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介入放射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2例原位肝移植病例资料.术前MRI和血管造影检出肝动脉变异2例,门静脉主干血栓2例,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吻合闭锁1例,复杂的布-加氏综合征合并肝癌1例,原发性肝癌7例.术后经T管造影及MRCP诊断胆道并发症12例(55%),主要为肝内外各种类型胆管狭窄.术后经MRA和血管造影诊断血管并发症13例(59%),主要为肝动脉迂曲过长或肝脏静脉流出道梗阻.结果根据术前提供的血管信息选择实施了合理的动脉吻合方式及合理的肝移植术式.针对门静脉血栓于术中准确定位切开取出血栓.对肝癌患者实施了经肝动脉化疗.胆道并发症病例中11例接受了介入治疗,主要为经T管放置球囊导管扩张和支撑导管引流;经PTCD留置支撑导管引流,以及经CT引导穿刺治疗胆瘘及肝脓肿,其中9例完全康复.13例血管并发症患者中,7例流出道梗阻者接受了Z形血管支架置入和球囊导管扩张术.流出道梗阻完全解除,一周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结论介入放射在肝脏移植中具有重要价值.术前应用可以对手术适应症、移植前治疗、血管吻合方式及静脉取栓定位提供指导性信息.术后应用可以早期诊断胆道并发症和血管并发症,同时进行有效的介入治疗,避免再次手术的危险性.
作者:杨翔;戴定可;吴天鸣;翟仁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测在消化系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TSGF采用化学方法、CA242、CA72-4和sIL-2R采用ELISA法、CA19-9、CA125和CEA采用IMX测定了154例良性和恶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结果恶性组的7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7种单项肿瘤标志物灵敏度以sIL-2R和CA72-4高,CEA比较,统计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两组合可明显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且以CA19-9+sIL-2R为佳;结论单项指标应首选CA72-4和sIL-2R.一般似无必要采用三指标组合,而应以双指标组合为主.双指标组合中应首选CA72-4+CA242、CA242+CA19-9、CA72-4+sIL-2R、CA242+sIL-2R和CA19-9+sIL-2R组合.
作者:郎立中;李耀辉;周忠杰;陈允硕;何银华;金立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萎缩性胆囊切除的特殊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1991~2000十年中收治萎缩性胆囊炎中部分病例的手术体会.结果本组43例未发生大出血、邻近脏器损伤及严重胆瘘,全部一期治愈.结论萎缩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由于胆囊长期慢性炎症,粘连严重,以致胆囊、胆管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紊乱变异,手术难度大,稍有疏忽,可造成难以处理的麻烦,但只要做到术前充分估计,选好手术时机,术中严格遵循解剖明确、操作细致、多种方法,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
作者:陈乃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和灌注检塞(TA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4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根据门静脉癌栓是否占据管径的50%分为二组.TAI组68例仅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E组78例,先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后,再用超液态碘油与化疗药物混合后行肿瘤血管末梢栓塞治疗.结果TAE组患者的生存率、肿瘤缩小率、AFP下降率显著高于TAI组(P<0.05),但其不良反应也较TAI组增高.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和灌注栓塞为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安锋;王平基;韩国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对收治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除止血、制酸、护胃、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外,配合大剂量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协同使用.我科于2001-01始大胆尝试大剂量使用此药物,通过密切观察护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月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几年前在急性胰腺炎时行ERCP内镜检查被认为是禁忌,因为造影本身是刺激,会增加胰管内压力诱导急性胰腺炎.然而,目前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尽早ERCP/EST有利治愈疾病意见已经为较多的医师接受.我们观察了一些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惠华;陈志坦;孙士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治疗.方法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乳头旁憩室部位并胆胰疾病.全组行胆囊切除21例(24.4%),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20例(23.2%),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15例(17.4%),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4例(16.3%),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取石16例(18.6%).全组病人术后匀加服胆胰和胃冲剂.结果全组86例,在随访的78例中临床治愈68例,占87.2%,明显好转10例,占12.8%.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密切,多见于老年人,依据病人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术后加服胆胰和胃冲剂效果较好.
