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胆胰疾病86例临床分析

付庆江;王保强;曹立瀛;郭振武

关键词:乳头旁憩室, 胆胰疾病, 手术, 胆胰和胃冲剂
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及治疗.方法采用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乳头旁憩室部位并胆胰疾病.全组行胆囊切除21例(24.4%),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20例(23.2%),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15例(17.4%),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14例(16.3%),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取石16例(18.6%).全组病人术后匀加服胆胰和胃冲剂.结果全组86例,在随访的78例中临床治愈68例,占87.2%,明显好转10例,占12.8%.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密切,多见于老年人,依据病人具体情况而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术后加服胆胰和胃冲剂效果较好.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的急诊ERCP/EST治疗

    几年前在急性胰腺炎时行ERCP内镜检查被认为是禁忌,因为造影本身是刺激,会增加胰管内压力诱导急性胰腺炎.然而,目前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尽早ERCP/EST有利治愈疾病意见已经为较多的医师接受.我们观察了一些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林惠华;陈志坦;孙士其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106例溶栓护理

    深静脉血栓(DVT)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手术后患者.美国统计资料约占手术后患者15%.现将我科收治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方法、护理程序及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阮瑞霞;张素青;刘小明;车向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肝硬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肝硬变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以乙型肝炎后期为多见,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变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应及早识别,及时抢救,以缓解病情和抢救生命.

    作者:代相红;李文琴;李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溃疡性肠炎观察解析

    目的解析活血化瘀疗法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本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一剂,30d/l疗程;对照组采用西药内服丽珠得乐,654-2,左旋米唑、地塞米松、吡呱酸连用30d/l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44%),好转28例(56%);对照组治愈6例(12%),好转44例(88%).远期疗效:经2a随访治疗组治愈22例中复发7例占32%;好转28例复发19例占68%;对照组治愈6例中复发3例占50%;好转44例中复发31例占70%.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治愈率,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远期复发率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对全部病例做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等项指标的测定,其结果提示;本文病例于治疗前血液粘稠度均增高,治疗后上述指标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作者:刘光达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13例下消化道出血大肠镜检查分析

    我院自1997-04/2001-09对213例以便血为主诉的患者进行大肠镜检查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9例,女84例,年龄15~80岁,平均年龄49.9岁,其中<35岁25例(11.7%),35~59岁117例(55.0%),>60岁71例(33.3%),发病时间为5天~10年不等.

    作者:吴以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生物人工肝的基础与临床

    随着细胞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生物人工肝的建立和临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生物人工肝已成为治疗肝衰竭的新途径.保持肝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在培养液或生物反应器中要有足够的细胞营养成分,同时还要祛除细胞代谢产物,由此已经产生了许多生物人工肝支持装置,有三种装置已经进行了临床实验.本文综述了肝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在生物人工肝中的应用、生物人工肝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作者:徐恩斌;张忠兵;张兴荣;胡和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血性胸腹水肾破裂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以发烧头痛5d,尿少3d,腰腹部胀痛1d就诊,患者6d前无原因出现高烧,体温38℃以上,伴有明显的头痛.当地乡村医生疑为上感,给予先锋霉素,病毒唑静滴,体温有所下降,但不能巩固,第3d患者出现腹胀,尿量明显减少,每日约100ml左右,当地医生考虑血溶量不足,给加大补液量,每日3000ml以上,尿量仍无增加,患者出现面部轻度浮肿,腹胀较前加重.第6d出现腰腹部胀痛难忍转来我院,急诊科化验尿,白细胞卅,潜血卅.尿素氮(BUN)26.42mmol/L,肌酐(Cr)754.40umol/L.

    作者:刘占稳;闫国华;张彦;姚海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病人血气的影响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的术前、术后血气分析对比及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病人的血气分析对比.结果二氧化碳气腹病人术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对比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病人术后对比也无差异(P>0.05).结论二氧化碳气腹对于大多数手术病人尤其是对选择期手术病人而言是安全的,术中的高碳酸血症也是暂时的,一过性的和可耐受的.

    作者:孙一凡;沈树权;朱新伟;马睿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创建爱婴医院后开展母婴同室的管理体会

    我科传统的新生儿病房,为了保护性隔离,采取无陪伴,母婴完全分离,患儿采用人工喂养.不利于患儿的康复,还容易再次患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甚至影响其生长发育.为提高母乳喂养率和促进新生儿的疾病恢复,我科根据爱婴医院要求,我们实行了母婴同室,经过6年实践,初步形成了母婴同室的一套管理雏形,使病理婴儿的母乳喂养率从零提高到90%以上,患儿平均住院日从原来的15天缩短至8天,院内感染也有所下降.现将近几年我科的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谢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膜外剖腹产的护理

    近几年来,我院对那些产程长,胎头下降困难,破水时间长,感染机率高者,均实行腹膜外剖腹产术,因在腹膜外操作,具有手术时间短,产妇痛苦较小,术后无顺禁饮食,排气早,多数能自行排尿等优点,现将其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房秀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阑尾粘液囊肿及腹膜假粘液瘤

