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泽红;陈志强;王树声;傅岳武;白遵光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 99年1月~2000年8月,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80例.结果:68例获得成功,输尿管结石排尽,肾积水减轻.结论:该法具有效果确切,损伤小,住院时间短, 经济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钦棋;张永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8年5月~2000 年1月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肌瘤剥除术.肌瘤大小4~7cm,其中5例为2个肌瘤 , 1例合并双侧输卵管伞闭锁,2例合并卵巢囊肿.结果:2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 ,平均手术时间72.73min,出血量≤100ml,术后平均住院4.73d,随访1~3年,无不适主诉 ,暂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优点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可避免开腹手术的痛苦.
作者:林彤;王黎明;武风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置入食管支架,解除食管梗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25 例食管癌放疗后狭窄、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狭窄及食道癌狭窄等用沙氏扩张器扩张后置入食管支架.结果:25例患者均一次置入成功,定位准确,支架复张良好,病人进食均明显改善, 术后部分病人出现胸骨后疼痛、出血、食管返流、发热等并发症.结论: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食管狭窄行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曹明发;刘书萍;张政琴;邓继兵;李警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 TS)在胸外科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应用VATS诊治小儿胸部疾病亦不断见于报道[1~8 ].本文就小儿VATS的历史、麻醉、手术方法、手术适应证、手术器械以及手术的优点和局限性等进行综述.
作者:王正;高尚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567例中心性肺癌分析如下:病变分布于双肺 ,以左侧偏多,占50.8%,右侧为47.4%,气管隆突部位占1.8%;镜下可见病变以肿块和浸润性生长者占多数,病理类型中鳞癌多,占46.7%,小细胞未分化癌次之,占34.2%,腺癌占 17.5%;该组肺癌患者以男性居多,占81.7%,女性占18.3%,男性患者中鳞癌占多数, 共258 例,占男性患者的55.8%,其次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占31.1%;女性患者以小细胞未分化癌和腺癌为主,分别占女性患者的45.2%和32.7%,40~69岁之间为肺癌高发年龄,占患者总数的 82.4%,鳞癌患者年龄偏高,以50~60岁居多,占鳞癌总数的72.2%,小细胞未分化癌患者年龄偏低,39岁以下者共29例,占该年龄段肺癌总数的63.0%.
作者:史皆然;米建新;倪殿诗;柏长青;吴昌归;李树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该文报告使用纤维胆道镜对136例患者进行治疗,在检查中取石通道的正确建立和妥善管理,取石治愈率95.88%,瘘管穿孔1例,T管脱落致瘘管闭合2例,腹壁十二指肠瘘1例.进行纤维胆镜检查的患者,瘘道的正确建立和妥善管理对于提高治愈率和防止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郜朝霞;孙权;艾中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适应证.方法:将该组601例病人按病史分为<72h组(248例)、4~7d组(275例)、>8d组(78例),统计每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 :<72h组临床特征轻,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OC),<72h组6例(2.4%)、4~7d组14例(15% )、>8d组4例(5.1%).结论:急性胆囊炎尽早LC成功率比较高;病史>72h,WBC不超过15.0×109/L、体温不超过37.5℃、局部腹膜炎较轻、已进行正规消炎治疗为LC适应证;中转OC要视胆囊炎部位、程度、结石梗阻的位置和胆囊管长短而定.
作者:赵国强;赵玉亭;王怀志;任德斌;王庆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使用迷你型腹腔镜行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 5月~2000年9月,选择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隆起样良性病变76例,在改良法微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经过改良、演变.术中不使用迷你型腹腔镜,而通过脐部操作孔处导入一70cm的7号丝线,在切除的胆囊颈部通过腔内打结结扎后,从脐部操作孔取出标本.结果:7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术中损伤,取胆囊标本时,未出现胆囊破溃,胆汁污染腹腔的情况.手术时间21~62min,平均33min.术后2~3d均痊愈出院.结论 :该方法行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使用迷你型腹腔镜,仅有2个2mm穿刺器和2把2mm胆囊抓钳, 即可完成手术,既减少了设备的投资,避免了过多地更换器械,又弥补了迷你型腹腔镜清晰度欠佳的不足.同时应严格选择病例,掌握适应证,该操作方法既安全可靠,又能降低成本 ,值得推广.
作者:孙凯;汤澄;隋晋平;陆明;谢如刚;贾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在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优点和风险.方法:收集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间50例合并肝硬化的症状胆囊结石症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分成LC组和OC组,测定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无手术死亡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LC组有3例中转开腹手术.LC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较OC组少(P<0.05).结论:在治疗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人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风险也小,可安全用于合并肝硬化(Child A、B级)的症状性胆囊结石症的治疗.
作者:沈茂荣;付乐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方法:对1999年10月~2000年 10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满意的疗效.平均手术时间67.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ml,术后平均住院4d,无术后并发症.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是临床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作者:龚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463例分析,发现有Mirizzi综合征16例,结合以往对Mirizzi综合征的分类, 阐述两种类型综合征不同的外科处理方法,重点对Ⅰ型病人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总结经验.结果:只有1例Mirizzi综合症Ⅱ型术后发生硬化性胆管炎,其余15例治疗成功.结论: Mirizzi综合征Ⅰ型完全可以由腹腔镜安全可靠处理.
