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文;王可兵;曾绮文
目的探讨胆道金属内支架堵塞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和经皮放置的金属内支架堵塞后的处理方案.再插入支架的有效性和再通时间.结果总数41例胆道金属内支架堵塞患者,机械疏通6例,再放置金属内支架15例,插入塑料支架20例.再插入金属支架组平均再通256 d(102~367 d),塑料支架组为258 d(72~393 d),机械疏通组仅21 d(10~65 d).结论胆道金属内支架堵塞的佳治疗方案为经内镜插入塑料支架或第二根金属内支架,机械疏通无效.
作者:郭英辉;张啸;张筱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采用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内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行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内静脉曲张17例.结果全部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5 d,随访1~30个月,随访中位数14个月,无复发.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创伤很小,疗效好,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赵兵;翟文裕;于文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两者应用指征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6例TVH和54例LAV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LAVH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适应证均显著优于TVH组;而TVH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成本-效果比明显优于LAVH组.结论LAVH显著扩大了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使部分需要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病人避免了开腹手术,其较TVH更为优越;但TVH组成本-效果比显著优于LAVH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如存在适应证,TVH手术仍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余晓;俎德学;叶玲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对子宫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取子宫内膜活检,全部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出血疾惠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炎、宫颈管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胚胎残留、子宫内膜癌等.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依次为:9153%、88.24%、96.78%、92.86%、80.00%和100%.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出血疾病明显优于诊断性刮宫.
作者:崔爱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结肠炎5 a,要求结肠镜检查.自述8 a前曾上一节育环,上环2 a后因生育在当地卫生所行取环术,过程不详.当年怀孕,足月分娩.近5 a出现反复间断左下腹疼痛伴腹泻,当地以结肠炎诊治,疗效不佳,遂来本院就诊.体检:腹平软,左下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属正常值范围.
作者:苑刚;张俊;戴英;王凤桂;涂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及易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方法1999年11月~2005年3月,采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56例.分别应用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手术进行单节段或双节段、连续或间断、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中央椎管呈桥式扩大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治疗,摘除椎间盘483个.结果术中有2例转开放手术,发生硬膜损伤6例,定位错误5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8例,对侧复发1例.216例随访3个月~5 a.疗效:优175例,良23例,可13例,差5例,优良率92%.术后当天离床大小便,1.5周基本恢复日常生活.结论该术式创伤小,减压充分,术后恢复快.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沈成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宫腔镜与B超用于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经B超监护,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或电切术,术后予以人工周期、宫内置节育器等方法治疗.结果23例病人中有18例病人完全恢复月经,17例要求妊娠其中12例受孕;有5例未孕,其中1例因重度粘连分离后有少许月经,3个月后复查显示再粘连而闭经.结论B超与宫腔镜,再配以人工周期、宫内置节育器等方法联合应用是治疗宫腔粘连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陈小影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36例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36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1例出现术后缝合口漏,此外无切口感染等其他任何并发症发生,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甘雨;李立志;张涌泉;许景洪;梁荣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我院2002年7月~2005年5月应用Wolf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9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征然;曾国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89.9%(241/268),并发症发生率4.1%(11/268),其中输尿管穿孔9例,泌尿系感染2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作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曾昭昌;万跃平;王可兵;刘卓文;王重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扭曲时输尿管镜检的方法.方法用输尿管导管作引导,在输尿管镜检遇到输尿管扭曲时,将输尿管导管预先人工弯成一定的弧度,尝试通过扭曲的输尿管.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并扭曲15例,输尿管扭曲远端残留双J管断管3例.结果输尿管上段结石组,成功将输尿管镜通过输尿管扭曲段13例,成功率86.7%,其中9例直接用气压弹道碎石,4例结石退回肾脏,留置双J管后行ESWL术.2例不成功,后改用经皮肾穿刺取石.另一组3例均成功通过输尿管扭曲段,并用异物钳将双J管断管夹出.无并发症.结论在输尿管扭曲时,通过改良输尿管导管,结合一定的输尿管镜检操作技巧,可提高输尿管镜检的成功率.
