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

夏明嫔;王珏;明星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心肌梗死, 舒适度, 满意度,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7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38例,B组患者37例,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治疗,B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经过统计分析,A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的治疗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均远远高于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和满意度评分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治疗时,可以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收集其资料数据,运用SPS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PN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主要有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餐后2hC肽(2hCP).结论:为了患者的健康,有必要对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从而降低DPN的发生概率.

    作者:陈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调查病例来源于医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6月接收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根据是否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干预组(综合护理),每组各30例,比较两纽干预效果.结果:半年后,干预组的临床有效率高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荐.

    作者:王雪;王秭萱;朱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滋病病毒阳性者的CD4细胞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阳性者同时检测CD4细胞的结果,为加强艾滋病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和田地区2011-2013年检出的300例HIV阳性者CD4细胞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V阳性者,采用检测CD4细胞的运作方式,检测率保持在88.18% ~92.68%;CD4细胞<350/mm3的检出率为39%.结论:42%检出的HIV阳性者,CD4细胞检测计数达到我地区治疗标准,对把握患者治疗时机,减少机会性感染,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管理成本,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运作方式.

    作者:景明;唐努尔·艾买提;景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6年1胃牧治的小儿危重病患者12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纽采取常规的危重病方式护理,干预组采取危重痛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3.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5.6%;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0.2%,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为77.0%,两组患儿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中危重病护理评分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危重病患者而言,采取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魏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手本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9倒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2个月(s=1.6),未见固定物断裂、切口感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前患者的Harris评分为65.2分(s=7.5),术后1年为87.5分(s=15.7),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术式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卓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探究在临床上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8例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4例.给予参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进行治疗,期间无须住院,可在家中遵循医嘱服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

    作者:李飞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细菌感染患者共60例,分为脓毒血症组、细菌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均20例,分别测定3组的PCT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结果:在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清PCT和WBC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PCT明显下降,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也有一定下降,但两两之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细菌感染患者进行诊治时,使用测定PCT的方法可取得更加明显和准确的效果.

    作者:盛忠燕;胡会;罗贵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探讨

    目的:本文就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对试验组患者加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低,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鹏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结节患者220例,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彩超检查,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20例患者中甲状腺结节28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72个,甲状腺腺瘤48个,甲状腺恶性肿瘤56个(乳头状瘤52个,髓样瘤2个,非霍奇金淋巴瘤2个),其他结节8个(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2个,灶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4个,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2个).284个结节弹性分级为204个0~Ⅱ级,80个Ⅲ~Ⅳ级.病理检查结果200个良性结节0~Ⅱ级,占98.0%;28个良性结节Ⅲ~Ⅳ级,占35.0%;4个恶性结节0~Ⅱ级,占1.4%;52个恶性结节Ⅲ~Ⅳ级,占65.0%.诊断敏感度为92.9% (52/56),诊断特异性为87.7% (200/228),诊断准确度为88.7% (252/284).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飞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7例牙周病前牙移位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均行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牙间与中颌骨间角度差值.结果: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牙间与中颌骨间角度差值较治疗前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性前牙移位患者行牙周、正畸联合法治疗可改善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及下牙槽座角与面角差值.

    作者:杨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尿毒症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种类、转归及替代治疗.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患者中,选取其中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建立血通路,总结患者的血管通路建立种类、转归以及替代治疗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透析初始,肾小球滤过率(GFR)平均为6.43 ml/min(s=2.87),有31例患者首次透析建立的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有149例患者的首次透析建立的血管通路为中心静脉导管.180例患者原发病:慢性肾小球疾病有128例,糖尿病肾病有27例,高血压肾病有6例,多囊肾有3例,其他疾病有16例.180倒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3年中,行肾移植手术的有2例,转化为腹膜透析的有1例,142例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仍然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有21例,死亡的有12例,失访的有2例.结论:在建立血管通路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使初次透析时采用动静脉内瘘维持透析的比例增加,对患者日后顺利透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章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子宫畸形合并早孕患者应用无痛负压吸宫术终止妊娠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负压吸宫术在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顺义妇幼保健院计生科102例因子宫畸形合并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行无痛负压吸宫术,术中B超全程监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02例患者术中顺利,出血量少,宫腔操作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快.结论:无痛负压吸宫术并全程超声监测对子宫畸形合并早孕终止妊娠,术中安全、高效,有效降低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康复治疗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相较于常规治疗疗效更确切,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长期推广.

    作者:徐慧明;崔莹;解雅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区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患者为87.56分(s=13.52),对照组为72.15分(s=12.5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11.11%,对照组为42.5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可加快术后康复的速度,改善患者治疗预后.

    作者:杨德琼;董天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探讨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88例剖宫产早产且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采用剖宫产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生产,对试验组产妇则进行阴道试产分娩,研究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综合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产后并发症率和新生儿产伤率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率和新生儿产伤率18.18%与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相关条件时,通过阴道试产进行分娩的成功率较高,且可行性与安全性亦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黄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单纯使用泮托拉唑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32(71.1%)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43 (95.6%)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x2 =9.680 0;P<0.05).结论: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和泮托拉唑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较好,治疗的安全性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振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治疗的中重度脊椎骨折的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采用GSS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组间对比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研究组(92%)高于对照组(64%);就治疗后的Frankel分级而言,研究组主要为C级和D级,对照组主要为A级和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SS治疗中重度脊椎骨折可以改善患者的Frankel分级,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方法.

    作者:李亚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献血者不合格的原因探讨

    目的:分析总结献血者不合格的原因,以提高血液标本质量.方法:选取4500例我市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无偿献血者,对其进行体格检查以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HIV、抗丙型肝炎(HCV)抗体、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检验,分析献血者不合格的原因.结果:4500例无偿献血者中不合格献血者986例,不合格率为21.91%.体检不合格202例,占比20.49%,检验不合格784例,所占比重达到了79.51%.体检不合格献血者中血压不合格31例,因病史不合格146例,其他原因导致不合格25例.检验不合格献血者中以HBsAg阳性与ALT为主,其中HBsAg阳性326例(41.58%),ALT阳性412例(52.55%),梅毒39例(4.97%),抗HCV阳性5例(0.64%).抗HIV阳性2例(0.26%).结论:针对献血者不合格的原因,加强对献血工作的初检,优化献血人群,加强体格检查与血液检验,保障用血安全.

    作者:赵艳荣;谢亚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及剂量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时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效果及剂量方法:收集血脂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98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的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为10mg,观察组的服用剂量为40mg,将两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不良反应更少,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康慧;康春福;陈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介入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介入的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保守组采用早期保守药物治疗,介入组采用早期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终点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介入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保守组高(P<0.05);介入组相较于保守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相似(P>0.05);治疗后介入组相较于保守组心功能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介入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更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终点事件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