作者:宋士鹏;张振彬;马仁;黄煜升;周文柱;贾振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采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病变,探索其适应症及手术技巧.方法: 应用 Karl-Storz内窥镜,大外径8mm,共治疗颅内病变44例,包括梗阻性脑积水26例,脑脓肿4例,颅内囊肿5例,脑内血肿9例.结果:1例脑溢血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松果体肿瘤患者死于肿瘤增大,其余获得较好效果.结论:颅内某些病变,是内窥镜外科的理想适应症,内镜外科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
作者:刘景平;刘运生;张明宇;王君宇;彭泽峰;刘志雄;赵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6年多来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发生率、处理经过,以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6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36例,并发症率为1.21%,其中气肿2 7例,膀胱损伤4例,出血3例,小肠嵌顿1例,伤口感染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手术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及技巧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陈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剖腹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分析613例L C中25例(4.08%)中转剖腹的资料.结果:因解剖关系不清主动中转剖腹19例(76%);因术中并发严重胆管损伤(2例),胆囊管后动脉出血(1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及其它意外原因( 2例)被动中转剖腹6例(24%).25例均获治愈.结论:提示术前认真选择病例,掌握好适应证 ,术中仔细操作,是减少中转剖腹率、预防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根据病变情况,适时中转剖腹是明智之举.
作者:张有钫;赵滨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Hp感染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和肝源性溃疡(HU)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常规胃镜检查取胃窦幽门口周围5cm以内的活组织,分别做快速尿素酶及Warthy-starry银染色,两次结果阳性视为Hp感染阳性.结果: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感染率为32.9%(28/85),PHG中Hp感染率为30.4%,明显低于非肝硬化胃粘膜病变的Hp感染率53.3%(P<0.05).HU中Hp的感染率为37.9%,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消化性溃疡(PU)中Hp 的感染率73.7%(P<0.01),且随年龄的增长Hp感染率上升.结论:Hp感染不是PHG、HU 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对PHG、HU的治疗、清除、根治Hp不列为常规治疗.
作者:张分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科从1994年开始采用电视纤维喉镜下摘除声带息肉小结,共计1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作者:杨永春;余文兴;王珩;黄远;侯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气道内介入技术治疗食道癌致气道狭窄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气道内支架治疗外压性和放射性损伤引起气道狭窄者;利用激光消融技术治疗食道癌转移到气道腔内引起狭窄者.结果:气道狭窄部位内径明显增大,患者气促分级降低,动脉血气分析PaO2提高、PaCO2恢复;支架置入后,坏死组织或肉芽组织增生引起气道再狭窄,激光治疗有效.结论:气道内支架和激光治疗技术可有效地治疗食道癌引起的气道狭窄.
作者:张伟;陈正贤;郭纪全;王首红;李惠英;刘伟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窥镜在全麻插管及手术中的特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麻醉诱导、手术操作过程中以及气管导管拔出阶段,应用Pentax FI-10P2光导纤维插管镜 ,为12例病人进行受压气道的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 结果:3例病人用纤维插管镜引导气管导管通过了受压变形的气管段,术中通气管理满意.3 例以纤维插管镜观察指引肿瘤切除手术范围,术后残端病理结果与术中判断一致.4例肺气肿病人进行了双腔气管导管定位并间断用纤维插管镜吸出肺内残余气体.结论:纤维插管镜在麻醉及手术中可用于导管导向、定位、病灶观察、手术评估及协助隔离单肺通气,术毕拔管时还可用于观察气管、支气管是否存在塌陷情况.
作者:宋吉贵;陈钢;魏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内镜治疗在国内广泛开展以来,上消化道异物大多均可在内镜下取出,这些病例临床上也十分常见,但若遇特殊病人,如食管狭窄、异物尖利带刺等,常给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但只要我们操作仔细,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以下为治疗不同异物取出术中配合体会.
作者:许德芬;徐国良;吴雪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前负压吸宫及术后电熨联合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87例,采用被动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行子宫内膜切除40例,肌瘤切除33例,肌瘤及内膜切除3例,息肉切除5例,息肉及内膜切除6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3~11个月,总有效率96.6%,其中单纯子宫肌瘤及息肉切除术者,术后月经均减少或恢复正常;49例子宫内膜切除术同时切除肌瘤、息肉者,57.1%无月经,32. 7%月经减少,4.1%月经正常,对痛经治愈率为100%,59例术前贫血者术后58例恢复正常,纠正贫血有效率为98.3%.术后并发症为3.4%,宫腔粘连并积血1例,月经无改善2例.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前负压吸宫可薄化子宫内薄,电切术后滚球电极电熨切面可灭活由于电切深度不够或宫角处遗漏的内膜,与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应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复发率, 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作者:申爱荣;白桦;王鲁文;杨淑玲;赵悦淑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