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电凝切治疗消化道息肉

覃江;梁荣新;蔡联英;左国文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 高频电凝切, 治疗
摘要:本文总结我院高频电凝切术治疗95例消化道息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纤支镜诊断成人肺门淋巴结核

    我院自1988年以来行纤支镜检查成人肺门淋巴结核2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金远林;解好群;汤育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附553例分析)

    小儿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常见急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则预后很差,甚至可危及生命.我科1988年1月~1997年12月10年间,收治了12岁以下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553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力红;郑芸;张楠;贾苍松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宫腔镜在绝经后妇女取器困难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取器的临床价值.方法:绝经后妇女常规取器失败20例,采用宫腔镜下取器.结果:20例IUD嵌顿或断裂,均宫腔镜下一次性取器成功.结论:宫腔镜应用于绝经后取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佩珊;张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头上开窗术在内镜括约肌切开困难时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乳头开窗术治疗EST困难的胆胰疾病.方法:使用球状微波刀或柱状高频电凝器,在乳头上11~12点隆起部或在乳头上基部开窗以引流胆汁.结果:开窗成功101例,失败1例.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括约肌狭窄,胆源性胰腺炎,开窗后效果与EST同.壶腹周围癌梗阻性黄疸,术前开窗胆汁引流减黄后择期手术21例.结论:乳头开窗术是EST困难病例的一种可取的替代方法,对壶腹周围癌致梗阻性黄疸能达到术前减黄,改善全身情况,晚期或放弃手术者,乳头上开窗可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谷新珠;徐荣楠;黄强;郭存美;陈炯;杨树高;胡圆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我院腹腔镜外科1994年12月~1999年10月,共完成各式腹腔镜手术1?138例,发生并发症13例,现将防治并发症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扬;陈昌荣;李平;丁健忠;郭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的探讨

    我院自1996年3月~1998年12月施行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胡玉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电子支气管镜对剖腹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的作用

    目的:探讨床边电子支气管镜对剖腹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的作用.方法:采用Pentax BE-2000型电子支气管镜床边检查、诊断、治疗剖腹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24例.结果:治疗效果满意,肺复张率为100%;无1例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是剖腹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有效的诊治方法,同时采用床边检查治疗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承红;李红艳;林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慢性髌腱炎

    为了更好地治疗慢性髌腱炎.方法:应用关节镜下手术的方法治疗慢性髌腱炎4例.4例均为体育活动较多者,且经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平均病程13个月.通过临床检查作出诊断,其中1例行MR1检查.手术通过关节镜下清除髌腱处退变的病变组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5年,参照Griffiths标准,优2例,良2例.结论:关切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髌腱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奇;田京;靳安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的应用(附485例报告)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应用的意义.方法:在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的同时,采用纤细型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完成胆囊检查和治疗胆管结石.结果:全组485例中,有胆道探查指征者105例,胆道镜证实43例(40.9%)胆管正常,胆管结石62例占59.1%(其中18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成功,33例用胆道镜直视下将结石推送入十二指肠内,11例改行胆管切开取石);无胆道探查指征者380例,胆道镜证实328例(86.3%)胆管正常,52例胆管结石(13.7%),采用胆道镜将结石直接推送入十二指肠内.结论:在小切口胆囊术中经胆囊管完成胆道镜检查和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既可弥补不探查胆管的盲目性治疗,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胆管切开损伤,能替代一部分胆管切开和治疗.

    作者:杜锐锋;张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在肾囊肿切除中的应用

    1995年4月~1999年8月采用经后腹腔行腹腔镜肾囊肿切除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29~76岁,平均52.7岁.单纯性肾囊肿103例,多发性肾囊肿14例,多囊肾3例.左侧63例,右侧57例.上极42例,下极29例,中部32例,多个17例.囊肿直径为38~150mm,平均66.8mm.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成功115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术后1~36个月随访,肾囊肿消失,无复发.作者认为,闭合式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方法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它比传统的方法更简单、安全而有效.

