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附12例报告)

杨帝宽;刘衍民;冯钢;梁威飘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腹腔镜,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梗阻胜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方法PTCD联合腹腔镜治疗AOSC共12例.结果11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1.7%.结论PTCD联合腹腔镜治疗AOSC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愈合快等优点,是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

    目的评价局麻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导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19例良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长度选择不同型号的球囊导管,实施球囊扩张术.于术前和后一次球囊扩张术后当天,对狭窄段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进行评估,测定FEV1、FVC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9例患者平均接受球囊扩张(2.3±1.3)次,均操作成功,扩张后支气管管径较前明显增大,症状明显缓解,即刻疗效达100%.术后狭窄段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均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2个月,远期疗效达84.2%.结论局麻下纤支镜介导的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简便、快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宇;于力克;郑玲;谢海燕;胡(韦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该科2001年10月~2004年7月进行各种妇科腹腔镜手术共428例的资料.结果该组有10余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近20种手术方式;中转开腹7例(1.67%);并发症发生率0.94%,无大血管损伤、空腔脏器损伤、电损伤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随着新技术、新器械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逐渐减少.扎实的基本功、相对固定的手术团队、谨慎选择手术对象、及时中转开腹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腹腔镜手术对病人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切口美观,而且诊断和治疗同步完成,因此,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治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春莲;陈双郧;李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套线法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78例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套线法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方法.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时间6个月、1 a,全部患儿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套线法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较其他方法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特别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于文涛;周致红;曲金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8例小儿麦克尔憩室腹腔镜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腹腔镜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例小儿麦克尔憩室.结果38例诊断明确,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7 d,无手术近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对小儿麦克尔憩室的诊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尹强;吴水华;周小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7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效果.方法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7例,平均40岁,结石直径12~30 nm,根据X线定位,采用经腹膜后腔和腹腔途径,显露输尿管,用自制刀及电凝钩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置入双J管,缝合切口.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9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黄朝友;姜睿;陈同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80岁以上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80岁以上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TURP治疗的152例80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患者手术39~75min,平均53 min.电切前列腺组织42~95 g,平均67 g;术中失血60~250 mL,平均105 mL.术中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早期表现17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术中大出血.全部病例术后均排尿通畅,IPSS由术前30.0降到7.5,Qmax>15 mL/s.随访3个月~12 a,未见前列腺再次增生梗阻,仅1例发生永久性尿失禁.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患加重.结论只要术前积极控制并发症,技术娴熟,TURP术仍然是当今治疗80岁以上高危BPH的主要方法.

    作者:祖雄兵;庄乾元;叶章群;周四维;齐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研究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3例共40侧手术资料.结果33例患者共行40侧手术,术后6个月后冲洗泪道通畅者36侧(90%),1 a后冲洗通畅者35侧(87 5%),5侧通畅度不满意(12.5%).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及与眼科医生的密切合作可以提高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

    作者:张勤修;吕红彬;杨慧;刘世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意义.方法对69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内镜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分期比较.结果在判断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上,EUS总的正确率36.2%,其中T1m41.7%,T1sm75%,T2mp 100%,T3se 66.7%,T4si 25%;在判断淋巴结转移N分期上,EUS总的正确率62.3%,其中N-100%,N+53.8%.结论EUS对胃癌术前T及N分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避免分期过深或过浅、如何鉴别良恶性淋巴结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明军;刘晓东;王轶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恶性胆道梗阻金属内支架堵塞的内镜处理

    目的探讨胆道金属内支架堵塞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和经皮放置的金属内支架堵塞后的处理方案.再插入支架的有效性和再通时间.结果总数41例胆道金属内支架堵塞患者,机械疏通6例,再放置金属内支架15例,插入塑料支架20例.再插入金属支架组平均再通256 d(102~367 d),塑料支架组为258 d(72~393 d),机械疏通组仅21 d(10~65 d).结论胆道金属内支架堵塞的佳治疗方案为经内镜插入塑料支架或第二根金属内支架,机械疏通无效.

    作者:郭英辉;张啸;张筱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关节镜在诊治急性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提高对单纯踝关节起病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认识并加强其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以来,关节镜检查发现的14例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经过,经过半年以上的随访,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4例病人术前均误诊,分别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滑膜炎、骨性关节炎.全部病例在踝关节镜检查后发现确诊.并一期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配合以系统药物治疗,经过随访观察,近、远期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单纯以踝关节起病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少见,且容易误诊,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应用,其诊断率将会获得提高,同时亦为早期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增加了一个新的方法.关节镜下手术仅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它可以防止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生,但不能代替排酸、抑酸及饮食控制的治疗.

    作者:张羽飞;许春利;王福生;王立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180例,使用德国Wolf 7.9 F输尿管镜配合丹麦气压弹道碎石机.其中手术失败11例,占6.1%.结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手术失败原因、处理:①输尿管镜难以通过扭曲狭窄的输尿管4例,行开放手术,术后应留置双J管.②输尿管镜进镜或碎石时结石上移,进入肾盂或肾盏5例.其中上段结石3例,中段下段结石各1例.当进镜和碎石时冲水压力尽量小,以保持视野清晰即可.一旦结石上移输尿管镜下无法找到,则需放置双J管,术后配合ESWL术碎石可达到良好疗效.③输尿管镜无法进入输尿管2例,考虑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中叶抬高,膀胱内小梁小室增生有关,以致输尿管开口难找.操作时损伤输尿管开口处黏膜,以致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结论严格掌握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技巧,操作谨慎仔细,并配合其他各项腔内碎石技术,提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成功率.

