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曾蓉

关键词:质量, 持续改进, 儿科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儿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儿科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在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两组患儿康复都比较顺利,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护理人员护理意识和效率提高的同时,患儿家属也非常认可,值得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特殊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治疗特殊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特殊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样本,结合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分析治疗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6.8个月(s-1.2).Neer优秀者51例,良好者24例,尚可者3例,差者2例.患者优良率为93.75%.结论:对于特殊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在治疗前应当做好评估工作,以此为基础,制定出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同林;王中兴;任国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84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监测用药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90%)略低于时照组(14.2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效果较为理想,优于单方用药,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刘新生;冯恩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新模式的探讨

    为了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改善当前医疗市场的需求,拓展护理管理的新理念,更好地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落实,作为一家三级规模的民营医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索出护理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进行综述,对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疗环境、稳定护理队伍起到推动,为同行及业界的护理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作者:马瑾;刘玉兰;张海冰;李华敏;韩晓乐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科室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将入选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即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研究组均包含25例患者.卡维地洛组患者口服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组患者口服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卡维地洛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美托洛尔组为76.0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功能指标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和LVESd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美托洛尔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卡维地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美托洛尔组为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与美托洛尔相比,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良好的临床优势,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首选疗法进行应用.

    作者:王福意;武雨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抽取的22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1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和创面愈合所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也明显较少,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加外痔剥离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创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痔疮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痔疮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55例)与对照组(n=55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患者疼痛感程度、焦虑度等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满意率分别为98.18%、83.64%,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疼痛感、焦虑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围术期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不仅能为患者提供优的服务,也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和焦虑度,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案.

    作者:戴永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针灸调补任督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针灸调补任督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任督组.常规组行常规针刺治疗,任督组行针灸调补任督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尿失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夜间护理次数、日均排尿次数的差异.结果:任督组相对于常规组脑卒中后尿失禁治疗效果更好(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治疗前两组夜间护理次数、日均排尿次数相似(P>0.05),治疗后任督组相较于常规组夜间护理次数、日均排尿次数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调补任督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治疗方法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孔秋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献血者机采中出现反应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目的:探究献血者机采中出现反应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搜集贵港市中心血站采血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机采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2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结果:25例发生献血反应,其中轻度20例,占80.0%;中度4例,占16.0%;重度1例,占4.0%.献血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睡眠不足加上过度疲劳,以及空腹献血,分别占到44.0%(11/25)、40.0% (10/25),其次为晕车后献血,占4.0%;精神心理因素,占4.0%;皮下血肿,占4.0%;枸橼酸钠进入体内引起口唇发麻或手足抽搐,占4.0%.结论:机采献血既关系献血者的健康,又关系我国机采献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献血者的身体检查,提高采血技术,减轻疼痛,营造一个舒适的献血环境,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韦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无肝素技术在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无肝素技术应用于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8例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子以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施无肝素技术治疗.观察两组的存活、肾功能恢复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肾功能恢复率为20.59%,存活率为94.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8.82%,低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应用无肝素技本进行血液透析,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作者:祖力皮亚·艾克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双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梅忠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目的:探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制定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患儿3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机械通气至少48h,按照是否发生VAP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分析造成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380例患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持续时间至少48h,58例患儿出现VAP,发病率约为15.26%;数据经统计学单因素分析,两组患儿在血清白蛋白浓度、基础疾病类型、持续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频次、进入PICU治疗时间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CHEⅡ)标准评分结果、留置胃管情况及是否进行激素类药物治疗等诸多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显著(P<0.05);Logisitic多因素回归显示,PICU患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及OR值如下,血清白蛋白含量(OR 1.355,P<0.05)、施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OR2.644,P<0.05)、气管插管频次(OR 1.890,P<0.05)、进入PICU治疗时间(OR 1.693,P<0.05)、APACHE标准评分(OR2.662,P<0.05)、留置胃管率(OR 1.871,P<0.05).结论:PICU治疗惠儿出现VAP可能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在临床实践中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后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VAP发生风险.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手术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手术方式为传统甲状腺手术,观察组术式为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瘢痕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28.0%(P<0.05);两组1年复发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

    作者:刘蕊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颈癌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早期筛查,以期尽早发现宫颈癌,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近些年宫颈癌筛查技术的演进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邹丽丹;王萍玲;黄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长途转运的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在胸痛中心模式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途(≥90km)院前转运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总结我院胸痛中心在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长途转运的急救与护理方法.结果:45例患者安全转送回医院,3例患者绕行急诊直接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8例患者绕行急诊直送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住院,其余24例患者分别收到相关科室住院治疗.结论:胸痛中心模式下患者的院前转运更安全高效,缩短患者院内诊疗时间.

    作者:韦小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瘤诊断中的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四肢血管瘤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实施常规平扫,再进行对比剂的注入,同时利用磁共振Tricks技术对患者的动态血管进行造影,后再采取增强扫描,对患者病变显示的具体情况和病例图像的质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手术病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磁共振Tricks动态图像真实清楚的显示了血管瘤瘤体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通过常规扫描的结合,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5% (19/20).结论:磁共振Tricks技术在四肢血管成像中是一种新兴且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清楚地动态观察血管瘤异常血管的组成,提高诊断率.

    作者:余敏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生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基于问题式学习教学法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践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检验科接受临床实习的66名检验科实习生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实习学生33名,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观察组33例则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学生实习成绩及对带教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检验科血液学检验操作实习生带教中采用PBL教学法可有效提升带教效果,提升实习生理论与技能掌握程度,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黄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154例,分成休克组及非休克组,分别监测有创及无创动脉压,每5min记录一次数值,持续24h,分析监测结果.结果:休克组患者有创动脉压监测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9.80kPa (s=1.95)、6.28kPa(s=1.87),持续监测无创动脉压,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33kPa (s=2.74)和7.62kPa(s=2.45);其中,有创动脉压测量指标相对无创动脉血压监测数值偏低(P<0.05).结论:监测ICU危重患者的有创动脉血压水平,能够及时准确显示血压实际波动情况,结合优质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罗建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

    作者:上官士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