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不稳定

黄迅悟;常青;胡明;关长勇;孙继桐;郑光新;赵晓欧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外科, 后交叉韧带外科, 关节镜方法, 肌腱移植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7月~2000年2月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移植治疗膝关节不稳定、随访超过18个月患者52例,其中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组33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组19例,术中用环锯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栓,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隧道内紧密嵌插固定,不需要金属内固定物.术前及术后18个月用Lysholm-Ⅱ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及患者运动水平.结果:A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48分(36~62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6分(58~98分),优良率90.9%.P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56分(42~64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4分(56~94分),优良率89.5%.结论: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重建ACL、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隧道准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内镜直视下应用食管球囊扩张器对失弛缓贲门进行扩张,术后定期随访,经内镜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对症状缓解或复发与否进行评价.结果:38例中重度贲门失弛缓症状消失,经1~3次扩张治疗,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缓解率依次为42.11%(16/38)、90.91%(20/22)、100.00%(2/2).有贲门粘膜撕裂、渗血者76.32%(29/38),但无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每0.5、1、2、3年各随访一次,平均1.8年,复发率依次5.26%(2/38)、10.53%(4/38)、15.79%(6/38)、16.67%(5/30)(P>0.05).0.5年内出现反酸,烧心者为31.58%(12/38),经内镜诊断为轻度反流性食管炎21.05%(8/38),以后随访中未发现.结论:内镜直视下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贾建忠;马佑平;耿继梅;寇华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观察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经胃镜、食管PH检测等确诊的1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在PENTAX EPM-3300电子胃镜下采用美国BARD缝合器缝合胃胃底,缝合部位选择齿状线下1cm,两针间距1.5cm,两结间距2.0cm.观察术前及术后1月症状积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共缝合24针,12个结;平均手术时间30min,总有效率90%,完全缓解60%,部分缓解30%,无效10%.结论:经口内镜缝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近期疗效肯定,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并发症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缪林;范志宁;季国忠;吴萍;文卫;蒋国斌;章爱春;李农;刘政;黄光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的持续性异位妊娠

    目的:分析停经天数、术前血β-HCG浓度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影响.方法:选择1994年12月~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51例,给以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手术前及术后每3d~7d检测1次血β-HCG直至正常.用精确概率法及卡方检验,分析停经天数、术前血β-HCG浓度对PEP的影响.结果:15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中发生PEP6例,发生率3.97%.停经40d~60d者PEP的发生率1.01%,停经(40d者的发生率9.677%,停经>60d者的发生率9.52%.停经(40d和)60d者PEP的发生率均高于停经40d~60d者,且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而未发生PEP者与PEP者术前血β-HCG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P的发生与停经天数有关,而与术前血β-HCG浓度无关.停经少于40d或大于60d者,发生率较高,停经40d~60d者发生率较低.

    作者:范保维;毛玲芝;和秀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鼻腔内窥镜手术后填塞材料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各种鼻腔止血材料在鼻内窥镜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需要进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鼻中隔偏曲患者分成3组,在手术结束后,分别放置凡士林油纱、膨胀海绵、瑞纳止血材料,观察患者的填塞物取出时间、术后总出血量、患者的反应及术后恢复时间、恢复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40例应用瑞纳止血材料的患者,填塞后无明显不适,填塞物的取出时间比对照组早1.5d,取出时无疼痛,取出后无再出血情况,术腔上皮化加快.结论:瑞纳鼻腔止血材料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应用与目前材料对比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少华;邱前辉;陈良嗣;黄宏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来在135例胆道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对胆道结石、肿瘤及炎性狭窄进行探查、取石、活检及治疗.结果:术中应用胆道镜进行取石,使残石率由原来的41.7%降至2.3%,并对胆道内诊断不明的肿物进行活检,为晚期胆管癌及胆总管炎性狭窄的病人架设U管,解决梗阻.结论:纤维胆道镜的术中应用可以进一步降低残石率,协助对胆道疾病的确诊和治疗.为术者在术中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马冬岩;孙玉华;谢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内镜下选择性局部处理治疗非黎区鼻出血

    目的:探讨非黎氏区鼻出血的治疗.方法:对45例非黎氏区鼻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针对出血点的选择性局部处理止血,并疗效评价.结果:45例病人中,43例止血成功,2例失败,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有效率95.6%.结论:内镜下选择性局部处理治疗非黎区鼻出血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微创、快捷的治疗方法,建议有条件的医院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作者:司马国旗;高金建;蒋志毅;郁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无痛性胃镜检查1 008例临床应用的体会

