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疗效观察

刘现河;张阳

关键词:牙周病前牙移位, 正畸治疗, 牙周疾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采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任选48例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联合应用牙周治疗与正畸治疗,观察患者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本组患者治疗成功率达到了100%,牙齿位置均恢复至正常,且无牙齿松动、牙龈炎等情况发生,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深度以及前牙覆盖距离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法在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对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接受乳腺微创旋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试验组37例,科室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为试验组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评估两组患者Zung焦虑评分、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2.97%,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1.89%,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士为乳腺良性肿瘤疾病接量微创旋切术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情绪.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住院服务中心模式流程再造的相关分析

    提高电子预约登记进程,对预约登记、接受入院安排,以及入院检查、进行出院随访各个服务环节进行整合,利用信息技术统筹所有床位,从而再造患者入院流程.采取住院服务中心模式可以减少病人入院等待时间,并且使入院手续办理及检查检验流程更加简单,减少病人平均住院时间,促使床位得到高效利用.本文主要对住院服务中心模式具体流程再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李德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0例,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并与采用常规对症综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其中痊愈患者20例(66.66%),显效5例(16.67%),有效5例(16.67%),无效0例(0.0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30例中痊愈患者共18例(60.00%),显效5例(16.67%),有效5例(16.67%),无效2例(6.66%),总有效率为93.33%.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时,可以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神经内科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研究神经内科眩晕症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治疗眩晕症的患者30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各种检查结果对眩晕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眩晕的病因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1例(37%),后循环缺血8例(27%),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梅尼埃病2例(7%),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例(3%),其他3例(10%).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神经内科眩晕症中常见的发病原因,医护人员应该认识到该病的重要性,明确眩晕的其他因素,提高在临床上的治疗水平,帮助眩晕的患者提高预后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玉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血清CRP水平与大脑中动脉梗死不同预后的观察,分析血清CRP水平与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大脑中动脉梗死的85例患者,测定入院时CRP水平,观察28d后的病死情况,并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CRP水平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入院时CRP水平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RP水平是预测大脑中动脉梗死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沈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集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集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对比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以来收治的168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48例采用凝聚胺法,B组52例采用抗人球蛋白法,C组68例采用微柱凝集法,分析三中检测方法的临床正确率和敏感性.结果:微柱凝集法中68例患者,阳性患者30例,占44.12%;A组患者阳性患者17例,占35.41%;B组患者52例,阳性患者20例,占38.46%,C组明显优于A、B两组患者的临床检出率,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集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检测组,值得临床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推广应用.

    作者:王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旨在分析研究护患沟通性语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而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服务于手术室护理.方法:选取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护理的80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这80例接受手术护理的患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第一组成为试验组,对这试验组4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一般性护理,结合一般性护理的基础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联系,在之后的手术过程中观察患者情况,剩余的40例患者则为对照组,只进行一般性的护理工作.结果:在试验结束后可以明显看出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更好,对于护理人员的态度一定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根据此次试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患者手术的恢复,对于病情的好转也有显著帮助.

    作者:高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早期经口微量喂养联合腹部按摩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早期经口微量喂养联合腹部按摩与常规喂养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为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提供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7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5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采用的是出生24h内经口微量喂养联合腹部按摩的喂养方案,对照组早产儿予以出生24h后微量喂养,通过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表现的情况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得出一定结果.结果:试验组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好,且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状况,可以考虑早期经口微量喂养联合腹部按摩这种方案.

    作者:王丽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棒在慢性牙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研究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甲硝唑棒治疗慢性牙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55例慢性牙周脓肿患者并分为甲硝唑组(23例)与米诺环素组(22例),甲硝唑组应用牙康(甲硝唑棒)治疗,米诺环素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3周后两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米诺环素组牙龈指数与牙周袋深度较甲硝唑组改善更优,二者差异显著(P<0.05).米诺环素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明显高于甲硝唑组的47.8%(P<0.05).结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有利于改善慢性牙周脓肿症状表现,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雨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和社区家庭病床中确诊的糖尿病足患者5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给予糖尿病足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郭云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前后的健康状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社区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后的血压平均值、生活习惯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脑血管患者应用社区护理后的健康状况有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12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同时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近期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郑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快速康复理念结合激光治疗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激光治疗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LC)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至10月份随机抽取50例行LC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同一时段随机抽取50例LC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的是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激光治疗的医疗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前禁食时间短、术后进食时间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床日缩短、患者输液瓶数减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更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快速康复理念结合激光治疗对LC围术期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艳;邱华兰;周丹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法在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法在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6,选择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方法治疗]和治疗组[n=36,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同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法治疗高龄严重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可行,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作者:彭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观察健康群体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脂检验在健康群体与糖尿病患者中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三酰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等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总胆固醇血症等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健康群体与糖尿病患者在血脂检验指标上差异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结局比较

    目的:探讨研究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分娩时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分娩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阴道分娩的分娩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择期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对比分析两组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采用不同的分娩方式分娩后,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低,且新生儿存活率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分娩的自然分娩方式有利于提高孕妇及新生儿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蕾;夏红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与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程度的关系

    目的:探析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与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于2008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6万例儿科心电图为研究主体.其中119例被诊断为婴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将39例轻度惠儿设为A组,36例中度患儿设为B组,44例重度患儿设为C组,另取40例正常婴幼儿设为D组.总结婴幼儿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型R波特征.结果:A组下壁导联中出现钩型R波的概率是15.38%,B组是25.00%,C组是77.27%,D组是5.00%,前三组均高于D组,且其呈逐渐上升趋势,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个下壁导联均有钩型R波的发生率是17.95% (7/39),至少1个下壁导联钩型R波伴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发生率是7.69% (3/39);B组分别是30.56% (11/36),16.67% (6/36);C组分别是68.18% (30/44),40.91%(18/44),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上疾病的缺损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钩型R波的概率,所以钩型R波可作为该病的诊断依据,并可作为病情程度的诊断标准之一.

    作者:雷志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临床心理护理对急性心绞痛女性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心理护理对女性急性心绞痛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女性急性心绞痛患者20例,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实施临床心理护理.另收集同期收治的20例女性急性心绞痛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评分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急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剖宫产后产妇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产妇舒适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县巢院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产妇术后采用舒适护理进行护理,对照组产妇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妇术后疼痛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更高,产妇出院前抑郁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妇术后疼痛率,并且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并且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秀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以及外固定支架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20例四肢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60例.对对照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应用交锁髓内钉的方法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其安全性也显著提高,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波;吕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