作者:付庆江;王保强;曹立瀛;郭振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本文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2年间,胃镜诊断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方法对930例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性别、年龄、溃疡部位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14.9%,930例消化性溃疡中,男性755例,女性175例,其中胃溃疡26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3例,复合溃疡60例.50岁以前发病占79.25%.胃溃疡的部位分布为胃角>胃窦>胃体>幽门管>胃底贲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部位分布为大弯>前壁>后壁>小弯>球后.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年龄集中在青壮年,胃溃疡的高发病率约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晚10年,胃溃疡的部位分布以胃角、胃窦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部位分布以大弯、前壁多.消化性溃疡的男女之比为4.4∶1,性别差异显著.
作者:张常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7-04/2001-09对213例以便血为主诉的患者进行大肠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9例,女84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9.9岁,其中<35岁25例(11.7%),35~59岁117例(55.0%),>60岁71例(33.3%),发病时间为5天~10年不等.
作者:吴以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保留灌肠是指自肛门灌入药物,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菌痢是由痢疾杆菌感染人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高.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保证患儿预后良好,对提高患儿的身体素质尤为重要,现将5例用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急性菌痢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贵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本文报告1989~1999年收治的阑尾粘液囊肿及粘液性肿瘤22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标本的0.097%,40岁以上患者多见,症状以腹痛、腹胀、右下腹包块为主,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钡灌肠检查有助于阑尾粘液囊肿的诊断,完整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胆道疾病是我国常见疾病,胆囊已成为胆石症的主要发病部位.胆囊炎、胆石症,常伴有化脓性胆管炎,临床表现高热、剧烈腹痛、进行性黄疸、肝功能损害,严重病人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以往此类病人大多采取手术治疗,随着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适应症不断扩大,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急性胆道疾病行早期ENBD及相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自1995-01/2000-12对168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化脓性胆管炎、胆系恶性肿瘤患者行早期ENBD及相关治疗和护理,并与对照组作对比观察,有效地解除了梗阻性黄疸,缓解腹痛,减轻甚至消除临床症状,改善全身情况,提高休克抢救成功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华静;周燕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深静脉血栓(DVT)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手术后患者.美国统计资料约占手术后患者15%.现将我科收治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方法、护理程序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阮瑞霞;张素青;刘小明;车向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是创伤、严重感染、休克、机体超常代谢,再灌注损伤,内毒素血症或脓毒血症,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并不断地自我扩大炎症反应,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 nction syndrome,MODS),以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2].
作者:郭振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并配合中药胆胰和胃冲剂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7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及其胆管狭窄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及服用我院研制的中药胆胰和胃冲剂治疗与预防结石复发,观察其效果.结果结石取净率97.64%(124/127),3例因T管脱落或拒绝治疗,未能取净.胆管狭窄经纤维胆道镜扩张,都可以达到取石和解除狭窄的目的.经1~2年的随访,治愈病例无结石复发.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处理术后残石,绝大多数可以解除胆管狭窄,取净结石,服用中药胆胰和胃冲剂可利胆排石,调整胆道内环境,逆转成石胆汁,有预防胆石复发的功效.
作者:王保强;杨全会;曹立瀛;付庆江;刘四清;谭长军;郭振武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如果能使人们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就能促进机体康复,从而减少复发机会.我科是消化专科,收治各类消化性溃疡疾病,针对各方面实施健康教育,达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食管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中一些患者常伴有基底细胞增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如不认真治疗,一些患者可能向食管癌演变;本病在临床上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故我们采用激光光动力学治疗[1]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伟;高友芝;马红军;王元平;王苑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OEA(Oleylethanolamide)是一个脂肪化合物,是在植物和动物的细胞中产生的,被认为在细胞信号过程中发挥功能.现在,用大鼠所做的研究表明,这种分子有可能会激发大脑中控制食欲的区域,产生一种厌食效应.腹膜内注射OEA会引起食物摄取减少.
作者:黄颖;任军;潘伯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洛赛克20mg隔日一次口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方法门诊病人随机分A、B二组,A组用洛赛克20mg隔日一次,B组洛赛克20mg每日一次口服,分别于第2、4、6周观察病人症状改善情况,第8周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粘膜情况.结果二组治疗后第二周症状改善情况B组优于A组(P<0.01),但第6周二组疗效相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8周胃镜结果显示两组食管粘膜好转情况一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洛赛克20mg隔日一次口服能有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作者:闫国华;董玉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