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进;李国庆;赵宏伟;季士本;朱学甫;张涛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倒入法置镜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286例输尿管结石应用该方法的经验.结果 286例均置镜成功并完成后续治疗.结论 输尿管镜倒入法置镜安全,高效,创伤小,适合各种输尿管开口.
作者:桑乾宏;蔡雅富;任胜强;邬旭明;袁鹤胜;刘星明;方建军;王强辉;梁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膝关节镜检术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引起膝前痛的关节内致病因素.方法 对该院自2000~2004年就诊的怀疑关节内因素导致的膝前痛病人120例,全部进行膝关节镜探查手术.结果 结合术中镜下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髌骨软骨软化症42例、髌股关节炎22例、髌股排列紊乱症21例、滑膜皱襞综合征15例;关节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10例、髌前脂肪垫综合征7例、股骨髁间凹狭窄症3例.结论 利用膝关节镜技术并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可对膝前痛的关节内因素进行病因分析及明确诊断,具有微创、高效、有限治疗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徐洪港;徐斌;冯瑛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Gerota筋膜内后腹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肥胖患者采用12肋下腋后线孔气囊扩张建立Gerota筋膜内后腹腔间隙,进行腹腔镜肾切除4例,肾囊肿去顶12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7例,离断性肾盂成形1例,肾上腺肿瘤切除2例.结果 35例手术顺利完成,仅1例输尿管结石因术中气腹机故障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63.1 min).术中出血量10~240 mL(平均55 mL).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患者,6例术后少许漏尿2~6d(平均3.5 d).住院时间4~26 d.术后随访35例,2~13个月(平均5.1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为减少脂肪组织的干扰,肥胖症患者可在Gerota筋膜内建立后腹腔间隙行腹腔镜手术,简便易行,路径直接,组织分离少,手术时间缩短.
作者:孙方浒;申鹏飞;张文刚;朱汝健;王仙友;陈湘;张显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改进步骤与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进后71例病例均来自2004年,对照组为方法改进前43例,均来自2004年.结果 改进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耗时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改进组血清β-HCG术后比术前下降幅度为91%,对照组为76%(P<0.05),术后1~3个月输卵管通水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通畅性检查结果大致相同.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改进是有意义的.
作者:田乔;李燕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 对30例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症状多以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及上腹部不适为主.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8例.内镜表现按照Kodsi分期Ⅰ~Ⅳ期分别为15、9、5和1例.内镜刷检涂片及黏膜活检阳性各15例,念珠菌培养阳性19例.给予伊曲康唑治疗2周,24例临床治愈.结论 念珠菌性食管炎无特异临床表现,内镜检查下刷检或活检是诊断的关键.伊曲康唑是治疗该病的高效药物.
作者:王德荣;张淑红;颜淑红;冯秀兰;杨秀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3年6月~2005年5月,120例手汗症患者在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受胸腔镜交感神经干切断术,切断T2~T3,合并腋窝多汗者同时切断T4.术中采用红外线测温仪监测手掌温度的变化.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1例术后气胸置入胸管后肺复张.术中监测交感神经干切断前后手掌温度平均升高2.5℃,术毕患者手掌多汗的症状立即消失.平均手术(58.3±23.2)min,术后平均住院(1.6±0.8)d.57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代偿性多汗,5例出现背痛,均能耐受.随访1~23个月,平均(12.4±4.6)个月,无1例手汗症复发.结论 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外科技术,但其特有并发症的预防值得重视.
作者:魏翔;潘铁成;汤应雄;胡敏;李军;陈涛;喻钧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该研究比较了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与宫腔镜检查(hysteroscopy,HS)在诊断绝经后服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以探讨与其相关的监测方法.方法 随诊了46例绝经后因乳腺癌服用TAM(20mg/d)超过6个月的妇女.所有患者均施行了TVS、HS以及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TVS以子宫内膜厚度≥5mm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 TVS检查结果阳性21例(45.7%)中,经HS及病理诊断证实内膜息肉14例,单纯增殖型内膜2例,萎缩型内膜5例;TVS检查结果阴性25例(54.3%)中,内膜息肉8例,单纯增殖型内膜3例,萎缩型内膜14例.TVS检查的特异性为70.8%,敏感性为63.6%,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68.0%.而HS分别为100%、96.0%、95.7%和95.7%.息肉病人的TVS结果与非息肉病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9).结论 由于TAM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够引起内膜基质水肿,产生类似增生内膜的超声影像,导致TVS的检查结果与HS下所见以及内膜病检不相符.服用TAM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单纯以TVS作为其内膜病变的筛选方法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且特异性较差.在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方面HS具有特殊优势.
作者:高婉丽;冯力民;王伟娟;刘小春;李晶华;王军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老年性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湖南省娄底市涟钢医院2002~2004年底所收治的16例老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结果 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术.全组无死亡,无胆道损伤、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积累,老年性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可安全地完成腹腔镜胆囊手术.
