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100例

刘平;罗曼

关键词:内窥镜, 鼻窦,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在鼻腔、鼻窦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1996年3月~1998年10月行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者资料完整,追踪随访完善的100例进行分析,就其术前检查,术中鼻内相关疾病的处理以及内镜在鼻科的应用进行讨论.结果:单纯鼻腔手术除2例隐匿性鼻出血治疗2次外,均1次治愈,鼻腔、鼻窦手术治愈率92.0%;严重并发症2例,轻微并发症5例.结论:在解剖熟悉,术前检查完善下行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可减少并发症,在处理窦口鼻道复合体同时处理鼻内相关疾病,疗效显著,较传统额镜下手术优越性明显.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下治疗下呼吸道严重感染

    我院1996年3月~1998年12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下呼吸道严重感染患者6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又专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延迟EST及LC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延迟EST及LC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9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69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63例(91.3%).其中59例适合行延迟EST及LC(93.7%),发生并发症2例(3.4%),远期胆管炎症状复发1例,均治愈,随访无胰腺炎复发.结论:对合适的病人,该方法治疗急性胆石性胰腺炎能根治,且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同时具微创手术的优点.

    作者:叶冠雄;徐永宏;沈建伟;陈军贤;邵卫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560例报告)

    目的:探讨电汽化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应用铲状电汽化切割襻对560例BPH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结果:前列腺平均重量72g;平均手术时间40min;平均出血40ml;平均留置尿管时间48h;术后平均住院4d.大尿流率由术前6.1ml/s上升至术后3个月的20.3ml/s;I-PSS症状评分术前22.1,术后3个月降至4.4(P<0.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出血少,手术安全,治疗效果明显,是治疗BPH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兴;刘春晓;郑少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

    目的: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常用治疗方法为脑室-腹腔分流术,该手术并发症高.神经内镜间下第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是一种治疗脑积水的新方法,克服了分流术的缺点.方法:对21例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患儿,取侧脑室额角入路,神经内镜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底部,于第三脑室底与脚间池之间造一瘘孔.结果:18例近期疗效满意,3例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具有以下优点:微创手术;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增加了安全性;脑脊液通过瘘孔进入生理性的循环;避免了体内置管的各种并发症;部分禁忌脑室-腹腔分流术者亦适合该治疗.

    作者:詹升全;林志俊;李昭杰;许作奎;林晓风;李贵福;舒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73例右中叶肺不张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该文通过对73例右中叶肺不张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炎症52例,占71.2%;肿瘤12例,占16.4%;结核5例,占6.8%,其余4例分别为异物、外压性、血块机化所致.右中叶肺不张以中老年人多见,40岁以上者中叶肺不张不仅炎症发病率较高,肿瘤发病率亦较高,故对40岁以上右中叶肺不张原因不明者应予警惕.右中叶肺不张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纤维支气管镜对其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席钊;汤小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300例体会

    1 临床资料本组300例,男132例,女168例,年龄20~70岁.其中8例系双侧输尿管结石,6例双侧同时治疗,2例双侧分次治疗,共治疗302次、308例侧.196次在硬膜外腔麻醉下操作,20次下段结石在神经安定镇痛术下操作,86次下段结石在尿道表面麻醉下操作.

    作者:翁志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28例总结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可行性.方法:完成VATS手术28例.手术疾病包括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外伤性血胸、脓胸、恶性胸水、纵隔肿瘤、食管和肺疾病等.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结论:VATS治疗某些胸部疾病是可行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潘和;汤鹏;戴家训;钟晓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260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7年4月以来,对一组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60例(484侧)中,男158例(293侧);女102例(191侧).年龄6~68岁,平均年龄(38.4±0.46)岁.术前鼻塞者占89.64%;头面部疼痛者,占84.56%;脓涕多者占76.23%;有头昏者占72.68%;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者占8.00%;有前期手术者(包括传统鼻窦手术和内镜鼻窦手术)62例(86侧),多6次,平均1.6次;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者29例;下鼻甲肥大或息肉样病变者34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者62例(108例).

    作者:陈俊德;李世珍;文慈华;肖章建;龙卫东;刘慧;卓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杂胆囊腹腔镜手术治疗389例报告

    1992年12月~1999年9月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复杂胆囊切除术38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震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结肠早癌自体荧光内镜诊断系统研究Ⅱ.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机制研究

    正常结肠组织和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高于癌组织,二者有各自的特征峰,这是自体荧光光谱分析用于早期诊断的前提.现主要从两个方面解释产生这种荧光差异的原因.一是癌变后组织的生化环境发生了改变,如癌组织能特异性聚集血卟啉,所以癌组织的荧光谱在690nm处存在特征峰和荧光强度高于正常组织.其二是肠壁粘膜和粘膜下层形态结构的改变,由于粘膜下胶原组织被癌组织代替和粘膜增厚的滤网效应,使从组织粘膜表面所能采集的荧光减少.到目前为止结肠组织内荧光分子和他们的空间分布尚未完全清楚,所以产生这种荧光差异的确切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蔚东;张阳德;唐贵林;杨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内镜技术在食道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食道静脉曲张的经内镜技术治疗方法.方法:选自我院1987年3月~1999年3月采用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疗法(ES)、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ES与EVL联合疗法治疗食道静脉曲张398例(伴有活动性出血39例).结果:ES治疗144例,有效率96.5%,活动期止血率100%,再出血率9.03%.并发症率11.8%,生存率95.8%.EVL治疗241例,有效率96.68%,活动期止血率90%,再出血率10.79%,并发症率0.41%,生存率96.3%.ES与EVL的联合疗法13例,并发症率15.4%,无复发病例.结论:食道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止血效果好,预防反复出血及减轻静脉曲张程度的作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石磊;李文;范君度;赵卫川;唐伯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5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菌PCR检测分析

