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锋;林梅珠;宋志军
目的:探讨MED(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8月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48例手术定位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按张朝跃MED镜下手术标准[1]进行评定:共有10例出现定位失误,其中2例因定位不准中转开放手术.定位准确率为97.1%.结论:定位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关系到MED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张朝跃;苗惊雷;沈民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几种内镜治疗方法对食管良恶性狭窄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年1 198例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资料.结果:沙氏扩张术540例,治后吞咽功能改善率在良恶性组分别为90%、51%;微波及射频共480例,前者81%,后者87%;内镜下瘤内注射高聚生并全身化疗74例,吞咽功能改善率86%;金属支架置入术104例,其改善率100%.并发症:食管穿孔7例,大出血2例,死于并发症的4例.结论:沙氏探条扩张主要适用于良性狭窄,微波、射频、瘤内注药及金属支架主要适用于恶性狭窄.
作者:朱亚芳;王建红;周建明;姚卫东;张琴芳;汤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慢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88年8月以来经结肠镜检查诊断的14例慢性阑尾炎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下观察阑尾开口粘膜明显充血、水肿14例,糜烂6例,阑尾口变形6例,阑尾腔内粘膜脱出呈僧帽状隆起2例,阑尾口内有炎性分泌物附着8例.结论:结肠镜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朱德锋;林梅珠;宋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和价值.方法:经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13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癌根治术3例、Dixon手术84例、Miles手术14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19例,降结肠部分切除术1例、盲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造瘘术1例.结果:中转开腹手术5例,12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8min,术中平均出血120ml,术后平均42h胃肠功能恢复,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发生,随诊0.5~34个月,除1例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手术者,术后12个月盆腔局部肿瘤复发外,其余病例均没有转移、局部肿瘤复发、Trocar处和小切口处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胃肠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手术的原则下,由有相当经验的医师进行该手术,代表了结直肠肿瘤外科的趋势,并将延续、发展和完善.
作者:彭翔;陈志勇;周永辉;苏树英;甄作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 病例资料患儿×××,男,8岁(1994年4月生),因上腹痛伴呕血、黑便6d于2002年6月7日入儿科住院.发病前无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史.经静滴立复丁(法莫替丁)及口服凝血酶等药物治疗,未再呕血,但腹痛、黑便无明显缓解.
作者:杨路亭;吴晓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评价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各种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术后引流48h,5d出院.急性盆腔炎行盆腔抗菌素冲洗,术后应用抗菌素5d.28例阑尾炎行阑尾切除,平均住院数为3d.闭合性腹部外伤5例行腹腔镜探查,未发现内脏损伤;未进一步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在外科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可免除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节省费用及住院时间.治疗上与开腹手术在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有其优越性.
作者:刘升锋;李丹;阎大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超与宫腔镜联合电切子宫纵隔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在B超监视下,应用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7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镜下切开子宫纵隔术.结果:7例均手术顺利,时间均在30min左右,出血少,无并发症出现.结论:B超监视能保证子宫底厚度在1cm,对预防子宫穿孔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小燕;侯利环;张丽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钛铗联合过氧化氢冲洗诊治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在该院急诊内镜中发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例选择性使用3%过氧化氢冲洗后行钛铗止血.结果:48例患者61个溃疡,52处出血灶.出血源暴露:显效47处,有效5处,总有效率为100%.止血效果:钛铗止血成功51处,成功率98.1%.结论:钛铗治疗所致组织损伤小、安全、有效,无并发症,联合使用过氧化氢冲洗可以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更准确地钳夹出血灶,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是一种较理想的、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志坚;刘玉杰;李智;黄友明;杨巧玲;麦海珠;陈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多发性复合伤和单纯的闭合性胸部外伤合并气管、支气管不完全及完全断裂的诊断时机及其价值.方法:采用0lympus 1T3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诊断多发性复合伤和单纯的闭合性胸部外伤合并气管、支气管不完全及完全断裂6例.结果:早期诊断,定位准确,及时手术,术后肺复张率高,失去诊断治疗时机,则肺组织不能复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多发性复合伤和单纯的闭合性胸部外伤合并气管、支气管不完全及完全断裂诊断明确、定位准确,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凤梅;郑西卫;杨霞;张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无痛苦性胃镜术,以使患者在胃镜检查治疗中能够安全、舒适、无痛苦.方法:术前准备除按常规胃镜检查作好术前准备外,应配备监护仪、氧气、急救药吕及气管插管抢救设备,检查前10~15min口服达克罗宁或用2%的利多卡因行咽喉部充分喷雾麻醉2~3次,缓慢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总量1.5~2mg,再以40mg/10s的注射速度静脉推注异丙酚(大量180mg、小量40mg),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下,立即插镜检查.术中术后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结果:1 0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副反应.无痛苦性胃镜术后一般5~7min内清醒.100%的患者非常满意.结论:无痛苦性胃镜术确实为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新技术.
