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急症胃镜的开展,使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我院胃镜室自1992年开展急症胃镜检查和治疗取得了一些经验体会.现将资料完整的320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惠萌;范欣敏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我院内科自拟利胆降逆汤,于1998~2000年观察治疗本病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高明镜;许忠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病及死率较高.我院自1995-06/2000-05共收治50例,均采用善得定治疗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茂清;张昌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10~20岁4例,21~30岁5例,31~40岁5例,41~50岁7例,51~60岁8例,61~80岁7例.壳核出血19例,丘脑出血10例,皮质下出血2例,桥脑出血4例,小脑出血1例.脑出血量在30~50 ml 20例,50 ml以上16例.本组入院时均处于昏迷状态,其中浅昏迷16例,中度6例,深昏迷14例.血肿破入脑室者11例.并发脑疝17例.本组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破入脑室者行同侧额角脑室外引流术.临床治愈2例,占61%,死亡14例,占39%.
作者:刘帮清;代学平;朱凤莲;宋其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培复新属于新型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在体外实验证实,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作用相当于第3代头孢菌素.而培复新对不动杆菌的作用比其它抗生素药效更强.我院从1997-07月开始应用培复新治疗31例各种外科感染,尤以在其它抗生素应用效果欠佳的基础上应用,其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张翠玲;卢贞;郭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洛赛克四联法与三联法对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洛赛克四联法,洛赛克三联法各100例对比观察.全部病例经内镜诊断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经6周治疗并在胃镜下观察溃疡变化及年复发率,治疗前后Hp的感染或清除率.结果两法对比结果为洛赛克四联法比三联法经6周治疗,溃疡愈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四联法对溃疡的1年复发率、Hp清除率优于三联法.两法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洛赛克四联法有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和Hp的感染率.
作者:李拴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输尿管痉挛性疼痛绝大部分为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炎症等所致,疼痛剧烈,呈放射性,常以急症就诊.在明确诊断后,解除患者的剧烈疼痛应为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自1995-08/1998-10用维生素K3加阿托品治疗输尿管痉挛性疼痛85例,镇痛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路明;朱玉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HELLP综合症是一组表现为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的综合症,是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简称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母婴死亡率较高.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患者多来自广大的农村,收治的危重患者较多,从1999-11/2000-11收治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3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肿瘤标记物CA19-9、CA50、MG-AG在消化道肿瘤诊断上的价值及联合检测的优越性.方法采用放免法(RI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分别测定69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中CA19-9、CA50、MG-AG的含量,并与其各自的良恶性疾病进行对照,分析各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相关性结果.结果单项检测中,除MG-AG在胰腺良恶性疾病中无明显差异外,其他肿瘤标记物在消化道良恶性疾病中均有显著性差异.MG-AG在胃癌中表现佳,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4.1%、91.3%和77.8%,而胰腺癌以CA19-9和CA50(均为77.7%)效果佳.若三项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临床检测效果,使敏感性、准确性上升,其中胃癌分别上升至75.7%和83.3%,胰腺癌均上升至100%.结论肿瘤标记物CA19-9、CA50、MG-AG对消化系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而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效果优于单项检测.
作者:杨伟刚;荣文;梁立维;张建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室自1997-04/2000-04使用富士能88型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大肠癌6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以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腹水引流并静输白蛋白(血浆)是一种疗效迅速安全实惠的治疗方法.本文就我院近3年来确诊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36例,经上述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金海;苏荣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78-10/1996-10我们共进行胃镜检查31877例,检出胃癌3 251例,占同期受检人数的10.20%,现就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杨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为反复发作胆囊炎患者探讨一种安全切除胆囊的手术方式.方法前瞻性比较浆膜下胆囊切除术和逆行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将33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反复发作胆囊炎患者,按入组序数分为SC组和RC组,即序数为奇数者施行浆膜下胆囊切除术(SC),为偶数者施行逆行胆囊切除术(RC),全部病例术后均观察可能影响疗效的各项指标,出院后随访.结果SC组术中副损伤和术后腹腔感染明显少于RC组(P<0.05),而近期及远期疗效与RC组相近(P>0.05);SC组发生残余胆囊结石1例,RC组发生胆道狭窄2例.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彻底破坏残留粘膜,SC是反复发作胆囊炎的理想手术方法之一.
作者:庞秀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胆结石的发病率及形成原因.方法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及作B超检查.结果糖尿病伴高脂血症者(A组)138例,FBG7.0~14.6(平均10.76±4.18)mmol·L-1,TG1.90~2.78(平均2.14±0.56)mmol·L-1,TC5.80~10.62(平均7.84±2.97)mmol·L-1,胆结石57例,发病率41.30%;糖尿病但血脂正常者(B组)119例,FBG7.0~13.4(平均10.24±4.10)mmol·L-1,TG0.14~1.69(平均0.96±0.47)mmol·L-1,TC2.40~5.59(平均4.05±1.23)mmol·L-1,胆结石34例,发病率28.57%;血糖及血脂均正常者(C组)694例,FBG3.33~6.16(平均4.74±1.53)mmol·L-1,TG0.13~1.67(平均0.18±0.59)mmo1·L-1,TC2.35~5.48(平均3.89±1.24)mmol·L-1,胆结石86例,发病率12.39%,胆结石发病率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特别是伴高脂血症患者胆结石发病率较高.
作者:王化东;盛谨年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术在胃癌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将485例胃癌切除病例分为广泛淋巴清除组及非广泛淋巴清扫组,比较两组间的5年生存率.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手术预后的因素.结果总体5年生存率为37.75%,行广泛淋巴清扫术后5年生存率为43.27%,行非广泛淋巴清扫术后5年生存率为16.32%(P<0.001).多元分析表明淋巴清扫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广泛淋巴清扫术可以提高胃癌手术的5年生存率,对胃癌应努力开展广泛性淋巴清扫术.
作者:马煜;张明;王春江;金炯;宋益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与世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药物既可用于防病治病,达到减轻症状、挽救生命、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又可能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此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消化脏器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谓之药源性消化疾病(Druginduced digestive diseases)[1].它一般不包括药物逾量所致的急性中毒,而是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是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s)的主要组成部分[1,2].
作者:顾金森;潘学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于1998-05/2000-04在内镜直视下行微波凝固摘除胃息肉4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胃息肉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其中20~40岁20例,41~60岁18例,61岁以上7例;依发生个数分:单发性息肉37例,多发性息肉8例,共检出56枚;依息肉直径分:0.4~1.0 cm34枚,1.1~1.5 cm 17枚,1.6~2.0 cm5枚;依山田分型分:Ⅰ型15枚,Ⅱ型23枚,Ⅲ型10枚,Ⅳ型8枚;皆取活检经病理诊断证实为:炎性息肉为8枚;增生性息肉39枚;腺瘤性息肉9枚.
作者:李建波;陈德淑;姚鹏;马心峰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