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起校;李志波
在宫腔镜下用硬膜外导管进行输卵管注药时,常因操作孔有较多的液体返流,导致膨宫效果差,而且会引起操作人员衣物潮湿.我科在临床实践中用一次性注射器自制成一活塞置于操作孔处,避免液体外漏,效果满意.
作者:兰鹰;韦立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应用的意义.方法:在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的同时,采用纤细型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完成胆囊检查和治疗胆管结石.结果:全组485例中,有胆道探查指征者105例,胆道镜证实43例(40.9%)胆管正常,胆管结石62例占59.1%(其中18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成功,33例用胆道镜直视下将结石推送入十二指肠内,11例改行胆管切开取石);无胆道探查指征者380例,胆道镜证实328例(86.3%)胆管正常,52例胆管结石(13.7%),采用胆道镜将结石直接推送入十二指肠内.结论:在小切口胆囊术中经胆囊管完成胆道镜检查和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既可弥补不探查胆管的盲目性治疗,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胆管切开损伤,能替代一部分胆管切开和治疗.
作者:杜锐锋;张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5年4月~1999年8月采用经后腹腔行腹腔镜肾囊肿切除120例,男71例,女49例.年龄29~76岁,平均52.7岁.单纯性肾囊肿103例,多发性肾囊肿14例,多囊肾3例.左侧63例,右侧57例.上极42例,下极29例,中部32例,多个17例.囊肿直径为38~150mm,平均66.8mm.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成功115例,中转开放手术5例.术后1~36个月随访,肾囊肿消失,无复发.作者认为,闭合式经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方法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它比传统的方法更简单、安全而有效.
作者:王国民;孙立安;郭剑明;徐志兵;司捷文;张永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更好地治疗慢性髌腱炎.方法:应用关节镜下手术的方法治疗慢性髌腱炎4例.4例均为体育活动较多者,且经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平均病程13个月.通过临床检查作出诊断,其中1例行MR1检查.手术通过关节镜下清除髌腱处退变的病变组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5年,参照Griffiths标准,优2例,良2例.结论:关切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髌腱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奇;田京;靳安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腹腔镜外科1994年12月~1999年10月,共完成各式腹腔镜手术1?138例,发生并发症13例,现将防治并发症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扬;陈昌荣;李平;丁健忠;郭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X线胸片检查有阳性结果,诊断较易明确,少部分患者X线胸片检查阴性且表现为顽固性咳嗽,诊断不明,常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才能确诊.本文总结了我院近10年来52例X线胸片阴性顽固性咳嗽患者的纤支镜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同柱;张风琴;张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17例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访1年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Ⅰ型治愈率95.6%,Ⅱ型治愈率81.7%,Ⅲ型治愈率61.1%,总治愈率81.1%,总有效率94.1%.结论: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有效方法,术中正确处理及术后加强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石磊;李贵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小儿反复腹痛,其大部分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关.我院1995年6月~1998年12月对36例反复中、上腹部疼痛1月以上患儿进行纤维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现将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柳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对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经内镜应用挖掘式活检、大块粘膜切除等结合病理组织学对疑诊粘膜下肿瘤173例进行检查确诊,并采用高频电圈套切除法为主对其中的良性肿瘤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确诊粘膜下肿瘤121例,良性肿瘤87例,经1次治疗摘除79例,2次治疗摘除2例,3次以上治疗不能完全摘除6例.单纯高频电圈套切除62例,单纯皮圈套扎自行脱落4例,皮圈或尼龙圈套扎后行高频电圈套切除21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活检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是检查确诊粘膜下肿瘤的主要手段,经内镜治疗粘膜下良性肿瘤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陈桂荣;王瑜萍;江学良;高同胜;梁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源自Calot血管、粗大的胆囊管背侧胆囊动脉、胆囊-肝穿通静脉以及离断的胆囊周围粘连组织断端等特殊类型的出血,常常出乎术者意料.这类出血虽不易造成中转手术,但可使本来简单的LC变得复杂,处理不当还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该文报告6?800例LC的经验,对上述四种特殊类型的LC术中出血处理方法做一介绍.
作者:罗丁;陈训如;毛静熙;李胜宏;周正东;余少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ERCP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已为临床医生所认可,但因老年患者常多种疾病并存使ERCP检查风险增加,故老年ERCP检查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3~1999年146例拟诊为胆、胰疾病的老年患者ERCP检查结果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云鹤;王子强;徐章;卞旭鹏;南丽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取器的临床价值.方法:绝经后妇女常规取器失败20例,采用宫腔镜下取器.结果:20例IUD嵌顿或断裂,均宫腔镜下一次性取器成功.结论:宫腔镜应用于绝经后取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佩珊;张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88年以来行纤支镜检查成人肺门淋巴结核2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金远林;解好群;汤育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颅骨钻孔,应用硬质神经内窥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共21例.其中包括脑实质内出血18例和脑室内出血3例.结果:手术时间55~115min,平均75min.18例脑实质内出血血肿清除50%者4例,50%~70%者10例,70%~90%者4例;3例脑室内出血清除均在90%以上.未发现术后血肿.术后显著好转者和好转者14例,无变化者3例,死亡4例.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具有直视下操作、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效率高和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术后应用尿激酶灌注有助于巩固术后疗效.
作者:李良;韦向亮;霍惟扬;鲍圣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就我院自1985年2月~1999年7月35岁以下肺不张53例作一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60岁以上肺不张97例对照,以提高对青少年肺不张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和平;潘自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评价应用内镜引导下进行小肠钡灌造影的一种诊断小肠病变的方法.方法:共有30例病人应用了此项诊断方法,全部获得成功.结果:发现小肠淋巴瘤1例,Meckel憩室3例,回肠克隆氏病和回盲部癌肿各1例,空肠瘘1例.结论:该项研究为小肠疾病提供了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快捷的诊断方法,它将成为小肠疾病诊断的一个首要诊断方法.
作者:宋汉明;方青流;龚小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2岁.因发现左上腹包块伴隐痛、消瘦2周收入我科.查体:左上腹肋缘下可及儿头大小包块,固定,界清,表面光滑,压痛明显.B超、CT检查:胰尾、脾门外有一直径10cm实性肿物,向前凸入胃后壁,向左后侵及脾脏实质.拟诊为胰腺囊腺癌准备施行胰体尾加脾切除术.
作者:李虎城;许红兵;王红梅;陈丽楠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6年3月~1998年12月施行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胡玉顺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射频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孤立性上颌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组97侧(56例),在鼻内窥镜下使用微波电极对上颌窦自然口周围7mm内软组织进行多点凝固.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129侧(78例),在鼻内窥镜下行钩突切除上颌窦口扩大术.结果:射频治疗组治愈94侧(96.9%),好转3侧(3.1%).鼻内窥镜下上颌窦口扩大术组治愈121侧(93.8%),好转8侧(6.2%).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马庆林;宋照营;金红军;杨东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何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广大手术医师追求的目标.现分析瑞金医院4年多来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高莉萍;喇端端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