作者:刘卓文;王可兵;曾绮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成熟型疣状胃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35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行APC治疗,氩气流量设定为2 L/nin,功率40~60 W,灼除所有疣状病灶.术后给予奥美拉唑治疗.1个月后随访及胃镜复查.结果35例共146枚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经APC治疗灼除,治疗次数根据病灶大小决定,平均每枚病灶治疗时间为3.9 s(2~6 s).所有患者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发现31例患者(88.6%)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显示隆起病灶平伏,黏膜炎症明显改善.4例(11.4%)黏膜炎症改善,但仍有消化道症状.结论内镜下AP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应力;姜春萌;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圈套器在胆囊管增粗或胆囊三角分离困难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临床应用及其适应证,优越性和方法.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胆囊管部位增粗或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应用钛夹或可吸收夹不能夹闭或预期不能夹闭时,可应用圈套器行胆囊管部位的结扎.结果249例病人,无1例发生出血、黄疸、胆瘘及胆道损伤,仅有1例发生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因胆囊三角解剖困难,逆行切除胆囊时;或因胆囊管增粗或胆囊管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致不能应用钛夹夹闭时,应用圈套器安全可行,优势明显.
作者:曾志武;龚昭;李兵;刘彦;黄薇;曾红玲;张巧燕;巴特孟和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wpancreatitis,ABP)的治疗方式与可行性.方法对32例ABP患者实施内镜治疗(研究组),均先行ERCP、EST和/或ENBD,后根据个体化原则24例腹腔镜置管引流术,16例胆囊切除,4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同期保守或急诊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25例相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满意,全组无死亡病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P<0.05).结论联合内镜下早期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赵志坚;张阳德;张洋;郑翼德;雷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应用内镜微波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EGP患者随机分成A组(先药物后微波治疗组)和B组(药物+微波治疗组),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54例患者43例Hp阳性,37.0%(20/54)的患者发现肠上皮化生.A组:单纯药物治疗仅有11.5%(3/26)的患者糜烂性病变消失,而应用微波治疗后,95.7%的患者隆起糜烂性病变消失;B组:隆起糜烂性病变治愈率达92.9%(26/28),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有5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但均在术后1周内消失.共治疗隆起性病灶246个.结论EGP的发病与Hp感染有关,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微波联合抗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实,而且安全简便.
作者:王圣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6例患者在进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进行定位活检.结果516例定位活检患者中宫颈癌116例,非典型增生26例,尖锐湿疣56例,慢性宫颈炎318例.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汤新;孙红宇;黄顺姬;遇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摘除巨大腺瘤的经验.方法采用了单纯圈套切除法、尼龙圈结扎法、分叶分次尼龙圈结扎法治疗结肠巨大腺瘤52例(64枚),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全部病例中,有48例术后6~10个月复查,复诊率占92%.均未发现任何并发症及复发现象.结果该组52例病人,镜下顺利摘除结肠巨大腺瘤41例,占78%.摘除困难11例,占21%.经镜下补充治疗,全部获得成功.结论经内镜下摘除结肠巨大腺瘤是一种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凤英;孟晓光;张黎;单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意义.方法对69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内镜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分期比较.结果在判断胃癌浸润深度T分期上,EUS总的正确率36.2%,其中T1m41.7%,T1sm75%,T2mp 100%,T3se 66.7%,T4si 25%;在判断淋巴结转移N分期上,EUS总的正确率62.3%,其中N-100%,N+53.8%.结论EUS对胃癌术前T及N分期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避免分期过深或过浅、如何鉴别良恶性淋巴结方面,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孙明军;刘晓东;王轶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咽喉部血管瘤的微创疗法.方法局麻下采用电子喉镜监控,经舌甲膜穿刺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咽喉部血管瘤31例.结果多注射10次,少注射2次,平均5.5次,治愈26例(83.89%),好转4例(12.90%),无效1例(3.23%).2例患者出现短暂发热,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子喉镜监控下经皮穿刺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咽喉部血管瘤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的微创手术,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平;周水淼;温武;郑宏良;沈小华;黄益灯;李兆基;张速勤;刘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局麻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导下支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19例良性支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9例良性支气管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长度选择不同型号的球囊导管,实施球囊扩张术.于术前和后一次球囊扩张术后当天,对狭窄段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进行评估,测定FEV1、FVC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9例患者平均接受球囊扩张(2.3±1.3)次,均操作成功,扩张后支气管管径较前明显增大,症状明显缓解,即刻疗效达100%.术后狭窄段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肺功能指标(FEV1、FVC)均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32个月,远期疗效达84.2%.结论局麻下纤支镜介导的支气管球囊扩张治疗良性支气管狭窄简便、快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宇;于力克;郑玲;谢海燕;胡(韦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