    作者:王国民;孙立安;郭剑明;徐志兵;司捷文;张永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多脏器手术18例报告

    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拓宽,腹腔镜下联合多脏器手术已被广泛采用.我院于1998年1月~1999年8月共完成腹腔镜联合多脏器手术18例,报告如下.

    作者:胡晋太;王少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镜下应用ZT生物胶治疗难治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行难治性气胸胸膜腔检查的意义,及其应用快速医用ZT生物胶(ZT胶)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1例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难治性气胸,心肺功能不全;采用纤支镜行胸膜腔检查的基础上,于局部喷雾ZT胶封闭脏层胸膜漏气口,术后继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持续负压吸收12~48h,X线证实肺复张后拔管.结果:11例中有6例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4例为胸膜粘连拉致破口不能闭合,1例为破口较大周围瘢痕样改变不能闭合.11例病人均于术后即感胸闷、气促、心悸改善,术后2~24h(平均11.5h)气胸消失,患者肺复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0.5~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ZT胶无毒,瞬间固化成膜,具有与组织相近似的韧性,缓慢降解,性能稳定;应用纤支镜喷雾ZT胶为难治性气胸的治疗提供了确切、实用、先进的方法.

    作者:冯起校;李志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镜对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对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经内镜应用挖掘式活检、大块粘膜切除等结合病理组织学对疑诊粘膜下肿瘤173例进行检查确诊,并采用高频电圈套切除法为主对其中的良性肿瘤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确诊粘膜下肿瘤121例,良性肿瘤87例,经1次治疗摘除79例,2次治疗摘除2例,3次以上治疗不能完全摘除6例.单纯高频电圈套切除62例,单纯皮圈套扎自行脱落4例,皮圈或尼龙圈套扎后行高频电圈套切除21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活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检查确诊粘膜下肿瘤的主要手段,经内镜治疗粘膜下良性肿瘤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陈桂荣;王瑜萍;江学良;高同胜;梁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73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在胸部X线检查基础上对咯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173例咯血患者的胸部X线检查与纤支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73例咯血患者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172例(99.4%).经纤支镜检查主要结果:恶性肿瘤93例(53.8%)、结核41例(23.7%)、炎症11例(6.4%)及其它28例(16.2%).纤支镜检查为病灶定性及咯血病因诊断率达89.0%(154/173).结论:纤支镜检查在胸部X线检查基础上对咯血病因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卫红;唐荣飞;魏淑芳;陈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自制活塞防止宫腔镜操作孔液体外漏

    在宫腔镜下用硬膜外导管进行输卵管注药时,常因操作孔有较多的液体返流,导致膨宫效果差,而且会引起操作人员衣物潮湿.我科在临床实践中用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成一活塞置于操作孔处,避免液体外漏,效果满意.

    作者:兰鹰;韦立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大肠癌抑癌基因的研究现状

    当前大肠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深入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干预、阻断和逆转其癌变过程,提高大肠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已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种基因改变和多阶段致癌的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缺如、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的突变等等[1,2].其中抑癌基因的异常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非常活跃,现就已确定的大肠癌相关的抑癌基因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徐美东;姚礼庆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80例妇科疾病

    电视腹腔镜应用于临床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1997年7月~1999年10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各种妇科手术共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荣;胡三元;亓向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146例老年患者ERCP检查结果分析及体会

    ERCP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已为临床医生所认可,但因老年患者常多种疾病并存使ERCP检查风险增加,故老年ERCP检查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3~1999年146例拟诊为胆、胰疾病的老年患者ERCP检查结果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云鹤;王子强;徐章;卞旭鹏;南丽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孤立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组97侧(56例),在鼻内窥镜下使用微波电极对上颌窦自然口周围7mm内软组织进行多点凝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129侧(78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钩突切除上颌窦口扩大术.结果:射频治疗组治愈94侧(96.9%),好转3侧(3.1%).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治愈121侧(93.8%),好转8侧(6.2%).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马庆林;宋照营;金红军;杨东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内镜鼻窦手术117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7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Ⅰ型治愈率95.6%,Ⅱ型治愈率81.7%,Ⅲ型治愈率61.1%,总治愈率81.1%,总有效率94.1%.结论: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中正确处理及术后加强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石磊;李贵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