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钧;刘昌荣;喻俊辉;李爱军;郭新;孙颖浩;王林辉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颅骨钻孔,应用硬质神经内窥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共21例.其中包括脑实质内出血18例和脑室内出血3例.结果:手术时间55~115min,平均75min.18例脑实质内出血血肿清除50%者4例,50%~70%者10例,70%~90%者4例;3例脑室内出血清除均在90%以上.未发现术后血肿.术后显著好转者和好转者14例,无变化者3例,死亡4例.结论:应用神经内窥镜清除脑内血肿,具有直视下操作、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效率高和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术后应用尿激酶灌注有助于巩固术后疗效.
作者:李良;韦向亮;霍惟扬;鲍圣德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取器的临床价值.方法:绝经后妇女常规取器失败20例,采用宫腔镜下取器.结果:20例IUD嵌顿或断裂,均宫腔镜下一次性取器成功.结论:宫腔镜应用于绝经后取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佩珊;张晓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88年以来行纤支镜检查成人肺门淋巴结核26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金远林;解好群;汤育瑛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及评价内镜直视下食管扩张及内支架安置术对良恶性食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支架及支架推送器,先对狭窄段实施扩张,至局部直径10mm以上,再应用推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段.结果:32例患者系食管狭窄或食管吻合口狭窄,其中食管癌21例,食管良性狭窄3例,胃底贲门癌5例,吻合口复发癌3例.经扩张或/和安装支架后,均能经口进食.结论:经内镜下直视进行扩张及支架安装,由于其操作在直视下,安全方便,免去了X线的辐射,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作者:刘鹏飞;夏惠治;孙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源自Calot血管、粗大的胆囊管背侧胆囊动脉、胆囊-肝穿通静脉以及离断的胆囊周围粘连组织断端等特殊类型的出血,常常出乎术者意料.这类出血虽不易造成中转手术,但可使本来简单的LC变得复杂,处理不当还可导致严重并发症.该文报告6?800例LC的经验,对上述四种特殊类型的LC术中出血处理方法做一介绍.
作者:罗丁;陈训如;毛静熙;李胜宏;周正东;余少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何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广大手术医师追求的目标.现分析瑞金医院4年多来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高莉萍;喇端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1983年8月~1999年9月共治疗食管异物患者7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国雄;曹梦龙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97年6月~1999年5月我科对以发作性上腹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65例,经常规胃镜检查发现有明显胆汁反流,进一步行腹部B超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
作者:杨路亭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腹腔镜外科1994年12月~1999年10月,共完成各式腹腔镜手术1?138例,发生并发症13例,现将防治并发症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扬;陈昌荣;李平;丁健忠;郭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床边电子支气管镜对剖腹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的作用.方法:采用Pentax BE-2000型电子支气管镜床边检查、诊断、治疗剖腹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24例.结果:治疗效果满意,肺复张率为100%;无1例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是剖腹术后继发性急性肺不张有效的诊治方法,同时采用床边检查治疗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者:李承红;李红艳;林榕 刊期: 2000年第06期
ERCP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已为临床医生所认可,但因老年患者常多种疾病并存使ERCP检查风险增加,故老年ERCP检查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1993~1999年146例拟诊为胆、胰疾病的老年患者ERCP检查结果及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云鹤;王子强;徐章;卞旭鹏;南丽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与妊娠及流产有关的子宫出血常见于妊娠残留、特殊部位妊娠人流漏吸(刮)或流产不全.由此引起的长期或较大量的阴道出血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我科自1996年12月~1999年8月使用电视宫腔镜诊治特殊部位子宫内妊娠及妊娠残留物19例,全部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絮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代替胸腔镜行难治性气胸胸膜腔检查的意义,及其应用快速医用ZT生物胶(ZT胶)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11例患者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难治性气胸,心肺功能不全;采用纤支镜行胸膜腔检查的基础上,于局部喷雾ZT胶封闭脏层胸膜漏气口,术后继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持续负压吸收12~48h,X线证实肺复张后拔管.结果:11例中有6例为胸膜下肺大疱破裂,4例为胸膜粘连拉致破口不能闭合,1例为破口较大周围瘢痕样改变不能闭合.11例病人均于术后即感胸闷、气促、心悸改善,术后2~24h(平均11.5h)气胸消失,患者肺复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0.5~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ZT胶无毒,瞬间固化成膜,具有与组织相近似的韧性,缓慢降解,性能稳定;应用纤支镜喷雾ZT胶为难治性气胸的治疗提供了确切、实用、先进的方法.