    目的:应用无痛苦性胃镜术,以使患者在胃镜检查治疗中能够安全、舒适、无痛苦.方法:术前准备除按常规胃镜检查作好术前准备外,应配备监护仪、氧气、急救药吕及气管插管抢救设备,检查前10~15min口服达克罗宁或用2%的利多卡因行咽喉部充分喷雾麻醉2~3次,缓慢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总量1.5~2mg,再以40mg/10s的注射速度静脉推注异丙酚(大量180mg、小量40mg),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下,立即插镜检查.术中术后严密观察血氧饱和度.结果:1 00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的副反应.无痛苦性胃镜术后一般5~7min内清醒.100%的患者非常满意.结论:无痛苦性胃镜术确实为一种安全、有效、舒适的新技术.

    作者:凌杰斌;吕翠叶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高位胃癌胃镜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位胃癌胃镜诊断的价值.方法:胃镜检查时出入贲门口要缓慢,仔细观察贲门下区域及胃体上部,发现可疑病灶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并作病例分析.结果:本组胃镜检出高位胃癌158例,镜下溃疡83例,肿块51例,表面粗糙不平87例,浅表糜烂75例,渗血63例,覆有苔膜85例,质脆107例,触及出血105例.病理检查未分化癌32例,低分化癌64例,粘液腺癌14例,管状腺癌23例,乳头状腺癌18例.结论:胃镜检查高位胃癌具有其它医疗仪器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医生早期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邓大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不稳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异体跟腱移植重建韧带治疗膝关节不稳定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1996年7月~2000年2月在关节镜下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移植治疗膝关节不稳定、随访超过18个月患者52例,其中前交叉韧带(ACL)重建组33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组19例,术中用环锯切取标准化的柱状跟骨栓,确保移植物在股骨及胫骨隧道内紧密嵌插固定,不需要金属内固定物.术前及术后18个月用Lysholm-Ⅱ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及患者运动水平.结果:A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48分(36~62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6分(58~98分),优良率90.9%.PCL重建组:术前Lysholm-Ⅱ评分平均56分(42~64分),术后18个月Lysholm-Ⅱ评分平均84分(56~94分),优良率89.5%.结论:应用深低温冷冻异体跟腱重建ACL、P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稳定性,术中股骨及胫骨隧道准确定位、术后系统康复治疗是确保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黄迅悟;常青;胡明;关长勇;孙继桐;郑光新;赵晓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组织学改变的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与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95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资料进行相关对照研究.结果:1958例患者胃镜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5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15例;病理结果CSG1664例,CAG294例.伴肠上皮化生(IM)341例,伴不典型增生(Dys)92例,伴急性活动性炎症563例;对CSG和CAG的诊断,胃镜结果与病理学结果比较,其灵敏度分别为87.62%(1458/1664)、71.09%(209/294).结论:单一的胃镜下表现对病理组织学诊断的灵敏度不甚理想,但是某些特定的胃镜表现有助于某些病理组织学诊断.

    作者:周宁;厉有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治疗输尿管结石34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ESWL 238例,PL 104例.结果:PL组结石排净率为90%(94/104),高于ESWL组的73%,P<0.01;ESW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组中输尿管不同部位、直径结石的排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特别是当结石直径>10mm及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时,采取PL效果更好.

    作者:吴渊文;周晨曦;丁建华;李国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结肠息肉不典型增生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统计分析有病理诊断的结肠息肉,更好地认识结肠息肉的临床特点,找出与不典型增生息肉相关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镜下切除或钳除的结肠息肉病例共560例,息肉624枚.因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息肉部位、数目、形态、黏膜情况、是否分叶、病理类型、息肉大小等因素.统计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多样本秩和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逐步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不典型增生息肉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息肉大小、黏膜情况、是否分叶状、病理类型.对所有因变量多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能够独立影响应变量的因变量有年龄、黏膜情况和病理类型.当因变量不包括息肉形态,黏膜情况及是否分叶时,能够独立影响应变量的因变量有年龄、病理类型和息肉大小.结论:黏膜有糜烂甚至溃疡、年龄越大、息肉分叶,则息肉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越大.病理为炎性、幼年性、增生性或错构性息肉,则息肉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小.当因变量不包括息肉形态,黏膜情况及是否分叶时,息肉越大发生不典型增生的可能性越大.

