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对比分析

刘爽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 培美曲赛, 多西他赛, 顺铂, 疗效, 毒副反应
摘要:目的:对比培美曲赛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因晚期肺腺癌选择我院就诊的52例患者作研究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26例患者,治疗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试验组26例患者,治疗采用培美曲赛联合顺铂.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毒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培美曲赛联合顺铂对晚期肺腺癌治疗疗效较佳,毒副反应少而轻,优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建议使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经尿道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导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上述4项观察指标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经尿道手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马建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我校口腔医院就诊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共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术,观察组则采用微创拔牙术,比较两种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各为13.33%,分别优于对照组的50%、40%,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应用微创拔牙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整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及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认同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行健;王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治疗胎膜早破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胎膜早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试验组则给予临床路径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熙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产后感染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纽,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胎膜旱破患者,对其实施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产后感染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新秀;陆勤娜;刘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在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在实施肝部分切除术的治疗过程中,分析实施超声引导下胸椎椎旁神经阻滞(TPV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肝部分切除术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PVB+喉罩吸入全身麻醉,对照组行喉罩吸入全身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时间、患者补液量、尿量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等.结果:在手术时间、患补液及尿量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ACU停留时间及手术过程中舒芬太尼使用量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临床选取超声引导下有效实施TPVB+喉罩吸入全身麻醉,可以将PA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夏元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加味藿香正气散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藿香正气散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藿香正气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藿香正气散在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中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欧阳付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与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使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55例对照组与55例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采取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试验阶段呼吸道感染次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相应指标升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临床价值较高,可推广.

    作者:陈燕;易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分析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导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

    目的:探讨导诊护理服务应用门诊细节服务管理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04例分为两组,两纽均接受相应导诊护理服务,而对照组52例患者未实施门诊细节服务管理,观察组52例患者则实施门诊细节服务管理,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探讨门诊细节服务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65.23(s=3.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3(s=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门诊就诊患者在实施门诊细节服务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导诊护理服务,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医院护理质量.

    作者:刘艳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精心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后,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规范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胡桂莲;李彤;冯蓓;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硬膜外麻醉对分娩产妇镇痛效果与产程的影响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对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与产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分娩产妇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未予以镇痛麻醉,试验组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镇痛效果及产程时间.结果:试验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第一产程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分娩的产妇予以硬膜外的麻醉镇痛方式,获取了显著的镇痛效果,将第一产程的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道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复杂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在复杂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4例行上肢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8例.A组应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B组单纯使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C组实施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比较3组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A、B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肌间沟-腋路联合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复杂上肢手术中麻醉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脑梗死超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超声影像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MRI、CT等影像学技术已越发成熟.这也使脑梗死尤其是急性脑梗死超早期的影像学诊断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有效的脑梗死超早期诊断能够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及时制定早期溶栓治疗方案,降低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本文就近年来脑梗死超早期诊断的影像学研究与发展情况进行更进一步综述,具体如下.

    作者:张俊冬;王建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价值和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管理,而观察纽患者则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管理,然后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患者满意度3个方面调查了解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方面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患者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恰当地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肌间沟臂丛麻醉用于肩关节周围手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实施肩关节周围手术过程中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实施肌间沟臂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肩关节周围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超声+神经刺激器实施肌间沟臂丛麻醉;对照纽行神经刺激器实施肌间沟臂丛麻醉.观察对比两组的麻醉穿刺次数及并发症等.结果:在麻醉穿刺次数及麻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肩关节周围手术患者,麻醉方法选取超声+神经刺激器实施肌间沟臂丛麻醉,可以显著减少麻醉穿刺次数,获得确切的麻醉效果,值得广泛普及应用.

    作者:岳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葛酮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究葛酮通络胶囊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在本研究中选择近3年我院收治的58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应用尼克林进行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应用葛酮通络胶囊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有效人数有20例,总有效率为68.9%;乙组的有效人数25例,总有效率为86.2%,乙组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3%,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3.4%,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葛酮通络胶囊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缓解临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干扰素雾化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干扰素雾化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给予基础治疗和干扰素雾化治疗,对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7%,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B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A组;A组不良反应率为13.3%,B组不良反应率为6.7%,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者应用干扰素雾化方式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有效减轻口腔黏膜疱疹不良症状,比基础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慧榆;刘学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早期经口进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营养支持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感染并发症及器官衰竭的发生率.采取经口进食方式进行肠内营养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操作并发症,同时可能对胰腺存在保护作用,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更多样本来证实.

    作者:苏瑞;汤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2015年0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2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抢救、观察和护理.结果:在20例患者中,18例治愈好转出院,一例转普外手术治疗,一例死亡.结论:迅速有效地抢救和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是成功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关键.

    作者:杨晓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胆汁酸和肝酶水平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胆汁酸(TBA)和肝酶指标对于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50例门诊产检ICP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体检和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TBA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检测,依据3项指标的检测水平,将ICP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各组间围生儿的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轻度ICP 23例,中度16例,重度11例,上述患者3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儿宫内窘迫、羊水粪染方面比较,重度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和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胎龄、新生儿体重和Apgar评分方面,轻度组与对照组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ICP的胆汁酸和肝酶指标升高,极可能是引起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对孕妇进行积极的TBA、AST和ALT水平监控,有利于评估围生儿的预后,从而积极给予针对性处理.

    作者:蔡忠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2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施单一阿奇霉素治疗的对照组与实施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的试验组,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出现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低于对照组的8.70%,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对其实施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不但能够快速缓解其症状,同时药物不良反应极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喜炎平联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喜炎平联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分给予喜炎平联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纽总有效率67.8/%,观察组总有效率89.2%,观察组的治疗优势更明显,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应用喜炎平联合乳糖酸阿奇霉索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忠良;刘学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