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胃癌细胞种植转移的影响

刘勇;余荣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手术, 开腹胃癌手术, 胃癌细胞种植转移,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和胃癌传统开腹根治术对胃癌细胞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根治方法不同分为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治疗26例患者(观察组)和21例开腹胃癌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术前术后对两组对象腹腔均进行冲洗,冲洗液取样送检;观察组引出CO2经过生理盐水所得滤过液取样送检;观察组患者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器械后取样送检.结果:术前术后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检查两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检出阳性病例多为中晚期胃癌患者;观察组引出CO2生理盐水过滤样本阳性检出率为0,器械冲洗液检验阳性率较低.结论:经腹腔镜胃癌根治和胃癌开腹根治手术在术前术后冲洗腹腔取样细胞学检查分析显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腹腔镜胃癌根治CO2气腹不会导致癌细胞散播,而开腹胃癌根治术中因器械污染则可能导致转移.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灌洗治疗机械通气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来我院就诊给予治疗的肺部感染患者1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洗镜机纤支镜用邻苯二甲醛消毒,对照组通过戊二醛人工手洗镜子消毒,每组7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出院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呼吸衰竭纠正时间都比对照组的时间短(P<0.05);观察组的出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在操作上简单易上手且安全,对患者的创伤较小,能够充分吸出气道所分泌的物质,从而使气道畅通,改善患者通气.若再配合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和全身抗感染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月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研究组,同期选择来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56例健康人群作为参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使用免疫比浊法,观察并比较两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会伴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的升高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的共同检测,能够增加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依据.

    作者:代建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48例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联合应用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观察患者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本组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了100%,牙齿位置均恢复至正常,且无牙齿松动、牙龈炎等情况发生,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深度以及前牙覆盖距离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法在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现河;张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卫生检验质量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实际工作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对于实践工作中优良的一面继续保持,对于不足的地方积极探索持续改进,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贡献绵薄之力.

    作者:崔祥军;唐于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常规检测对评估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对评估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4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转归不同,将脑出血治愈或好转的患者归为有效组,治疗后死亡或无效的患者归为无效组.其中,有效组146例,无效组38例.分别比较两组血常规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无效组WBC、NEU、NEU%数值分别为12.88×109/L(s=5.86)、11.08×109/L(s=5.69)、84.02% (s=9.57),均高于有效组的9.21×109/L(s=3.72)、7.59×109/L(s=2.72)、77.92% (s=12.32),且PLT指数138.63×109/L(s=46.47)明显低于有效组161.96×109/L (s=57.62),以上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BC、PDW、MPV指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血常规检测项目中WBC、NEU指数的升高,PLT值的下降,显示患者的预后较差,这说明WBC、NEU、PLT指数变化与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后疗效紧密相关,可以作为判断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后的一项常用指标.

    作者:罗祥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社区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平均值、生活习惯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脑血管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后的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评估口腔正畸患者行无托槽隐形矫治后牙周健康状况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2例口腔正畸患者分为两组,固定矫治组实施常规直丝弓固定矫治,无托槽矫治组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评估两组矫治后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SPD)、龈沟出血指数(SBI)以及菌斑指数(PLI)的改善情况.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GI、SPD、SBI以及PLI四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矫治后6个月时两组间GI、SPD、SBI三项牙龈健康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无托槽矫治组菌斑指数在矫治后6个月时明显优于固定矫治组(P<0.05).结论: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方案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确切,便于清洁,对牙周组织无明显损伤,可有效保护患者牙周组织健康,建议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刘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

    目的:评估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价值.方法:抽选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本院接收的6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试验组31例,实行长期系统降压救治;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抗压救治,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2%,低于对照组26.67%(P<0.05);试验组血压、心脏结构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长期系统降压救治,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心脏结构.

