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安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6例,使用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照组66例,单用尼莫地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脑血肿体积为17.14ml(s=10.05),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0.69ml(s=10.25),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联合用药后,显效20例、有效35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1例、30例及6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治疗中,可有效促进脑血肿吸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勤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我院对800例门诊患者进行机会性筛查,行阴道镜定点下活检.结果:800例宫颈癌的高危人群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3例,28例为CIN Ⅰ,26例为CINⅡ,19例为CINⅢ.11例为原位癌,13例为宫颈浸润癌.73例为宫颈癌癌前病变,所占比例为9.12%(73/800),9例为宫颈癌,所占比例为1.12%(9/800).结论:阴道镜对宫颈肿瘤的诊断有着较为重要的价值意义,尤其对于脱落细胞异常、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但是通过肉眼进行观察不易确定的可疑活检部位和病变区在阴道镜定点下活检能够极大地提高阳性检出率.阴道镜检查能有效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
作者:黄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100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依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Ⅰ组:单纯胬肉切除术+丝裂霉素治疗.Ⅱ组: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Ⅲ组:胬肉切除+丝裂霉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创面早期愈合情况以及长期治愈或复发情况.结果:I组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5.2d(s=1.4),显著高于Ⅲ组和Ⅱ组(P<0.05).Ⅲ组治愈率97.1%,术后复发率2.9%均显著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结论:以胬肉切除+丝裂霉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且不影响创面早期愈合.
作者:黄初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36例,实施急诊护理路经),对比两纽患者入院到确诊病情时间、确诊到急救时间以及致残率和死亡率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入院到确诊病情时间16.1min(s=2.0)、确诊到急救时间22.9min(s=1.8)明显短于对照组25.9min(s=1.9)、38.5min(s=1.4).干预组患者致残率(25%)、死亡率(5.6%)显著低于对照组47.2%、13.9%,两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许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接诊及急救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娄彦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的不同剂量复合瑞芬太尼在颈椎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对比与效果评价.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颈椎手术麻醉患者120例,男女患者各60例,年龄为18 ~65岁.患者术前在口(鼻)、咽喉给予2% ~ 4%利多卡因或1%丁卡因充分表面麻醉和环甲膜穿刺喉头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复合小剂量镇静药物咪达唑仓(0.03 ~0.05/kg,静脉注射)或0.5~1μg/kg右美托咪定(墨菲氏管滴注)和镇痛药物舒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清醒气管内插管.术中以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效果.根据右美托咪定靶控浓度的不同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小剂量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 μg/kg;中剂量纽给予右美托咪定1.0μg/kg;大剂量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5 μg/kg.此外,三组患者均复合给予瑞芬太尼2.0ng/ml.观察并比较不同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及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肢体运动及呼吸抑制等的影响,明确右美托咪定的佳给药浓度.结果:三组患者在麻醉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中剂量组降低幅度高于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t检验对比后显示血流动力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P<0.05);而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患者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大剂量组(P<0.05);此外,中剂量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为95.0%,高于小剂量组患者(80.0%)和大剂量组患者(85.0%),经x2检验对比后显示麻醉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μg/kg靶控浓度右美托咪定合用瑞芬太尼在颈椎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与麻醉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波动,减少肢体运动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麻醉效果,适用于颈椎手术中的麻醉.
