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稻菽;熊弦;王海波;赵逵;刘模荣
目的:观察钛铗联合过氧化氢冲洗诊治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在该院急诊内镜中发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例选择性使用3%过氧化氢冲洗后行钛铗止血.结果:48例患者61个溃疡,52处出血灶.出血源暴露:显效47处,有效5处,总有效率为100%.止血效果:钛铗止血成功51处,成功率98.1%.结论:钛铗治疗所致组织损伤小、安全、有效,无并发症,联合使用过氧化氢冲洗可以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更准确地钳夹出血灶,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是一种较理想的、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志坚;刘玉杰;李智;黄友明;杨巧玲;麦海珠;陈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早期经纤支镜吸痰和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重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经纤支镜灌洗吸痰.42例为治疗组(A组),综合治疗41例为对照组(B组),治疗后对体温、白细胞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治疗后第6天,A组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清;陈汉民;廖圣芳;余锦刚;尹家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超与宫腔镜联合电切子宫纵隔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在B超监视下,应用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7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镜下切开子宫纵隔术.结果:7例均手术顺利,时间均在30min左右,出血少,无并发症出现.结论:B超监视能保证子宫底厚度在1cm,对预防子宫穿孔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小燕;侯利环;张丽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停经天数、术前血β-HCG浓度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影响.方法:选择1994年12月~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51例,给以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手术前及术后每3d~7d检测1次血β-HCG直至正常.用精确概率法及卡方检验,分析停经天数、术前血β-HCG浓度对PEP的影响.结果:15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中发生PEP6例,发生率3.97%.停经40d~60d者PEP的发生率1.01%,停经(40d者的发生率9.677%,停经>60d者的发生率9.52%.停经(40d和)60d者PEP的发生率均高于停经40d~60d者,且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而未发生PEP者与PEP者术前血β-HC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的发生与停经天数有关,而与术前血β-HCG浓度无关.停经少于40d或大于60d者,发生率较高,停经40d~60d者发生率较低.
作者:范保维;毛玲芝;和秀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位胃癌胃镜诊断的价值.方法:胃镜检查时出入贲门口要缓慢,仔细观察贲门下区域及胃体上部,发现可疑病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作病例分析.结果:本组胃镜检出高位胃癌158例,镜下溃疡83例,肿块51例,表面粗糙不平87例,浅表糜烂75例,渗血63例,覆有苔膜85例,质脆107例,触及出血105例.病理检查未分化癌32例,低分化癌64例,粘液腺癌14例,管状腺癌23例,乳头状腺癌18例.结论:胃镜检查高位胃癌具有其它医疗仪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医生早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大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介绍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方法: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7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17例经4~16月随访,无近晚期并发症,骨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5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达82.3%.结论: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及时处理膝关节并发症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东;王万春;张之智;郭勇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9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EUS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0.3%,其中T181.8%,T270.4%,T388.9%,T471.4%.EUS鉴别粘膜和粘膜下癌的准确率为63.6%,而对粘膜和粘膜下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达90%和70.6%.EUS对胃癌淋巴结状况的判断准确率为81%,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和89.5%.而EUS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仅65.1%,其中N089.5%,N159.4%,N232.4%.EUS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5.4%和100.0%.EUS对胃癌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仅58.6%,而对Ⅰa/Ⅰb、Ⅱ/Ⅲa、Ⅲb/Ⅳ的总体判断准确率、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76.7%、5.3%和18%.结论: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为更精确的判断TNM分期,EUS必需联合螺旋CT、腹腔镜等检查.
作者:严超;朱正纲;燕敏;诸琦;陈军;于颖彦;刘炳亚;尹浩然;林言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与食道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内镜表现及12例5年追踪随访资料.结果: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结论: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似乎不能作为食道癌的癌前病变,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无关,是否具有潜在的恶性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稻菽;熊弦;王海波;赵逵;刘模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改善食道癌性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又能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手段.方法:在1996~1999年期间,采用舒林酸(sulindac)、支架、放疗26例患者,与同期间硒宝康、支架、放疗22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的吞咽困难积分改善情况和3年存活率.结果:舒林酸组与硒宝康组吞咽困难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46.5%和22.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舒林酸、支架、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治疗具有较多好疗效,既改善了吞咽困难,又控制肿瘤细胞生长,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作者:陆华生;钱俊波;陈天敏;王高仁;缪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95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资料进行相关对照研究.结果:1958例患者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5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15例;病理结果CSG1664例,CAG294例.伴肠上皮化生(IM)341例,伴不典型增生(Dys)92例,伴急性活动性炎症563例;对CSG和CAG的诊断,胃镜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其灵敏度分别为87.62%(1458/1664)、71.09%(209/294).结论:单一的胃镜下表现对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灵敏度不甚理想,但是某些特定的胃镜表现有助于某些病理组织学诊断.
