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力加;吴一龙;翁毅敏;冯卫能;程超;黄邵洪;程华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1995年5月~2000年7月间,在胃镜直视下用沙氏扩张器对食管良恶性狭窄进行扩张治疗共106例,扩张后即行放置内支架10例.结果:所有患者扩张后吞咽困难消失或明显改善,近期疗效满意.内支架均一次放置成功.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经济且疗效确切.
作者:赵建妹;沈云志;茹佩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6~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关.脐下和左上腹部适当部位安置3个10mm(或12mm)Trocar.切脾方法有两种,一是先离断脾周所有韧带,待脾蒂完全游离后再以Endo-GIA切断(方法A);二是在直视手术的基础上,先以End o-GIA切断脾蒂,后将脾肾韧带、皮膈韧带、剩余的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离断(方法B).自20 00年3~12月,先后对5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手术时间125~1 80min,平均149min.术中失血70~460ml,平均222ml.采用方法A的 3例术后恢复均顺利,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采用方法B的2例均发生胰尾损伤.结论: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创伤比开腹手术小.但由于此类病人凝血机制差,术中避免胰尾损伤至关重要.采用上述方法A可能较为稳妥.不过因例数少,进一步的经验仍有待总结.
作者:许瑞云;邱万寿;邓美海;汪壮流;刘波;凌云彪;汤照峰;杨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交通性脑积水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神经内窥镜下侧脑室脉络丛凝固的方法,对26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其中14例术前已行2~5 次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且分流无效.26例中20例颅高压进展缓慢,6例进展迅速.结果:随访4~24个月,17例(65%)有效,6例再行V-P分流,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内窥镜下脉络丛凝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可作为进展缓慢及分流失败的交通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詹升全;李昭杰;林志俊;许作奎;林晓风;李贵福;舒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诊断与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1997年1月~2000年6月间在电视腹腔镜下诊断与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6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美国SOLOS公司生产的电视腹腔镜和德国WISAP公司生产的手术器械.46例内膜异位症均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并完成手术.其中对Ⅰ~Ⅱ期29例内膜异位症均采用单纯内凝法治疗,术后不加用药物治疗内膜异位症;Ⅲ~Ⅳ期17例内膜异位症采用内凝、双极电凝切除病灶, 术后配合药物综合治疗.对伴内膜样囊肿15例,11例行内膜样囊肿剥除术,4例行附件切除术;对合并不孕的36例全部采用美兰混合液行输卵管通液术,通液术中发现输卵管远端梗阻 15根,均行输卵管造口术.结果: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伴各种疼痛39例,术后疼痛消失 18例,减轻17例,有效率87.4%;36例不孕者术后妊娠17例,受孕率47.22%;内膜样囊肿15例,术后复发2例,复发率13.33%.结论:腹腔镜下诊断与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方便、疗效满意.
作者:高维萍;张学奎;徐辉;李家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感染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肝源性溃疡(HU)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取胃窦幽门口周围5cm以内的活组织,分别做快速尿素酶及Warthy-starry银染色,两次结果阳性视为Hp感染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感染率为32.9%(28/85),PHG中Hp感染率为30.4%,明显低于非肝硬化胃粘膜病变的Hp感染率53.3%(P<0.05).HU中Hp的感染率为37.9%,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消化性溃疡(PU)中Hp 的感染率73.7%(P<0.01),且随年龄的增长Hp感染率上升.结论:Hp感染不是PHG、HU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对PHG、HU的治疗、清除、根治Hp不列为常规治疗.
