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平;陆明
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医院开展了用丙泊酚(即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苦胃肠镜检查,据报告效果令人满意.因此,我科与麻醉科合作从2001年5月起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共做3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凤兰;赵秀华;朱建新;瞿蕴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0-01/2000-09经剖腹探查和病理证实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20例进行分析.结果凡上腹部胀痛不适、烧灼、纳差、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治疗不见好转或加重应进行B超筛选,如发现胆、胰管扩张,胰头增大或肿块阴影者,进一步行ERCP,CT或B超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结论无黄疸型患者可提高切除率并延长生存期.
作者:徐兆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孕妇30岁,孕2产1,住院号27047.因停经39周,腹痛5h于2001-01-15 8:50入院.既往体健,孕期定期门诊检查,孕7月诊为臀位,经胸膝卧位后,胎位无改变.查体T36.6℃,P80次/min,R20次/min,BP17/13kPa,心肺听诊正常.腹围102cm,宫底94cm,胎心140次/min,肛诊示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先露单臀.血WBC11.6×109/L,RBC3.82×1012/L,HGB125g/L,L0.319,L0.681.尿常规正常,心电正常,B超示单胎臀位妊娠,脐绕颈.
作者:张萍;孙琪;周梅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1-01/2001-12我院消化科门诊收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28例,经内镜成功取出异物121例,成功率94%,与文献报道相符[1],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强;唐小兰;俞生富;何维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是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众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能力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个由多个成员组成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4类蛋白水解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它们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所有成分.
作者:程朋;叶鑫;张涛;张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这类病人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救治中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代振霞;王怀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2000年收治2例胸壁挫伤引起ARDS,积极采取以氧疗、呼气末正压通气、控制呼吸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Sp02达90%以上,PaO2>60mmHg,使ARDS的预后获得一定改善,终治愈.结果呼气末正压通气用于ARDS病人,可使萎陷的肺泡张开,改善肺泡弹性,提高肺的顺应性,减轻或消除肺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降低肺内静脉--动脉分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机械控制呼吸可避免呼吸作功而增加耗氧,有利于体力的恢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各项指标正常,使病人脱离呼吸机.结论病人应采取以机械呼吸为主纠正缺氧,有效控制基础疾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保证其它脏器功能正常,病情多能迅速缓解而恢复正常.
作者:刘清娟;王永侠;孙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粘膜脱垂的治疗方法,寻找其病因.方法本文通过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粘膜脱垂2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用雷尼替丁、黄连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过敏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8%,对照组总有效率24.78%.结论胃粘膜脱垂可能是一种过敏性病.
作者:郭锦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女,4个月.因发热、咳嗽1天余,昏迷、抽搐2h入院.患儿因发热、咳嗽1天,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静脉补液400ml内加10%氯化钠4ml、青霉素钠、头孢曲松等药物,输液近结束时(静滴持续约5h,患儿出现阵发性颜面青紫,口吐白沫,呼吸急促,两肺有湿罗音,四肢频频抽动,即给予强心利尿、呼吸兴奋剂、纠酸、激素等治疗,症状未改善,故由120急转我院.既往体健,无类似病史.
作者:鲁素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血栓形成、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而脑出血又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疾病.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脑梗死的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为459/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1].由于它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对该病的诱因和预防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随机选择了1996~1999年我所收治并确诊的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50例,对其发病诱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琴;陈淑珍;胡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转移性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152例转移性肝肿瘤的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有48例结肠癌,其中12/48(25%)在直肠,8/48(16.67%)在乙状结肠,7/48(14.6%)在横结肠,21/48(43.75%)在升结肠.结论转移性肝肿瘤中结肠癌的比例呈上升之势,尤其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强调转移性肝肿瘤患者,常规行结肠镜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发挥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胃肠道间质细胞瘤(GIST)临床比较少见,但近年来却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及文献复习作一概括性小结.
作者:徐友才;郭艳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食管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因食管良恶性疾病术后吻合口疤痕狭窄患者,采用内镜放置钛镍网状记忆合金支架对狭窄进行持续14天的超长时间扩张后取出支架,并随访观察12个月以上.结果缓解梗阻有效率为100%,疗效稳定12个月以上.结论该方法安全简便经济,病人痛苦小,缓解期长.
作者:张跃清;连培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1996-07/2000-06共收治慢性肝病并上消化道出血158例,经过内镜检查,明确了出血原因及部位,抢救成功率达94.94%,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林;徐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上对大剂量肾上腺素静注抢救心搏骤停复苏无效的病人常放弃进一步复苏,我们采用氨茶碱静注抢救治疗11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继学;武新宽;孔繁亭;刘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易引起出血甚至癌变.我院自1999年引进日本产富士能电子结肠镜为56例101颗大肠息肉患者摘除息肉,临床证实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秋香;孟召华;赖山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6-09/200-12我们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用F8硅胶管做为支架管治疗病人45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立泉;郭会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重症,多因交通事故、轧伤、摔伤等原因致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迅速危及生命,因此要积极抢救,减少病死率.
作者:王怀丽;代振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统计分析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某些流行性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15年间胃镜检查的19 528例,逐年按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消化性溃疡(PU)2 577例,检出率为13.20%,其中胃溃疡(GU)457例(17.73%);十二指肠溃疡(DU)2044例(79.32%);复合性溃疡(CU)76例(2.95%).男:女为2.72:1.DU发病率明显高于GU和CU,PU发病高峰为20~50岁,但各类溃疡的年龄分布差异显著,DU发病年龄较GU和CU约低10岁左右.并对PU的发病季节分布、病变部位、并发症及动态检出率作了分析.结论PU的发病并未因现代众多抗溃疡新药的应用而减少.
作者:王胜军;张丽萍;冯培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1].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2].
作者:盛爱华;吴培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