作者:周宁;厉有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治疗输尿管结石3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ESWL 238例,PL 104例.结果:PL组结石排净率为90%(94/104),高于ESWL组的73%,P<0.01;ESW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特别是当结石直径>10mm及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时,采取PL效果更好.
作者:吴渊文;周晨曦;丁建华;李国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评价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各种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术后引流48h,5d出院.急性盆腔炎行盆腔抗菌素冲洗,术后应用抗菌素5d.28例阑尾炎行阑尾切除,平均住院数为3d.闭合性腹部外伤5例行腹腔镜探查,未发现内脏损伤;未进一步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在外科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可免除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节省费用及住院时间.治疗上与开腹手术在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有其优越性.
作者:刘升锋;李丹;阎大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粘膜活检阴性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粘膜活检阴性胃癌患者的超声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超声内镜下均表现为病变部位胃壁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破坏,超声内镜诊断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通过超声内镜下观察胃壁层次结构的改变,能够对粘膜活检阴性胃癌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李银鹏;朱惠明;黄勋;罗伟香;钟运莲;师瑞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LSCD和LST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乳头内口戳孔和导管扩张后,紧贴导管左缘,电针沿导管走行扩大切口,切开满意后,根据胆总管下端通畅程度选择即时缝合胆管切口或T形管引流.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狭窄切开满意、引流通畅、黄疸消退).无胆漏、出血、肠穿孔和胰腺炎.术后2~7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3~12d出院.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min.结论:选择合适病人,采用LSCD和LST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这一术式有效、可行.
作者:陈安平;鲁美丽;高珂;田刚;宋安宁;刘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筋膜下静脉分离内镜(SEPS)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寻找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与微创兼得的新途径.方法:分析从2000年5月~2002年4月应用SEPS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逆流和下肢静脉性溃疡24例共36条患肢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36条患肢均存在不同程度交通支静脉逆流,其中16条患肢合并活动性溃疡,大隐静脉大腿段在内镜直视下切除.结果:术后患肢曲张静脉消失,自觉症状消失,合并溃疡的肢体均在短期内愈合,通过3~22个月的随访,无新生的溃疡、无曲张静脉复发.SEPS术后肢体可出现一过性组织水肿,不需处理很快自愈.结论:筋膜下静脉分离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及大隐静脉切除术安全、微创、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和合并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林少芒;林细吟;姚燕丹;胡以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和价值.方法:经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13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癌根治术3例、Dixon手术84例、Miles手术14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19例,降结肠部分切除术1例、盲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造瘘术1例.结果:中转开腹手术5例,12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8min,术中平均出血120ml,术后平均42h胃肠功能恢复,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发生,随诊0.5~34个月,除1例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手术者,术后12个月盆腔局部肿瘤复发外,其余病例均没有转移、局部肿瘤复发、Trocar处和小切口处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胃肠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手术的原则下,由有相当经验的医师进行该手术,代表了结直肠肿瘤外科的趋势,并将延续、发展和完善.
作者:彭翔;陈志勇;周永辉;苏树英;甄作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较好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采用鼻内窥镜技术辅以动脉血管栓塞、控制性低血压麻醉及半导体激光等手段治疗,总结经验教训.结果:1例出血3000ml,肿瘤残留,再行硬腭进路鼻咽纤维血管瘤残根切除.其余3例治愈,术中出血100~500ml,术后无并发症,随访4~31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方法.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中一定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健.
作者:张超;冯晓辉;施思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慢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88年8月以来经结肠镜检查诊断的14例慢性阑尾炎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下观察阑尾开口粘膜明显充血、水肿14例,糜烂6例,阑尾口变形6例,阑尾腔内粘膜脱出呈僧帽状隆起2例,阑尾口内有炎性分泌物附着8例.结论:结肠镜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朱德锋;林梅珠;宋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在鼻窦深部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行鼻窦深部异物取出术11例,均为男性,年龄12~40岁,异物存留时间1d~11月.结果:汽枪子弹9例,约0.8cm×0.6cm×0.6cm大小,分别位于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铁屑1例,形状不规则;镀银玻璃1例,约4.0cm×3.0cm×0.3cm大小,横跨鼻窦与眼眶.结论:术前影像学准确定位,必要时术中辅以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定位,均经鼻内窥镜完整取出,手术安全,损伤小,视野清晰,无合并症.
作者:聂国辉;卢永田;黄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7月~2000年2月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移植治疗膝关节不稳定、随访超过18个月患者52例,其中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组33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组19例,术中用环锯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栓,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隧道内紧密嵌插固定,不需要金属内固定物.术前及术后18个月用Lysholm-Ⅱ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及患者运动水平.结果:A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48分(36~62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6分(58~98分),优良率90.9%.P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56分(42~64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4分(56~94分),优良率89.5%.结论: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重建ACL、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隧道准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迅悟;常青;胡明;关长勇;孙继桐;郑光新;赵晓欧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