作者:张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术式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 宫内妊娠率在开腹手术组为27.0%,在腹腔镜手术组为51.1%,重复性异位妊娠在开腹手术组为39.7%,在腹腔镜手术组为18.0%.两组不孕率分别是33.3%和30.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内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50.0%,在输卵管切除组为22.4%,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21.7%,在输卵管切除组为34.5%.不孕在两组分别是28.3%和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去除了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后,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而不孕率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的因素中,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如患者没有引起输卵管妊娠的相关因素,则其生殖预后良好.
作者:邱晓红;韩丽英;李荷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宫腔造影(3D-SHG)测量子宫纵隔长度,对切除子宫纵隔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纵隔的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并对纵隔进行宫腔内的测量,指导宫腔镜下子宫 纵隔电切术.结果 根据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测量的子宫纵隔长度及宽度进行切除,经术中腹腔镜监测, 可达到完整切除纵隔及避免副损伤的目的.结论 3D-SHG可对子宫纵隔进行术前宫腔内的测量,其测量结果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具有指导作用,增加了手术切除纵隔组织的准确性,安全性,认为可代替常规的腹腔镜及超声等监测.
作者:杨清;王玉;张静;蔡爱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用环状网塞填充疝环口,以达到修补缺损,用片状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再一期行TUVP.结果 术后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股沟区无紧缩感、疼痛轻、拔出尿管后排尿顺畅、伤口一期愈合;短期无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的优点.结论 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一期治疗高龄BPH并腹股沟疝效果良好,尤其对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和实用性.
作者:朵永福;龙启;梁伟新;张勇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1999~2004年收治的12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全部病人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6个月~4年,仅2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现仍在随访中,其余10例未复发,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处理严重病例时,仍不能取代传统的Gldwell Luc手术.
作者:刘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由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向医学内镜设备、器械、材料渗透,在微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技术、机械加工等学科高度发达的时代,理工科与内镜医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密切.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成为现代医学进步的象征,成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内镜医师行业性组织机构和培训基地,统一进行内镜医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临床内镜的诊治效率.我国内镜医学近10年来发展很快,内镜技术已普及到县级医院,全国目前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已达30余万.
作者:张阳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40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治疗,其中不孕症37例,同时行腹腔镜下手术,对盆腔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程度进行全面评价,月经减少者3例,手术后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随访3~6个月,并再次行宫腔镜检查,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36例患者一次成功,另外4例因宫腔狭小,再次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手术中、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0~30 min,平均20分,手术中出血5~15 mL,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次手术成功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具有安全有效性,近期疗效明显.
作者:严德文;许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疗效、预防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22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碎石成功率及分析12例并发症原因.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4.7%(215/227).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为82.2%(37/45),中段结石为96.6%(57/59)、下段结石为98.4%(121/123),术后1~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100%.随访时间为2~15个月,复查B超显示肾积水减轻或消失,部分病人复查KUB十IVU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并发症发生率为6.2%,主要发生在技术开展的初期.结论 该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好的输尿管置镜技巧、保持术野清楚、结石适当固定、冲水压力的控制以及碎石操作的技巧.该技术是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
作者:彭伟;张青汉;董能本;叶绪龙;潘卫斌;姜卫东;桂定文;陈小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海绵窦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12例成人尸头上进行,在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观察窦内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并从颅内切开海绵窦,测量神经血管在窦内的长度、外径及与鞍底中线间的距离.结果 在鼻内镜下可顺利进入海绵窦,清楚显露海绵窦内、外壁、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并对其进行全程游离.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清楚暴露海绵窭内部结构,可用于临床上海绵窦病变的治疗.
作者:王光辉;张勤修;吴宇平;刘世喜;邹剑;梁传余;吕杨成;刘劲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作为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Ⅰ组,观察组,55例,静脉注射咪唑安定;Ⅱ组55例,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的镇静程度、遗忘程度、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能产生较满意的清醒镇静效果.Ⅰ组病人32%有恶心、呕吐或紧张、惊恐,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无明显改变,而2%血氧饱和度则有一过性改变;对照组病人9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血压、呼吸轻度改变,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安全,副作用小,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经结肠旁沟掀开结肠行输尿管切开取石15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切开腹膜后可直接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例.结果 共23例25处结石均在该术式下完成,手术90~150min,平均115min.结论 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手术操作空间大和易暴露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严顺新;葛玉明;叶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纵观近几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和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主流方向.美国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正由半导体芯片领域转向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生物技术已经被列入美国的优先科研计划.我国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主要集中在纳米药物载体治疗与诊断技术、生物相容性材料、天然纳米生物材料、纳米中药等方面.目前纳米技术正处于取得重大突破的前夜,已经取得的令世界为之震动的系列成果,纳米生物技术也将高速发展,只有认识它、发展它,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张阳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该院1999年6月~2005年6月实施的22例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全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符合联合手术的原则,体现了微创的优越性,并可以明确慢性阑尾炎的诊断.
作者:汤利民;严立俊;汤乐毓;张□;张棉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