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林酸食道支架放疗联合治疗食道癌48例分析

陆华生;钱俊波;陈天敏;王高仁;缪旭东

关键词:舒林酸, 食管癌, 食道支架, 放射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改善食道癌性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又能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手段.方法:在1996~1999年期间,采用舒林酸(sulindac)、支架、放疗26例患者,与同期间硒宝康、支架、放疗22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的吞咽困难积分改善情况和3年存活率.结果:舒林酸组与硒宝康组吞咽困难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46.5%和22.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舒林酸、支架、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治疗具有较多好疗效,既改善了吞咽困难,又控制肿瘤细胞生长,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内镜治疗1198例食管狭窄的体会

    目的:探讨几种内镜治疗方法对食管良恶性狭窄的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0年1 198例食管狭窄的内镜治疗资料.结果:沙氏扩张术540例,治后吞咽功能改善率在良恶性组分别为90%、51%;微波及射频共480例,前者81%,后者87%;内镜下瘤内注射高聚生并全身化疗74例,吞咽功能改善率86%;金属支架置入术104例,其改善率100%.并发症:食管穿孔7例,大出血2例,死于并发症的4例.结论:沙氏探条扩张主要适用于良性狭窄,微波、射频、瘤内注药及金属支架主要适用于恶性狭窄.

    作者:朱亚芳;王建红;周建明;姚卫东;张琴芳;汤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尿道电切镜联合腹膜后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尿道电切镜联合腹膜后镜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尿道电切镜、腹膜后镜行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肾盂癌9例,输尿管癌6例.结果:15例平均手术时间4h,平均出血80ml,平均住院时间6d,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联合尿道电切镜、腹膜后镜行肾输尿管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王福利;王禾;张光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北海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北海地区幽门螺杆菌(Her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为防治本病提供参考.方法:1 050例门诊病房具有上消化症状患者,行胃镜检查、胃镜下取活检作胃粘膜组织切片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的感染率,并分析与职业,上消化疼痛的关系.结果:HP总检出率52.9%,男、女性别HP感染无差异,分别为53.8%、51.1%.年龄以30~59岁感染率高(57.1%),16~29岁较低(38.5%),职业以渔民感染率高(76.8%),农民次之(65.1%);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以球部溃疡高(64.9%),糜烂性胃炎次之(60.4%),萎缩性胃炎低(25%).结论:本地区HP感染率以渔民、农民高为特点,HP感染是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李英;郭庆华;冯秀琼;蔡海宁;蔡家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2002年6月采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5例(170膝).结果:平均随访25个月(6~48个月),优良率为78.2%.结论:关节镜对于膝骨关节炎可做出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程度,应根据术前临床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关节镜下清理术对治疗骨关节炎具有肯定的疗效.

    作者:丁勇;陈艳;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舒林酸食道支架放疗联合治疗食道癌48例分析

    目的:探讨一种既能改善食道癌性狭窄所致的吞咽困难,又能抑制肿瘤生长的治疗手段.方法:在1996~1999年期间,采用舒林酸(sulindac)、支架、放疗26例患者,与同期间硒宝康、支架、放疗22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比较两组的吞咽困难积分改善情况和3年存活率.结果:舒林酸组与硒宝康组吞咽困难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46.5%和22.7%.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舒林酸、支架、放疗对晚期食管癌治疗具有较多好疗效,既改善了吞咽困难,又控制肿瘤细胞生长,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作者:陆华生;钱俊波;陈天敏;王高仁;缪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诊断治疗外科急腹症

    目的:回顾性评价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各种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术后引流48h,5d出院.急性盆腔炎行盆腔抗菌素冲洗,术后应用抗菌素5d.28例阑尾炎行阑尾切除,平均住院数为3d.闭合性腹部外伤5例行腹腔镜探查,未发现内脏损伤;未进一步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在外科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可免除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节省费用及住院时间.治疗上与开腹手术在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有其优越性.

    作者:刘升锋;李丹;阎大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岁男童多发性胃溃疡1例

    1 病例资料患儿×××,男,8岁(1994年4月生),因上腹痛伴呕血、黑便6d于2002年6月7日入儿科住院.发病前无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史.经静滴立复丁(法莫替丁)及口服凝血酶等药物治疗,未再呕血,但腹痛、黑便无明显缓解.

    作者:杨路亭;吴晓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筋膜下静脉分离镜(SEPS)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

    目的:探讨筋膜下静脉分离内镜(SEPS)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寻找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与微创兼得的新途径.方法:分析从2000年5月~2002年4月应用SEPS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逆流和下肢静脉性溃疡24例共36条患肢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36条患肢均存在不同程度交通支静脉逆流,其中16条患肢合并活动性溃疡,大隐静脉大腿段在内镜直视下切除.结果:术后患肢曲张静脉消失,自觉症状消失,合并溃疡的肢体均在短期内愈合,通过3~22个月的随访,无新生的溃疡、无曲张静脉复发.SEPS术后肢体可出现一过性组织水肿,不需处理很快自愈.结论:筋膜下静脉分离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及大隐静脉切除术安全、微创、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和合并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林少芒;林细吟;姚燕丹;胡以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腔内手术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总结和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气化切除术(TUVP)、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气化切除术(TUL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和经验.方法:采用电切环、铲式气化切割环和Nd:YAG接触式激光,经尿道切除前列腺2 746例.结果:TURP(511例),TUVP(1 532例),TULP(703例).其大尿流率(MFR)、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并发症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种方法治疗BPH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术后恢复快.TURP适合前列腺体积小于40g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TUVP适合大于40g的BPH,TULP比较适合心肺功能不全的高危BPH.