作者:付卫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低、高频彩超联合运用在儿童急腹症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儿童急腹症患者超声资料.结果:168例病例中,急性阑尾炎6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8例,嵌顿性腹股沟疝10例,肠套叠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例,腔内异物6例,膀胱肿瘤1例,漏诊12例急腹症患儿,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低、高频彩超联合运用是儿童急腹症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雒大健;巨学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4月至2016年8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方法进行分组,所分的组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的患者为48例.对照组患者所应用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的满意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结果之间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本研究的所有泌尿外科患者,为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龚红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88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两组同时进行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且对照组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的20.45%相比,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4.55%,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进行常规化痰、抗感染的基础上,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曲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与传统解剖定位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226例次深静脉置管结果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方法的穿刺时间及穿刺次数、并发症的区别.结果:超声定位下40例患者中39例穿刺成功(均为颈内静脉),1例失败,超声定位患者均为一次性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7.5%(1例因导丝植入困难,改为传统锁骨下穿刺),平均穿刺次数为1次,穿刺时间平均8min,误穿动脉0例,气胸0例,静脉血栓0例;186例传统解剖定位,10例失败(穿刺次数超过5次),成功率91.4%,穿刺次数1~4次,平均在2.2次,穿刺时间15~22min,气胸1例,动脉5例,气体栓塞0例.结论:超声定位深静脉穿刺所需时间短,穿刺过程并发症少,穿刺数次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初贵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水胶体敷料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4例患者分为水胶体敷料组(n=42)与常规组(n=42),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水胶体敷料组根据压疮分期情况选择水胶体敷料,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护理操作时间.结果:在治疗效果与护理操作时间上,水胶体敷料组均优于常规组,上述数据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压疮患者,需要系统、全面的评估情况,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合理使用水胶体敷料,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压疮的愈合.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临床针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给予早期镇静镇痛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复苏治疗,而试验组给予早期镇静镇痛进行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后器官功能障碍评分,以及通气时间、治疗时间、病死率、复苏率等.结果:试验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时间、病死率、复苏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患者的感染后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1d后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镇静镇痛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减缓患者器质性器官损伤,缩短了机械通气的时间,保证了患者的复苏率.
作者:钟贵芳;郭瑞莲;叶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对内科心脑血管患者住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在我院住院心脏血管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对内科心血管住院的患者感染部位、感染发生率和感染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结果:在整个统计结果中,感染率为10.8%,为突出的是呼吸系统;住院的时间一般要超过30d,年龄为60岁以上,而且心功能差,合并基础疾病病,侵入性操作等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感染组的病死率要大于非感染组的.结论:在内科心血管住院患者中感染发病率非常高,这和许多因素是有关的;应该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避免感染的可能.
作者:管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治疗的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作者:谢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造分析总结临床中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找出影响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精神科发生的种种护理不良事件共152例;研究上述事件发生的原因,指出相关影响因素并制订有效合理的防范措施.结果:造成临床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有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医院的规章制度因素;患者安全事件、用药安全事件和设备仪器发生破损等均是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类型.结论:只有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制订好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相关因素的影响能够有效保证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作者:张碧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配合高质量护理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动脉瘤弹簧栓塞术介入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高质量护理.治疗后观察并记录27例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后遗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7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有25例患者顺利渡过再出血高峰期,成功地进行了动脉栓塞术,经过高质量护理以及后续治疗后痊愈出院.2例未成功患者中1例由于治疗后发生脑梗死死亡,另一例不治死亡.发生再出血2例患者,占总例数的7.40%.除2例死亡患者,其余25例患者有16例对高质量护理非常满意,9例患者比较满意,总满意率高达100%.结论: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高质量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到我院就诊的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而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为91.67%,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上腹痛、反酸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概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疗效相当,但泮托拉唑起效更快,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吴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松动前牙用Super-Bond C&B黏结剂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探讨松牙固定时机对中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31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给予超声龈上洁治和口腔卫生宣教后随机分成两纽.试验组16例,20颗松动前牙,松牙固定术后即刻行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SRP);对照组15例,18颗松动前牙,SRP后6周复查,行松牙固定术.基线、SRP后6周、SRP后6月评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组内比较,基线、SRP后6周、SRP后6月的牙周临床指标两两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 两组间比较,SRP后6周与基线之间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P后6周与SRP后6月之间的临床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松动前牙,SRP前行松牙固定术,在确保了牙周基础治疗疗效的同时,方便了医生的刮治操作,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治向;汪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二次定位法与传统定位法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微创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红蓝球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微创治疗中采用传统定位法,试验纽在微创治疗中采用二次定位法,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和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病死率3.33%(1/30)和对照组的病死率率20.00%(6/3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有效率90.00%(27/30)和对照组的有效率60.00% (18/3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定位法相较,二次定位法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陈本阳;贝玉章;李宇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实施科学、优质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在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病情和引流护理,同时注意术后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中,2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4例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合理细致科学的护理行为是成功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关键,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胡霞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200例新生儿黄疸惠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进行两组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对照组体重、血清胆红素值、胎便转黄时间和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新生儿黄疸发生率的降低,同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护患纠纷的降低,值得进行广泛临床推广.
作者:杨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