作者:张分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球囊扩张和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内镜球囊扩张共治疗结直肠狭窄16例,其中良性狭窄11例,癌性狭窄 5例.有3例癌性狭窄经扩张后放置金属支架.结果:11例良性狭窄病变经过2~4次球囊扩张治疗后,均解除梗阻症状,无1例需手术治疗.5例癌性狭窄,有3例经扩张后放置金属支架成功,2例解除梗阻后接受手术治疗,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肠腔狭窄伴盆腔广泛转移者扩张治疗失败.结论:经内镜球囊扩张和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结直肠狭窄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美东;姚礼庆;周平红;高卫东;何国杰;王萍;顾赛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的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DE)或腹腔镜胆道镜探查取石球囊导管扩张胆管切口即时即缝合术(LPBD)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联合内镜处理并发症. 结果:LCDE 457例(包括阴性探查18例);术后残石39例,7例未取净,内镜取净32例,胆漏13 例,鼻胆管引流(ENBD)解除9例,腹腔引流管持续少量胆漏非手术综合处理4例自愈,脓性胆管炎败血症急诊LCDE死亡1例.LPBD 25例,3例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狭窄解除,其中1例左肝内胆管残石未取净;22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乳头狭窄解除,结石取净.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具有创伤小、有效、安全可行等优点.
作者:陈安平;田刚;鲁美丽;宋安宁;易斌;李清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567例中心性肺癌分析如下:病变分布于双肺 ,以左侧偏多,占50.8%,右侧为47.4%,气管隆突部位占1.8%;镜下可见病变以肿块和浸润性生长者占多数,病理类型中鳞癌多,占46.7%,小细胞未分化癌次之,占34.2%,腺癌占 17.5%;该组肺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占81.7%,女性占18.3%,男性患者中鳞癌占多数, 共258 例,占男性患者的55.8%,其次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占31.1%;女性患者以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为主,分别占女性患者的45.2%和32.7%,40~69岁之间为肺癌高发年龄,占患者总数的 82.4%,鳞癌患者年龄偏高,以50~60岁居多,占鳞癌总数的72.2%,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年龄偏低,39岁以下者共29例,占该年龄段肺癌总数的63.0%.
作者:史皆然;米建新;倪殿诗;柏长青;吴昌归;李树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内镜治疗在国内广泛开展以来,上消化道异物大多均可在内镜下取出,这些病例临床上也十分常见,但若遇特殊病人,如食管狭窄、异物尖利带刺等,常给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但只要我们操作仔细,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为治疗不同异物取出术中配合体会.
作者:许德芬;徐国良;吴雪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 99年1月~2000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0例.结果:68例获得成功,输尿管结石排尽,肾积水减轻.结论:该法具有效果确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 经济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钦棋;张永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腔内冷刀切开及瘢痕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提高后尿道狭窄腔内手术成功率.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76例外伤性后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及尿道瘢痕电切术治疗.后尿道狭窄长度:0.3~2.5cm,平均1.7cm.结果:72例(94.7%)手术成功,其中68 例一次成功,4例因狭窄复发而行2次腔内手术成功;4例失败原因均为术中尿道出血多视野不清晰而改为开放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均定期行尿道扩张,术后6~12月复查尿流率,大尿流率16~34(21.2±8.9)ml/s,平均尿流率10~25(14.1±5.6)ml/s.结论:腔内冷刀切开及瘢痕电切治疗后尿道狭窄,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好、可反复治疗、费用低、创伤小,我们认为腔内冷刀切开及瘢痕电切术是后尿道狭窄的佳选择.
作者:张军卫;靳风烁;江军;方玉华;张勇;张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63例分析,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16例,结合以往对Mirizzi综合征的分类, 阐述两种类型综合征不同的外科处理方法,重点对Ⅰ型病人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总结经验.结果:只有1例Mirizzi综合症Ⅱ型术后发生硬化性胆管炎,其余15例治疗成功.结论: Mirizzi综合征Ⅰ型完全可以由腹腔镜安全可靠处理.
作者:宋士鹏;张振彬;马仁;黄煜升;周文柱;贾振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们多年来经内镜摘除上消化道异物29例全部取得成功,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许建义;陈发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多环套扎术的疗效及二种套扎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差异.方法:本组采用willson cook,6环、10环套扎器及Microrasive 5环、8环套扎器,对47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了58次内镜下多环套扎术,每例套扎1~3次,平均1.2次 ,每次套扎4~11环,平均5.2环.结果:食管静脉曲张基本消失12例,占26.8%,曲张程度降低1~2级32例,占69.56%,无改善3例占6.52%,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1例,术后5~6d因再次出血死亡3例,一年后再出血2例,肝衰死亡1例.结论:多环套扎术对治疗食管曲张静脉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如何预防术中术后早期大出血尚需进一步探讨,目前使用的两种多环套扎器技术虽已成熟,但仍需加以改进和完善.
