进行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防治并发症、创面处理等治疗,对患者伤前慢性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在休克期适当使用利尿剂,创面修复期酌情使用生长激素,并注重病情监测.[结果]26例患者,治愈15例,中途放弃治疗5例,死亡6例(3例死于脓毒血症,1例死于心衰,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休克期适当利尿、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积极治疗伤前疾病、修复期使用生长激素等措施有利于老年特重度烧伤的治疗.

    作者:曾纪章;黄晓元;龙剑虹;杨兴华;雷少榕;张丕红;张明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情况以及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结果]本组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6个月.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植骨愈合,病灶无复发;愈合时间3~7个月;术前Cobb角平均35°,末次X线片随访复查Cobb角平均16.5°.[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象望;肖晟;刘向阳;张毅;刘宏哲;王靖;方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Foxp3表达与TGF-β1的变化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Foxp3基因表达及其与TGF-β1水平的关系,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人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1、d3、d7、d14的PBMCs及血清,检测PBMCs中Foxp3 mRNA的表达;同时用ELISA检测血清TGF-β1的水平及变化.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外周血Foxp3 mRNA的表达及外周血清TGF-β1浓度在起病后d1、d3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d7逐渐恢复至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到d14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与血清TGF-β1浓度成正相关(P<0.01).[结论]调节性T细胞和TGF-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急性期参与了缺血后脑组织损害过程而急性后期则可能参与了组织修复的过程.

    作者:汪顺清;赵峰;黄立;欧阳绍全;李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胸腔积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评估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胸腔积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7例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入院24h内胸腔积液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有胸腔积液者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判断标准,计算预测重症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胸腔积液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达74.29%、93.06%、85.29%和88.16%.[结论]胸腔积液判断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作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预测指标.

    作者:张利;朱海杭;徐永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急诊阑尾炎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急诊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纯用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每组各30例,术中监测BP、HR、RR、SPO2、ECG.观察指标:麻醉后血压变化情况,麻醉显效时间(麻醉用药后至手术开始时间),术中牵拉反射,辅助镇痛用药情况,术后头痛统计.[结果]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B组下降幅度明显,B组麻醉起效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A组牵拉反射明显高于B组.有33%患者需用辅助镇痛药,术中牵拉阑尾时A组HR下降明显,RR、SPO2、ECG术中两组均无明显改变,术后两组无一例头痛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时间短,神经阻滞完善,腹肌松弛,基本无牵拉反射,其用于急诊阑尾切除术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麻醉方法.

    作者:王琳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内镜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内镜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时机选择及安全性.[方法]对常规手术方法探查不能找到出血病灶的24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施以术中内镜检查,寻找出血病灶.[结果]24例术中内镜检查有21例明确了出血原因,检出率为87.5%.术中内镜平均用时15min,无一例术中内镜受检者发生术中及术后内镜相关性并发症.所有内镜检出的出血病灶均予相应处理,术后无一例再发出血.[结论]不明原因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方法不能明确病灶部位时,术中内镜检查有极大的帮助,可大幅度提高剖腹探查的成功率.

    作者:朱斌;王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目的]探讨经阴道-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5例采用TVT-O术治疗女性SUI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术后尿失禁得到控制,随访5~12个月无再次尿失禁发生.[结论]TVT-O治疗女性SUI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

    作者:葛成国;靳风烁;李彦锋;王洛夫;聂志林;孙中义;郭咏萍;张尧;梁培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胃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60例胃腺癌及对应的癌旁组织中利用RT-PCR法检测COX-2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CO)X-2 mRNA及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1.7%及48.3%,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且相关分析显示,两检测法的结果呈正相关.而癌旁组织中均不表达COX-2 mRNA及其蛋白,与胃癌组织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X-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OX-2 mRNA或其蛋白的检测两者均可反映出胃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

    作者:张建新;朱净;周庆;肖明兵;鲍柏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NPY和PACAP在肾上腺髓质增生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在肾上腺髓质增生(adrenal medullary hyperplasia,AMH)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与肾上腺髓质增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8例正常肾上腺组织20例肾上腺髓质增生中NPY和PACAP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PY、PACAP在肾上腺髓质增生中阳性细胞面积、灰度明显高于正常肾上腺组织(P<0.01).NPY、PACAP与尿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NPY、PACAP在肾上腺髓质增生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二者在AMH中存在是功能性的,可能代表AMH的分子基础,这可能是治疗和诊断AMH新的靶点.

    作者:习明;胡卫列;张利朝;沈文;王元利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在性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青春期功血激素治疗效果与子宫内膜厚度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1月到2007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43例青春期功血患者,根据子宫内膜厚度及出血量采用不同激素治疗.[结果]根据子宫内膜厚度不同采用不同激素治疗方案,有效率为97.9%.[结论]根据子宫内膜厚度,结合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激素治疗方案是治疗的切入点.

    作者:赵群;薛敏;李志跃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医学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