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叶;孟晓;唐利生;程红梅;鲁乃恩;尹继云;管淑萍
1 临床资料病人女,24岁.因痛经、发现盆腔包块2月入院.月经史3~5/27~30d,已婚.既往无心肺疾病史,平素健康.入院后全身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发现子宫正常,双侧骶韧带增厚 ,左附件区扪及一囊性包块约6cm×5cm×4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7×109/L,RB C 3.12×109/L,HB 11.4g/L,尿常规正常,心电图、胸透正常,盆腔B超提示左附件区囊性包块.临床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左卵巢巧克力囊肿.拟在腹腔镜下行左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手术按常规准备,术前肌注鲁米那、莨菪硷,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进行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持续性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T8~S2.采用德国是蛇牌电视腹腔镜系统进行手术.确认气腹针进入腹腔镜后,以1.0L/min流度充入CO2 ,病人轻度呻呤,血压、心电图、心率均正常,3min腹腔内压力达14mmHg、腹腔内气量达2.0L时 ,停止充气,取出气腹针,准备穿入Trocar时病人心率减慢,由76次/min降致60次/min、4 0次/min、25次/min,血压下降,瞬间心脏停搏,心电图呈一直线,立即插入气腹针排出腹内CO2,正准备心外按摩,10s后心跳恢复.经静脉滴注阿托品、麻黄素、给O2生命体征很快恢复正常.待病人稳定后再次缓慢充气,腹内压维持在12mmHg,病人无特殊反应,麻醉满意,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唐均英;何开华;徐小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6年多来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发生率、处理经过,以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36例,并发症率为1.21%,其中气肿2 7例,膀胱损伤4例,出血3例,小肠嵌顿1例,伤口感染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手术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及技巧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567例中心性肺癌分析如下:病变分布于双肺 ,以左侧偏多,占50.8%,右侧为47.4%,气管隆突部位占1.8%;镜下可见病变以肿块和浸润性生长者占多数,病理类型中鳞癌多,占46.7%,小细胞未分化癌次之,占34.2%,腺癌占 17.5%;该组肺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占81.7%,女性占18.3%,男性患者中鳞癌占多数, 共258 例,占男性患者的55.8%,其次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占31.1%;女性患者以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为主,分别占女性患者的45.2%和32.7%,40~69岁之间为肺癌高发年龄,占患者总数的 82.4%,鳞癌患者年龄偏高,以50~60岁居多,占鳞癌总数的72.2%,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年龄偏低,39岁以下者共29例,占该年龄段肺癌总数的63.0%.
作者:史皆然;米建新;倪殿诗;柏长青;吴昌归;李树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感染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肝源性溃疡(HU)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取胃窦幽门口周围5cm以内的活组织,分别做快速尿素酶及Warthy-starry银染色,两次结果阳性视为Hp感染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感染率为32.9%(28/85),PHG中Hp感染率为30.4%,明显低于非肝硬化胃粘膜病变的Hp感染率53.3%(P<0.05).HU中Hp的感染率为37.9%,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消化性溃疡(PU)中Hp 的感染率73.7%(P<0.01),且随年龄的增长Hp感染率上升.结论:Hp感染不是PHG、HU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对PHG、HU的治疗、清除、根治Hp不列为常规治疗.
作者:张分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胆道引流术在临床上应用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应用OLYMPUS TJF-240十二脂肠镜行内镜胆道引流术,包括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biliary dr ainage,ENBD),内镜胆道内置管引流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 和内镜胆管金属支架术(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对其中失败的病例进行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结果:148例内镜下胆道引流术,失败8例(不包括ERCP插管失败者).其中ENBD失败5例,经调整鼻-胆管位置、更换鼻-胆管及重新ERCP插管均获得成功,ERBD失败1例,经努力仍未成功,改用PTCD;EMBE失败2例,其中1例经原金属支架通道再套置入另一根金属支架而成功,另1例,支架放置不到1月又出现胆道阻塞, 经原金属支架通道再放入塑料支架而恢复通畅引流.结论:经内镜胆道引流失败时,应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绝大多数失败是可以避免或补救的.
作者:梁正;姚礼庆;周平红;何国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消化道大息肉高频电圈套切除,容易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近2年来我们采用预防性局部粘膜下注射药物后,做圈套切除大息肉,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
作者:郭秀兰;巩俊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对19例危重病人的应用,评价其对危重病人气道管理的意义.方法:在建立人工气道、高频机械通气条件下,急诊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 吸引清除支气管内分泌物和肉芽组织,解除气道阻塞.结果:9例肺部感染患者经纤支镜治疗,8例感染控制;6例肺不张患者经纤支镜治疗肺复张;3例气道损伤患者得以明确气道狭窄性质,并使气道梗阻有所减轻;1例气管肿瘤行气管支架植入.结论:当危重病人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致呼吸衰竭、肺不张时,应用纤支镜治疗是一种非常迅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何炳文;黄玉晖;朱大庆;骆焱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内窥镜技术在闭合性尿道损伤中的应用.方法:经尿道完成尿道会师操作.结果:全部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无尿道狭窄发生.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损伤小,恢复好,并发症少,体现了内窥镜技术的优势.