    作者:卢忠生;杨云生;庄雪梅;王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5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方法及优缺点.方法:5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行腹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1例中转手术,55例成功完成,手术历时平均24min,术后6h进食,呕吐症状均于术后72h内消失,平均术后5d出院,术后随诊无症状复发及其它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碧香;周小渔;肖雅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鼻内窥镜鼻窦深部异物取出术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在鼻窦深部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行鼻窦深部异物取出术11例,均为男性,年龄12~40岁,异物存留时间1d~11月.结果:汽枪子弹9例,约0.8cm×0.6cm×0.6cm大小,分别位于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铁屑1例,形状不规则;镀银玻璃1例,约4.0cm×3.0cm×0.3cm大小,横跨鼻窦与眼眶.结论:术前影像学准确定位,必要时术中辅以X线电视屏幕监视下定位,均经鼻内窥镜完整取出,手术安全,损伤小,视野清晰,无合并症.

    作者:聂国辉;卢永田;黄志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内镜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9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EUS对胃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0.3%,其中T181.8%,T270.4%,T388.9%,T471.4%.EUS鉴别粘膜和粘膜下癌的准确率为63.6%,而对粘膜和粘膜下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达90%和70.6%.EUS对胃癌淋巴结状况的判断准确率为81%,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和89.5%.而EUS对胃癌N分期的准确率仅65.1%,其中N089.5%,N159.4%,N232.4%.EUS对远处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5.4%和100.0%.EUS对胃癌TNM分期的判断准确率仅58.6%,而对Ⅰa/Ⅰb、Ⅱ/Ⅲa、Ⅲb/Ⅳ的总体判断准确率、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76.7%、5.3%和18%.结论:EUS对胃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为更精确的判断TNM分期,EUS必需联合螺旋CT、腹腔镜等检查.

    作者:严超;朱正纲;燕敏;诸琦;陈军;于颖彦;刘炳亚;尹浩然;林言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结肠镜诊断慢性阑尾炎14例

    目的:探讨结肠镜诊断慢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88年8月以来经结肠镜检查诊断的14例慢性阑尾炎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镜下观察阑尾开口粘膜明显充血、水肿14例,糜烂6例,阑尾口变形6例,阑尾腔内粘膜脱出呈僧帽状隆起2例,阑尾口内有炎性分泌物附着8例.结论:结肠镜检查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朱德锋;林梅珠;宋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T管拔断异物反应并真菌感染致胆汁性肝硬化1例

    1 临床资料病人,男性,34岁,甘肃兰州人.1995年11月因车祸外伤剖腹探查见腹腔内有胆汁液疑胆道损伤而行胆囊切除、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12d后T管因管理不善而脱落,未予特殊处理.

    作者:余昌中;冯秋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治疗重症脑卒中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早期经纤支镜吸痰和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重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经纤支镜灌洗吸痰.42例为治疗组(A组),综合治疗41例为对照组(B组),治疗后对体温、白细胞及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1);治疗后第6天,A组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灌洗吸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重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银清;陈汉民;廖圣芳;余锦刚;尹家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胆囊炎的病人,无论发病时间长短均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后手术或急诊手术.通过术前症状、体征、血象、B超和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急性胆囊炎,并根据病理改变,分为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胆囊炎穿孔,记录不同病理类型胆囊炎的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中转开腹例数.根据发病到手术的时间,分为发病后72h内施行手术组和发病72h以后施行手术组,分别记录其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和中转开腹例数.结果:254例病人中单纯急性胆囊炎166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35例,急性胆囊炎穿孔5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48例,急性发作时间在72h以内96例,超过72h 15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穿孔、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时间较单纯急性胆囊炎延长.5例急性胆囊炎穿孔病人中有1例病人中转开腹,4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有2例病人中转开腹.时间超过72h手术的病例,较发病72h以内手术的病例手术时间明显延长,3例中转开腹的病例全部为发病72h以后手术的病例,各组病例的术后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别,各组病例未出现胆道损伤.无死亡病例.结论:由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生完成腹腔镜急性胆囊炎手术,仍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急性胆囊炎,特别是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穿孔、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和发病时间超过72h的急性胆囊炎手术,手术难度明显加大,手术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龚连生;张阳德;刘恕;万小平;李年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超声内镜在粘膜活检阴性胃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在粘膜活检阴性胃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粘膜活检阴性胃癌患者的超声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超声内镜下均表现为病变部位胃壁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破坏,超声内镜诊断均经术后病理证实.结论:通过超声内镜下观察胃壁层次结构的改变,能够对粘膜活检阴性胃癌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李银鹏;朱惠明;黄勋;罗伟香;钟运莲;师瑞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