作者:凌杰斌;吕翠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与食道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内镜表现及12例5年追踪随访资料.结果: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结论: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似乎不能作为食道癌的癌前病变,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无关,是否具有潜在的恶性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稻菽;熊弦;王海波;赵逵;刘模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北海地区幽门螺杆菌(Her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为防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1 050例门诊病房具有上消化症状患者,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取活检作胃粘膜组织切片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的感染率,并分析与职业,上消化疼痛的关系.结果:HP总检出率52.9%,男、女性别HP感染无差异,分别为53.8%、51.1%.年龄以30~59岁感染率高(57.1%),16~29岁较低(38.5%),职业以渔民感染率高(76.8%),农民次之(65.1%);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以球部溃疡高(64.9%),糜烂性胃炎次之(60.4%),萎缩性胃炎低(25%).结论:本地区HP感染率以渔民、农民高为特点,HP感染是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李英;郭庆华;冯秀琼;蔡海宁;蔡家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回顾统计分析有病理诊断的结肠息肉,更好地认识结肠息肉的临床特点,找出与不典型增生息肉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镜下切除或钳除的结肠息肉病例共560例,息肉624枚.因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息肉部位、数目、形态、黏膜情况、是否分叶、病理类型、息肉大小等因素.统计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多样本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不典型增生息肉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息肉大小、黏膜情况、是否分叶状、病理类型.对所有因变量多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能够独立影响应变量的因变量有年龄、黏膜情况和病理类型.当因变量不包括息肉形态,黏膜情况及是否分叶时,能够独立影响应变量的因变量有年龄、病理类型和息肉大小.结论:黏膜有糜烂甚至溃疡、年龄越大、息肉分叶,则息肉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越大.病理为炎性、幼年性、增生性或错构性息肉,则息肉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小.当因变量不包括息肉形态,黏膜情况及是否分叶时,息肉越大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卢忠生;杨云生;庄雪梅;王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2001年4月~2003年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17例,其中出现较难控制出血5例(占2.3%),胆道损伤(胆瘘)2例(占0.9%).
作者:熊斐;冷大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黎氏区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对45例非黎氏区鼻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针对出血点的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并疗效评价.结果:45例病人中,43例止血成功,2例失败,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有效率95.6%.结论:内镜下选择性局部处理治疗非黎区鼻出血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微创、快捷的治疗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医院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司马国旗;高金建;蒋志毅;郁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来在135例胆道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对胆道结石、肿瘤及炎性狭窄进行探查、取石、活检及治疗.结果:术中应用胆道镜进行取石,使残石率由原来的41.7%降至2.3%,并对胆道内诊断不明的肿物进行活检,为晚期胆管癌及胆总管炎性狭窄的病人架设U管,解决梗阻.结论:纤维胆道镜的术中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残石率,协助对胆道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为术者在术中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马冬岩;孙玉华;谢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治疗输尿管结石3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ESWL 238例,PL 104例.结果:PL组结石排净率为90%(94/104),高于ESWL组的73%,P<0.01;ESW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特别是当结石直径>10mm及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时,采取PL效果更好.
作者:吴渊文;周晨曦;丁建华;李国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各种鼻腔止血材料在鼻内窥镜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需要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患者分成3组,在手术结束后,分别放置凡士林油纱、膨胀海绵、瑞纳止血材料,观察患者的填塞物取出时间、术后总出血量、患者的反应及术后恢复时间、恢复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40例应用瑞纳止血材料的患者,填塞后无明显不适,填塞物的取出时间比对照组早1.5d,取出时无疼痛,取出后无再出血情况,术腔上皮化加快.结论:瑞纳鼻腔止血材料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与目前材料对比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少华;邱前辉;陈良嗣;黄宏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在鼻窦深部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行鼻窦深部异物取出术11例,均为男性,年龄12~40岁,异物存留时间1d~11月.结果:汽枪子弹9例,约0.8cm×0.6cm×0.6cm大小,分别位于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铁屑1例,形状不规则;镀银玻璃1例,约4.0cm×3.0cm×0.3cm大小,横跨鼻窦与眼眶.结论:术前影像学准确定位,必要时术中辅以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定位,均经鼻内窥镜完整取出,手术安全,损伤小,视野清晰,无合并症.
作者:聂国辉;卢永田;黄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内镜直视下应用食管球囊扩张器对失弛缓贲门进行扩张,术后定期随访,经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症状缓解或复发与否进行评价.结果:38例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状消失,经1~3次扩张治疗,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缓解率依次为42.11%(16/38)、90.91%(20/22)、100.00%(2/2).有贲门粘膜撕裂、渗血者76.32%(29/38),但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每0.5、1、2、3年各随访一次,平均1.8年,复发率依次5.26%(2/38)、10.53%(4/38)、15.79%(6/38)、16.67%(5/30)(P>0.05).0.5年内出现反酸,烧心者为31.58%(12/38),经内镜诊断为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1.05%(8/38),以后随访中未发现.结论: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建忠;马佑平;耿继梅;寇华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