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筋膜下静脉分离镜(SEPS)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

林少芒;林细吟;姚燕丹;胡以则

关键词:静脉曲张, 交通支静脉, 静脉分离内镜
摘要:目的:探讨筋膜下静脉分离内镜(SEPS)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寻找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与微创兼得的新途径.方法:分析从2000年5月~2002年4月应用SEPS对下肢静脉曲张合并交通支静脉逆流和下肢静脉性溃疡24例共36条患肢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36条患肢均存在不同程度交通支静脉逆流,其中16条患肢合并活动性溃疡,大隐静脉大腿段在内镜直视下切除.结果:术后患肢曲张静脉消失,自觉症状消失,合并溃疡的肢体均在短期内愈合,通过3~22个月的随访,无新生的溃疡、无曲张静脉复发.SEPS术后肢体可出现一过性组织水肿,不需处理很快自愈.结论:筋膜下静脉分离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及大隐静脉切除术安全、微创、副作用小、疗效肯定,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和合并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不切开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附158例报告)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切开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158例应用内镜下不切开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58例,一次结石取净率84.81%(132/158);二次取净率15.19%(26/158).全组除了3例行EST外,总成功率为98.1%(155/158),无急症开腹,无死亡.29例胆道蛔虫全部取出;18例采用机械网篮碎石+取石成功;7例碎石后行ENBD,1周后行二次取石,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内镜下不切开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不麻醉,不开腹,不切开乳头括约肌,对人体局部解结构损伤更小,更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特点,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内镜技术.

    作者:孙树山;张贵华;王连福;李华;毕宝洪;张朝勇;刘长君;吕亚楼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目的:介绍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方法: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7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17例经4~16月随访,无近晚期并发症,骨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5月,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达82.3%.结论: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及时处理膝关节并发症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东;王万春;张之智;郭勇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观察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经胃镜、食管PH检测等确诊的1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PENTAX EPM-3300电子胃镜下采用美国BARD缝合器缝合胃胃底,缝合部位选择齿状线下1cm,两针间距1.5cm,两结间距2.0cm.观察术前及术后1月症状积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共缝合24针,12个结;平均手术时间30min,总有效率90%,完全缓解60%,部分缓解30%,无效10%.结论: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近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缪林;范志宁;季国忠;吴萍;文卫;蒋国斌;章爱春;李农;刘政;黄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2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与食道癌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的内镜表现及12例5年追踪随访资料.结果: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结论:食道鳞状上皮乳头状瘤似乎不能作为食道癌的癌前病变,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无关,是否具有潜在的恶性损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稻菽;熊弦;王海波;赵逵;刘模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超声内镜在粘膜活检阴性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粘膜活检阴性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粘膜活检阴性胃癌患者的超声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超声内镜下均表现为病变部位胃壁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破坏,超声内镜诊断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通过超声内镜下观察胃壁层次结构的改变,能够对粘膜活检阴性胃癌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李银鹏;朱惠明;黄勋;罗伟香;钟运莲;师瑞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的持续性异位妊娠

    目的:分析停经天数、术前血β-HCG浓度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影响.方法:选择1994年12月~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51例,给以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手术前及术后每3d~7d检测1次血β-HCG直至正常.用精确概率法及卡方检验,分析停经天数、术前血β-HCG浓度对PEP的影响.结果:15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中发生PEP6例,发生率3.97%.停经40d~60d者PEP的发生率1.01%,停经(40d者的发生率9.677%,停经>60d者的发生率9.52%.停经(40d和)60d者PEP的发生率均高于停经40d~60d者,且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而未发生PEP者与PEP者术前血β-HC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的发生与停经天数有关,而与术前血β-HCG浓度无关.停经少于40d或大于60d者,发生率较高,停经40d~60d者发生率较低.

    作者:范保维;毛玲芝;和秀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方法

    目的:探讨MED(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位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12月~2001年8月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348例手术定位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按张朝跃MED镜下手术标准[1]进行评定:共有10例出现定位失误,其中2例因定位不准中转开放手术.定位准确率为97.1%.结论:定位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关系到MED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张朝跃;苗惊雷;沈民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来在135例胆道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对胆道结石、肿瘤及炎性狭窄进行探查、取石、活检及治疗.结果:术中应用胆道镜进行取石,使残石率由原来的41.7%降至2.3%,并对胆道内诊断不明的肿物进行活检,为晚期胆管癌及胆总管炎性狭窄的病人架设U管,解决梗阻.结论:纤维胆道镜的术中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残石率,协助对胆道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为术者在术中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马冬岩;孙玉华;谢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讨论

    我院2001年4月~2003年2月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17例,其中出现较难控制出血5例(占2.3%),胆道损伤(胆瘘)2例(占0.9%).

    作者:熊斐;冷大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钬激光在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钬激光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镜下操作工具,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一技术于90年代初在美国先应用于临床[1],我国于93年引进了该项技术,历经近十年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结合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王维彬;王立德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钛铗联合过氧化氢冲洗诊治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钛铗联合过氧化氢冲洗诊治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在该院急诊内镜中发现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例选择性使用3%过氧化氢冲洗后行钛铗止血.结果:48例患者61个溃疡,52处出血灶.出血源暴露:显效47处,有效5处,总有效率为100%.止血效果:钛铗止血成功51处,成功率98.1%.结论:钛铗治疗所致组织损伤小、安全、有效,无并发症,联合使用过氧化氢冲洗可以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更准确地钳夹出血灶,缩短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是一种较理想的、可行的方法.