    作者:孜里哈·买赛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确保用药的安全和合理.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因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而引起不良反应的189例样本资料,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不良反应的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发现服用此类药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皮肤和其附件、消化及神经系统,会引起光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在几种药物里,不良反应低的是加替沙星,高的是左氧氟沙星.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方式、年龄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等与不良反应无明显关系,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很多,临床医生必须要严格控制用药.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的监测,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谢易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采用瘘管切除法;研究组50例采用保留括约肌法,完整保留肛门括约肌.术后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法比瘘管切除法临床疗效更好,应用更加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适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建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液病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评估与并发症预防分析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前评估方法,分析并发症预防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血液科100例PICC置管患者,总结术前评估方法与流程,分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并发症发生者共静脉炎3例(3%),导管堵塞1例(1%).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结合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强患者心态稳定性

    作者:吴敏;李元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胃癌细胞种植转移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和胃癌传统开腹根治术对胃癌细胞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7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根治方法不同分为经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治疗26例患者(观察组)和21例开腹胃癌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术前术后对两组对象腹腔均进行冲洗,冲洗液取样送检;观察组引出CO2经过生理盐水所得滤过液取样送检;观察组患者生理盐水冲洗手术器械后取样送检.结果:术前术后冲洗液肿瘤细胞学检查两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且检出阳性病例多为中晚期胃癌患者;观察组引出CO2生理盐水过滤样本阳性检出率为0,器械冲洗液检验阳性率较低.结论:经腹腔镜胃癌根治和胃癌开腹根治手术在术前术后冲洗腹腔取样细胞学检查分析显示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腹腔镜胃癌根治CO2气腹不会导致癌细胞散播,而开腹胃癌根治术中因器械污染则可能导致转移.

    作者:刘勇;余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不同体温控制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不同体温控制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5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将患者体温控制在正常水平(36℃~37℃)并开展其他治疗;试验组:应用冰敷联合冬眠灵(氯丙嗪+异丙嗪)将患者体温控制在亚低温状态(32℃~34℃)并开展与对照组除体温外其他相同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作者:鄂彤光;熊丽娜;徐浩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并与采用常规对症综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其中痊愈患者20例(66.66%),显效5例(16.67%),有效5例(16.67%),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30例中痊愈患者共18例(60.00%),显效5例(16.67%),有效5例(16.67%),无效2例(6.66%),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时,可以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在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4例,126只患眼.所有患者的血糖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空腹血糖指标≤8.80mmol/L,血压指标控制在常规范围内,84例患者均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8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评分以及黄斑水肿评分等指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法应用于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廖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的处方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用药情况,为指导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使用频率、用药量、金额等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有门诊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用中药饮片包括8类中药,使用频率高的为补气药和理气药,其次为补血药.饮片的使用频率排名与用药量排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中草药用药规律性分析,对医院中草药的采购、药房斗谱编排有指导意义.

    作者:李利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分别予以常规开颅手术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更低,但其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手术治疗时,使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作者:申桂广;周春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剖宫产手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21例产妇分为三组,每组各7例.A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B组应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组应用静脉麻醉,比较三组患者的显效时间、平均动脉压(MAP)、阻滞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所有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全部顺利完成,A组麻醉方式起效相对慢,阻滞效果不及其他两组(P<0.05);B组MAP比较低,且发生低血糖的产妇较多(P<0.05);C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A组、B组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成功率较高,且容易控制麻醉平面,是剖宫产手术切实可行的麻醉方式,如果是重症产妇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无法顺利采取椎管内麻醉,可采取静脉麻醉方式.

    作者:宋正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外科临床合理用药疗效探析

    目的:针对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外科临床合理用药的疗效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外科药学案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总结,抗感染治疗、抗菌药物管理、药品不良反应鉴别、处理及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结果: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合理使用率74.1%,明显高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合理使用率46.8%及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合理使用率22.2%,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外科临床药学合理用药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指导临床用药,还能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金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应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胞磷胆碱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每天1次.结果:对照组惠儿在治疗过程中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试验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比较两组惠儿的治疗情况,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德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