作者:刘淑慧;刘南植;尹朝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电视胸腔镜手术31例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分析其方法和效果.结果: 手术安全可靠,手术时间较传统开胸手术缩短,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符合美容要求.结论:VATS治疗某些胸部疾病是合理的,可行的,值得推广.
作者:梁兆煜;陈岸;唐东宁;张少锐;谢学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5月~2000 年1月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肌瘤剥除术.肌瘤大小4~7cm,其中5例为2个肌瘤 , 1例合并双侧输卵管伞闭锁,2例合并卵巢囊肿.结果:2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 ,平均手术时间72.73min,出血量≤100ml,术后平均住院4.73d,随访1~3年,无不适主诉 ,暂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可避免开腹手术的痛苦.
作者:林彤;王黎明;武风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窥镜在全麻插管及手术中的特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麻醉诱导、手术操作过程中以及气管导管拔出阶段,应用Pentax FI-10P2光导纤维插管镜 ,为12例病人进行受压气道的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 结果:3例病人用纤维插管镜引导气管导管通过了受压变形的气管段,术中通气管理满意.3 例以纤维插管镜观察指引肿瘤切除手术范围,术后残端病理结果与术中判断一致.4例肺气肿病人进行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并间断用纤维插管镜吸出肺内残余气体.结论:纤维插管镜在麻醉及手术中可用于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术毕拔管时还可用于观察气管、支气管是否存在塌陷情况.
作者:宋吉贵;陈钢;魏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6年多来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发生率、处理经过,以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36例,并发症率为1.21%,其中气肿2 7例,膀胱损伤4例,出血3例,小肠嵌顿1例,伤口感染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手术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及技巧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 临床资料病人女,24岁.因痛经、发现盆腔包块2月入院.月经史3~5/27~30d,已婚.既往无心肺疾病史,平素健康.入院后全身检查无异常,妇科检查发现子宫正常,双侧骶韧带增厚 ,左附件区扪及一囊性包块约6cm×5cm×4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6.7×109/L,RB C 3.12×109/L,HB 11.4g/L,尿常规正常,心电图、胸透正常,盆腔B超提示左附件区囊性包块.临床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左卵巢巧克力囊肿.拟在腹腔镜下行左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手术按常规准备,术前肌注鲁米那、莨菪硷,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进行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持续性硬膜外麻醉,麻醉平面T8~S2.采用德国是蛇牌电视腹腔镜系统进行手术.确认气腹针进入腹腔镜后,以1.0L/min流度充入CO2 ,病人轻度呻呤,血压、心电图、心率均正常,3min腹腔内压力达14mmHg、腹腔内气量达2.0L时 ,停止充气,取出气腹针,准备穿入Trocar时病人心率减慢,由76次/min降致60次/min、4 0次/min、25次/min,血压下降,瞬间心脏停搏,心电图呈一直线,立即插入气腹针排出腹内CO2,正准备心外按摩,10s后心跳恢复.经静脉滴注阿托品、麻黄素、给O2生命体征很快恢复正常.待病人稳定后再次缓慢充气,腹内压维持在12mmHg,病人无特殊反应,麻醉满意,顺利完成手术.
作者:唐均英;何开华;徐小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气道内介入技术治疗食道癌致气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气道内支架治疗外压性和放射性损伤引起气道狭窄者;利用激光消融技术治疗食道癌转移到气道腔内引起狭窄者.结果:气道狭窄部位内径明显增大,患者气促分级降低,动脉血气分析PaO2提高、PaCO2恢复;支架置入后,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增生引起气道再狭窄,激光治疗有效.结论:气道内支架和激光治疗技术可有效地治疗食道癌引起的气道狭窄.
作者:张伟;陈正贤;郭纪全;王首红;李惠英;刘伟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