    目的:利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结核菌PCR检测,探讨PCR检测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肺结核病63例和非结核性肺疾病89例通过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进行结核菌PCR检测,对其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63例肺结核PCR阳性者41例,阳性率65.1%;89例非结核性肺疾病PCR阳性者6例,阳性率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菌PCR检测,特异性强,确诊率高于常规检查方法,对于临床不典型的肺结核有更高诊断价值.

    作者:孙玉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1897年Killian首次将硬质支气管镜应用于临床;1964年池田茂率先将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及研究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支气管镜的临床使用率.30多年来,支气管镜检查及其相关技术(包括支气管内膜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经支气管肺活检、刷检等)在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病中应用广泛,直到近些年,才逐渐用于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

    作者:倪健;董竞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镜下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PHG)的内镜下特征.方法:Olympus GIF-Q2型电子胃镜对88例确诊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及100例非门脉高压症对照组进行镜下观察,结合病检综合分析.结果:PHG发生率61.36%.Mosaic病变达98.1%,合并樱桃红斑者占42.5%,位于底体合并者占49.05%,局限于胃底30.18%.而100例对照组中无1例mosaic病变.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胃粘膜病变十分普遍,mosaic病变是其镜下特征,常合并有樱红斑,部位以底体合并病变者居多,部分病变可仅限于胃底部,因常规内镜下活检标本小而表浅,往往难以显示粘膜下的血管,因而镜下诊断仍为重要.

    作者:付明明;张尚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86例阻塞性肺不张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纤支镜)对阻塞性肺不张(简称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86例肺不张患者同时进行纤支镜和肺部CT检查.结果:86例肺不张病因为:肿瘤55例,占64%;炎症17例,占19.8%;结核8例,占9.3%;其他6例,占7%.CT检查病因明确69例,占80.2%,纤支镜明确病因84例,占97.7%.结论:纤支镜检查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作用,纤支镜检查应作为原因不明肺不张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陈稳成;陈平;向旭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282例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对临床及X线诊断为肺不张的患者305例行纤支镜检查,并对经纤支镜确诊的282例肺不张患者的病因、镜下特点、部位及年龄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纤支镜总诊断率92.5%,诊断肺癌173例,其中鳞癌多,其次为未分化癌及腺癌,炎症83例,结核22例;各叶肺不张病因除中叶外均以肺癌为首位,中叶不张炎症占64.3%;中老年组肺不张占76.6%,肺癌占53.5%,而青年组以炎症多见.结论:纤支镜检查是确定肺不张病因主要的手段,并能指导肺不张治疗,临床上对原因不明的肺不张均应及时行纤支镜检查.

    作者:许萍;孙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鼻饲管的体会

    肺原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并发脑出血或其它原因引起意识障碍的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反射消失,咽喉肌肉紧张,颈项强直往往多次插管失败.笔者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鼻饲管均一次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英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腹腔镜切除巨大卵巢囊肿2例报告

    传统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方法是开腹切除,我们用腹腔镜切除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住院号155722,38岁,未婚,腹涨4年,乏力2年,B超发现右侧卵巢囊肿入院.患者4年来发现腹部隆起,近2年行走劳累时心慌乏力.查体心肺(-),腹部膨隆如7个月妊娠,于脐上4指扪及囊肿上界,腹水征(-).肛诊盆腔饱满,触及囊肿下界.B超检查:囊肿18cm×14cm×13cm,边界清晰,无分隔.

    作者:夏恩兰;陈芳;王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肺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20例老年肺病患者重复纤维支气管镜(RFB)检查结果表明:有16例(80%)经RFB检查确诊,其中肺癌9例,支气管、肺结核3例,肺霉菌病2例,肺炎性假瘤和组织细胞增生症各1例,表明RFB检查对诊断十分必要.对结核科临床专业而言,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肺癌的鉴别诊断是作RFB检查的重要原因之一.1次复查的诊断率可达70%,2次、3次复查者诊断纠正率仅5%,表明第1次复查能使大部分病人确诊.指出充分认识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内镜下改变,根据镜下所见灵活选择取材方法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对老年人做RFB检查也是安全的.

    作者:王巍;王安生;张韬;王仲元;丹子军;陈红兵;林明贵;李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支气管灌洗液联合测定癌胚抗原与糖类抗原CA19-9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支气管灌洗液(BLF)测定癌胚抗原(CEA)与糖类抗原CA19-9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肺癌组23例与非肺癌组20例的支气管灌洗液进行CEA与CA19-9测定并同时测定血清CEA与CA19-9.结果:肺癌组BLF中的CEA与CA19-9均明显高于非肺癌组,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BLF测定CEA与CA19-9对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隆祥;潘春琴;张荣才;周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