    本文报告1989~1999年收治的阑尾粘液囊肿及粘液性肿瘤22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标本的0.097%,40岁以上患者多见,症状以腹痛、腹胀、右下腹包块为主,术前诊断较困难,B超、钡灌肠检查有助于阑尾粘液囊肿的诊断,完整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肝外胆管癌中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上皮钙粘附蛋白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肝外胆管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特异的鼠抗人E-CAD单抗及免疫组化技术,研究E-CAD蛋白在肝外胆管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果肝外胆管癌组织中E-CAD的阳性表达率(23%,8/35)较在非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3%,8/11)明显降低(P<0.01);E-CAD的表达降低/表达缺失与肝外胆管癌的浸润、转移、肿瘤的病理分级及类型均相关(P<0.05).结论E-CAD在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降低/表达缺失可作为肝外胆管癌病理分级及病理类型、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马力群;窦科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拇趾甲沟炎的预防及早期处理

    甲沟炎是甲沟或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多见于中青年,好发于下肢拇趾.甲沟炎虽不属于危重症,但因局部疼痛,反复感染,时好时坏而造成患者精神负担,严重时影响学习或工作.引起拇趾甲沟炎的原因很多,如修甲不当、穿紧小鞋子、各种运动及日常生活中不慎致伤等等.由于手术治疗创伤大,愈合时间长,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我院门诊治疗室从1998-08/2001-08对37例患者进行早期换药处理及预防宣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汪萍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反义技术在消化系统肿瘤的应用

    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作为系谱广、恶性程度高的实体瘤,目前除少数早期肿瘤治疗效果尚可外,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整体治疗效果极差,转移快,极大危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机制-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成为了热点,针对肿瘤相关基因和基因产物为靶点设计的抗肿瘤治疗方案不仅在实验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昆;张兴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开展色素内镜提高早期食管与胃癌检出率

    我国是食管癌与胃癌高发国,据统计,前者的发病率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22.35%[1],每年全国约有14万人因患本病死亡[2],后者发病率则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其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23.02%,每年约有16万人死于本病[3];食管癌与胃癌发病率虽高,但其演变过程缓慢,以胃癌为例,WHO曾明确指出[4]:从胃癌前期病变至早期胃癌平均需10年以上,而从早期胃癌发展至进展期胃癌需16~27年,在癌前病变至早期癌期间患者多无症状,在早期癌至进展期癌的转变过程中,患者虽可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但并无特异性,故临床医生很难想到,更难做出早期癌之诊断.

    作者:李军;高友芝;王元平;王新西;成文军;王苑本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治疗时间长,复发率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如果能使人们对疾病有正确认识,就能促进机体康复,从而减少复发机会.我科是消化专科,收治各类消化性溃疡疾病,针对各方面实施健康教育,达到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惠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Internet与医学信息检索

    Internet(国际互联网)也称因特网,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组成Internet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通讯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机构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作者:王昶飞;贺丕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内镜鼻胆管引流在急性胆道疾病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护理

    胆道疾病是我国常见疾病,胆囊已成为胆石症的主要发病部位.胆囊炎、胆石症,常伴有化脓性胆管炎,临床表现高热、剧烈腹痛、进行性黄疸、肝功能损害,严重病人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以往此类病人大多采取手术治疗,随着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适应症不断扩大,国内外文献报道对急性胆道疾病行早期ENBD及相关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科自1995-01/2000-12对168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化脓性胆管炎、胆系恶性肿瘤患者行早期ENBD及相关治疗和护理,并与对照组作对比观察,有效地解除了梗阻性黄疸,缓解腹痛,减轻甚至消除临床症状,改善全身情况,提高休克抢救成功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作者:华静;周燕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保尔佳配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我科自1995-04/1997-04临床应用保尔佳对16例无法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配合化疗进行近期疗效观察.方法每天肌注保尔佳1ml(30ng),连用4周为1疗程,1疗程之后休息2周,重复第2疗程;休息期间给用阿霉素40mg ivdrop d1,5-FU 500 mgiv drop d2~6,Vp~16 100mgiv drop d2~6为1疗程化疗,共2疗程.对照组10例不用保尔佳,单按上述方案进行两疗程化疗;化疗休药期间给胸腺肽8mg im隔日1次,VitB6 20mg1日3次,鲨肝醇100mg 1日3次,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16例治后无CR病例,PR5例,SD9例,有效率(CR+PR)31.25%(5/16),稳定率(CR+PR+SD)87.5%(14/16).对照组CR+PR均为O,SD4例,稳定率为(4/10)4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保尔佳对肝癌缩瘤有一定的作用,阻止恶化效果较好,本组PR31.25%(5/16),SD58%(9/16),稳定率88.2%,保尔佳在治疗肝癌过程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病人乐意接受,特别是它能在短期内起较好的缩瘤作用,改善全身症状,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药物昂贵,很多病人很难坚持长期使用,其确切的远期疗效尚难确切观察验证.

    作者:吴建光;李锋;胡廷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萎缩性胆囊炎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萎缩性胆囊切除的特殊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总结1991~2000十年中收治萎缩性胆囊炎中部分病例的手术体会.结果本组43例未发生大出血、邻近脏器损伤及严重胆瘘,全部一期治愈.结论萎缩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病,由于胆囊长期慢性炎症,粘连严重,以致胆囊、胆管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紊乱变异,手术难度大,稍有疏忽,可造成难以处理的麻烦,但只要做到术前充分估计,选好手术时机,术中严格遵循解剖明确、操作细致、多种方法,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

    作者:陈乃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