    作者:张志坚;刘玉杰;李智;黄友明;杨巧玲;麦海珠;陈雪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伪膜性肠炎的内镜与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探讨PM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诊治的10例PM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病人中,9例系老年重症患者.全部患者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血便等症状.8例接受结肠镜检查,提示为PMC,其中4例患者粪便中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结论:PMC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病,老年人、重病患者及外科大手术后等患者为易感人群.结肠镜检查是诊断PMC快速而可靠的方法.对老年人及重症病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现象,应高度怀疑PMC.及时进行结肠镜、粪便细菌培养等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作者:王一鸣;熊毅敏;郑国荣;许桦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诊输尿管镜处理结石梗阻性无尿(附15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结石梗阻性无尿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套石、留置支架管等腔内技术急诊处理结石梗阻性无尿15例.结果:15例(18侧)均获成功碎石,放置输尿管支架引流,梗阻得以解除,术后肾功能恢复满意,1例术前合并感染、脓肾者,术后出现脓毒症、休克,经及时治疗痊愈.术后3个月结石排净率100%.结论:采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急性梗阻性无尿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成功率高、可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梗阻、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在合并严重尿路感染、脓肾者不宜采用.

    作者:梁建波;韦华玉;何大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结肠息肉不典型增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统计分析有病理诊断的结肠息肉,更好地认识结肠息肉的临床特点,找出与不典型增生息肉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镜下切除或钳除的结肠息肉病例共560例,息肉624枚.因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息肉部位、数目、形态、黏膜情况、是否分叶、病理类型、息肉大小等因素.统计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多样本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不典型增生息肉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息肉大小、黏膜情况、是否分叶状、病理类型.对所有因变量多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能够独立影响应变量的因变量有年龄、黏膜情况和病理类型.当因变量不包括息肉形态,黏膜情况及是否分叶时,能够独立影响应变量的因变量有年龄、病理类型和息肉大小.结论:黏膜有糜烂甚至溃疡、年龄越大、息肉分叶,则息肉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越大.病理为炎性、幼年性、增生性或错构性息肉,则息肉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小.当因变量不包括息肉形态,黏膜情况及是否分叶时,息肉越大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卢忠生;杨云生;庄雪梅;王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疾病患者62例,其中单纯神经内镜手术39例,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22例,内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1例. 结果:单纯神经内镜手术的39例中36例(92.3%)有效;内镜辅助手术的22例和内镜控制手术的1例,肿瘤的全切率明显提高,取得满意治疗结果.本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 结论:神经内镜用于神经外科,和传统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性,直视性,副损伤小、并发症少而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李奇;蒋宇钢;张治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诊断治疗外科急腹症

    目的:回顾性评价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各种外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和手术治疗.结果: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行单纯修补、术后引流48h,5d出院.急性盆腔炎行盆腔抗菌素冲洗,术后应用抗菌素5d.28例阑尾炎行阑尾切除,平均住院数为3d.闭合性腹部外伤5例行腹腔镜探查,未发现内脏损伤;未进一步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在外科用于急腹症的诊断,可免除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节省费用及住院时间.治疗上与开腹手术在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有其优越性.

    作者:刘升锋;李丹;阎大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腔内窥镜手术后填塞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各种鼻腔止血材料在鼻内窥镜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需要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患者分成3组,在手术结束后,分别放置凡士林油纱、膨胀海绵、瑞纳止血材料,观察患者的填塞物取出时间、术后总出血量、患者的反应及术后恢复时间、恢复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40例应用瑞纳止血材料的患者,填塞后无明显不适,填塞物的取出时间比对照组早1.5d,取出时无疼痛,取出后无再出血情况,术腔上皮化加快.结论:瑞纳鼻腔止血材料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与目前材料对比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少华;邱前辉;陈良嗣;黄宏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电针Vater壶腹戳孔导管扩张术和Oddi括约肌切开术14例报告

    目的:探讨LSCD和LST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乳头内口戳孔和导管扩张后,紧贴导管左缘,电针沿导管走行扩大切口,切开满意后,根据胆总管下端通畅程度选择即时缝合胆管切口或T形管引流.结果:14例手术均获成功(狭窄切开满意、引流通畅、黄疸消退).无胆漏、出血、肠穿孔和胰腺炎.术后2~7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3~12d出院.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60min.结论:选择合适病人,采用LSCD和LST治疗Oddi括约肌狭窄这一术式有效、可行.

    作者:陈安平;鲁美丽;高珂;田刚;宋安宁;刘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内镜直视下应用食管球囊扩张器对失弛缓贲门进行扩张,术后定期随访,经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症状缓解或复发与否进行评价.结果:38例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状消失,经1~3次扩张治疗,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缓解率依次为42.11%(16/38)、90.91%(20/22)、100.00%(2/2).有贲门粘膜撕裂、渗血者76.32%(29/38),但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每0.5、1、2、3年各随访一次,平均1.8年,复发率依次5.26%(2/38)、10.53%(4/38)、15.79%(6/38)、16.67%(5/30)(P>0.05).0.5年内出现反酸,烧心者为31.58%(12/38),经内镜诊断为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1.05%(8/38),以后随访中未发现.结论: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建忠;马佑平;耿继梅;寇华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外伤性气管支气管不完全断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多发性复合伤和单纯的闭合性胸部外伤合并气管、支气管不完全及完全断裂的诊断时机及其价值.方法:采用0lympus 1T3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诊断多发性复合伤和单纯的闭合性胸部外伤合并气管、支气管不完全及完全断裂6例.结果:早期诊断,定位准确,及时手术,术后肺复张率高,失去诊断治疗时机,则肺组织不能复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对多发性复合伤和单纯的闭合性胸部外伤合并气管、支气管不完全及完全断裂诊断明确、定位准确,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刘凤梅;郑西卫;杨霞;张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