    作者:盛旭俊;黄云腾;张良;陈建华;孔良;王伟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输尿管扭曲的输尿管镜处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扭曲时输尿管镜检的方法.方法用输尿管导管作引导,在输尿管镜检遇到输尿管扭曲时,将输尿管导管预先人工弯成一定的弧度,尝试通过扭曲的输尿管.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扭曲15例,输尿管扭曲远端残留双J管断管3例.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组,成功将输尿管镜通过输尿管扭曲段13例,成功率86.7%,其中9例直接用气压弹道碎石,4例结石退回肾脏,留置双J管后行ESWL术.2例不成功,后改用经皮肾穿刺取石.另一组3例均成功通过输尿管扭曲段,并用异物钳将双J管断管夹出.无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扭曲时,通过改良输尿管导管,结合一定的输尿管镜检操作技巧,可提高输尿管镜检的成功率.

    作者:刘卓文;王可兵;曾绮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段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管段的解剖及临床应用,进而了解蝶筛区域的解剖结构.方法经鼻内镜下对15具湿性成人尸头30侧筛、蝶窦解剖,观察筛蝶区域的解剖结构,对视神经骨管段进行观察和测量.对6例损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诊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视神经管眶口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处左侧的距离为(77.90±1.65)mm,74.8~81.0mm,右侧为(77.65±1.77)mm,74.2~80.8 mm;视神经管颅口与鼻小柱和鼻翼交界处左侧的距离分别为(83.80±2.14)mm,80.2~86.8mm,右侧为(83.38±2.36)mm,79.4~86.4 mm;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transethmoidal 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TOND)治疗6例损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4例效果良好.结论临床手术中OC的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TOND是治疗TON较好的办法.

    作者:徐明;方平;陆地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SEPS镜辅助下的乳房整形术:隆乳和注射隆乳异物清除

    目的直视下探查分离假体置入腔隙及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形成的多发性异物囊腔结节,减轻组织创伤,提高隆乳术效果和异物清除率.方法自2001年3月起在SEPS镜辅助下完成21例乳房整形术,其中13例为隆乳术,8例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坚决要求行异物清除术,术前B超对异物定位标记,全部手术经腋部切口,在SEPS镜辅助下对皮下、乳腺内、腺体后、胸肌内等不同解剖层次的异物结节囊腔逐一探查剥离,清除异物,隆乳术者于胸大肌下剥离假体置入腔隙.结果术后无血肿、感染,伤口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注射隆乳所致乳房疼痛、乳腺结节和双侧乳房不对称畸形等术前不良临床表现消失,术后复查乳腺B超已无异物包块征象;隆乳术后假体无移位,乳房外形及手感良好.结论SEPS镜辅助直视下行注射隆乳异物取出和隆乳较常规盲视下操作组织创伤小,更安全,确切,可靠,不失为注射隆乳异物清除和隆乳的良好方法.

    作者:唐庆;古键;吴志棉;刘祥厦;曾庆梅;苏爱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268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89.9%(241/268),并发症发生率4.1%(11/268),其中输尿管穿孔9例,泌尿系感染2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曾昭昌;万跃平;王可兵;刘卓文;王重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罕见子宫内节育T型环贯穿宫壁肠管内镜取出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结肠炎5 a,要求结肠镜检查.自述8 a前曾上一节育环,上环2 a后因生育在当地卫生所行取环术,过程不详.当年怀孕,足月分娩.近5 a出现反复间断左下腹疼痛伴腹泻,当地以结肠炎诊治,疗效不佳,遂来本院就诊.体检:腹平软,左下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属正常值范围.

    作者:苑刚;张俊;戴英;王凤桂;涂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关节镜微创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与相关因素.方法对3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选择性、有限化关节镜清理术.手术包括刨削清理增生肥厚的炎性滑膜组织,修平退变剥脱的软骨创面,切除和修整破损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髁间窝成型解除撞击和ACL磨损.结果34膝得到6~25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按膝关节综合评分表进行评分,优23.5%,良55.9%,可17.7%,差2.9%,优良率79.4%.结论关节镜下选择性、有限化微创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有效解除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延缓病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银网;苑建新;汤杰;郁国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联合腹腔镜微创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联合腹腔镜治疗急性梗阻胜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疗效.方法PTCD联合腹腔镜治疗AOSC共12例.结果11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1.7%.结论PTCD联合腹腔镜治疗AOSC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愈合快等优点,是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帝宽;刘衍民;冯钢;梁威飘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3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irizzi综合征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例Mirizzi综合征病例.结果38例全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及胆囊大部分切除术.Mirizzi综合征Ⅰ型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较易,Mirizzi综合征Ⅱ型、Ⅲ型、Ⅳ型手术特困难,多行大部胆囊切除术.结论提高Mirizzi综合征的术前和术中诊断率及分型直接关系到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作者:张震波;杨福泉;冯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成熟型疣状胃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35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行APC治疗,氩气流量设定为2 L/nin,功率40~60 W,灼除所有疣状病灶.术后给予奥美拉唑治疗.1个月后随访及胃镜复查.结果35例共146枚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经APC治疗灼除,治疗次数根据病灶大小决定,平均每枚病灶治疗时间为3.9 s(2~6 s).所有患者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发现31例患者(88.6%)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显示隆起病灶平伏,黏膜炎症明显改善.4例(11.4%)黏膜炎症改善,但仍有消化道症状.结论内镜下AP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应力;姜春萌;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