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孟辉;冯华;王宪荣;高伯元;朱刚;林江凯;张礼均

关键词:神经内镜, 手术, 颅内囊性病变, 微侵袭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总结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共45例.结果:11例囊性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18例蛛网膜囊肿全部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脑池/脑室造瘘,症状(13/16例)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缓解,1例无变化;3例脑室内囊肿均切除,症状均消失;10例透明膈囊肿全部行囊肿-脑室造瘘,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9例,1例无缓解;3例脑脓肿行囊肿引流,症状均消失.并发症共7例,无伤残及死亡.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适用于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等颅内囊性病变.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胆道取石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的临床意义(附102例报告)

    目的:为了降低胆道残石率,减少用取石钳反复取石、肝叶或肝部分切除和胆肠吻合所造成的并发症,总结102例胆道取石术中常规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术中探查和取石的经验.方法:术中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胆道镜,分别对肝内外胆管进行探查和取石残石率降到2%,有11例同时存在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术前漏诊,术中得以确诊并取石.结论:胆道取石术中常规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术中探查和取石可以明显减少残石率,维持了肝外胆道的正常解剖,避免了扩大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吴本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对腹水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对腹水影响的可能原因.方法:筛选出46例确诊病人,进行套扎治疗1~2次,共56例次,并观察初次套扎与再次套扎者腹水产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次套扎者46例,腹水增加者18例,发生率39.1%;再次套扎者10例,腹水增加者8例,发生率80.0%.经x2检验,P<0.05.结论: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引起腹水增加的原因可能与套扎后门静脉压力升高有关.

    作者:徐建玉;李昌平;陈拥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血管镜在下肢静脉癌性血栓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镜引导下局部化疗与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癌性血栓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应用血管镜具有直视下三维成像及活检功能的先进性,直视下及活检诊断癌性血栓,同时在血管镜引导下插管对癌性血栓给予局部化疗与溶栓,插管后注入5-Fu 0.5g,天普洛欣50万u,再用5-Fu lg24h均匀滴入,拔管前再注入天普洛欣50万u.结果:血管镜直视下及活检病理切片诊断癌性血栓并在血管镜引导下插管局部化疗和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癌性血栓是可取的,12条患肢中有9条72h内完全消肿,治愈率75%,有2条腿部分消肿,总有效率达到91.7%.结论:血管镜在诊断下肢癌性血栓是有价值的,在血管镜引导下插管局部联合溶栓和化疗治疗下肢深静脉癌栓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因癌细胞的生长未能有效控制,该治疗仅在减缓病情发展和减轻症状起到一定作用,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林少芒;姚燕丹;胡以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初探

    目的:减少病人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恐惧、痛苦及精神创伤.方法:应用麻醉时间短、迅速清醒的得普利麻(Diprivan),门诊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观察病人检查前、检查中(给药后)及完全清醒后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记录给药至完全清醒的时间及清醒后离开检查室的时间.结果:30例受检查病人血压呈下降趋势,心率由检查前的增快可下降至检查前心电图水平,无任何不适应感觉,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完全清醒后平均10min离开检查室.结论:对一些精神紧张、血氧分压低、高血压及老年病人,门诊全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对比较安全、无痛苦.尤其需反复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病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作者:柳仓生;马宝璋;马景良;张伟;李卫萍;霍俊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科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系统疾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床旁应用便携式纤支镜对50例合并重症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吸痰或经鼻气管插管,同时取痰菌培养.结果:40例显效,10例有效,有效率达100%.痰菌培养39例,阳性率75%,准确性达86%.经鼻气管插管20例次,成功率100%.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神经科病房内,应用纤支镜治疗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成秋生;潘小平;曾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01例(187侧),术后系统换药,结合局部用药及鼻窦冲洗.结果:随诊6~18mo,其中治愈67例(66.3%),好转21例(20.7%),无效13例(13.0%).结论: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术后系统换药,局部用药及冲洗,是提高内窥镜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作者:曾立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纤维胆道镜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期132例胆道镜检查、治疗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取尽结石126例,残余6例,残石率4.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理想途径,绝大多数病人可得以治愈.

    作者:时吉庆;罗伟;刘长安;李生伟;吴传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

    目的:总结微侵袭内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病变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优缺点.方法:应用神经内镜及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共45例.结果:11例囊性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18例蛛网膜囊肿全部行囊壁部分切除、囊肿-脑池/脑室造瘘,症状(13/16例)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缓解,1例无变化;3例脑室内囊肿均切除,症状均消失;10例透明膈囊肿全部行囊肿-脑室造瘘,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9例,1例无缓解;3例脑脓肿行囊肿引流,症状均消失.并发症共7例,无伤残及死亡.结论:神经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等优点,适用于囊性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透明膈囊肿及脑脓肿等颅内囊性病变.

    作者:孟辉;冯华;王宪荣;高伯元;朱刚;林江凯;张礼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15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肺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分析

    目的:比较胸部X线、肺部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咯血患者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对115例咯血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结合临床、胸部X线、肺部CT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5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检查有异常发现者87例(75.7%),肺部CT有异常发现者99例(86.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异常发现者105例(91.3%).咯血病因:炎症25例,结核26例,肿瘤51例,支气管异物2例,支气管扩张13例.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胸部X线、肺部CT检查的基础上对明确咯血病因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刘备战;孙圣华;刘建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金属止血夹在预防内镜电切除消化道息肉出血的应用

