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陈雪林

关键词: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2016年在院实习护理学生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教学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纽,予以常规护理教学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子以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的护理人员作为试验组,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教学成绩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经不同方法教学后,试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同对照组比对明显较优,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可以使考试成绩进行提升,教学满意度也会得以提升,具有应用价值.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再发性腹痛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再发性腹痛就诊的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常规全腹检查,着重扫描患儿肚脐周围及右侧腹部淋巴结的形态、直径、数量及回声状况.结果:运用超声对其检查之后,再发性腹痛患儿62例中,确定病因的有38例,占比61.29%,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出35例,诊断率为56.45%,其中,有7例患儿的淋巴结处于脐周,有15例位于右下腹,有8例位于右上腹,有5例位于左上腹.临床为其提供抗感染治疗措施之后,经复查,有30例患儿的淋巴结显著缩小或完全消失,痊愈出院.有5例患儿的淋巴结缩小不突出,但临床表现有所好转.结论:评价诊断、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效果,首行超声腹部检查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段.

    作者:阚福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康复科住院超30d患者比例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康复科住院超30d患者比例的效果.方法:由医疗管理部牵头,通过与骨一科、骨二科、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科、康复科5名临床医生共同组建品管圈(QCC),分析超30d住院患者的要因,根据科室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结果:我科室住院超30d患者比例由活动前的8.39%下降至8.38% 结论:QCC活动可以降低康复科住院超30d患者的比例,达到规范康复科临床诊疗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作者:李文美;李昳珏;紫世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同时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妇消炎栓联合妇科千金片),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等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纽总有效率达到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盆腔患者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控制病情.

    作者:魏俊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泰州市高危儿专案管理模式的构建与管理新途径

    目的: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探讨出符合泰州市实际的高危儿管理模式,能够对高危儿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进行全面、规范、系统的分级管理,使高危儿筛查率、管理率达到100%,并大程度上得到合理的诊疗措施,能在行为发育上得到改善并赶上正常儿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育,降低致残率.方法:在“儿童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开发出“高危儿专案管理”模块,实现全市高危儿保健信息化管理.结果:确立了“高危儿专案管理模式”“高危儿管理范围”及“干预措施”,建立了泰州市市高危儿的管理诊疗常规.结论:使高危儿得到了规范化管理,管理率得到了提高.

    作者:朱晓梅;戴晓月;王孝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分析糖尿病治疗的新策略

    2型糖尿病是我国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发病率居于各类慢性病前列,其防治形势十分研究.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等因素与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而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的策略,进而有望实现根治2型糖尿病的目标.文章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出发,对糖尿病治疗的新策略进行了综述研究.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自拟葛夏归龙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葛夏归龙汤配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配合自拟葛夏归龙汤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葛夏归龙汤配合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并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子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传染科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目的:本次研究针对传染科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观察和分析,探讨其实际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本次研究需要在本院收集相关的患者资料,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分组,并针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记录临床护理信息,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传染科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提升患者疾病的恢复效率,获得患者比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评分.通过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eek植皮术用于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Meek植皮术用于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12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的目标对象,对12例特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试验组8例患者应用Meek植皮术治疗,对照组4例患者应用微粒皮联合大张异体皮移植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研究对比两组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皮片融合时间、全身创面愈合时间、瘢痕情况及预后关节活动情况.结果:试验组12例患者的皮片融合时间、全身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1年瘢痕厚度及瘢痕硬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年的关节活动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大面积烧伤患者采取Meek植皮术治疗,能显著促进皮片融合及全身创面愈合,有助于瘢痕消退,改善关节活动度.

    作者:李伟伟;刁永力;仇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科患者围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应用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常规组患者围术期以常规疼痛控制,研究组患者围术期行以个体化疼痛管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术期应用个体化疼痛管理可有效控制疼痛,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孙凤丽;于东伟;彭海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二甲双胍联合抗病毒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抗病毒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诊断为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晚期肝癌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纽患者采取基础治疗方案,试验组加用二甲双胍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明显优于常规纽,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后的死亡率分别为46.51%与67.44% (P<0.05);试验组与常规组治疗后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1.25个月(s=2.30)与10.26个月(s=2.55)(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抗病毒治疗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蔡正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接受诊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共有8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在腹腔镜下采用直肠癌根治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临床疗效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的腹胀持续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动素和胃泌素指标均多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情况方面,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标本长度、淋巴结清扫总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的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使手术创伤有效减少,使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此依据为胃动素和胃泌素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袁建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减少麻醉并发症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减少麻醉并发症中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10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麻醉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照严格的临床路径来实施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前后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术后的苏醒时间、术中需再次进行麻醉的比例和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另外,观察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基层医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外科手术麻醉中,不但可以改善患者麻醉前后的各项生理指标,还能降低患者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因此,临床路径值得在基层医院的麻醉手术中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定位与解剖定位在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与传统解剖定位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26例次深静脉置管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方法的穿刺时间及穿刺次数、并发症的区别.结果:超声定位下40例患者中39例穿刺成功(均为颈内静脉),1例失败,超声定位患者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7.5%(1例因导丝植入困难,改为传统锁骨下穿刺),平均穿刺次数为1次,穿刺时间平均8min,误穿动脉0例,气胸0例,静脉血栓0例;186例传统解剖定位,10例失败(穿刺次数超过5次),成功率91.4%,穿刺次数1~4次,平均在2.2次,穿刺时间15~22min,气胸1例,动脉5例,气体栓塞0例.结论:超声定位深静脉穿刺所需时间短,穿刺过程并发症少,穿刺数次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初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所接收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共86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纽与中转开腹组,腹腔镜手术组患者64例,中转开腹组患者22例.比较这两纽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中转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所需的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夏存林;丁勇;吴海涛;黄勇;王加亮;杨晓磊;陈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99例异位妊娠患者,对患者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对比,计算经阴道超声诊断后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后其中输卵管环型共有30例,诊断符合率为93.7%:真妊娠囊型有45例,诊断符合率为95.7%;不均质包块型有15例,诊断符合率为93.7%;包块破裂型有4例,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通过经阴道超声诊断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发现诊断符合率很高,在该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极高,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支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各级医院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与思考

    分析总结我国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是否在各级医院、各级医师、各个科室、各种药品之间存在差异.通过查阅国内外使用超说明书的情况,并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建议与对策.发现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各级医院、各级医师、各个科室、各种药品之间的差异没有提及,应组织调查,找出存在哪些不同,有的放矢地制订超说明书用药的临床管理办法和使用流程,避免不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

    作者:冯桂梅;于勇文;王曙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强化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强化细节管理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强化细节管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综合护理质量评分,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邹榕活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冷食刺激配合手法治疗对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冷食刺激配合手法治疗对吞咽障碍的临床结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康复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吞咽语言诊治仪治疗,试验组接受冷食刺激配合手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试验组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接受冷食刺激配合手法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凤侠;关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将2014年 1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肿瘤性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传镜医治组和中西医结合医治组,两组各50例.传统医治组使用赛博尔进行医治,连续使用4周;中西医结合医治组使用赛博尔加上中医汤药进行治疗,每天服用1剂,每剂煎出200ml药汁,早晚各一次.将两组患者不同给药后的情况进行比对,比较两组患者的医治总有效率.结果:传统医治组的总有效率是40%,中西医结合医治组的总有效率是7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于肿瘤性贫血的医治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推广使用.

    作者:何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掌骨骨折患者76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运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