作者:周长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和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球囊扩张共治疗结直肠狭窄16例,其中良性狭窄11例,癌性狭窄 5例.有3例癌性狭窄经扩张后放置金属支架.结果:11例良性狭窄病变经过2~4次球囊扩张治疗后,均解除梗阻症状,无1例需手术治疗.5例癌性狭窄,有3例经扩张后放置金属支架成功,2例解除梗阻后接受手术治疗,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肠腔狭窄伴盆腔广泛转移者扩张治疗失败.结论:经内镜球囊扩张和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美东;姚礼庆;周平红;高卫东;何国杰;王萍;顾赛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下尿路结石腔内技术的治疗.结果:102例下尿路结石腔内技术治疗.其中1例不成功, 改为开放性手术,成功率为98%.结论: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疗效满意,比较传统开放手术时间短,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在门诊也可实行.
作者:李学朝;吴志亮;韦金袁;章道恒;关志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各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手术效果及远期影响.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对114例各期输卵管妊娠的患者进行确诊及各种保守性手术、局部介入高渗糖、大量出血的自血回输.结果:11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全部治愈,出血量及需要输血量、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术后粘连等都远远小于传统的开腹手术.结论:电视腹腔镜是诊断和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佳方法,镜下局部介入高渗糖效果好;无毒副作用;大量出血的患者在腹腔镜下可更快地止血、更彻底地回收腹腔内出血.
作者:房素萍;臧新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科从1994年开始采用电视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小结,共计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作者:杨永春;余文兴;王珩;黄远;侯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管镜对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年龄≥60岁,一侧有中等量以上的胸腔积液、且胸水检查(常规、生化、找癌细胞)2次未能确诊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5例.结果:纤支镜检查对老年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率为55.6 %(25 /45).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率为76.0%(19/25).对胸腔积液伴肺不张的诊断率为10 0%(15/15),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率为21.4%(3/14).结论:纤支镜对老年胸腔积液有较高的病因诊断率,尤为对恶性胸腔积液其诊断率高达76.0%,而对炎症性胸腔积液诊断率较低,对间皮瘤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不大.
作者:杨伟忠;钟文熹;容少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法在普查食管早期癌的应用.方法:按要求普查257例.先在内镜下观察食管粘膜有无异常后,用1.2%卢戈氏液涂布染色,对呈现碘染色或碘不染色的不同案例,分别做指示性活检送病理检查.并观察分析内镜所见、碘染色有无与活检病理的关系.结果:内镜下正常,碘染色正常,活检正常率占67.32%,而碘不染例中多为食管慢性炎和不典型增生,活检正常率占28.29%,较前者明显低(P<0.01) .内镜下异常且碘染例中,查出鳞癌2例,不典型增生22例,食管慢性炎等81例(39.51%). 后者同碘染色正常10例(19.2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例重度不典型增生, 均在碘不染例中发现.结论:卢戈氏液染色法可提高食管早期癌及不典型增生的发现率 ,值得在临检和普查中应用.
作者:韩松岩;丁悌;杨庆寿;王全红;贺立绩;徐文蔚;郭鲜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31例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其方法和效果.结果: 手术安全可靠,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胸手术缩短,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结论:VATS治疗某些胸部疾病是合理的,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梁兆煜;陈岸;唐东宁;张少锐;谢学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该文报告使用纤维胆道镜对136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检查中取石通道的正确建立和妥善管理,取石治愈率95.88%,瘘管穿孔1例,T管脱落致瘘管闭合2例,腹壁十二指肠瘘1例.进行纤维胆镜检查的患者,瘘道的正确建立和妥善管理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防止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郜朝霞;孙权;艾中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1995年5月~2000年7月间,在胃镜直视下用沙氏扩张器对食管良恶性狭窄进行扩张治疗共106例,扩张后即行放置内支架10例.结果:所有患者扩张后吞咽困难消失或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满意.内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经济且疗效确切.
作者:赵建妹;沈云志;茹佩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结直肠癌侵犯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内镜超声检查,所有病例术后均得到病理证实.经EUS检查发现正常结直肠壁表现为5层结构,第1,3,5层表现为回声,第2,4层表现为低回声.第1,2层为粘膜层,第3层为粘膜下层,第4层为固有肌层,第5层为浆膜下和浆膜层.EUS下结直肠癌表现为低回声肿块,其回声强度介于第3层高回声和第4层低回声之间.根据EUS下结直肠壁5层结构和邻近器官的改变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肿瘤旁直径≥5mm圆形的低回声病灶诊断为转移性淋巴结.结果:E US对结直肠癌侵犯深度诊断总的准确率为85%,周围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54. 8%和66.7%.结论:EUS对结直肠癌侵犯深度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率,对结直肠癌术前TNM或D ukes分期有一定价值.术前EUS检查可以为结直肠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作者:周平红;姚礼庆;徐美东;梁正;秦新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交通性脑积水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窥镜下侧脑室脉络丛凝固的方法,对26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4例术前已行2~5 次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且分流无效.26例中20例颅高压进展缓慢,6例进展迅速.结果:随访4~24个月,17例(65%)有效,6例再行V-P分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窥镜下脉络丛凝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可作为进展缓慢及分流失败的交通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詹升全;李昭杰;林志俊;许作奎;林晓风;李贵福;舒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窥镜在全麻插管及手术中的特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麻醉诱导、手术操作过程中以及气管导管拔出阶段,应用Pentax FI-10P2光导纤维插管镜 ,为12例病人进行受压气道的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 结果:3例病人用纤维插管镜引导气管导管通过了受压变形的气管段,术中通气管理满意.3 例以纤维插管镜观察指引肿瘤切除手术范围,术后残端病理结果与术中判断一致.4例肺气肿病人进行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并间断用纤维插管镜吸出肺内残余气体.结论:纤维插管镜在麻醉及手术中可用于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术毕拔管时还可用于观察气管、支气管是否存在塌陷情况.
作者:宋吉贵;陈钢;魏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