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新模式的探讨

马瑾;刘玉兰;张海冰;李华敏;韩晓乐

关键词:民营医院,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效率, 绩效考核, 层级管理
摘要:为了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改善当前医疗市场的需求,拓展护理管理的新理念,更好地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落实,作为一家三级规模的民营医院,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探索出护理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进行综述,对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疗环境、稳定护理队伍起到推动,为同行及业界的护理管理工作者提供参考.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水平对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水平对诊断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病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肌酐水平分为A、B两组,同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B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数据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A组患者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同时联合检查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清胱抑素c与尿液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查,可有效地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在早期肾早期肾损害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姜维;毕纹玫;王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电切术(TCRM)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试验组52例行TCRM,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手术、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华;聂娜;林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联合血红蛋白电泳在妊娠女性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联合血红蛋白(Hb)电泳在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避免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建立档案的孕妇239例作为地中海贫血出生筛查对象进行血细胞分析,分别进行MCV、MCH检测,MCV、MCH联合Hb电泳检测,对比观察两组检测结果,分析检查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MCV、MCH联合Hb电泳检测组阳性率为16.74%,MCV、MCH检测组阳性率为20.0%,Hb电泳检查阳性率为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α地中海贫血21例(8.79%),疑似β地中海贫血19例(7.95%).结论:采用MCV、MCH联合Hb电泳法对孕妇进行产前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安全、简便、经济实惠,而且准确度很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军垣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子以安慰疗法,观察组予以针灸疗法,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中,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进行应用,具有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显著的优点.

    作者:张荣锡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运用肢体语言与患儿进行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运用肢体语言和患儿进行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120例患儿选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肢体语言沟通,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时增加肢体语言沟通,有效地利用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向患儿传递相关信息可显著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杰;邵茂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泰州市高港区2010-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高港区2010-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有效地防控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手足口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6年高港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28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0.15/100000,全年每个月均有发病,有两个发病高峰,每年4-7月和10-12月,部分年份为单高峰.1~5岁人群发病多,占总病例的88.59%,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78∶1,托幼机构共聚焦性发病12起.实验室诊断280例,病原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其他肠道病毒为辅.共有11例重症病例,死亡1例,均为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病的疫情处于高发态势,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性别差异,在托幼机构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作者:陈翠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进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1年后进行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术后效果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3例(3.49%)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术后重睑线不对称,外眦瘢痕,部分伤口裂开;患者的术后满意度达94.19%.结论:老年人上睑松弛与睑袋整形术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向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痛心绞痛患者200例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的治疗以及复方丹参滴丸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痛心绞痛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可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杨宗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补充铁剂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免疫功能的影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补充铁剂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补充铁剂治疗,n=50例)和对照组(予以食疗法治疗,n=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各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外科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手术与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手术方式为传统甲状腺手术,观察组术式为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及瘢痕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28.0%(P<0.05);两组1年复发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效果优于传统甲状腺手术.

    作者:刘蕊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质量持续改进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4例儿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儿科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护理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在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两组患儿康复都比较顺利,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护理人员护理意识和效率提高的同时,患儿家属也非常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曾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无主机血透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无主机血透临床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慢性肾衰并发症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并总结33例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基本信息.结果:通过对资料信息整合,本次研究所纳入的33例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接受无主机血透治疗之后,心悸、呕吐、恶心、胸痛等临床表现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各项有关指标均得到一定的缓解.结论: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应用无主机血透方案进行治疗,有效、安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的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作者:阿丽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双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研究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小腿、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修复部位:小腿下段7例,踝部4例,足跟2例,足背4例.致伤原因:外伤后骨及肌腱外露15例,足背、足跟后慢性溃疡2例;皮瓣大为12cm×6cm,小为5cm×4cm.结果:17例中15例完全成活,1例修复足背创面皮瓣远端浅表皮缘坏死,1例修复足背近1/3创面皮瓣远端1/5坏死;随访10个月至3年,术后足外缘皮肤麻木、感觉迟钝,随术后时间延长感觉有不同程度恢复;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耐磨,但感觉较差.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易掌握,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徐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上环手术操作过程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上环手术操作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环手术妇女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术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明显低于时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环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受术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受术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不适感,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术式入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经颞叶皮质入路行小骨窗术,观察组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行小骨窗术,对比组间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昏迷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可较彻底清除血肿,减小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近林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烧伤后瘢痕预防处理及整形效果分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后瘢痕的预防处理和整形效果.方法:总结60例烧烫伤患者的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对多个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患者在早期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有效预防瘢痕;针对后期不同部位瘢痕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开展治疗.结论:在应对患者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时,早期要进行彻底清除痂皮并有效预防后期的瘢痕挛缩和功能影响;烧伤的创面在愈合之后的3~6个月要立刻实行瘢痕的整形治疗,以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田永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左甲状腺素钠联合补硒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联合采用左甲状腺素钠与补硒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左甲状腺素钠联合补硒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病情进行对比与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TSH、FT4及FT3均比治疗之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TSH恢复所用的时间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联合采用左甲状腺素钠与补硒治疗效果显著,且效价比较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医学推广.

    作者:戴咏玲;陈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聚集,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但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规定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但是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曲美他嗪在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每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演变均有较好的效果,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更好的改善心脏和全身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供能,可有效改善心绞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6例A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痛多为常见的首发症状,好转或治愈出院31例,死亡3例,签字放弃治疗出院2例.结论:AD的早期预检分诊、诊断治疗、重视心理护理、缓解疼痛、控制血压和心率、可以减少并发症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莫景书;杨起;李海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