作者:冯起校;李志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解无异物吸入史的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误诊、漏诊原因,作者对经电子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确诊的17例支气管异物和11例肺叶切除术后取线头患者的诊治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发现17例患者中有13例无异物吸入史;胸片检查14例无阳性发现,异物阻影3例,其它为支扩、肺不张、肺部阴影怀疑肺癌或结核、纵隔气肿并颈、胸部皮下气肿;13例患者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支扩、支气管炎.经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均获确诊,并经支气管镜成功地钳出异物而治愈.对电子支气管镜和纤维支气管电视窥镜诊治支气管异物的意义及钳取异物和线头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作者:刘爱华;段娥英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进一步探讨慢性胃病患者胃镜检查的适应证.方法:经胃镜病理证实的4 500例慢性胃病患者分为<45岁和≥45岁两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为Hp阳性及Hp阴性组,比较同一年龄组不同Hp感染状态及不同年龄组间检查的结果,并对<45岁、Hp阴性的消化性溃疡(PU)易患因素作进一步分析.结果:<45岁PU的Hp阳性率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94.2%,胃溃疡(GU)86.4%,而≥45岁Hp阴性的PU发生率升高(DU22.7%,GU33.3%).<45岁组胃癌发生率显著低于≥45岁组(P<0.01),且在≥45岁组胃癌患者Hp多为阴性(68.4%).病理检查结果表明,>45岁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发生率及病程度显著低于≥45岁组(P<0.05,P<0.01),且在≥45岁组上述病变在Hp阴性组多见.另外,<45岁、Hp阴性PU的发生主要与遗传、服用NSAIDs药物、饮酒或精神因素有关.结论:慢性胃病患者胃镜检查适应证应该是≥45岁;<45岁Hp阳性;<45岁、Hp阴性,但症状持续、治疗无效,尤其是伴有进行性消瘦、纳差及贫血者;<45岁、Hp阴性,有PU家族史、长期服用NSAIDs药物、饮酒或精神紧张者.如此,约20%~30%的患者可免于胃镜检查.
作者:郜恒骏;缪锟;于莲珍;孙亮;张小勇;吕秀珍;赵志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为了更好地治疗慢性髌腱炎.方法:应用关节镜下手术的方法治疗慢性髌腱炎4例.4例均为体育活动较多者,且经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无效,平均病程13个月.通过临床检查作出诊断,其中1例行MR1检查.手术通过关节镜下清除髌腱处退变的病变组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5年,参照Griffiths标准,优2例,良2例.结论:关切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髌腱炎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李奇;田京;靳安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932年德国学者Schindler和Wolf研制的半可屈式光学胃镜成为消化内镜发展的奠基,1957年美国学者Hirshowitz发明了光导纤维胃镜,使内镜检查进入了临床实用阶段并得以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胃肠疾病的诊断水平.正当纤维胃镜不断改进并向治疗内镜迅速发展过程中,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又发明了电子内镜,使内镜检查的同时,可在监视器上显示逼真的彩色图像.近年来,许多内镜制造公司为进一步改善电子内镜的图像,致力于提高内镜上微型摄像电荷耦合器件(CCD)像素数的研究,使得目前内镜图像有很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内镜医师能更容易发现粘膜的一些微细病变,借助活检组织学检查,常可对病变做出明确的定性诊断,从而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和预后评估[1].
作者:张亚历;郭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X线胸片检查有阳性结果,诊断较易明确,少部分患者X线胸片检查阴性且表现为顽固性咳嗽,诊断不明,常需借助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才能确诊.本文总结了我院近10年来52例X线胸片阴性顽固性咳嗽患者的纤支镜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同柱;张风琴;张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电视腹腔镜应用于临床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1997年7月~1999年10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各种妇科手术共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爱荣;胡三元;亓向群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6年3月~1998年12月施行鼻内窥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径路治疗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1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胡玉顺 刊期: 2000年第06期