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平安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疾病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某医院在一段时间内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选择适当的患者数量,登记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手术后并发症、手术时的治疗方式和恶性肿瘤类型.结果:在单因素研究中,DVT与患者基本资料、并发症以及恶性肿瘤等有关;但在多因素研究中,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属于危险因素中的独立因素,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并发症和恶性肿瘤为患者在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并发症和恶性肿瘤属于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昌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胆舒胶囊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E组30例,F组30例.其中E组患者采用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F组应用胆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E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6.67%;F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3%,F组临床治疗疗效优于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胆舒胶囊治疗,疗效颇为显著,用药的安全性较高,能大幅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作者:王德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科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级、Ⅲ级、Ⅳ级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科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付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到本院参与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保守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为80%,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3.4%,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3.4%,对照组为13.3%,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守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凡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8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接受治疗时,给予其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满意度,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灿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氨甲蝶呤联合中药血府逐瘀汤保守疗法的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挑选,将9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对照组实施米非司酮、氨甲蝶呤联合疗法,研究组则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血府逐瘀汤疗法,评定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疾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针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氨甲蝶呤保守疗法,辅以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天花粉活血化瘀,消瘕杀胚治疗,可提高疗效,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张娣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术后影响情况.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患者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作为全身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作为硬膜外麻醉组.结果:全身麻醉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应答时间与硬膜外麻醉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术前、术后6h、术后12h及术后48h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与硬膜外麻醉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24h,硬膜外麻醉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效果并无差异,但全身麻醉对患者24h后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大.
作者:王颢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湘潭市2006-2015年水痘的流行特征,为防控水痘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对湘潭市2006-2015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监测的水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湘潭市2006-2015年共报告水痘8261例,平均发病率为30.28/10万,总体发病呈上升趋势.报告病例数多的县市区为湘乡市(3414例),报告病例低的县市区为韶山市(501例),报告发病率高的为韶山市(54.71/10万),报告发病率低的为湘潭县(21.79/10万).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4至7月和10月至次年1月.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38:1;年龄组分布多的是5-10岁组,其次是0~5岁组,10岁及以上年龄组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发病以学生和入托、散居儿童为主.结论:2006-2015年湘潭市水痘疫情呈流行态势,应该进一步加大水痘疫情的监控,特别需要加强15岁以下儿童、学生的防控,杜绝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文中兰;罗昊;邓莉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深入探讨无创呼吸机在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无创呼吸机治疗,采用统计学对比的方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本次研究所选取的80例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在接受无创机械通气呼吸机治疗后,各项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前后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心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方法经过试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汉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多发伤的急救与急诊创伤临床救活的方法和效果,为多发伤急救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腹部外伤为主的多发伤急救与急诊创伤救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急诊救治的方法.结果:患者创伤评分为21.64分(s=4.1),平均手术时间为3.5 h(s=0.5),平均住院时间为18d(s=1.9) 患者急救后容易出现腹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急救后治愈率为83%,致残率为10%,死亡率为7%.结论:针对多发伤急救和急诊创伤救治患者,要建立一体化的急救模式,诊断,快速急救,根据患者的创伤部位选择合适的救治手段,对患者实施积极救治和损伤控制,提高多发伤急诊的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可获得较好的急救效果.
作者:钟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腹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有效防治措施.方法:以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发生急性脑膨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经过原因分析及针对性处理,研究选取的40例患者,恢复良好的患者共计15例(37.50%),死亡10例(25.00%),治疗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结论:总结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通过有针对性的处理,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肖振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对哮喘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68例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呼吸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护理效果,但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使用呼吸护理干预的方法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温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氧驱动雾化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的100例患儿按照雾化治疗方式分成氧驱动组和空气压缩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平喘、止咳、化痰、抗炎等常规临床治疗,氧驱动组惠儿给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空气压缩组患儿给予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氧驱动组患儿的整体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0%,显著优于空气压缩组的90.0%(P<0.05).氧驱动组患儿的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与空气压缩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差异显著(P<0.05).氧驱动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与空气压缩组相比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空气压缩雾化治疗小儿哮喘相比,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哮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及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从而促使惠儿快速康复,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江国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与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取我院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50例肝破裂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3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对3组患者的GPC3与AF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GPC3与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90.00%,与AFP或者GPC3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GPC3与AFP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特异度72.00%,与AFP或者GPC3单独检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患者GPC3显著高于肝破裂组患者GPC3(P<0.05),原发性肝癌组GPC3显著高于肝硬化组患者GPC3(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血清GPC3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与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采用GPC3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运用.
作者:张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可调式聚髌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随访6~15个月.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4 ~ 61岁,平均年龄43岁;左侧髌骨骨折29例,右侧髌骨骨折31例.结果:60例患者切开均正常愈合,无感染.髌骨骨性愈合时间为:术后10~16周,平均14.5周.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无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滑脱、断裂、骨折再位移及关节僵硬、皮肤坏死等现象.随访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5%.结论:可调式聚髌器对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固定牢靠、可以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青柏;杨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激反应和预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均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且针对围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应激反应和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于气腹后10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心率、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缓解应激反应,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美蓉;傅力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吸入治疗对患者肺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和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的肺功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吸入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范新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90例进行分析,根据产妇生产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阴式组(经阴道分娩)45例和剖宫组(经剖宫术生产)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产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结果:阴式组患者的生产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且术后并发症少,相比剖宫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择阴道试产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剖宫产,产妇的生产时间短,分娩时出血少,产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当患者首次生产为剖宫产时,再次妊娠可选择阴道生产,提升生产的安全性.
作者:马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我科2年内收入的50例PPH患者作为受试者,平均分配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胎盘部位缝合止血,试验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B-Lynch缝合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试验组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更少,手术用时与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全切率、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16.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PPH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阴道出血,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燕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析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采用不同洗手消毒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53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26例,试验组为27例,两组在六步洗手法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高富力洗手液、洁芙柔抗菌免洗手消毒凝胶进行洗手与消毒,观察分析两组工作人员洗手与消毒后的效果.结果:洗手消毒前,两组工作人员手部细菌阳性率与洗手消毒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洗手消毒后,两组细菌清除效果均有所提高,且清除率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工作人员手部卫生的合格率与对照组相近,但试验组的手部刺激性相对较小,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两种不同的洗手消毒方法均取得了较好效果,而洁芙柔抗菌免洗手消毒凝胶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较小,值得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