    目的:观察金属止血夹在预防内镜电切消化道息肉出血的效果,以求扩大内镜电切除消化道息肉的适应范围.方法:采用MD-850型金属止血夹,内镜发现病灶,经内镜钳道将止血夹推送器HX-5LR-1送出内镜前端,钳夹息肉蒂柄,在止血夹上方行圈套电切除息肉.结果:22例25颗蒂径>0.5cm,头体径>1.0cm的消化道息肉全部成功切除,创面理想.术中及术后随访1月未发生出血,取得满意的预防出血的效果.结论:金属止血夹结扎有蒂息肉能有效预防内镜电切除时引起的出血;对粗大息肉或估计术后可能并发出血者宜先用金属止血夹钳夹阻断息肉血流,再行电切除,可提高内镜电切除息肉的安全性,扩大适应范围.其技术设备要求不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俊;杨太明;黄华;李建华;张四代;李世良;余曙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Olympus TJF-240型及Fujinon ED-200XU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黄斑马导引丝、聪明刀等对116例患者进行ERCP/EST治疗,其中并发症有胰腺炎(8/116),胆管炎(2/116),出血(3/116)皮下气肿(1/116)等,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病因分析及治疗.结果:回顾116例EST的体会,结合文献,总结EST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结论:通过提高EST的综合操作水平,并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EST的并发症.

    作者:梁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纤维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附82例)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术式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及文献综述.结果:8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取出结石69例,无结石10例,胆总管一期缝合79例,取石失败中转开腹3例;手术平均时间90min,平均出血50ml,术后第1天病人即可进食,2~3d下床活动,术后5d左右可以出院.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是一疗效好、安全性大的微创手术,只要胆总管结石取挣、肝外胆总管无狭窄,都可以一期缝合,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涛;彭祥玉;雷俊阳;赵国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胃镜下见双幽门1例报道

    1病例资料 男,65岁,农民,因反复上腹胀痛伴呃气及消化不良2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20+年前曾有呕血、解柏油样便史,以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给予相应治疗,病愈,未行胃镜检查;无手术史.

    作者:杨建兴;牟晓霞;曾佐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因ESW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4例此类病人采取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为一期取石,结石清除率100%,术中平均出血50ml、手术时间75min、住院8d,无大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ESW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既安全而且效果好.

    作者:刘靖辉;唐胜勇;李吉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关节镜技术摘除膝关节游离体21例体会

    目的:介绍应用关节镜技术摘除膝关节内游离体的方法和操作体会.方法:连硬膜外麻醉下经膝前内、外侧入路置入镜头检查和器械操作,遵循一定程序进行关节镜检查以全面评估关节内部结构和避免遗漏游离体.镜下摘除游离体要全面查体、反复阅片,了解游离体的病因、性质、数目、大小、形态及位置,可运用膝关节屈伸活动和旋转角度的调整和进出水的控制,以利于捕捉游离体.必要时C型臂X光机透视判断游离体的位移情况,减少盲日性探查.结果:例随访6个月~28个月,平均18个月.16例关节疼痛消失;3例重度骨关节炎较术前疼痛明显减轻;2例大骨节病患者疗效不满意.所有患者未再发生关节交锁现象.结论:关节镜技术使检查和治疗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对于X线片不显示的游离体,甚至CT或MRI难以确认的游离体,皆可准确诊断并予摘除.关节镜手术具有对关节结构干扰小、组织创伤及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李晓声;周江南;雷光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急性胆源性腹痛的EUS检查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急性胆源性腹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产Pentax彩色多谱勒线阵型内镜超声,对15例符合急性胆源性腹痛临床表现,但经B超、CT检查而不能确诊的患者行EUS检查.结果:EUS检查15例中,8例单纯胆总管单个结石、4例胆囊及胆总管泥沙结石、3例胆囊及胆总管浓缩胆汁(果冻状),均得到手术证实.结论:EUS对原因不明的急性胆源性腹痛是有诊断价值的,尤其对B超和CT检查胆总管及左右肝管不增宽的患者更有意义.

    作者:吴杰;舒细记;胡伟;李红燕;贾业贵;王综颖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支撑喉镜纤维喉镜治疗气管狭窄

    自1992年以来,我科采用支撑喉镜、纤维喉镜、电视摄像监视系统、T型硅胶管支撑治疗喉气管狭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为下:

    作者:吴树浓;谢永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腹腔镜在困难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和某些手术技术细节.方法:对一组连续1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76例由于反复或急性炎症导致局部病变复杂,不同程度增加LC的难度.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接受气腹LC.结果:4例(2.9%)中转开腹.其余术后恢复顺利,第4~5d出院.随访2~1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腹腔镜应用于复杂或高难度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更充分地发挥LC的微创优势.

    作者:杨学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咯血原因分析--附100例纤支镜检查

    目的:为了探讨咯血的原因和纤支镜检查在咯血病人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0例病人,在咯血期间或在咯血停止4~24h内进行检查,经肉眼观察、活组织检查、刷片和实验室的各项检查以及CT选择性检查.结果:发现咯血的原因为:炎症60例,占60%,居首位,其次为支气管扩张12例,占12%,依次为无异常发现12例,肺癌8例、结核5例、其他3例(息肉、憩室、异物各1例).总阳性率为8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检查对咯血原因不明是可选的一种检查手段,且安全.对咯血的诊断和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孙洁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术中球囊扩张胆囊管胆道镜检查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48例球囊导管扩张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的应用经验.方法:常规胆囊切除术后,球囊导管扩张胆囊管,经扩张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结果:球囊导管扩张胆囊管48例,完成纤维胆道镜检查或取石44例,成功率92%,无残留结石发生.结论:球囊导管扩张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操作简便、安全,提高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的成功率,是胆总管探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获得可靠效果.

    作者:刘文勇;秦坚;戴谦诚;龚鼎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