    作者:顾晓箭;孙则禹;戴玉田;卫中庆;郭宏骞;张古田;周志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内镜下选择性局部处理治疗非黎区鼻出血

    目的:探讨非黎氏区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对45例非黎氏区鼻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针对出血点的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并疗效评价.结果:45例病人中,43例止血成功,2例失败,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有效率95.6%.结论:内镜下选择性局部处理治疗非黎区鼻出血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微创、快捷的治疗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医院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司马国旗;高金建;蒋志毅;郁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组织学改变的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95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资料进行相关对照研究.结果:1958例患者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5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15例;病理结果CSG1664例,CAG294例.伴肠上皮化生(IM)341例,伴不典型增生(Dys)92例,伴急性活动性炎症563例;对CSG和CAG的诊断,胃镜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其灵敏度分别为87.62%(1458/1664)、71.09%(209/294).结论:单一的胃镜下表现对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灵敏度不甚理想,但是某些特定的胃镜表现有助于某些病理组织学诊断.

    作者:周宁;厉有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不稳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7月~2000年2月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移植治疗膝关节不稳定、随访超过18个月患者52例,其中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组33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组19例,术中用环锯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栓,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隧道内紧密嵌插固定,不需要金属内固定物.术前及术后18个月用Lysholm-Ⅱ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及患者运动水平.结果:A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48分(36~62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6分(58~98分),优良率90.9%.P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56分(42~64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4分(56~94分),优良率89.5%.结论: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重建ACL、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隧道准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迅悟;常青;胡明;关长勇;孙继桐;郑光新;赵晓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超声内镜在粘膜活检阴性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粘膜活检阴性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粘膜活检阴性胃癌患者的超声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超声内镜下均表现为病变部位胃壁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破坏,超声内镜诊断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通过超声内镜下观察胃壁层次结构的改变,能够对粘膜活检阴性胃癌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李银鹏;朱惠明;黄勋;罗伟香;钟运莲;师瑞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诊输尿管镜处理结石梗阻性无尿(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结石梗阻性无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套石、留置支架管等腔内技术急诊处理结石梗阻性无尿15例.结果:15例(18侧)均获成功碎石,放置输尿管支架引流,梗阻得以解除,术后肾功能恢复满意,1例术前合并感染、脓肾者,术后出现脓毒症、休克,经及时治疗痊愈.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100%.结论: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急性梗阻性无尿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成功率高、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在合并严重尿路感染、脓肾者不宜采用.

    作者:梁建波;韦华玉;何大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治疗输尿管结石3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ESWL 238例,PL 104例.结果:PL组结石排净率为90%(94/104),高于ESWL组的73%,P<0.01;ESW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特别是当结石直径>10mm及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时,采取PL效果更好.

    作者:吴渊文;周晨曦;丁建华;李国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B超与宫腔镜联合下子宫纵隔电切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B超与宫腔镜联合电切子宫纵隔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在B超监视下,应用持续灌流宫腔电切镜,对7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镜下切开子宫纵隔术.结果:7例均手术顺利,时间均在30min左右,出血少,无并发症出现.结论:B超监视能保证子宫底厚度在1cm,对预防子宫穿孔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朱小燕;侯利环;张丽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伪膜性肠炎的内镜与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PM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诊治的10例PM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人中,9例系老年重症患者.全部患者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血便等症状.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提示为PMC,其中4例患者粪便中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结论:PMC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病,老年人、重病患者及外科大手术后等患者为易感人群.结肠镜检查是诊断PMC快速而可靠的方法.对老年人及重症病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现象,应高度怀疑PMC.及时进行结肠镜、粪便细菌培养等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作者:王一鸣;熊毅敏;郑国荣;许桦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应用的优缺点、方法和价值.方法:经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130例.其中右半结肠切除7例、横结肠癌根治术3例、Dixon手术84例、Miles手术14例、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19例,降结肠部分切除术1例、盲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造瘘术1例.结果:中转开腹手术5例,12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28min,术中平均出血120ml,术后平均42h胃肠功能恢复,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发生,随诊0.5~34个月,除1例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手术者,术后12个月盆腔局部肿瘤复发外,其余病例均没有转移、局部肿瘤复发、Trocar处和小切口处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胃肠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在严格遵循肿瘤根治手术的原则下,由有相当经验的医师进行该手术,代表了结直肠肿瘤外科的趋势,并将延续、发展和完善.

    作者:彭翔;陈志勇;周永辉;苏树英;甄作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电针Vater壶腹戳孔导管扩张术和Oddi括约肌切开术14例报告

    目的:探讨LSCD和LST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乳头内口戳孔和导管扩张后,紧贴导管左缘,电针沿导管走行扩大切口,切开满意后,根据胆总管下端通畅程度选择即时缝合胆管切口或T形管引流.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狭窄切开满意、引流通畅、黄疸消退).无胆漏、出血、肠穿孔和胰腺炎.术后2~7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3~12d出院.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min.结论:选择合适病人,采用LSCD和LST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这一术式有效、可行.

    作者:陈安平;鲁美丽;高珂;田刚;宋安宁;刘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2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与食道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内镜表现及12例5年追踪随访资料.结果: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结论: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似乎不能作为食道癌的癌前病变,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无关,是否具有潜在的恶性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稻菽;熊弦;王海波;赵逵;刘模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